《论罗尔斯的妒忌观》(徐警卫).doc_第1页
《论罗尔斯的妒忌观》(徐警卫).doc_第2页
《论罗尔斯的妒忌观》(徐警卫).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罗尔斯的妒忌观 徐警卫(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3) 摘要:罗尔斯的妒忌观发展了西方妒忌理论的研究。罗尔斯的妒忌理论继承了西方妒忌理论的传统,又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罗尔斯的妒忌观是康德式的,他把妒忌问题置于正义论中论述,是古今中外对妒忌理论研究最全面、最透彻的理论。罗尔斯是研究妒忌问题的大家,但是由于正义论的理想性质和人间关怀,其妒忌观是虚拟性和现实性的,故其妒忌观是矛盾的。 关键词 罗尔斯; 妒忌观; 正义 西方思想家对正义的论述由来已久,何为正义?如何实现正义?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但和正义关系密切的妒忌问题,是他们的共同关注。任何正义理论的构建,都无法对妒忌问题避而不谈。罗尔斯用约二十年时间写成集其思想之大成的名著正义论,已成为影响世界的经典著作。妒忌问题如此重要,罗尔斯在正义论的第九章,用两节讨论妒忌(80妒忌问题,81妒忌与平等)。从533页到544页,共12页。其中关于妒忌的论述还散见于其它章节,足以证明罗尔斯对妒忌问题的关注。一 罗尔斯妒忌观的理论渊源和提出背景1. 理论渊源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妒忌问题的说明,带有明显的“中道”思想。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写有德性表。亚里士多德认为义愤属于德性,幸灾乐祸属于不及,妒忌属于过度。妒忌是幸灾乐祸的反面,中道是义愤。斯宾诺莎认为妒忌心重的人,没有比他人的不幸更能令他快乐,亦没有比他人的幸福,更能令他不安。妒忌主体的反应与妒忌对象的表现相反。霍布斯给妒忌下了定义:我们所希望的一种善的事物如果被别人所得,可是我们又觉得他们不应该占上风,则我在思考那个事物时,心中亦会发一种不安,这就是所谓妒忌。霍布斯的妒忌定义妒忌主体只是认为对象不配拥有我们所希望的善,导致主体不安。弗兰西斯培根在论妒忌里写道:“妒忌是一种令人作呕,最卑劣的情感,因此也是魔鬼的本质特征。”培根还说,妒忌的工作以诡计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是损害那些诸如埋在一类的益物的。另外基督教把妒忌归为七宗罪之一,七宗罪是人类所有罪恶的根源,是人类的弱点。康德对妒忌的研究是前无古人,他的论述最详尽。康德把妒忌归类为人类之爱截然对立的人类之恨的恶习,妒忌分为情节严重的妒忌和无行为表现的嫉妒。康德认为妒忌与人对自己的义务相对立,与人对他人的义务相对立。罗尔斯的妒忌观在很大程度上与康德的妒忌观一致,但他又发展了康德的妒忌观。2. 提出背景 1971年罗尔斯的正义论出版,此前的约20年罗尔斯都在思索其正义理论。这20年里,美国国内外风云变幻。二战的硝烟刚刚消散,朝鲜战争开始了,后来是越战,美苏争霸;连绵的战争导致厌战反战,黑人民权运动,贫富差距扩大,美国社会正处于危机之中。罗尔斯的正义论的出版之前,罗尔斯的某些正义思想已经在理论界引起广泛争论,正是由于各种矛盾错综交合,人们对现实不满和失望,就寄希望于理想。罗尔斯说他的正义理论具有理想性质,和现实的制度与政策无关,他的理论是乌托邦式的。罗尔斯的正义论讨论了公平、正义、分配、制度等问题,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并对这些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理论是现实的反映。罗尔斯把现实问题抽象到理想高度,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现实中的不平等会滋生许多的妒忌倾向,罗尔斯在原初状态中把妒忌排除在外,又详尽的讨论妒忌问题。二正义论中的妒忌阐释1.妒忌问题 罗尔斯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了康德对妒忌的定义,把妒忌看作带着敌意去看待他人的较大的善即使是他们较我们幸运并不减损我们的利益的倾向。康德给妒忌的定义是,妒忌,作为一种痛苦地感知他人福乐的癖好,虽然并没有因此损害他人的福乐,但如果导致了行为(减损了那种福乐),就叫做情节严重的妒忌,否则就叫做嫉妒,但毕竟只是一种间接邪恶的倾向,亦即不情愿看到我们自己的福乐由于他人的福乐而黯然失色,因为我们懂得不是在福乐的内在价值中,而是仅仅在与他人福乐的比较中评价福乐的标准,并使这种评价直观化。罗尔斯假设原初状态中的人们不受妒忌的驱动,设想妒忌这种特殊心理发生在无知之幕及各方拥有关于他们的善的观念的知识之后,如此假设,选择正义观念时不受偶然因素的影响,也简化了论证。由于妒忌的危害可能对原则的选择有影响,罗尔斯假定:“概言之,出于简明性和道德理论这两种理由,我一直采取着(原初状态的原则选择中)不存在妒忌和 不存在对特殊心理的知识的假定。”罗尔斯用两步程序证明正义原则,第一部分以排除特殊心理因素的影响为前提,第二部分研究“组织良好的社会”是否会产生妒忌感和破坏公正的社会安排各种心理态度。当某些原则的选择确立之后,考查相应的公正制度与妒忌的关系,差别原则导致的不平等在何种程度上会产生妒忌倾向,妒忌是否危害社会,破坏公正的制度和原则的选择。为了论证上述问题,罗尔斯把妒忌分类为一般的妒忌和具体的妒忌。一般的妒忌是获利最少者对境遇较佳者占用的善的种类的妒忌;具体的妒忌的类型特点是敌对和竞争。罗尔斯探讨是实践中一般的妒忌。妒忌者为了缩小与被妒忌者的差别,对双方均有害。罗尔斯进一步评论此妒忌定义,首先,人们温和的妒忌他人更大的善,是肯定他人的价值,他们的拥有值得我们追求。其次,妒忌不是一种道德情感。和妒忌相联系的非道德情感不是妒忌,吝惜和悭吝是与妒忌相反的,但他们也是有害的。罗尔斯对妒忌者充满了同情:“处在他的境况下我们也会和他有同样的损失感。事实上我们有理由对使我们变得妒忌的那些条件不满,因为社会竟允许在这些善的分配上如此不均,以至在现有社会条件下这些差别不能不造成自尊的损失。”妒忌者本身是获利最少者,引起妒忌的环境如此具有诱惑性,妒忌作为自尊缺失的补偿是情有可原的。罗尔斯是以获利最少者的视角论述其妒忌观的,并对他们抱有同情心。2妒忌与平等的关系 罗尔斯从心理学的角度假定妒忌的根源是由于缺乏对本身价值的自信和一种无力自助感。接着分析促使妒忌带有敌意爆发的三个条件。首先是心理学条件:人们缺乏自己的价值和自己走上前能力的自信。其次,缺乏自信的体验是痛苦的和丢脸的,进一步低估自己,伤害自尊。选择妒忌是别无选择,获利较少者无法改变低下的地位和发泄愤怒,如此选择是别无选择。罗尔斯的正义论是继承了契约论的传统,他认为社会制度会诱使妒忌的产生。契约论的观念里有人人平等的思想,不幸者没有理由低估自己的价值,幸运者没有理由吝惜。公共的原则支持着各方的自信,契约论的正义原则比其他正义原则更能保证公民的自尊。第二个条件下差别原则容许不平等,但是差别不会无限扩大,尽可能降低妒忌的爆发,减少人们对妒忌的痛苦体验。社会细致的分化各种群体,这些群体之间因为无或者少可比性,妒忌就少爆发。在制度上保证获利较少者体验丢脸、贫困的机会减少,妒忌倾向就少出现。关于第三个条件,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应该给不利者建设性的选择机会,有时候可利用立法的形式解决解决这个问题。三对罗尔斯妒忌观的评价 罗尔斯在原初状态中把妒忌排除在外,是为了支持其正义二原则选择的合理性。当正义二原则确立之后,不平等引起的妒忌不会危害到正义的选择和制度的稳定。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本质是理想性的,是属于乌托邦理论,他的妒忌观就具有了类似的性质,妒忌被排除在外,证明罗尔斯还是继承了康德的妒忌观,认为妒忌存在人的本性之中。因此罗尔斯的妒忌观也是先验的,唯心的。但罗尔斯对妒忌的论证由先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是为了使其理论贴近苍生,而不仅仅是空想,所以他的妒忌观又是实践的。理论方面,罗尔斯的妒忌观进一步深化了妒忌研究,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领域。实践方面,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引起的仇富和炫富心理很普遍,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罗尔斯的妒忌观,对于当前的和谐社会构建有重要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 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2.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523. 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M(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7194.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水天同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18。5. 约瑟夫爱泼斯坦:嫉妒EnvyM,李玉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9-116. 康德:康德著作全集第六卷,M李秋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70On John Rawls,s view of envy(School of Marxism,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Luoyang,471003,China) Abstract:John Rawls made much progress about western theory of envy. His theory 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 and Rawls goes further. Rawls,s view of envy is kantian.He rules envy out of his original position in order to support justice as fairness.Due to Ra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