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nsTrauma中文摘要.docx_第1页
BurnsTrauma中文摘要.docx_第2页
BurnsTrauma中文摘要.docx_第3页
BurnsTrauma中文摘要.docx_第4页
BurnsTrauma中文摘要.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3期中文摘要本期为脓毒症专刊,组稿专家为解放军总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姚永明教授。本期报道该领域现面临的紧迫挑战及应对方案与策略,对脓毒症诊断与治疗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希望对您的临床科研工作有所裨益,对相关英文论著发表有借鉴意义。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期待您的持续关注.1. 脓毒症相关肝功能不全研究进展 Burn Trauma, 2014, 2: 97-105.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Wang D, Yin Y, Yao Y. Advances in sepsis-associated liver dysfunction. Burn Trauma 2014;2:97-105摘要:最新研究表明,肝功能不全发生于脓毒症早期。脓毒症相关肝功能不全发病机制包括3方面:体循环和微循环功能紊乱、细菌和内毒素的入侵、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激活。涉及的肝细胞包括:枯否氏细胞、肝细胞和肝窦状内皮细胞。此外,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向肝脏募集,继而释放酶类物质和氧自由基,进一步加剧了肝脏损伤。临床上脓毒症相关肝功能不全可大致分为2种:缺氧性肝炎和黄疸,后者在脓毒症中更为常见。脓毒症晚期,多器官功能障碍持续进展可出现肝衰竭。针对脓毒症肝功能不全,尚无特异性治疗。目前治疗措施主要为去除感染灶和对严重脓毒症的治疗。更好的认识脓毒症肝脏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2. 创伤病人脓毒症的预测 Burn Trauma, 2014, 2: 106-13.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Jin H, Liu Z, Xiao Y, Fan X, Yan J, Liang H. Prediction of sepsis in trauma patients. Burn Trauma 2014;2:106-13摘要:创伤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创伤引起的死亡有39.5%发生在院内,而作为创伤后并发症的脓毒症则是引起院内死亡的重要病因。如能对创伤后脓毒症进行早期预测,并对高危伤员进行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则可提高创伤伤员的预后,改善创伤伤员的结局。目前,预测创伤后脓毒症发生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利用生物标志物进行预测;第二,利用伤员的人口学信息进行预测;第三,利用创伤后的损伤学信息进行预测。但至今用于验证这些方法预测能力的相关实验开展较少,且实验结论存在争议。今后应在创伤后脓毒症发生方面开展更全面深入的探索,以寻求更加快速、准确、便于实施的预测方法。3. 脓毒症治疗新策略:瞄准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 Burn Trauma, 2014, 2: 114-20.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Wang X, Qin W, Sun B. New strategy for sepsis: Targeting a key role of platelet-neutrophil interaction. Burn Trauma 2014;2:114-20摘要: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在脓毒症时中所起作用更是不容忽视。,目前脓毒症引起血小板异常活化及中性粒细胞功能失调已被公认。血小板在脓毒症中可促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形成,并且可以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而脓毒症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向感染区域聚集和迁移受阻,在远端器官异常浸润,以及中性粒细胞清除延迟。目前,随着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相互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发现脓毒症时两者的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加快并加重脓毒症时的炎症反应。本文即是着眼于脓毒症时血小板的异常活化、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异常和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对其中的相关分子机制及两种细胞间相互对话的作用结果进行阐述,从而为脓毒症的救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4.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BMX在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 Burn Trauma, 2014, 2: 121-4.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Qiu L, Wang F, Liu S, Chen XL.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yrosine kinase BMX in inflammation and its inhibitors. Burn Trauma 2014;2:121-4摘要:Tec 家族是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第二大成员,包括TEC、BTK、ITK、TXK和BMX。Tec家族成员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具有相似的蛋白质结构。BMX激酶(骨髓X激酶)最初在人骨髓细胞中被发现。除髓样造血细胞外,BMX激酶还分布于内皮细胞和多种肿瘤细胞。随着对其结构功能的不断认识,BMX激酶与炎症及肿瘤发生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BMX激酶的结构、在炎症中的作用及信号机制、BMX激酶抑制剂等作一简要综述。5. 优化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严重烧伤脓毒症疗效的评估 Burn Trauma, 2014, 2: 125-9.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Xu C, Fan K, Xie L, Chen W, Wang L. Evaluation of optimized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therapy efficiency in severe burn patients with sepsis. Burn Trauma 2014;2:125-9摘要:作为始动因素,脓毒症及因脓毒症所致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烧伤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在本试验中,我们检测了入选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液TNF-、 IL-6 和 IL-8的浓度以及治疗前和治疗42h时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心率、呼吸频率、中心静脉压)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钠、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22名烧伤脓毒症患者被随机分入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A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B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VVHDF)。治疗42h时,B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较A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h、18h、24h、36h和42h,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浆中TNF-、IL-6和IL-8浓度。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B组患者在治疗后18h血浆TNF-浓度下降32%,42h时下降43%;在相应时相点,A组患者血浆TNF-浓度高于治疗前,且高于正常值水平。与治疗前比较,B组患者在治疗后18h血浆IL-6浓度(0.2740.137 ng/ml)明显下降,在治疗后24h略有升高后持续降低直到试验治疗结束。与治疗前比较,B组患者在治疗后18hh血浆IL-8浓度下降56%,治疗后42h血浆IL-8浓度下降70%,且均高于正常值水平(P 0.01)。 A组11名烧伤患者中有4人死亡,而B组11名烧伤患者中仅1人死亡。综上,持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有效地降低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浆TNF-、 IL-6 和 IL-8的浓度,并能降低MODS的发病率。6.正常儿童一天中姿势变化:计算机静态和动态评估 Burn Trauma, 2014, 2: 130-5.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Bourelle S, Taiar R, Berge B, Gautheron V, Cottalorda J. Diurnal changes in postural control in normal children: Computerized static and dynamic assessments. Burn Trauma 2014;2:130-5摘要:轻度脑外伤(mTBI)会引起人体姿势控制障碍。异常和正常的姿势控制的对比可能有助于轻度脑外伤的诊断。然而,目前文献中关于幼龄儿童的正常姿势控制模式还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试图填补这一知识空白。研究中共有8名学龄儿童参与姿势控制测试,测试时间为上课日的早上7-8时和傍晚4-7时。测试采用平衡功能测试仪(BalanceMaster)进行,其中包括3种静态测试项目和2项动态测试项目。早上和傍晚,受试对象在负重半蹲姿态下的姿势控制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傍晚,儿童身体左侧为主要沉重部位,膝盖放松,充分伸展至不同角度。侧向规律重心转移测试中,受试者的方向控制表现在傍晚比早上更佳(P0.05)。总之,我们大部分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采用成人受试对象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提示可能存在与年龄相关的人体姿势控制差异。在一个常规教学日中,儿童的姿势控制能力和侧向平衡能力在早上和傍晚表现不同。我们建议,无论是正常状态(如体育和运动训练等)或是异常状态(如与轻度脑外伤引起的姿势控制异常)下的儿童身体姿势控制测试均宜在傍晚进行。7. 辽南地区985例小儿烧伤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Burn Trauma, 2014, 2: 136-40.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Zhai H, Liu S, Jiang L, Sun B, Xin S. Characteristics of 985 pediatric burn patients in the south of Liaoning province of China. Burn Trauma 2014;2:136-40摘要:烧伤是儿童常见的、严重的、可控的意外伤害。本文回顾性研究2002年-2011年住院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的辽南地区小儿烧伤患者。研究内容有患者一般特征、人口分布特征、病因学特点、烧伤部位和严重程度。数据进行Cochran-Mantal-Haenzse统计量计算、卡方检验等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共985例小儿烧伤,死亡1例,总治愈率99.90%。最大烧伤面积80%;最大三度面积45%。514% TBSA中度烧伤患儿占大多数(637/985; 64.67%);男性617例,女性368例,男女性别比为1.6:1。三岁以下幼儿622例,占烧伤患者总数63.15%;大多数烧伤发生在家中,烫伤占89.85% (885/985),随着年龄的增长,火焰烧伤、电击伤逐渐增多。只有少数监护人(244/985; 24.77%)掌握预防烧伤知识,但没有监护人了解烧伤现场急救知识。该结果提示大多数小儿烧伤发生在三岁以下幼儿的家中热水烫伤,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因此,应对上述家庭进行烧伤预防和现场急救知识普及教育。8. 牙槽创伤后牙齿碎片嵌入下唇10个月:病例报告及文献综述 Burn Trauma, 2014, 2: 141-5.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Nagaveni N B, Umashankara K V. Tooth fragment embedded in the lower lip for 10 months following dentoalveolar trauma: A case report with literature review. Burn Trauma 2014;2:141-5摘要:儿童玩耍跌撞常致上颌前牙创伤。牙齿硬组织的创伤后遗症包括:牙齿断裂、缺失、吸入和吞下牙齿。此外,牙齿碎片还可嵌入软组织,尤其是唇部亦是十分危险。一10岁男童诉下唇疼痛,伴上颌前牙创伤史10个月。临川检查显示下唇有明显疤痕且变色,触诊发现坚硬异物存在。口腔检出11号Ellis和Davey二级断裂。下唇X光照片显示不透光组织形状与缺失的牙齿碎片形状相似。在局部麻醉下,牙齿碎片成功取出,牙齿二级断裂成功修复。因此,为避免此种病况,牙外伤后对软硬组织进行适当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2014年第2期1. 中国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防治指南(2013版) Burn Trauma, 2014, 2: 45-52.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Luo G, Tan J, Peng Y, Wu J, Huang Y, Peng D, Wang X, Hu D, Xi S, Zhang G, Han C, Huang X, Jia C, Chai J, Huan J, Guo G, Zhan J, Xie W, Cen Y, Yu R, Chen H, Niu X, Wang Y, Fu J, Xue B. Guideline for diagnosis,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post burn injury in China 2013. Burn Trauma 2014;2:45-52摘要:侵袭性真菌感染是严重烧伤后的一种主要并发症, 可诱发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并造成机体细胞与组织实质性损害。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皮肤屏障破坏、气管切开插管、机械通气、广谱高效抗生素和肠外静脉营养的长期应用、有创监测措施的强化、医院感染等原因,烧伤后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微生物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发展,使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检出率明显增加。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组织编写,旨在规范化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 预防和治疗, 成为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有效工具。2.血管化复合组织异体移植术的现状 Burn Trauma, 2014, 2: 53-60.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Edtinger K, Yang X, Uehara H, Tullius SG. Current status of vascularized composite tissue allotransplantation. Burn Trauma 2014;2:53-60摘要:血管化复合组织异体移植术(VCA)为无法用传统重建方法修复的复杂功能缺陷提供了治疗方案。VCAs包括皮肤、骨骼、肌肉、神经、血管、肌腱、韧带等功能部件,与器官移植的组成大不相同。近来,VCA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世界范围内已成功实行多例手、脸和肢体移植术。然而,关于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后果、免疫抑制、保存和再生能力等方面的细节问题仍悬而未决。尽管如此, VCA领域将取得重大进展。3.创伤后的性研究:文献综述 Burn Trauma, 2014, 2: 61-70.How to cite this article:Connell KM, Coates R, Wood FM. Sexuality following trauma injury: A literature review. Burn Trauma 2014;2:61-70摘要:创伤康复旨在修复创伤幸存者的生活质量(QOL )。性为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康复治疗往往没将其纳入常规治疗范畴。本研究通过对脊椎损伤(SCI)、外伤性脑损伤(TBI)和烧烫伤三组不同群体的幸存者状况比较,重点探讨创伤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此来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并主张将性治疗纳入康复治疗方案中。本文通过对Proquest, Ovid, Cinahl, Medline, PsycInfo和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进行检索,得到36例合格案例,其中包括25例SCI、6例TBI和5例烧伤。本文通过生理创伤对性的影响、心理创伤对性的影响、性权利剥夺和性重生(重建?)四个方面比较研究三组人群。研究指出创伤对性有重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改善创伤康复服务和提高创伤幸存者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创伤人群进一步的性研究。4.北印度山区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 Burn Trauma, 2014, 2: 71-75.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Mahajan N, Bhardwaj A, Gupta A, Raina SK, Gupta B P.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on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s from hills of north India. Burn Trauma 2014;2:71-5摘要:据报道,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日趋成为全球致伤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医院(I.G.M.C)连续收治的401例非致命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进行分析,探讨与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各种流行病学因素。多数受害者为20-49岁之间的年轻人,男女比例为5.3:1。其中员工和公交车乘客所占比重最大,人为失误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 最常见车祸方式为刹车故障和/或翻车, 大部分事故(45.9%)发生在弯曲道路。本研究旨在探讨道路交通事故的流行病学因素,为制定防范道路交通事故的策略提供依据。5.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Burn Trauma, 2014, 2: 76-83.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Ma L, Gan C, Huang Y, Wang Y, Luo G, Wu J. 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 secreted by hypertrophic scar with normal skin fibroblasts. Burn Trauma 2014;2:76-83摘要:增生性瘢痕(HSs)的形成是一种纤维增生紊乱导致的异常伤口愈合过程。HSs的常见特征是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ECM)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异常沉积,伴随着外观性,功能性和心理问题。鉴于ECM蛋白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我们将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SFs)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分泌的基质蛋白进行比较分析。将丙酮提取的分泌蛋白用SDS-PAGE的方法分离,并进行质谱(MS)分析。基于质谱数据的GO注释,建立细胞外基质蛋白谱, 并筛选出瘢痕相关蛋白。本文对质谱鉴定的几个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功能进行了探讨,例如I, VI ,XII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核心蛋白聚糖,基膜聚糖和前胶原蛋白C肽酶增强子1 (PCPE-1)。其中,对(PCPE-1) 的MS结果进行了Western验证,与NSFs相比, HSFs中PCPE-1的表达明显上调。 因此, PCPE -1可能是一个瘢痕治疗的潜在靶标。对瘢痕相关蛋白的探索可能为理解瘢痕的形成机制打开新思路,并对瘢痕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办法。6. 澳大利亚烧伤患者关注的主要问题 Burn Trauma, 2014, 2: 84-87.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Dowda DJ, Li F. Major concerns and issues in burn survivors in Australia. Burn Trauma 2014;2:84-7摘要:烧伤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极大影响患者长期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采用简版烧伤专用健康量表进行调查问卷,并结合医疗记录中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旨在评估澳大利亚悉尼成年烧伤幸存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澳大利亚悉尼Concord Repatriation General Hospital医院烧伤科自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连续收治的24例成年患者满足研究标准,被纳入研究对象。于患者住院时及出院后6、12和24个月,采用简版烧伤专用健康量表以问卷方式调查有关其身心健康状况的9项内容。12个月时,11例患者退出, 对剩下的13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重新工作的意愿是出院后12个月中唯一随时间变化的变量。 (P 0.01);2) 出院12个月后,重新工作意愿与简单基本功能 (P 0.05) 、热敏感(P 0.01)和治疗方案(P 0.05) 呈明显相关性, 与感情和外貌无相关性; 而在出院六个月时重新工作意愿是与感情和外貌相关的;出院后6个月,重新工作能力与情感和外貌问题不再相关。结论指出患者重新工作的意愿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变化,并且此意愿受到BSHS-B的某些分量指标的影响。鉴于重返工作对成年烧伤患者和家庭至关重要,医疗工作者应该明确影响烧伤患者重返职场的因素,并在综合康复计划中强调这些因素.7.预扩张后颈皮瓣:颈部烧伤后功能重建新方法 Burn Trauma, 2014, 2: 88-90.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Hassan S, Brooks P. Pre-expanded occipito-dorsal flap reconstruction for neck burns: A novel approach. Burn Trauma 2014;2:88-90摘要:颈部烧伤后的重建对烧伤整形外科医生是一巨大挑战。本文报告一例成功应用预扩张后颈皮瓣修复颈部烧伤疤痕挛缩。本案例报道一名有4年颈部烧伤疤痕史伴中度挛缩的10岁男孩的颈部重建过程。利用预扩张后颈皮瓣得到的超薄皮瓣行颈部疤痕切除后修复创面术。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审美满意度和颈部功能重建效果。因此,此方法对颈部烧伤后继发的软组织损伤的重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8. 拇指截肢后的假体拇指化术:案例报告 Burn Trauma, 2014, 2: 91-94.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Kumar P, Aggarwal H, Chand P. Prosthetic pollicization following thumb amputation: A case report. Burn Trauma 2014;2:91-4摘要:手部功能包括运动、感知和美观,其中超过一半都由拇指完成。如何处理拇指缺失需要病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在手术和假体之间做选择。本文报道1例拇指截肢后实施的假体拇指化术。当患者截指后拒绝接受更复杂的外科手术时,假体置换便优于手术治疗。运用高温硫化的硅材料和医疗粘合剂,无创和低成本的假体置换术成功重塑了截肢者的拇指。术后3个月的回访,未发现并发症,假体形态良好无需任何修补。 2014年1期文章 本期为创伤移植免疫专刊,组稿专家为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移植、耐受和肿瘤免疫研究协会主席李宪昌教授。本期主题为免疫排斥和免疫耐受,报道该领域现面临的紧迫挑战及应对方案与策略,对烧创伤治疗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希望对您的临床科研工作有所裨益,对相关英文论著发表有借鉴意义。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期待您的持续关注。1. 慢性移植排斥反应: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 Burn Trauma, 2014, 2:3-10.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Kloc M, Ghobrial RM. Chronic allograft rejection: A significant hurdle摘要:最先进的免疫抑制药物也无法确保移植成功, 慢性排斥导致多数移植手术失败,有的慢性排斥甚至发生在术后几年。此类器官移植排斥是导致器官移植手术长期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对慢性排斥反应发展机制的研究不够充分。慢性排斥反应的主要特性之一是移植血管管腔逐渐缩小,从而导致血流受损、缺血、细胞死亡,最后导致移植失败。所有现有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都是针对急性排斥反应,而且目前没有可以预防慢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慢性排斥反应包含两大主要且相互关联的反应:(1)宿主对主要由同种异体T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移植进行免疫应答;(2)移植损伤与修复(移植血管病变)。本文旨在阐述慢性移植血管病变细胞和分子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巨噬细胞的功能以及关于制定慢性排斥反应治疗方案关键性的研究。2. 细胞因子调节免疫耐受 Burn Trauma, 2014, 2:11-17.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Wu J, Xie A, Chen W. Cytokine regulation of immune tolerance. Burn Trauma 2014; 2:11-7摘要: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同时,需要维持自身免疫耐受。这种免疫内环境的稳定不仅仅是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调控和维持免疫细胞的细胞因子微环境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将维持或打破免疫耐受的细胞因子分为3种模式:(1)抗炎性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白介素IL-10、IL-27、IL-37),这些细胞因子可通过直接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对免疫反应进行负调控。(2)与调节性T细胞(Treg)功能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如维持Treg分化和存活的白介素IL-2,及由Treg分泌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IL-35。(3)打破免疫耐受的细胞因子(如IL-7、IL-12、IL-21、IL-23),这些细胞因子能促进T细胞的分化和存活,基因研究表明这些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本综述分类讨论了调控免疫耐受的细胞因子,以帮助理解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3. CD8+ 调节性T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 Burn Trauma, 2014, 2:18-23.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Su J, Xie Q, Xu Y, Li XC, Dai Z. Role of CD8+ regulatory T cells in organ transplantation. Burn Trauma 2014; 2:18-23摘要:在许多动物模型中已证实CD8 + 调节性T细胞(Tregs)能抑制同种免疫和自身免疫。此类调节性T细胞包括CD8 + CD28 - , CD8 + CD103 + , CD8 + FoxP3 + 和 CD8 + CD122 +亚型。虽然目前对此类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在多种动物模型中已证实其机制包括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如:IL-4、IL-10、TGF-,通过穿孔毒/颗粒酶途径和Fas/FasL途径杀伤靶细胞。为了完全理解Tregs的抑制机制和为潜在的临床试验提供实验支持,进一步研究非常必要。最新研究发现,与CD4 + CD25 + Tregs相比,CD8 + CD122 + Tregs能更强的抑制同种异体排斥反应,支持CD8 +Tregs在临床中用于抑制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假说。本文总结了该领域过去7-10年的进展,讨论了CD8 + Treg的表型、作用机制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并特别阐述了其对烧创伤患者的复合组织移植方面的价值。4. 多种抗原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IL-10的增殖抑制作用 Burn Trauma, 2014, 2:24-28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Zhou J, He W, Luo G, Wu J.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induced by multiple alloantigens and the role for IL-10 in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Burn Trauma 2014; 2:24-8摘要:T细胞克隆间的相互作用对于免疫稳态具有重要功能。本研究采用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两种不同MHC抗原的同时刺激T细胞反应的模型,初步探讨了多种异基因抗原同时刺激情况下,T细胞克隆间的增殖抑制作用。分离Balb/c(H-2d)及C3H(H-2k)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通过单一或两种MHC抗原的刺激细胞,刺激C57BL小鼠(H-2b)来源淋巴细胞进行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采用WST-8法检测反应细胞的增殖率,并用ELISA检测免疫调节因子TGF-1、IL-2、TNF-及IL-10的分泌,荧光定量PCR检测IL-10及Foxp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两种抗原刺激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弱于单一抗原刺激组(P=0.047及0.139)。两种抗原刺激组培养基上清中IL-10浓度及淋巴细胞的IL-10基因mRNA表达明显高于单一抗原刺激组(p0.001)。而IL-2、TNF-及TGF-的分泌水平在单一与两种抗原刺激组之间无显著差异。Foxp3 mRNA表达在各组间均未见差异。结论显示: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存在T细胞克隆间增殖抑制的现象,该现象可能与诱导淋巴细胞的IL-10分泌增加有关,而诱导性Foxp3+的调节T细胞可能未参与该抑制作用。5. 烧伤重症监护中的供氧策略:回顾性研究 Burn Trauma, 2014, 2:29-35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Palazzo S, James-Veldsman E, Wall C, Hayes M, Vizcaychipi M. Ventilation strategies in burn intensive care: A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Burn Trauma 2014; 2:29-35摘要:目前有关烧伤重症监护(BICU)病患的最佳管理方案尚无共识。本文旨在评估BICU患者的供氧策略、心血管支持和镇静是否随时间而变化,以及此举措对治疗效果有无影响。本文回顾性研究在各有12名的BICU患者的2组(2005/06组和2010/11组)间进行,指标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入院特征、供氧参数、镇定状态、液体复苏、心血管支持和治疗结果(住院时间、死亡率)。对数据进行t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和曼-惠特尼u检验。本文研究的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入院特征参数具有同等意义。两组无供氧天数无明显差异(10 12.7 和 13.3 12.2; P = 0.447)。2005/06组供氧天数与2010/11组相比无明显差异(568d和206d; P = 0.001)。2005/06组中,气管造口术患者/术后带气管导管的自发通气患者(17.8% vs.26.0%; P = 0.001)和容量控制通气模式的患者(34.4% vs. 40.8%; P = 0.001)供氧较少。2010/11组长效镇定剂使用量(P = 0.001)较大,两组输液量无显著差异。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容量控制呼吸模式 (44.5% vs. 28.1%; P = 0.001)和压力控制呼吸模式(18.2% vs. 9.5%; P = 0.001)下的吸入性损伤患者供氧量较其他患者较多。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研究显示,随着气管造口术/气管导管的盛行,供氧方式已从人工呼吸转向自发通气。吸入性损伤患者更需要呼吸机支持,但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前瞻性试验将确定哪种供氧策略更有疗效。6.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三分之一骨折的效果 Burn Trauma, 2014, 2:36-40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Patil R, Aski B, Rasakatla S, Beshaj R. Surgical outcome of displaced middle third clavicular fractures treated with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Burn Trauma 2014; 2:36-40摘要:近来报道显示:保守治疗疗法治疗锁骨中段三分之一骨折达不到最佳效果。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较高的骨折不愈合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克服前述疗法的弊端,治疗此类骨折可取得最佳效果。本研究旨在从Constant评分、愈合时间、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方面调查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三分之一骨折的效果。本文通过对98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中段三分之一骨折,随访时间至少为1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56例,女42例,平均年龄44岁。除2例行二次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外,平均愈合时间为9.2周。Constant评分均分为89。 研究表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锁骨骨折有良好疗效,并有效减少畸形愈合、愈合不美观和骨不连。结论指出,预塑形钢板为固定锁骨骨折的可靠选择。7. 康复眼外伤的综合学科方法 Burn Trauma, 2014, 2:41-44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Kumar P, Aggarwal H, Baslas V, Singh RD.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for rehabilitation following ocular trauma. Burn Trauma 2014; 2:41-4摘要:眼外伤是一种常见疾病,高达67的颌面创伤伤患者伴有眼外伤。其导致患者无法同正常人一样用两只眼睛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给患者带来终身痛苦。本文报道了1例23岁男性患者因眼外伤导致的眼球萎缩。该患者通过定制义眼使受损右眼得到修复。术后患者对义眼舒适度和活动度表示满意。手术未对健康剩余眼部组织产生并发症,患者也无需在术后6个月复诊时重调义眼。患者眼外伤康复治疗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是眼科学、心理学及熟练的颌面镶牙学等。定制义眼有益于增加义眼活动性,提高患者外观造型和心理健康。2013年3期文章1. 烧伤护理:研究的挑战 Burn Trauma,2013,1(3):105-108.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Wood FM. Burn care: The challenges of research. Burn Trauma 2013; 1:105-8摘要: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的提高,烧伤护理得到不断发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诸如转化医学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也面临从摈除己见到资源分配等挑战。在各领域知识呈指数增长的时代,打破教育培训和研究的局限性仍充满挑战而其中资源分配是关键。面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烧伤护理标准”的终极目标,当前最大的挑战是做好烧伤预防与急救教育。2.脓毒症、肌营养不良症和心肌炎中的炎症与心功能不全 Burn Trauma, 2013,1(3):109-121.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Li Y, Ge S, Peng Y, Chen X. Inflammation and cardiac dysfunction during sepsis, muscular dystrophy, and myocarditis. Burn Trauma 2013;1:109-21摘要:炎症在由不同条件引起的心功能不全中起着重要作用。急性全身性炎症反应常见于严重烧伤、创伤和炎症性疾病患者,由其引发的心功能不全进而导致的心脏衰竭是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脓毒血症可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并损伤心肌顺应性。发生在肌营养不良症和心肌炎中的慢性炎症也可导致心肌重塑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和死亡以及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功能的改变。至今导致炎症性心肌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至今仍存争议,其潜在机制包括循环血容量改变、细胞因子对心肌收缩力的直接抑制(如TNF-、IL-1)、一氧化氮和活性氧(ROS)信号异常、心肌线粒体功能异常、心肌收缩偶联异常、心肌纤维水平的钙敏感度降低和肾上腺素能信号减弱。本文对炎症诱导的心功能不全最新诊断技术、其发生机理和潜在的治疗策略进行了综述。3.发展中国家小儿严重烫伤:3年回顾性研究 Burn Trauma, 2013,1(3):122-127.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Agbenorku P. Early childhood severe scald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A 3-year retrospective study. Burn Trauma 2013;1:122-7摘要: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儿童由于烫伤而入院。本文通过对2009年5月1日2012年4月30日本院收治的166例05岁的烫伤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烫伤儿童患者统计资料、烫伤原因以及死亡危险因素。166例患儿中男92例(55.4%)、女4例(44.6%)。烫伤患儿141例(84.9%),其中13例(9.2%)死亡,83例(58.9%)出院,45例(31.9%)转出烧伤ICU至普通烧伤病房和小儿外科病房。烫伤患儿包括78名(55.3%)男患儿和63名(44.7%)女患儿,平均年龄为2.18岁。死亡危险因素分析的结果为年龄低于3岁(P=0.044)、热液烫伤(P=0.033)、烫伤总面积大于30%(P=0.017)和身体多部位烫伤(P=0.049)。因此,年龄、热液烫伤、和烫伤总面积为小儿烫伤的危险因素。应针对母亲和幼儿看护人员进行烫伤预防教育,使其认识到小儿烫伤的频繁性、严重性和危险性。4.Mitsugumin 53蛋白保护深度烧伤小鼠的肾脏 Burn Trauma, 2013,1(3):128-133.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Wu Y, Huang J, Liu D, Tan J, Peng Y, Yang J, Cui Y, He W, Luo G, Wu J. Mitsugumin 53 protects the kidney from severe burn injury in mice. Burn Trauma 2013;1:128-33摘要:MG53作为一种新发现的肌肉特有蛋白,是心肌和骨骼肌细胞膜损伤修复的必要组分,但其对烧伤后脏器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MG53对重度烫伤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通过制作30% 度烫伤小鼠模型,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外源性重组人MG53(rhMG53)蛋白和BSA蛋白。结果显示,MG53实验组小鼠死亡率低于BSA对照组,rhMG53能减轻烧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病理损伤,且MG53实验组小鼠的肾损伤评分较低(P0.001)。肾损伤分子(KIM-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MG53实验组平均光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外源性rhMG53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且严重烧伤后,小鼠肾脏仍大量表达聚合酶I转录释放因子(PTRF)。综上,严重烧伤后MG53可通过与肾脏局部的PTRF相互作用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5.成年烧伤幸存者的运动行为和运动障碍:问卷调查 Burn Trauma, 2013,1(3):134-139.How to cite this article:Baldwin J, Li F. Exercise behaviors and barriers to exercise in adult burn survivor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Burn Trauma 2013;1:134-9摘要:运动是烧伤康复护理的关键。门诊患者康复运动监督项目显示运动可明显提升烧伤恢复效果。然而对未参加此项目的烧伤幸存者运动情况却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成年烧伤幸存者的运动行为和运动障碍。对本院烧伤门诊成年烧伤幸存者进行为期六周的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t检验或皮尔森相关性检验。63例烧伤患者(平均年龄36.5岁)入选本研究。与烧伤前相比,患者运动量和运动类型明显减少(P0.05)。运动障碍主要包括生理健康状况差、缺乏动力和热情。监督运动项目中可能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被限定,包括资源的可用性和设备的可使用性。烧伤幸存者烧伤后运动频率降低。综上,有必要对烧伤幸存者的整体身体活动以及潜在的生理和心理上限进行深入研究。烧伤临床医师应鼓励烧伤幸存者参与康复运动监督项目或者在家中加强锻炼以达到最佳康复状态。6.工作场所内因爆炸导致的眼外伤研究 Burn Trauma, 2013,1(3):140-143.How to cite this article:Krishnacharya PS. A case study of blast eye injury at work place. Burn Trauma 2013;1:140-3摘要:2011年10月17日,一名45岁有高炉眼外伤史的男性患者在检查中发现右眼中央角膜裂伤伴晶状体物质残留。眼睑边缘和左角膜嵌入大量异物。计算机视觉成像显示右眼眼内异物存留(IOFB)。通过全身麻醉实施角膜裂伤修复并取出晶状体残留物质。术中后囊膜丧失伴玻璃体脱出。眼内异物移除和眼前段玻璃体切割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