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食品监管风险开展安全隐患排查.doc_第1页
降低食品监管风险开展安全隐患排查.doc_第2页
降低食品监管风险开展安全隐患排查.doc_第3页
降低食品监管风险开展安全隐患排查.doc_第4页
降低食品监管风险开展安全隐患排查.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降低食品监管风险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杨 龙“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吃饱穿暖是个体最基本的需求,食品的安全性则是实现这一基本需求的最基本保障。食品安全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关乎整个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甚至关乎人类社会秩序的稳定。质监部门作为法律规定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进行监督管理的行政部门,把好食品生产企业的厂门,守好食品安全的前沿阵地,是质监部门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但是面对诸如“皮革奶、镉大米、塑化剂、双氧翅”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质监人身上的食品监管担子愈发沉重,甚至大部分质监人认为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高危职业,责任大、风险高。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履行质监人在食品生产环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己,为质监事业多做贡献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课题:如何降低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如何在日常监管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一、严把食品生产准入关,确保获证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在我国,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针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的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针对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的监管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其程序是由具备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资格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不同食品类别生产许可必备现场审查办法规定,逐条对生产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设备、检验仪器、生产过程、成品检验、卫生条件等进行现场条件审查及产品抽样检验,合格后由质监部门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作为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第一道门槛,审查人员的角色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审查人员个人的职业水平、专业能力、道德素养、价值取向成为决定企业能否合法生产、获得准入的先决条件,如果在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偏差,导致缺陷企业获得许可,那么其就将食品安全风险转嫁到证后食品监管人员的身上,将风险转嫁到质监系统身上,就是拿政府信誉为缺陷企业作诚信背书。因此提高准入审查人员的专业技能、道德水平,有针对性的组织学习教育、警钟长鸣,才能未雨绸缪,降低事后风险。“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行政许可审查工作和行政许可审批人员更应增加身体里道德血液的浓度。二、理性分析、关注焦点,科学有效开展风险隐患排查风险大致有两种定义:一种定义强调了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而另一种定义则强调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若风险表现为不确定性,说明风险产生的结果可能带来损失、获利或是无损失也无获利,属于广义风险,金融风险如“高风险高回报”属于此类。而风险表现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说明风险只能表现出损失,没有从风险中获利的可能性,属于狭义风险。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就是狭义风险,换句话说,就是发生不幸事件的概率,是指一个事件产生我们所不希望后果的可能性。那么作为高压线的食品安全,我们怎样来尽可能减小发生食品质量事故的可能性呢?目前,我国施行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共有28大类53小类92个申证单元,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必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方方面面,面对这林林种种、名目繁多的食品,成千上万的食品添加剂,我们必须理性分析、科学研判,帮助企业把好食品生产安全质量关,严守企业食品出厂厂门关。一是分析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造成群死群伤等重大事故的普遍消费食品的关键“逆向风险性”指标。所以称之为“逆向风险性”指标,是仅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出发定义的。食品安全是底线,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触碰的高压线,食品监管的最根本目的是安全,是确保消费者人身健康,其重点工作是安全性指标的监管。比如白酒的逆向风险性指标是其中“甲醇”含量,奶粉的逆向风险性指标是其中“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M1”含量,饮料中的“塑化剂”、火锅底料中的“罗丹明B”等等,应该是监管人员关注的焦点,至于白酒、奶粉、饮料中各类营养等等各种“正向指标”则应由各类定期抽检(国抽、省抽)来判断。因此降低监管人员食品安全监管风险,有效开展风险隐患排查的第一步应是确定食品质量中的“逆向风险性”指标。二是针对逆向风险性指标,提升监管人员专业知识储备,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做到早发现早预警。作为一个地级市,我市仅仅城区就有获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企业93家(不含无证照小作坊100多家),按照每家企业每一季度巡查一次(不包括专项),在250个工作日里,平均一天就要巡查1.5个生产企业,工作量较大。为提高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发现安全问题的及时性、降低监管工作的风险性,针对潜在的逆向风险性指标,提高监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配备高效率高科技的快速“逆向指标”检测设备,也是缩减企业生产成本、政府监管成本的有效手段。三是结合质监食品监管工作和区域性、季节性食品生产特点,建立有效的本系统食品安全监管风险排查制度。很多食品的生产带有明显地域特征,比如白酒生产集散地四川、贵州,牛奶生产集散地内蒙,肉制品生产集散地河南,果脯生产集散地北京等等,还有的食品则带有明显地季节特性,比如冷冻饮品、纯净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生产,月饼糕点重要集中在中秋等等,质监部门应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时令制定不同的“逆向指标”风险排查制度。三、专群结合、群防群控、降低风险、排除隐患食品安全关乎全体社会每一位消费者的基本生存权益,人人都是安全食品的享用者,人人也是食品安全的监管者。我市作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逐步建立了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包含人口、城管、社保、食品安全等内容的社会管理体系。宜昌城区的1100个网格配备了1100名城市管理网格员,负责网格内的信息采集、食品安全、城市管理等工作。市质监局城区分局的7名食品安全监管员按照7个城区片区与相应片区内所有城市管理网格员进行对接,全面了解每个网格员所掌握的食品生产环节相关信息,对片区内的网格员进行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培训,组成专群结合、群防群控的监管人员队伍,共同负责该片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督和巡查工作。对白酒、肉制品、奶制品等“高危”食品行业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实行重点监控,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公开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在企业内部落实投诉举报直通车,让企业员工、社区公众对食品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监督。积极争取城区各区政府支持,向政府多汇报、多请示,推动地方政府进一步重视食品安全,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在生产、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实现食品质量信息共享,对食品安全监管形成合力,降低食品安全事故概率,排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现阶段,中国是食品危机高发国家,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让消费者草木皆兵,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导致一个食品企业的衰亡、一个监管部门的问责。食品安全问题不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食品问题应该是一个全系统、全社会、甚至全人类的工程,因为只要有利益的存在,只要存在利己的思想(任何存在都是因为利己而存在,否则就消亡),食品安全问题或者风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