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习题一+答案.doc_第1页
《金融学》习题一+答案.doc_第2页
《金融学》习题一+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学习题一(第1章第3章)一、判断并改错1.纸币之所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F ) 纸币本身并不是货币,只是人们为了流通方便而提出的货币的映射品而已,货币本身是具有价值的,但纸币本身没有。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T )3.可以签发支票的存款被称为存款货币,定期存款不能签发支票,因而不是货币。(F)广义货币(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4.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F)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观念中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是现实的货币,因此该命题错误。5.商业票据不能作为信用货币的形式。(T)6.判断民间借贷是不是高利贷的一个关键界限是:是否显著超出现代信用关系中的利率水平。(T)7.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而会取代商业信用。(T)8.消费信用是与住房和耐用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T )9.基准利率一般属于长期利率。(F )不一定,一年期,三年期都有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就是人民银行定的标准利率,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每笔贷款来进行上浮或下浮10.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发布的利率就是无风险利率。(F )市场经济国家一般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为基准利率(我也不知怎么改)11.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T )12.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T)13.凯恩斯认为,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收入)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收入(利率)水平。(F )14.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T )二、填空题1、一般来说,作为货币的商品要求具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二是易于分割,三是易于保存,四是便于携带。2、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际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称本位币或主币。3、现代信用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4、支付清算体系常用的清算方式主要有实时全额清算和净额批量清算。5、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称为基准利率。6、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称为实际利率。7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称为名义利率。三、选择题( A )1如果国家规定的金银比价为1:10,而市场形成的比价为1:16,这时市场中的将逐渐被驱逐的是:A.金币 B.银币 C.银行券 D.其他( BCE )2.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有:A. 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B. 贵金属非货币化 C. 国家强制力保证货币的流通D金银储备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 E. 货币发行通过信用渠道( AB )3. 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亦即:A. 买卖行为 B. 借贷行为 C. 分配行为 D. 生产行为 E. 投资行为( BD )4.银行信用的特征有: A.信用规模不受资本限制 B.信用规模受资本限制C.借贷双方都是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 D.是一种中介信用E.借贷期限、方向不受限制 ( D )5银行在票据未到期时将票据买进的做法叫做:A. 票据交换 B. 票据承兑 C.票据结算 D. 票据贴现 ( C )6. 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短期临时性融资活动叫:A. 贷款业务 B. 票据业务 C. 同业拆借 D. 再贴现业务( ADE )7.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它是指。A、工商企业之间存在的信用 B、银行与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C、以商品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D、是商品买卖双方可以相互提供的信用E、是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同时发生的信用( BCE )8. 银行信用的特点包括:A. 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的统一 B. 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C. 借贷的对象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D属于直接信用形式 E. 属于间接信用形式( BCD )9. 信用是:A. 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换行为 B. 一种借贷行为 C. 一种债权债务关系D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E. 一种等价交换行为( ABCD )10. 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有:A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国家信用 D. 消费信用 E. 个人信用( B )11.更能体现价值增值规律的为:A.单利 B.复利 C.单利和复利 D.都不能( B )12.直接为企业的生产流通服务,与社会生产过程相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 银行信用 B.商业信用 C国家信用 D.国际信用四、简答题1.试述货币的五大职能,如何理解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货币具有这样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陆续出现的。 (1)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就是货币。(2)价值尺度为各种商品规定价格,表现商品的价值;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当这两个功能由一种商来满足,这种商品就取得货币的资格。(3)货币的其他职能以及货币相关联的诸范畴都是从这点展开。2.什么是格雷欣法则?为什么说金银复本位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是金币和银币按其实际价值流通,其兑换比率完全由市场比价决定,国家不规定金币和银币之间的法定比价。由于金币和银币的市场比价经常变动,这就使得用不同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也随之经常发生变化。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要求本身价值稳定,本身价值不稳定的货币商品充当价值尺度,会造成交易紊乱。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金银的比价,即实行双本位制。 (2)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要形式,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金银的比价,这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相矛盾,于是就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称“格雷欣法则”。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3)因此,在金银复本位下,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在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所以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3.试述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所贷出的资本是货币资本以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2)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债务人是工商企业。(3)在产业资本循环周期的各阶段上,银行信用的动态和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不一致的,这是由于货币资本的变动和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所造成的,这在经济危机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4)银行信用所提供的货币贷款,一般也运用于生产和商业流通。4.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我国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如何?(这题不肯定,最好看书)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合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季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货币层次的划分具体如下: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