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赏析 这是孟浩然山水诗作的另类题材。 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淼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角,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映带。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给人一种汪洋姿肆,海纳百川之感。杜甫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1)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2),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3)?官应老病休! 飘飘(4)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 危樯:高高的桅杆。 独夜舟:孤零零的一只船在江上过夜。(2)平野阔:原野显得格外广阔。(3)著:著名(4)飘飘:随处飘泊,无依无靠。【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崔护 【注释】: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出来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情态增人惆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八一九)正月。唐宪宗信佛,曾派人去把释迦牟尼佛的一节指骨迎接到宫中来供养,弄得劳民伤财。韩愈写了一道奏章来劝阻。唐宪宗大为恼火,要杀掉他,因宰相和其他大臣等出来替他说情,才把他降职,贬到潮州(在今广东省)。他在去潮州时,路经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省),写了这首诗。古代左边地位低于右边,“左迁”,就是降职的意思。示侄孙湘,指这首诗是写给侄孙韩湘(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韩湘子)看的。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表面看,似乎是淡淡写来,简单地交代被贬的事实。但仔细琢磨,从“朝奏”、“夕贬”看,早晨送上奏章,晚上就被赶出长安。用了“朝”、“夕”这两个联系如此紧密的时间副词,并不仅仅是表示时间相隔的短促,而从中还透露出这次对皇帝得罪得不轻。为什么得罪皇帝呢?“欲为圣明除弊事”,说明自己的原意是想为圣明的皇帝去掉一些不利于国家的事。因此,他说为了国家的利益,怎么敢顾惜自己的年老体衰呢?这里,感情很复杂,一方面表白自己,对朝廷一片忠心,不敢顾及个人的生死安危;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到了衰朽残年,还走上贬谪远方的长途,心中无限感慨。这种感慨,表示得非常含蓄,但绝不含糊,这从下面第三联看,就很明显。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联的中心是“家何在”。家在那里,本来是无须发问的,但是还提出这个问题,是说这次被贬,分明是有家也归不得了。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即秦岭),所以发问:家在那里?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马不肯前进,对长安恋恋不舍,正是人恋恋不舍长发的反映。“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正烘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心情的悲凉和抑郁。我们知道,韩愈这次被贬,是元和十四年正月,时令已经是早春了,但北国的寒意仍然很浓,蓝关还是积雪茫茫。这既是他当时的眼中景,又是他被赶出长安冷落、凄凉的心中情。这种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表现了人物的处境与感受,十分感人。酉阳杂俎里记载,韩湘让韩愈看牡丹在初冬开花,花上有“云横秦岭”两句诗。韩湘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后来韩愈被贬到南方去,路过蓝关时,正好碰到诗句中的情景。这个传说自然不可信,不过用来说明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精彩罢了。 第四联是对韩湘说的,“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意思是说,知道你远路赶来,该不是无意来的吧,那末,就在瘴气弥漫的江边来收葬我的尸骨吧。最后一句,调子很低沉。古时人们认为南方气候潮湿,夏天水中散发出一种毒气,人碰到就被熏死。这种毒气,叫瘴气或瘴烟。韩愈是带着极其悲哀和深重的心情说出这些话的。早春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陶渊明饮酒赏析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杜甫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1)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2),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3)?官应老病休! 飘飘(4)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 危樯:高高的桅杆。 独夜舟:孤零零的一只船在江上过夜。(2)平野阔:原野显得格外广阔。(3)著:著名(4)飘飘:随处飘泊,无依无靠。陶渊明饮酒赏析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成语词条: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成语发音: dng y y sh,sng y fi wn 成语释义: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需求预测分析报告
- 特色主题餐厅餐饮服务创新与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报告
- 机械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中的服务型产品标准化与认证报告
- 深度剖析2025年影视工业化制作流程质量控制关键要素分析报告
- 数字货币对金融行业风险管理与合规体系建设的影响报告
- 中医食疗试题及答案大全
- 中医适宜推拿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无损探伤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锡盟幼儿园教师招聘面试实战模拟试题及解析
- 免疫洼地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克痉方湿热敷: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肌肉痉挛康复新路径
- 血常规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 高尿酸血症健康管理方案
- 秋季肌肤护理课件
- 泪腺肿瘤护理课件
- 中建幕墙安装工安全培训课件
- 高端住宅保洁服务策划方案
- 大单元教学培训
- 公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混合痔护理教学课件
- 矿井物探工作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