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如屏风.doc_第1页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如屏风.doc_第2页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如屏风.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如屏风(2010-06-04 14:27:32) 标签: 养生保健黄芪玉屏风散黄耆健康 分类: 灵丹妙药 河南毛德西组成:防风、黄芪各一两,白术二两。功效:固表止汗,益气御风。主治:表虚自汗,畏风易感冒;预防因气虚所导致的多种疾病。用法:散剂,一次6克;片剂,一次6片;大蜜丸,一次1丸;颗粒剂, 一次12袋。温开水送服,一日23次。说明:服药期间,避风寒,并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品。出处: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玉制屏风屏风之名,原指作为挡风或遮蔽的用具,为室内陈设之物。史记孟尝君传云:“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吏,主记君所与客语。”玉屏风,是指玉制或有玉饰的屏风,大则可以遮风,小则可供欣赏。本方因有益卫固表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如同玉制屏风一样,可遮挡风寒,并主治因表虚而致的自汗等症,“珍如玉,体如屏”,如立屏障,故取名“玉屏风”。散补互用本方所主之证为:表虚自汗,以及虚人卫气不密,易于感冒,自汗恶风,面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等。肺主气而属卫,而肺气之源来于脾,脾主肌肉,是以脾气足则肺气充,肌表乃固。故方取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实卫固表;另用白术补气健脾,使中气健旺,肺气乃养,肌表自然可固;防风为治风之要药,别名“屏风”。黄芪得防风,益气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外祛风邪而不伤正。两药一补一散,相辅相使,而功效愈宏。三药合用,能使卫气充足,腠理固密,自汗恶风之症,自然痊愈。品尝黄芪黄芪,古名黄耆。耆,长也,本品色黄,为补气之长,故名黄耆。清黄宫绣本草求真云:“黄耆,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黄芪,在我国北方各省均有分布,以内蒙古、甘肃、河北、山西所产黄芪质量最佳。黄芪,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其性味甘温,入肺、脾二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汉代张仲景可谓善用黄芪的大家。他立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至今仍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剂。又如防己黄芪汤,是一首配伍严谨,药简效宏,治疗风水的常用方剂。现在常用于慢性肾炎、心源性水肿、风湿病等气虚湿滞之候。其后,历代医家对黄芪的应用每有发挥,南北朝时期,刘涓子鬼遗方用黄芪治疗痈疮的方剂,竟有39首之多。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拟黄芪汤治疗消渴,至今仍有实用价值。金代张元素言黄芪甘温纯阳,功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长肌肉,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而善用黄芪者,当推李东垣。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均以黄芪为主药,现在仍然是补益脾胃、升阳举陷的良方。明代张景岳对黄芪的应用有所创见,他立“举元煎”,治疗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之证,可谓补气固脱之主要方剂。清代王清任亦是善用黄芪的医学大家,他对中风半身不遂的病机推出“气虚血瘀”的理论,并立补阳还五汤,应用黄芪四两,成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名方。民国时期的张锡纯也是一位深悟黄芪功效的临床医家。他认为,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故立“升陷汤”(黄芪配升麻、柴胡等),以治胸中大气下陷证。又云黄芪能滋阴,立“玉液汤”(黄芪配山药、知母等),以治消渴。他还认为,黄芪又善治中风抽搐及破伤风,取黄芪配当归、羌独活、全蝎、蜈蚣,名“逐风汤”治之。其他如加味黄芪五物汤、加味补血汤、加味玉屏风散等,均显示出张氏对黄芪运用之娴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调节胃肠运动,影响消化液分泌,促进代谢,兴奋子宫,增强心肌收缩力,抗肿瘤、抗突变,提高细胞免疫等多项功能。临床多用于胃肠病、子宫下垂、脱肛、崩漏、重症肌无力、乳糜尿、低热、慢性肝炎、低血压、失眠症、放射病等。对肾炎蛋白尿有抑制作用,对血糖有双向调节作用,也能增强抗癌的效果,放化疗期间还能减轻毒副反应,保护正常细胞,防止骨髓抑制。美国癌症研究中心的报告称,黄芪是无法估量的珍贵药草。它可恢复和强化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干扰素和白细胞的活性,促进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使人的精力充沛,加大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例如慢性病毒感染、慢性免疫功能低下、职业性过劳综合征等“亚健康”人群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黄芪药膳 1.芪归羊肉羹:黄芪10克,当归5克,羊肉200克。先将羊肉洗净,切小块,与用纱布袋装好的黄芪、当归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再下姜、葱、料酒。以武火煮沸,去浮沫,再以文火煨炖至肉烂,弃药袋即可。此羹有双补气血、滋补身体的作用。可用于肾气虚所致的遗尿、遗精、夜尿频数等,也可作为产妇或老年人的保健饮食。2.黄芪粳米粥:黄芪1520克,粳米100150克。先将黄芪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浸泡30分钟左右,再加热煮1小时,滤去药渣,下粳米,再加适量清水,煮至米粥汤成即可。此粥有补气养胃的功效。可以用于反复感冒无上火症状的病人,也可用于老年人的饮食保健。3.黄芪鸡:黄芪30克,小鸡1只(约600克),冰糖30克。先将小鸡内脏挖去,黄芪用纱布袋装好,入鸡腹内,加清水文火炖煮,冰糖后下。待鸡肉煨熟,吃肉喝汤。此法有补中益气、润肺健脾的作用。可用于中老年人的日常保健,也是病后及产后恢复身体的佳品。医家经验岳美中先生对黄芪研究多年,推出许多新的认识。他认为伤寒论不用黄芪,而金匮要略用黄芪者有7方,说明黄芪对慢性衰弱性疾病有肯定疗效,但必须多服久服。而对急性衰弱病,绝无救亡于顷刻之功。并指出黄芪之于神经系统疾患的瘫痪、麻木、肌肉瘦削等,确有疗效,且大证必须从数钱至数两,为一日量,持久服之,其效乃显。他还善用黄芪粥治疗小儿慢性肾炎,收到良好效果。对于玉屏风散,蒲辅周、岳美中两位前辈更是常用善用。他们应用之法是:黄芪120克,白术180克,防风60克,共为粗末(注意不要碾碎,细则不宜煎服)。每服9克,水煎2次,早晚服饮。用于表虚自汗、恶风,经常感冒的人,坚持服用,自然取效。蒲老用玉屏风散,白术量每超过黄芪量。考白术是脾胃药以资其健运,脾健则运化有权,这是培本,对慢性病非常重要。笔者受先辈经验启发,常用玉屏风散防治上呼吸道疾病。每遇肺脾气虚,卫阳不固,因外感或劳累发病者,不拘主症如何,依此方加味,屡获良效。若作治疗药用,汗出畏风者,加桂枝、白芍;自汗不止者,加地骨皮、桑叶;咽痛者,加射干、蝉衣,或山豆根、牛蒡子;音哑者,加凤凰衣、木蝴蝶;排痰不利者,加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