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语言的特性——任意性象似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doc_第1页
(原)语言的特性——任意性象似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题:怎么样看到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理据性)?(一)二者是涉及到语言符号音义关系的性质。我们知道,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而音义的结合有两条基本原则:约定性和理据性。约定性比较简单,现在一般都尊奉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论断,意思是语言符号音与义的联系由社会约定,相互之间的结合没有自然的,固定的道理。音义结合的理据性的意思是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的性质,特点决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意义是可以说出来的,因而是有理据的。(二)语言的任意性比较简单,在这里我主要想说说语言的理据性以及任意性和理据性之间的关系。起初,人们对于理据性的态度是否定的,其原因:第一是受西方语言学家的音义关系的约定性理论的影响,这里主要是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中国语言学受西方语言学的影响(外部原因)。二是由于语言经过了千百万年的变化,音义结合和的初始原因早已磨损消失,后来的人们无法得其要领(内部原因)。第三,人们往往认为,如果语言是有理据的,是由其本质决定的,那么世界上的语言就会是一个样子,如“用两条腿走路,会说话,能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就不会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支持理据性:第一,我国古代关于理据性问题(也就是名实之争)有很多探讨。老子认为“名生于道,名实同生同在”,董仲舒认为“名生于真,非真弗以为名”,等都说的是名实之间本质的或可论证的联系,这种名实观在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上的反映就是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当然,严格说,名实关系和音义关系并不完全等同,但二者没有实质的差异,因为“名”本身是音义的结合,“义”是“实”的反映和转化,所谓的名实的理据性就是音实的理据性或者说就是音义的理据性。 第二, 汉语中的形声字是音义有理据性的反映。例子在书上面,自己补上。! 第三,关于上述第三点,支持理据性的学者认为,事物是立体的,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一个语言社团从哪一个角度,抓住什么样的特征去认识和命名,同样需要约定;角度不同抓住的特征不一样,而这些不同的特征成为了不同语言命名的根据,正因为这样,不同的语言才会用不同的音去命名相同的事物,形成不同的语言符号。 第四,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理据性和象似性之处,某一事物得此名而不是彼名的事实上已经雄辩的证明了音义之间存在有一定人文的或者其它方面的联系。因此关键不在于有无联系,而在于有什么样的联系,而我们也应该到“自然联系”的外面去寻找究竟是什么力量把音义或名实配在了一起,找到了这个联系,就等于找到了语言符号的理解。其实呢,对印欧语言来说,应该承认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它的基础,相反对于汉语来说,音义结合的理据性才是它的基础。我们知道印欧语的结构与汉语的结构有原则的差异,印欧语的理论不太适合汉语的研究,因为两类语言的根本性的编码原则不一样,一个以约定性任意性为根本,一个以理据性为根本。关于支持理据性再补充两点: 语言结构的特点对理据性的编码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即使根据同样的理据,是单音节语还是多音节与,就会形成不同的语言符号。最有说服力的是象声词,象声词又叫摹声词,是模仿自然界事物发出的声音而构成的词,自然界事务发出的声音对不同的语言来说都是一样的,但据此而形成的象声词不同的语言却很不一样。汉语象声词的典型形式就是联绵字以及现在广为流行的如噼里啪啦之类的四字组结构。而印欧语里没有类似汉语这种双声叠韵的联绵字和噼里啪啦之类的四字组结构。特例:现在已经没有任何象声迹象的汉语的“鸡”和英语的chicken,据语言起源摹声说研究,原来都是模拟鸡的叫声而形成的词,都是有理据的,而鸡的不同叫声并不能决定不同语言形成语音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单位,这一例子表明,即使有相同的理据,不同的语言也不会形成相同的语言符号。(三)任意性和理据性的关系:二者是不能够分割的。我们知道,音义结合的两条基本原则:约定性和理据性,这是就最初创制符号时的情景来说的,至于以这些符号为基础而形成的新符号,以及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规则,这些都是有理据的,人们可以说出其中的道理。如英语中的fable(寓言,童话)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约定的,但是由它派生出来的fabulist(寓言家,童话家)就不能说是任意的。另外,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象似性和理据性认为,任意性主要语言音义之间的约定俗成性,而象似性主要指符号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而理据性第二题: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什么意义?第一,由于抽象的语言是从具体的言语中总结和归纳来的,所以,对外汉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为对象,从言语入手,只有通过言语才能学会语言。/ 语感的培养也是要通过大量言语的训练才能够获得。教学中首先要抓听说读写言语技能训练来增强交际能力。第二,从言语中接触到的大量语言事实,应当总结归纳成一定的语言规则,让学习者自觉掌握。因为如果学习者只是掌握言语,而不把言语上升到语言或者语言规律阶段,就只能死板的说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句子,也就就不能生成灵活多变的句子事实上也就是压根儿没掌握这门语言,而只是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