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书法的审美特性与思维方式赵佑铭 内容提要:当对文字书写的思考脱离开日常功能的注意,其实便进入了一个关于“形式”在书法中存在的研究范畴。书法是被建构来用于感知的书写。书法中存在着大量依靠形象思维的联想成分,通过形象思维,我们启动了观照书法的过程,并能够将生命的某些特征转移到无生命的文字形体上去。形式思维为书法提供一个概念性的感性结构,使书法创作材料(文字形态和线条)形式化,使原有的散乱材料不再仅仅是外壳,而是有活力的具体的整体,从而营造一个有独立价值的书法艺术王国。形式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复合,使书法艺术与主体的精神世界对应,同时将其形式化,外化出来,并得以把主体的精神世界和形而上(境界、意蕴)追求通过书法作品感性地展现出来。主题词:形象思维 形式思维 形式化 生命 境界 一中国书法艺术,作为汉字的书写艺术,在与汉字形体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附着于汉字,在使用和传播过程中,通过对书写技术的感悟和把握,形成了判断自身艺术品位的高低优劣及品评的标准。另一方面,书法的发展一直与中国文化的发展相伴相生,通过发掘自身的表现和象征意义,凸显着文化的价值,丰富着中国文化的构成,与文化的发展交织缠绕,成长演化,渐趋丰满,成为了一种多姿多彩的独立于艺术之林的独特的艺术样式。书法是什么?这确实是一个无法简单回答的问题。在古人的思维深处,如何能够从本无艺术需要的语言文字中发现、确立、形成艺术的品质;又如何在汉字的字体变迁中,洞穿字体的隔阂,让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和观念贯穿始终;更又如何在不断调节拓展的审美空间里,寄托生命感悟,安放精神世界。这样的追问使我们认识到对书法的文化涵义的考察应该放在中国文化的大的背景中进行,结合中国文化的独特品格进行深入的分析。书法的定义,从古至今,说法很多,但大都各持一端,而没有一个完美公认的定论。在汉代,杨雄在法言里说:“书,心画也。”唐代张怀瓘六体书论说“书者,法象也。”元代郝经论书说:“书法即心法也。”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虽然都将书法的定义在今天哲学乃至心理学角度上给出了答案。但都因为古人的思维过于玄虚和泛化,需要进一步的逻辑推演和细化分析。而时至当下,对书法定义的讨论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对其能否作出合理的具有现代逻辑的诠释,实际上是一个关乎书法未来走向的问题。所以,一度作为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书法界引起过关于书法定义的热烈讨论。论者所持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一、造型的艺术,理由是书法特别讲究形体造型造型之美。二、线条的艺术,理由是书法历来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特征和艺术语言的。三、抽象的艺术,理由在于书法没有表现具体的物象,而是以抽象的符号化的汉字为载体的。四、表现的艺术,理由在于书法尤其是表现人对宇宙本体和自然的感受的,即是可以“以书载道”的。以上的几个观点,虽然不能说是对书法的定义在今天的时代立场上给出了答案,但也都从各自的角度上对书法采用了不同的论证方法,在一点意义来说是对书法定义的解构。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思考虽不全面,但有价值。从古今对书法的定义的比较中,我们发现古代的书法定义以发掘内涵为主,而现当代的书法定义以考察特征为着眼点。致使今天的人们在对书法的定义进行思考时,有莫衷一是之感。古代的论述虽然相对全面、完整。但过于玄奥,难于理解。今人的论述虽然条理清晰,但过于尊从某个角度,而失于片面。所以我们考察书法的特性,不仅要重视对书法的特征研究,更要分析她的内涵:不仅要深入发掘她的共时性特征,也要考察她的历时性现象。我们认为,书法的内涵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书法的创作载体即汉字,汉字对于书法可以说既是书法的表现对象,又是表现的工具。从表现对象来说,历代书法家是通过对汉字的结构、线条等形式的把握为研究和表现对象的,而从表现的工具和载体的角度来说,汉字的结构、线条又都是书写者要表现的主旨的载体,而非终极关怀。所以才有所谓“得鱼忘筌”一说。二是书法的创作内容,即书写者通过书写要表现和体认的内容和要旨,不仅包括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同时更包括书写者对自然和本体的体认和传达。这一方面既有对共同性的认识追求,也有因书写者的时代和个性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三是关于书法的书写。有的研究者对其作过形象的比喻:书写是一种搬运。即作为中间环节,书写者通过书写的过程把要承载和传达的内容般运到由汉字组成的载体上。清代书法理论家周星莲说:“前人作字,谓之画字 后人不曰画字,而曰写字。字有二义说文:写,置物也。韵书:写,输也。置者,置物之形;输者,输我之心,两义并不相悖,所以字为心画。若仅能置物之形,而不能输我之心,则画字、写字之义两失矣。”因此,我们觉得,要全面考察书法的内涵,不能仅仅依靠形象思维,还要对书法中的形式思维进行分析。二、书法做为一种艺术存在,它的限定性和宽泛性同样复杂,在特定的研究环境内把书法与日常的文字书写相互区分开来是书法本体研究的出发点,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书法的艺术性的决定因素并非在于文字的内容和文字本身已经具有的造型存在,也就是说,书法作品的差异性也即艺术性不是从构成作品的文字要素(文字本身的造型存在)和语意要素(文字组合的内容)中表现出来的,而是从对上述要素的表达(也即是由用笔造成的做为文字组成材料的线条的特殊运动和个性)中表现出来的,而这表达本身就具有书法的“本体价值”,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当对文字书写的思考脱离开对日常生活中文字的实际和实用功能的注意,其实便进入了一个形式研究的领域,一个关于形式在书法中存在的研究范畴,也即书法艺术的领域,如果说书法作品也可以体现“纯形式”,那就必然要证明书法创作的思维方式和构成语言具有不同于一般日常文字书写的形式化特征,那么如何考察书法作品的形式化特征呢?这里可以类比一下诗歌与日常普通语言的关系,俄国的艾亨鲍姆说:“诗歌语言不单单是一种形象的语言,诗句的声音甚至不是外部和谐的因素,声音甚至也不伴随着意义,而是它本身便有独立的意义”(1)。书法也同样如此,书写是一种我们每天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活动,但是当我们进行书法创作时,那么,那种不自觉的书写活动便赋予了新的意义。可以说书法是一种被感知的书写,甚至更准确地说,是一种被建构来用于感知的书写。业已证明的书法用笔和结体的本体性价值在于它满足了这种感知的需要,有机地体现了生命感,象征了生命的某种存在状态。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存在于文字形态中的用笔和结体不仅具有形象和结构意义,而且在形式化的高度上有其自身独立的意义,用笔不仅仅朝着象征生命的方向发展,而且夹杂着形式化的脚步,这脚步所指还标示着生命体追求的方向。如果说把体现了生命感的用笔、结体乃至整幅书法作品同生命的“生存”对应的话,那么有了某种限定或者说某种追求方向(命题)的用笔乃至整幅书法作品则在力争体现“生活”的意义(此处“生活”是指有价值的,真正意义的生命活动。而“生存”则是指生命体为维持生计的状态),而二者必须在某种形式化的条件下,才能获得统一。也就是说依靠形式化,可以使丰富而混乱的各种书法创作素材(比如用笔、有了生命感的文字和部首形态)纳入到一种统一的形式命题之下。在这里,形式命题做为先验的哲学范畴,它的对立面已不再是“内容”,而是“混乱”和“无序”。形式也不再指静态的属性,而是一个动力学的概念,即指形式整顿整个书法创作单元秩序的能力。此时运用的不仅是形象思维,而且大部分恰恰是不折不扣的形式思维。这意味着书法艺术做为一种纯粹形式的感性载体,不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简单摹写和理智的认知,也不是主体对客观文字世界的日常性介入和参与,它独立地营造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既非主观也非客观的审美王国。通过书法提供的这一蕴藏着“形式”的感性的审美王国,我们得以获得这个世界的无穷性和不朽魅力,使我们观照了人的灵魂最深沉最多样化的运动,当然在这运动中我们感受到的并非某时某刻的单纯或单一性质的情感,而是生命本身的状态。康有为说:“书虽小技,其精者亦可通于道焉”。在此,我们通过书法即形式化了的文字世界把我们的精神世界形式化,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再去理解书法作品中体现的各种境界和意蕴,理解“书以载道”,就显得入情入理了许多。 三人们欣赏书法通常用“遒丽”、“苍润”、“雄秀”,当然还有“媚俗”、“恶浊”、“墨猪”、“蒸饼”等词汇来形容客体对某件书法作品乃至某个书家或某个时代的书风的感受,而很少直接使用“美”、“丑”、“混乱”、“圆满”等形式词汇,这刚好和西方的抽象艺术形成对比,抽象艺术是从丰富的感性世界中抽绎出符号化的抽象存在,而书法则是力争把本已具有符号特征的汉字处理的尽可能感性。从这一比较中,我们发现,书法的审美活动中其实还是存在着大量的联想成分。通过联想这一典型的形象思维,我们启动了观照书法的过程。古人形容书法化了的文字材料,也有大量类似的情况,如:“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等等,也都是凭借联想来实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文字虽然经过漫长的发展、变化已经由象形演变成概括、抽象的符号化存在,但是在进入书法创作之前,在书法家的视野里,仍然有轮廓、形态,有“象”的层面的意义,尽管有人说它是“无形之象”,但是仍然能让人感觉到形和象的事先给定性,在书法创作前已经有形象可依。所以,书法家在创作中首要地运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做为书法创作的基础和依托而存在,它为书法创作在“本体”的基础意义上提供可能。它是一种经验的能力,在联想中再现先前出现过,而眼下已经消逝了的知觉,在书法创作中它司职形象(有形和无形之象),旨在促成主体与以往的视觉经验发生联系,以求从自然界的生动形象中汲取结构字形和点画轮廓的启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曾说;“想象力在一种我们完全不了解的方式内不仅是能够把许久以前的概念的符号偶然地召唤回来,而且从各种的或同一种的难以计数的对象中把对象的形象和形态再生产出来。甚至于,如果心意着重在比较,很有可能是实际地纵使还未达到自觉地把一形象合到另一形象上去”(2)。汉字在结构和点画的外部形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应物、”“象形”的特点。但是,书法中的这种“象形”与汉字的象形起源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将生命的某些特征转移到无生命的文字形体上去,为的是使书法作品中的文字处在一个鲜活的感性层面,以增强它的感染力。然而,形象思维在书法创作中又绝非全能,因为这种转移的方法存在有限性:一是不能将它贯彻到所有汉字结构中去。二是只能以字或点画、线条的外部形态(轮廓)为单位进行孤立的处理。所以,形象思维在书法创作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同时它又是处在一个外在的基础地位上,而更深层次的所指还要依赖形式思维。 四我们再来考察上述诸如“遒丽”、“苍润”、“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等等形容词,会发现并非仅仅只有联想,其中还有人们的理想化追求和设想。比如,“遒丽”一词,就是由阳刚的雄强和阴柔的秀美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理想化的概念。艺术思维在以联想为基础的同时还将人类精神世界的追求和理想形式化,外化出来,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此时,我们感觉到了形式思维的作用了,如果说形象思维在书法创作中有“再生性”特点的话,那么形式思维在书法创作中则应该是有“生产性”的特点,它具有一种自发的,主动的规定特点,它不诉诸概念也不司职形象,而是提供一种概念性的感性结构,为主体提供书法创作的方式、原则和功能。它使书法创作材料(文字的形态和线条)得以形式化,尤其是形式化了的线条(即对应了生命的某种理想和追求的用笔和结体),使得随意组合的汉字在生命的质的高度上获得统一,同时与形象思维提供的“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与主体精神对应的同时,超越“象”而外化主体的精神世界,达到“立象以尽意”(3)的高度。线条的形式化,在于书法艺术的主要工具-毛笔的特性。毛笔在能同其他书写工具一样在为线条提供了轮廓或曰外部运动轨迹的同时,形成了线条的质感,而线条不同的质感来自于毛笔在线条内部的运动,孙过庭书谱称:“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这是对毛笔在线条内部运动的简洁而形象的解说。线条内部运动通过借助能“综合”和“升华”素材的形式思维建立自身的界限和法则,重新组合、调整素材和经验对象。使它们脱离以往的直接性成为某种具有质的差异的东西。这种线条内部的运动,是造成书法线条运动复杂性,也即不同线条质感的原因。凭借形式思维带来的线条的这种内部运动的秩序和形式化特性,使其与生命本身及其理想特征发生了象征性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内在结构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分析这种“同构”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于:第一、它们都是一种动力形式,它们持续稳定的形式是一种变化的形式;第二、它们的内在结构都必须是有机的结构,这种结构成分并不是互不相干,而是通过一个中心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第三、整个内在结构都是由有节奏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第四、它们都遵循着生长活动和消亡活动辨证发展的规律。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连篇累牍的古代笔法理论中发现人们对笔法运动形式强烈而无休的关注,所有古代笔法理论都可以看成是人们对线条内部运动的探讨。更有力的证明当然还是书法史上的所有优秀作品,任何一件杰出的作品都提供了一个完整、统一、有序的富有个性的笔法即线条运动的方式,如:颜真卿祭侄文稿中线条如屋漏痕般的苍茫、艰涩;杨凝式神仙起居法明确有力的方折,线条如锥划沙般的明皙,都极富感染力,充分显示了做为汉字构成成分的线条在书法中做为形式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气氛的能力。线条做为特定的形式语言以它特有的形式化能力,统领着书法创作的其他材料,营造了一个有独立价值的书法艺术王国,使原有的散乱材料获得一种新的秩序,不再仅仅是外壳,而是有活力的整体,从而使书法作品达到一个亦心亦物的层面。 五如果说形式思维以其“生产性”的特点具有“独立性”品格的话,那么形象思维便以其“再生性”具有了“依存性”特征。书法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形式的生产,是一个创造特定的形式以改造和容纳形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担保借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买卖合同含物业费结算及调整
- 2025版绿色生态停车场建筑施工装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铺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智能农业机耕与植保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粮食储备居间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煤气管道维护及安全保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重型卡车全方位维修及改装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百洁布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空间租赁及增值服务合同
-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构建研究课题
- 《变电运行培训》课件
- 幼儿发展的关键指标与行为观察
- 班主任工作手册(适合中小学)
- 瑜伽生活方式中心生活馆项目建议书
- 高二主题班会课件我的未来不是梦2
- 吊装作业票(样本)
- 【新课标】2022版小学数学课标之模拟卷6套
- 固体矿产钻探工真题模拟汇编(共634题)
- 生产车间6S现场管理培训
- 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