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目光投向品质把关注投向孩子.doc_第1页
把目光投向品质把关注投向孩子.doc_第2页
把目光投向品质把关注投向孩子.doc_第3页
把目光投向品质把关注投向孩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目光投向品质,把关注投向孩子“如何培养孩子优秀品质”话题交流尊敬的连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连老师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好的机会,好的平台,和大家一起共同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孩子们在成长中取得的点点滴滴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养和谆谆教诲,更与家长的教育密不可分。虽然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但今天在这里我只站在家长的角度,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 现在有好多家长在学生教育中存在“唯分论”,只要学习好就行。我在这里也并不反对学习好的重要性,但作为学生,优秀的品质一定要放在第一位。,我觉得成人,要比成才更重要。我今天交流的内容题目是“把目光投向品质 把关注投向孩子”,交流的方式是通过案例和家长们一同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能给各位家长带来启示,如有不到之处还请谅解和指正。这些案例有的是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有的是我从事教育工作期间发生的。案例一:儿子4岁多时,在家性格活泼开朗,可一到家外,就蔫巴了,性格显得十分内向,连招呼都不打,每次都要让我们逼着他说“给姑姑问好、给叔叔再见、给爷爷问好、给奶奶再见”,但他总是“闭紧小嘴巴”让我们感到很尴尬,也很没面子!分析:我多次耐心的与儿子进行了沟通,也查阅了很多资料,才知道原因。儿子是这样说的:好几个人,我怎么打招呼呀?妈妈已经向他们问好了,干吗还要我说?我也不喜欢被妈妈逼着招呼别人;见到熟悉的人,我也想叫他们,可妈妈越说我就越害怕,还没张开嘴,心就怦怦跳,最后就不敢说了。专家是这样说的:见面打招呼是一种社会性行为,社会性行为不像吃饭、睡觉等是天生获得的行为,它必须经过学习。父母的熟人、朋友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个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是需要勇气的。对策:我采取的办法是这样的:一是说明打招呼的理由。告诉孩子熟人间打招呼是一种礼仪,表示一个人懂礼貌、有修养,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它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而且,打招呼之后,问候的和被问候的人都能感到愉快。二是以身示范,这点也是最重要的。做给孩子看,在各种场合应该怎样行动。可能,即使看见父母的做法,孩子也不能把它立刻反映在自己的行为中,但我和家人不再强迫孩子,而是自己先做好,耐心地等待。没多久,一次见了邻居的一个奶奶,儿子主动问了声:“奶奶好!”虽然声音很小,但却着实让我兴奋了半天,并立马进行了表扬,此后这个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小结:这个案例我想表达的就是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基础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托尔斯泰曾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父母做起。比如,家长不会随地吐痰,不会说粗言烂语,不会随地丢垃圾等,孩子看到家长这样,也就会“有样学样”,也像家长那样不会讲粗言烂语,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丢垃圾。案例二:我曾在农村小学任教时,我的课代表是个女孩,浓眉大眼的,长得很淳朴。有次上课时我忘记抱学生作业了,便让她到我办公室去抱,当时我是一个人一间办公室,她上去好长时间才下来,我问她怎么这么长时间,她吱吱唔唔的,并且神色很慌张,当时我就发现她的嘴角有一些褐色的小颗粒,我已经有七八分明白了,但我并没用继续追问,而是直接上课了,下课后,我叫她和我一起去了办公室,我发现我桌子上的袋装雀巢咖啡不见了,这就更证实了我的猜想,我直接问她:“很苦吧?”她震惊地看了我一眼,就迅速地低下了头,两手不停地搓着衣角。我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说:“是你拿的吧,没关系,告诉老师,老师不会怪你的,也不会告诉别人的。”这时,她的眼睛湿润了,哽咽地说:“陈老师,我,我就是好奇,我没见过这个东西,就想尝一尝它的味道。”当时我的心也有点酸,先肯定了她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并耐心给她讲了道理,随后又冲了杯咖啡让她品尝了一下,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发现她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分析:事实上,导致孩子撒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家长自己本身。如果父母对孩子撒谎的行为,不是指责、谩骂,就是拳打脚踢,那么孩子为了自我保护就会说谎。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撒谎的习惯。家庭中父母与孩子间缺乏民主,信任与沟通是造成孩子撒谎最为多见的原因。对策:我在教育孩子时,我告诉他四点,一是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包括爸爸和妈妈;二是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就好;三是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四是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以上。并且还给他讲了很多这方面的故事,如“狼来了”、“孔子的弟子颜回不犯二过”等,最重要的是家长犯了错误时也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现在,儿子如果犯了错误时,总是飞快地跑到我面前,诚恳对我说:老爸,我犯了一个错误。我的回答就是“说”。小结:这个案例我想表达的就是怎样培养孩子的诚信、勇于认错这一优秀品质。想让孩子不撒谎,家长就必须允许孩子犯错,并且能坦然、宽容地面对孩子犯的错误,帮助孩子一起改正。案例三: 记得儿子的姑姑有一次来家里,买了许多水果,给儿子给了两个苹果,姑姑逗他说:“程程,把苹果分给我一个好吗?”他很爽快地给了姑姑,然后一直注意姑姑接下来怎么做。过一会儿,他见姑姑仍没把苹果还给他,就说:“给我!”姑姑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答应送给我了吗?为什么现在又不给我吃了?”可儿子始终是两个字的回答:“给我!”分析: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绝大部分孩子都是集长辈们的宠爱于一身。由于父母的工作较忙,有些还在外地工作,孩子从小就在爷爷奶奶身边成长,他们要什么爷爷奶奶就给什么,给他们物质上的最大满足,让孩子独占。当孩子真的与爷爷奶奶分享时,爷爷奶奶又笑着说“谢谢你,我们不爱吃,你自己吃吧!”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把这样的分享当作一种令大家高兴的游戏来玩,反而无法面对真正的分享,这就养成了孩子自私的品质。对策:从那次事件以后,我就一方面经常教育孩子“想一想,如果你和别人分享,别人会非常高兴的。” 另一方面,我也要求家里人要言行一致,尤其是我的父母,当儿子与我们分享时,就必须要接受。没过多久,儿子的行为已经有了明显的转变,不再是个“自私”的小朋友啦。小结: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一个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同别人分享的人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良好的分享意识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精神环境,也是孩子良好社会性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分享意识,让孩子充分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案例四:记得儿子刚上幼儿园不久,一次下午接孩子时,我发现儿子情绪不好,并且脖子上有几道血痕,后与老师询问才得知,儿子在桌上玩积木,有一个小孩抢了儿子的玩具,并推搡了他,当时他又不知该如何解决,就气急败坏地自己挖了自己。(说明:因为这里教育体系是蒙氏教育,所有的玩具只有一套,别人玩你喜欢的玩具时你只能等待,目的就是训练孩子学会等待。)分析:孩子在幼儿园发生“冲突”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作为父母既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不懂得谦让,睚眦必报的刺头。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两种状况之间取得平衡,做到既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负。可是很多父母发现让孩子取得这样的平衡真是难上加难,说了很多道理,费了很多心,可就是收效甚微。这里需要澄清的是,孩子的交往能力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通过外界的说教而起效,如孩子对其他孩子动粗,这时父母一大堆“谦让美德”的说教对孩子而言几乎无效;反过来对孩子大打出手,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的“棍棒教育”也只能让孩子的“暴力倾向”更甚。孩子的成长必须通过孩子亲身体验才能获得经验,才能有所长进。对策:处理这件事,我是这样做的:回家后,我先给儿子讲了如果是别人故意违反规定或者欺负他,你应该理直气壮地大声让他向你道歉,否则你将不会原谅他,并且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随后,我和儿子进行了现场演练,我当那个“坏小孩”,故意抢他的玩具、推搡他,让儿子大声地对我说:“你这是错误的,请给我道歉,否则我不会原谅你!”、“你再这样我会告诉老师”,我们反复演练了好几次,儿子果然学会了处理这类事的方法,在幼儿园里也独自处理好了这件事,哪个小男孩也给他道歉了,两人后来还成了好朋友。小结:让孩子能够坚强、独立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孩子的坚强和独立性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作为家长我深刻地认识到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从不会到会,然后到熟练。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只要是经过努力,不管成功与否,都应该鼓励,让孩子感到自豪。孩子毕竟是孩子,当孩子在做事情时,哪怕做错,我对孩子也总是多鼓励少批评。一次不行做两次,两次不行做三次,直到满意为止,让孩子感受到独立完成任务的快乐。孩子优秀品质包含的内容很多,培养的方法也很多。我只是将自己亲身的体验分享给大家,这也是我对如何培养孩子优秀品质浅显的认识和做法。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有优秀的品质?那就让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