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汉代兴衰【摘要】西汉初年社会会经济萧条, 再加上政府的抑商政策, 商品经济严重枯萎,西汉国力较弱。西汉中期,惠帝、文、景之时, 实行开关梁, 驰山泽之禁 , 大力推行休养生息 政策, 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发展, 商品经济亦迅速恢复发展起来, 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景象,达到了鼎盛的国力。汉武帝后期推行的一系列抑商政策,使工商业大受打击。西汉国力开始衰退。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生产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之一,除了文景之治、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外,还有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关键词】 汉代兴衰 商品经济 抑商 一、汉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汉代社会经济( 包括商品经济) 快速发展的基础;汉代生产力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发明了造纸术,铁器的广泛应用。汉代的丝绸之路,足以说明汉代生产力的进步。2、汉初黄老政治与休养生息政策, 促使汉代商品经济加快发展。汉朝初年由于刚经过秦末农民战争,人口稀少,经济萧条。刘邦出去考察都找不到住的地方。更是配不起一样颜色的马,官员只能坐牛车。由于战争的打击,社会萧条,加上外有北方匈奴的威胁,内忧外患。一般实行休养生息都是在一朝代建立之初。3、人口增多,消费需求的扩大, 是汉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因; 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三十税一的轻徭薄赋,人口大大增加。所以对社会的需求增加,由于需求增加刺激了商业的发展。4、汉朝的大一统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汉朝是我国大统一的时代,形成了中华民族。大统一的时代,国力强盛。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二、西汉的兴衰(一)从商业角度论述汉代兴衰 1、汉初商业的发展-国力逐渐强盛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带来了商品经济的繁荣。贩卖贸易的出现促进了各地的商品交流,以长安为代表的商业性都市遍布各地,商业行业越来越多,特别是大规模的对外贸易的出现,是西汉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经营出色的富商巨贾,他们凭借雄厚的资财逐渐跻身封建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例如他们购置田地,参与封建地租剥削;借贷货款,取得高利贷收益;进行商业贿赂,获取超经济利润;僭越礼制,显示出对皇权政治的挑衅;资助钱财,为西汉封建地方割据推波助澜。而西汉中后期封建统治者任用富商为吏,使他们有机会参与政事,更是使他们直接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了。汉初商业政策的转变促进了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汉建立之初, 统治者试图采取抑商之策, 史记平准书曰: 天下已平, 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这就是说商贾之人不得穿丝绸之类的高级衣物、不得乘坐车马, 并且对商贾加重租税。显然, 这项经济政策旨在压制、打击商贾, 特别是楚汉战争中囤积居奇, 哄抬物价, 大发战争财的商贾。然而, 在暴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西汉政权千疮百孔、百业待兴。恢复和发展经济是摆在统治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黄老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很快成为西汉政权的主导思想, 休养生息的经济政策也就应运而生。特别是惠帝、高后时期, 全面实施放任无为政策, 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 商业交往逐渐频繁, 对商贾的限制也有所放宽。史记平准书说: 复弛商贾之律, 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关税成了各个诸侯政权的一项重要收入, 各诸侯国纷纷设立关卡, 相互争夺, 互不相让。而西汉政权的统一, 开关梁,减免关税政策的实施,无异于解开了捆绑商品经济发展的一根绳索。文帝时, 下放由政府垄断的造币权, 允许私人铸钱。文帝之时, 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 不久就形成了吴邓钱布天下的局面, 统一的货币体系的日渐成熟加快了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帝还采纳晁错募天下入粟县官, 得以拜爵, 得以除罪的建议, 也就是说包括商人在内的天下富有之人交纳一定的粟米给西汉政府, 就会得到相应的爵位,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 爵位是政治地位商业象征, 商人通过这一途径, 使其社会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景帝即位后, 复修卖爵令。汉初政策的转变, 尤其是允许商人入粟拜爵, 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极大地调动了商人投资和开发的积极性。经商成了当时人们热衷追求的一门职业, 以致出现了大量弃农经商者。孝惠、高后之间, 衣食滋殖。文帝即位, 躬修俭节,思安百姓, 时民近战国, 皆背本趋末。又晁错对当时的经商盛况曾有这样的描述: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 小者坐列贩卖, 操其奇赢, 日游都市, 乘上之急所卖必倍。积贮倍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囤积居奇, 坐列贩卖就是摆摊设点。到汉武帝时,政府虽然出禁钱以振元元(老百姓)宽贷, 而民不齐出南亩,商贾滋众。到元帝时, 民弃本逐末, 耕者不能半。成帝时,民弥惰怠, 乡本者少, 趣末者众。可见西汉时期商业从业人数之多。在这些经商者中, 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一批工商兼营的盐铁大商人。早在秦汉动乱之际, 许多富豪就利用家族的资本和技艺, 趁时局混乱占领盐铁资源, 经营盐铁生产和销售,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他们的生产与经营已逐渐有了一定的规模, 汉政权只得承认既成事实, 据史记 货殖列传记载, 当时盐铁商人有齐的刁间, 他使用豪逐渔盐商贾之利, 或连车骑, 交守相起富数千万。大冶铁家有蜀的卓氏即铁山鼓铸, 运筹策, 倾滇蜀之民, 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 拟于人君。蜀程郑亦富埒卓民。南阳孔仅家致富数千金。鲁曹邴氏贳贷行贾遍郡国, 富至巨万等。另外还有许多小盐铁商人。盐铁论水旱说, 当时那些小盐铁者家人相一, 父子戮力, 各务为善器, 器不善者不集, 农事急, 輓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 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 或时贳。民不弃作业, 置田器, 各得所欲。小盐铁商常以家庭为制作单位, 他们精心打造上等的铁农具, 趁农忙季节, 运到田间地头上门销售, 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 双方各得所需,很是满意。西汉前期努力发展商业的政策还直接造就了许多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行商坐贾, 当时商贾分布在关中、三河、邹鲁、南阳、齐赵等全国各地。这些商贾根据各自便利的交通条件, 从事贩运贸易, 所谓商贾求利, 东西南北, 各用智巧。以致形成了重装富贾, 周流天下, 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的局面。史记 货殖列传载当时通都大邑所销售和贩运的商品约有二十大类, 包括农副产品, 畜产品, 海产品, 山林产品和若干种手工业制品。由于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具有很大的地方性与分散性, 这就为贩运贸易的活跃创造了条件。贩运商人利用地区间的商品差价赚取高额利润。西汉洛阳的富商师史氏, 就是最有名的贩运商人, 史记货殖列传载师史氏转毂(转运) 以百数, 贾郡国, 无所不至, 积资至 十千万钱。正是由于有师史氏这样经商成功的典范, 洛阳的贫人都效法富商相矜以久贾, 他们以能长期在外经商为荣, 以致数过邑不入门。汉书货殖传也载: 初, 裒贾京师, 随身数十百万, 为平陵石氏持钱。其人强力, 石氏訾次如、苴, 亲信,厚资遣之, 令往来巴蜀。数年间, 致千余万。这种转手贩运买卖不仅沟通了各地区的物资交流, 而且促使更多的农业、手工业等产品转为商品, 导致市场经济的全面繁荣。盐铁论本议载: 陇蜀之丹漆旄羽, 荆扬之皮革骨象, 江南之楠梓竹箭, 燕齐之鱼盐丹裘, 豫之漆丝纻, 养生送死之具也, 待商而通, 待工而成, 各地的物产经过贩运交易, 在全国得以流通, 农、工、商各业也因此得到良性发展, 正如司马迁所说: 农不出则乏其食, 工不出则乏其事, 商不出则三宝绝, 虞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市场经济的繁荣还表现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商业性都市也相继出现。长安城内有东西两市, 两市之内又别为九市, 主街道就有八条, 市区内店铺林立, 商品既有本地特产, 又有从全国各地运来的货物, 既有民营的又有官府的手工业产品, 甚至外族的特产也充斥其间, 应有尽有, 正所谓鬻者兼赢, 求者不匮。由此可知长安市内的交易, 十分兴旺。班固在西都赋中这样描述长安市的繁荣盛况, 他说: 建金城其万雄, 呀周池而成渊, 披三条之广路, 立十二之通门。内则街衢洞达, 闾阎旦千, 九市开场, 货别隧分, 人不得顾, 车不得旋, 阗城溢郭, 傍流百廛, 红尘四合, 烟云相连。此外, 洛阳, 由于其显要的地理位置, 扼关中与山东交通之咽喉, 这里的商人大都转运关中的商品, 史记称: 洛阳东贾齐、鲁, 南贾梁、楚。西汉时洛阳户数共五万二千多, 故其繁华程度不亚于长安。还有齐鲁地区商业中心临淄, 汉书高五王传引主父偃的话说:临淄十万户, 市租千金, 人众殷富, 巨于长安。黄河以北最大商业中心 邯郸, 沟通汉水、长江、淮河和南北交通的枢纽和最大商品集散中心宛, 中国西南地区最大商业中心成都。总之, 随着西汉时期社会经济和商业的纵深发展, 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大小城市、集市等商业网点, 正如盐铁论力耕篇云: 自京师东西南北, 历山川, 经郡国, 诸殷富大都, 无非街衢五通, 商贾之所臻, 万物之所殖者。随着商品经济的日渐繁荣与成熟, 西汉时期出现的商业行业也越来越多, 商业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显然, 城市中商品经营的行业至少有三十多个。此外, 城市中的服务业也发展起来, 城市里有磨刀剑、油漆、修理、装饰等行业, 特别是饮食业十分活跃, 店铺里熟食到处都有, 菜肴陈列成闹市, 饭店里摆着枸杞蒸猪肉, 各种热盘、冷盘菜, 卖酒的、卖鱼的、卖盐的, 应有尽有。随着汉武帝对外扩张活动的展开, 对外贸易也发展起来,汉代商人将商业活动积极推向周边各族甚至延伸拓展到国外市场, 这也是西汉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汉初年,匈奴人民经常以马匹和毛皮向汉族人民换取所需要的手工品和农产品。汉族的缯、絮等日用品为匈奴人民所喜爱, 匈奴的良马和毛皮为汉族人们所珍视; 西汉商贾从西南夷运出笮(地名)马、牦牛和奴隶, 巴蜀的铁器和其他商品如枸酱等也运入西南夷。汉武帝为了寻找由南边通向中亚的道路, 曾派唐蒙出使作郎, 又派司马相如出使邛、笮一带, 为促进商品交换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汉通西域以后, 汉代商人利用这难得的商机, 在中亚、地中海沿岸寻求商品市场, 汉武帝就曾派遣张骞带领300人, 领着牛羊一万头, 携带金币丝帛巨万去那里进行海外贸易。此后, 汉经常派使者到西域及中亚各国, 汉书张骞传说自骞以后, 前赴西域的使者, 相望于道, 一辈大者数百, 少者百余人使者多者十余, 少者五、六辈, 也就是说一年之中出使多则十几次, 少也有五、六次, 每次人数几百人或百余人, 这些使者队伍与其说是与外国进行政治文化交流的队伍, 倒不如说是一支支商队。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 商人们旅途历尽艰险, 备尝辛苦, 所谓驰命走驿, 不绝于时月, 商贾贩客, 日欸于塞下。西汉商人输出的商品以生丝、绢缯、裘类为主, 输入的商品以珠玉、香料为大宗, 还有各种织造物品。二富商大贾经济、政治势力的逐步增强富商大贾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崭露头角, 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各任其能, 竭其力, 以得所欲。优胜劣汰的商业规则巧者有余, 拙者不足,能者辐凑, 不肖者瓦解。这些2、商人干预国家政治,国家抑制商业发展 (1)以末致财, 用本守之 战国时期土地买卖制度确立后, 在西汉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自西汉中期后, 土地买卖发展势头愈加不可遏制。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买卖不仅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 而且在法律上也得到了国家的承认和认可。土地买卖的契约在汉代开始盛行并形成一定的程序, 这些契约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正由于土地可自由买卖, 汉代许多农民弃本逐末, 以至于贫民虽赐之田, 犹贱卖以贾。商人更是以末致财, 用本守之, 将资本投资于农业领域。商人投资土地的经营情况 随着土地买卖的盛行, 汉代商人以末致财, 用本守之的现象普遍出现。因此汉代土地买卖及土地兼并问题呈恶性发展的趋势。西汉初期至文景盛世, 因为战乱刚结束, 土地买卖及土地兼并问题尚不突出, 但商人以末致财, 用本守之的现象已初露端倪。(二)、工农商结合, 将资本投向工矿业在盐铁专营前、后, 私营工矿业在汉代较为发达, 以致富商大贾, 纷纷将资本投向工矿业。盐铁专营前后, 商人投资工矿业的情况。战国以来, 山林川泽等矿产资源业已逐渐开发, 到了秦汉时期, 矿产开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禁榷制度实施前、后, 盐铁商一般是工农商结合, 一面进行商品生产, 一面贩运自产产品。商人投资工矿业的经营方式比较复杂。在汉代盐铁禁榷前、后, 商人一般是工商结合, 一身二任, 他们兼事商品生产和交换, 而且为数不少。 (三)商人掌控经济命脉,干预国家政治生活人经过西汉早期原始资本的积累, 大都已财累千金、万金乃至十万金。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 巨万乃与王者同乐。司马迁把那些无官爵、不拿封建国家俸禄却收入丰厚的富商大贾归为一个社会阶层素封。素封阶层的出现代表的是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 这支力量对西汉社会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在经济上, 富商大贾信守以末致财, 用本守之的原则, 也就是把商业资本积累投资于土地, 进行土地兼并活动,榨取封建地租,又武帝元狩年间, 山东遭遇水灾, 政府也曾向富商大贾借贷以缓解民困。富商大贾还借助其雄厚的商业资本交通王侯, 进行商业贿赂, 获取暴利。又由于西汉政府有赎罪之法, 犯罪的人只要肯出钱或者入粟都可以赎罪, 如此则富者得生, 贫者独死, 是贫富异刑而法不一也,所谓千金之子, 不死于市。 富商大贾平日里因其富厚, 交通王侯, 力过吏势, 他们与封建诸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初, 诸侯王常常利用富商的财政资助, 招兵买马, 以巩固其封建割据, 例如吴王为了联络其他诸侯一起叛乱, 致信给他们说: 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 非必取于吴, 诸王日夜用之不能尽。有当赐者告寡人, 寡人且往遗之。从这里可以看出, 吴王之所以敢于首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的背后有富商大贾为其撑腰。 到汉武帝时期, 以盐铁起家的富商大贾或蹛财役贫, 转毂百数,废居居邑, 封君皆低首仰给。对封建政权已经构成威胁。特别是到汉武帝时, 突破了汉初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为吏的禁锢, 汉书东方朔传云: 武帝初即位, 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 待以不次之位, 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 自衒鬻者以千数。这里所谓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就包括了相当一部分有钱读书的富商大贾。汉武帝还直接启用市井子孙为吏。西汉富商大贾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当时的经济命脉, 并进而支配着当时的政治, 他们已经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人拥有巨额商业资本,这些资本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 但综观汉代史实考之, 商业资本在农业、工矿业和贳贷领域的活动就显得更为突出, 因此, 具体分析其经营情况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角色对于揭示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皆不无裨益。户律 授田制度延续二年律令分配土地 西汉初土地国有土地私有化,耕者有其田国家平稳文景之治,三十税一鼓励私有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商业发展,盐业冶金畜牧业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国力强盛国力由若变强国力鼎盛衰落汉武帝的对外战争,消耗国家财富抑商政策,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破坏了财富积累民间资本纷纷转入投资土地土地兼并流民与地主豪强矛盾尖锐由盛转衰财富分化严重,阶级对你严重社会混乱,农民起义,社会经济被破坏国家衰退三、从土地制度看汉代兴衰封建社会是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就是家庭小农经济。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自然经济决定着上层的建筑,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而不是所谓的商业。土地是中国根本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土地问题关系着社会安定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最需要什么,农民最需要土地。纵观历史每个朝代灭亡基本的根源都是土地兼并,农民失去土地无法生存。在汉朝初年实行二年律令和户律分田地,使耕者有其田。承认了土地的私有,这就大大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大幅提高。加之生产力的大幅提高。马克思指出, 人类社会的自然历史进程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结果, 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 是社会进步的标尺, 它不仅带来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而且更会带来社会关系的全面变革。1、无土地所有土地所有制变为国有那么, 怎样实现这种原来没有土地所有制向现在有土地所有制的转变呢?创建土地国有制。初离战乱, 土地荒芜, 汉代政府以屯田、假田方式建立了土地国有制关系。屯田、假田, 使国家支配劳动与土地结合。原来土地上没有的所有制关系, 现在通过屯田、假田使劳动与土地在国家支配下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土地国有制。放任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赏赐和原产发还, 使私人支配劳动与土地结合, 从而形成大、小土地私有制。首先是小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其次是大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汉武帝赐给他的兄弟。2土地国有制私有化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政治经济秩序由战时到和平的转变之时。在战争状态下, 由于战争对粮食、棉麻等给养的需要, 战争指挥者利用国家政权的政治经济力量, 组织生产, 强迫兵士和戍卒从事集体劳动, 从而建立土地国有制关系。随着战争的结束, 退役的军士因为赏封变为中小地主或自耕农。这种情况在屯田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赵俪生先生指出: 这种屯田上的国家剥削和屯卒被剥削, 其性质和数量, 在百余年中也是有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商巨头2025年本地生活服务拓展路径研究报告
- 新能源企业2025年国际化市场拓展策略动态调整报告
- 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沧源海关招聘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电动环卫车辆跨境清洁设备升级技术路线与市场布局研究报告
- 2025年太阳能硅片硅碇行业光伏产品市场前景与风险分析报告
- 2025河北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工作人员28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吉林长春市宽城区招聘合同制专职消防员2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腾冲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招聘实验室检测领域专员招聘(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泉州市直有关学校招聘编外合同教师1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小区农户共享农业资源协议
- DL-T 5148-202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条件-PDF解密
- 电工技能训练(第6版)中职技工电工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泛光夜景照明亮化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输血科三基培训课件
- 小区监控维修方案
- 塑料成型工艺课件
- 《西餐烹调基础》 课件 第六章 基础汤、基础少司和配菜制作
- 孕产妇增补叶酸培训课件
- 传奇类手游运营计划书
- 2024年云南文山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第三版)(下) Unit 1-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