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地震安徽地震带分布图安徽地震区.docx_第1页
安庆地震安徽地震带分布图安徽地震区.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地震带分布图根据国家地震局 1978 年出版发行的 中国地震区、带分布图 ,地震区、带是指地震活动特点和地震地质条件都密切相关的地区,即同一地震区、带内的地震活动具有共同特征和相互联系。地震区、带作三级划分,其中一、二级均为地震区,分别命名为 “区”和 “亚 区” ,三级称为“地震带” 。全国共划分为 10 个地震区,其中又划分出 23 个地震亚区和 30 个地震带。 安徽地处华南地震区(3)和华北地震区(4)的交界部位,合肥明港断裂以南隶属华南地震区中的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4) ,进一步划分又分属麻城常德地震带 (7)和扬州铜陵地震带(8) ;合肥明港断裂以北,隶属华北平原地震亚区(6) ,进一步划分又分属许昌淮南地震带 (9)和营口郯城地震带 (10) 。 安徽隶属的各地震带情况具体分述如下: 一、扬州铜陵地震带 该带 “北界是盱眙响水口大断裂和郯城庐江深断裂的南段,南界是无锡崇明大断裂和江南深断裂,构成一北东向的楔形,东北端延伸入黄海海域,西南端收敛于江西九江附近” 。 1 安徽长江沿岸地区 (江南深断裂以北)位于该带的西南部分。 扬州铜陵地震带“自公元 999 年至今共记载了 25 次强震,其中 6 级以上地震 11 次。这些地震主要分布在长江破碎带两侧及黄海海域” 。 “全带 11 次 6 级以上地震有 9 次位于黄海,最大震级达 6 75 级” 。此外,该地震带中江苏溧阳地区紧邻安徽,1979 年又发生 6 0 级地震,显示了较强的地震活动水平。 扬州铜陵地震带中的安徽部分,历史上曾发生两次破坏性地震,即 1585 年巢县 5 5 级 和 1743 年泾县 5 0 级地震。 二、麻城常德地震带 该带 “北以鲁山确山息县断裂和肥中断裂与华北地震区的许昌淮南地震带相邻, 1安徽隶属的各地震区、带情况,加引号部分均引自国家地震局1981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区划工作报告 ,地震资料时间范围为公元前1177 年至公元 1976年8 月31日;引文中的“破坏性地震”和“强震”系指4 75级以上的地震。 4 1图 12安徽省地震区带分布图 摘自1978 年出版中国地震区、带分布图 南以洞庭湖盆地南缘的湘潭安化一线为界。东界为郯庐断裂南段,经幕阜山北麓沿崇阳 宁乡断裂延伸,西界即为长江中下游地震亚区的西部边界” 。安徽的六安、合肥及大别山区处于该带的东北端。 该带地震活动频度低,强度弱, “历史上共记载强震 30 次。6 级以上地震共 5 次,最大震级为 6 5 级” 。 5 1安徽霍山六安及合肥地区是该带中地震较多的地区, 历史上共发生 8 次 5 级以上地震,最大的为 1917 年霍山 6 25 级地震。 三、郯城营口地震带 该带 “南起安徽省嘉山,向北经江苏宿迁、新沂、山东郯城、临沂、安丘、昌潍、莲莱 等地,穿越渤海湾后,经辽宁的旅大、营口、鞍山、沈阳等地,止于开原一带,全长达 1200 公里。 ”安徽省嘉山位于该带的南端。 “郯城营口地震带是我国东部活动性最强的地震带之一。 自公元前 70 年至公元 1973 年共记载到 4 75 级以上地震 17 次,其中 5 0 级5 9 级 8 次,6 06 9 级 4 次,7 07 9 级3 次, 8 5 级 1 次。 发生于本带的 1668 年临沂 8 5 级地震是华北地震区中强度最大的地震,也是我国历史上发生的 4 次大于 8 级地震之一” 。 另外, 该带的海城地区又于 1975 年发生 7 3 级地震。 该带位于江苏、安徽境内的南段部分地震活动较弱,历史上无强震记载,但近年来安徽 省五河一带曾有 4 级左右的有感地震。 四、许昌淮南地震带 该带 “西起三门峡,东经洛阳、郑州、开封、商丘、徐州一线以南,东界在郯庐断裂 西缘,南界的西段在周口拗陷南缘,东段以肥中断裂为界” 。安徽省的阜阳、宿县地区和淮南、淮北、蚌埠一带处于本带东段。该带“地震活动强度弱,频度低。自公元 147 年以来共记载破坏性地震 14 次,其中 6 级以上地震仅有 1820 年许昌 6 级及 1831 年凤台 6 25 级两次。 这些强震主要集中在许昌和淮南地区” 。 许昌淮南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