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学科:语文(新教材)课题:13、科林的圣诞蜡烛课题:13科林的圣诞蜡烛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提高默读速度,学习从课题出发,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3、理解课题的含义,感受科林对父亲真挚的爱。4、扩写文章当中科林挨家挨户搜集煤油的情节。教学重点和难点:1、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2、理解课题的含义,感受科林对父亲真挚的爱。3、仿造11课慈母情深、12课母亲的鼓励中的人物对话描写及环境描写扩写文章中一笔带过的情节学情分析:1、内容分析这是爱尔兰作家芭芭拉的小说,讲的是一位少年科林在圣诞节前夕,千方百计重新点亮了为船只导航的灯塔,使一条在浓雾里飘荡了一星期的帆船顺利进港的故事,赞扬了科林对父亲真挚的爱。课文先讲在圣诞前夜科林从学校往家走对的路上,步履沉重,丝毫没有为过节而感到兴奋,因为父亲至今杳无音讯,接着讲科林在问清灯塔看守人可以用煤油点亮灯塔之后,便回家拿了水桶,一家一户搜集煤油,终于使灯塔重新点亮。然后讲科林在睡梦中听到船进港了的声音,等他睁开眼睛,跑到门口,看到一条帆船停在港湾中,于是冲出屋子,奔向海港。2.学生实际 这篇文章比较长,只要求学生略读,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求提高默读的速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再谈谈感受。而且本文是一篇外国作品,所以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应该让学生仔细读。另外对于要求扩写的段落如果不把文章读透,就体会不到情感,也写不出好的段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默读理解1、出示课题:13、科林的圣诞蜡烛师:抓住题目来理解课文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今天,我们运用默读的方法围绕“圣诞蜡烛”来阅读课文。媒体出示要求:1)在圣诞前夜,妈妈为什么要科林点一根蜡烛,什么原因使科林没有点燃妈妈让他点的蜡烛?2)课题中的“圣诞蜡烛”指的是什么,科林是怎样点燃他的圣诞蜡烛的?“科林的圣诞蜡烛”这个题目有什么深刻的含义?1、读题根据读文提示,自学课文,思考,集体交流。帮助学生学会抓住题目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二 研读课文1、科林爱父亲,课文直接写了吗?但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到,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节,联系下文,说说你从哪里感悟到科林的爱。出示句子:交流(1)出示句子:(板书:沉重)(特大北风,可能把船吹翻,浓雾封锁,可能使船撞上礁石,更可能让进港的船只失去导航。茫茫大海,危机四伏,父亲随时都是生命危险。)出示句子:分组读,读出危险。(2)一想到父亲的遭遇,科林的心就特别沉重,以至于妈妈让他点圣诞蜡烛时,科林却说(出示)(课文从动作、感受、语言,三方面让我们感受到科林为父亲的未归担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对父亲的爱。)作为一个渔民的孩子,虽然科林知道父亲可能(已经遇难了),但是科林哪怕只要有一丝的希望,(他都会去努力),因为科林(相信父亲还活着,他爱父亲),于是他决定(点亮灯塔),拯救父亲。2、点亮灯塔需要好几夸脱煤油,当科林把两桶煤油(板书:两桶煤油)放在达菲先生的面前时,他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出示:(板书:奇迹)(1)理解“奇迹”的意思。为什么当达菲先生见到这两桶煤油,称之为“奇迹”呢?默读课文7-22小节,划出相关句子。小组讨论。交流 出示(大家都很穷,家里的煤油都很少。收集到足够点燃大油灯的煤油希望很小。)出示(能去的,都去了。想象一下,多少个半杯才能倒满一桶啊?)指导读出示科林只用了一小时就用许多个半杯将两只水桶灌满。这说明什么?(抓紧时间)出示四句句子:在这些句子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什么要反复使用?(体现科林的救父心急。没吃晚饭的情况下,早一点点亮灯塔,父亲归航的机会就多一份。)(2)达菲先生眼中的“奇迹”,科林却创造了,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对父亲无法割舍的爱,激发他无穷的力量。)(板书:爱)(3)让我们再来重温这个创造奇迹的过程,串读课文。3、科林实在太累了,吃了晚饭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他整夜都梦见蜡烛,渔船,一桶桶的煤油突然引读第25节。(1)科林梦想成真了吗?(2)出示: “科林慢慢地从学校往家走。翻过这个爱尔兰小渔村周围的小山丘时,他步履沉重。今晚在科林的眼里不像圣诞前夜。”(“慢慢”和“冲、奔”,“昨晚还不像圣诞前夜”现在却感到“圣诞节真的来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巨大的变化是因为他深爱的父亲安全回来了)(板书:幸福)两句虽然情感不同,但却都表达了对父亲的爱。引导学生理解什么叫圣诞节真的来了,并进一步明确课题的真正含义(3)指导读,读出内心的幸福。4、总结:多么了不起的科林啊!他用圣诞蜡烛照亮了父亲返航的方向,更让我们感受到科林那纯洁而执著的爱父之情!1) 学习16小节,重点理解词语“步履沉重”及其原因2)学习724小节,找找科林克服困难点亮灯塔的句子3)学习25_27小节,理解最后一句话4)理解课题三 拓展扩写总结课文、布置作业引语:本文对于科林搜集煤油的过程寥寥几句,一笔带过,这就是文章的有详有略,写作不必面面俱到。然而搜集煤油这个情节,恰恰是科林对父亲的浓浓的爱的最好体现。1、 你们觉得可以有些什么东西可写2、 遇上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遭遇,也会产生不同的心境,如何表达,心理肯定是有所变化的,但同时信念是坚定的3、 回顾11课慈母情深、12课母亲的鼓励中的人物对话描写及环境描写,并仿造这样的写法学会写人物对话,并注意在对话过程中表现人物心境的方法。4、每人自创一个情节,进行小组交流,小组可以派出最佳代表,也可以集合大家的智慧请一人代表小组交流5、 布置相关作业 扩写文章当中科林挨家挨户搜集煤油的情节6、回家创造性复述课文,任选一个开头 (1)爸爸庆幸地说:“幸亏灯塔再次亮了起来,要不然我们现在还在海上飘荡呢!”“科林,这就是你的秘密吧!赶快把你点亮灯塔的事说给我们听听!”妈妈急切地说。科林说:“ ”。(2)科林一家终于团聚了,他们围坐在火炉边谈论着: “( 灯塔的电线烧坏了,我从达非先生那里知道煤油也能点灯,于是我就到有烛光的房子里要半杯煤油,一个小时后,我就灌满了两只水桶,达菲先生用它们点亮了灯塔)”现在你就是科林,请你把点亮灯塔的过程,简洁而有条理地告诉父母。思考并交如若你扩写,可以写些什么说说11课和12课的写作特色,回顾复习小组学习,派代表交流根据课文研读后产生的情感,学会表达情感的方法,以本课为蓝本,进行创造性写作,并结合前两两课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学会用环境描写表现困难的巨大和科林的不同心境板书设计 13、科林的圣诞蜡烛没有点蜡烛 终于点亮灯塔 幸福 努力搜集煤油 真挚的爱 急切询问方法 附作业单 13 科林的圣诞蜡烛 班级 姓名 完成情况 一、课前预习:1、思考:圣诞前夜,妈妈为什么要科林点一根蜡烛,什么原因使科林没有点燃妈妈让他点的蜡烛?2、按照提示的分段写出段意。第一段(1-3小节) 第二段(4-22小节) 第三段(23-27小节) 3、填上合适的量词。一( )小屋 一( )缝 一( )吵嚷声 一( )水桶一( )煤油 一( )光束 一( )蜡烛 一( )大油灯 二、课中解惑:1、朗读对话,感悟人物的思想情感。“科林,你上哪儿去了?你真叫我担心。你没有吃晚饭,也没有点你的蜡烛!”“我点了蜡烛,妈妈,一根大蜡烛!这是一个秘密,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但它的确是一根巨大的蜡烛!”2、填空。科林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妈妈从炉火边的凳子上跳了起来。“科林你上哪儿去了?你真叫我担心。你没有吃晚饭,也没有点你的蜡烛!”科林从床上跳起来,穿上衣服,跑到门口朝海港望去。是真的!有一条帆船在港湾中,在灰色的大海的衬托下,漆黑的帆缆上悬挂的白帆显得那么宁静安详。文中划线句子中的两个“跳”的含义是不一样的。第一句写 ,说明 ;第二句写 ,说明 。3、课题中的“圣诞蜡烛”指的是什么,科林是怎样点燃他的“圣诞蜡烛”的?4、说说你对“啊,圣诞节真的来了,幸福终于降临到他的心里!”这句话的理解。三、课后拓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段。2、写一写:“啊,圣诞节真的来了,幸福终于降临到他的心里!”当科林与他父亲拥抱在一起,当他们一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时,这将是怎样的场面呢?想象一下,把这感人的场面写出来。 教学反思:科林的圣诞蜡烛是爱尔兰作家芭芭拉拉夫特里的一篇小说,讲述了圣诞前夜科林父亲所在的船因为没有灯塔导航而飘荡在浓雾弥漫的大海上,迟迟未归,科林因担心父亲而没有点燃家里的圣诞蜡烛,但他凭借着对父亲真挚的爱,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万难搜集煤油,重新点亮了为船只导航的灯塔,使父亲所在的船能平安归来。这根巨大的“蜡烛”最终为科林带来了幸福。总结这一堂课,有几个成功之处:1、线索抓得准确。本堂课在设计时,以科林在圣诞前夜的心情变化为线索:父亲未归,心情焦虑;搜集煤油点灯塔,心情急切;点亮灯塔,心情自豪;父亲归来,心情惊喜。找到这个突破口,在教学中就有所依凭,使课堂节奏紧凑,不至于发散到其他地方,而且这也为后期写作科林在遇上不人、不同困难心情的变化做了铺垫。2、整节课能够比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认真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并就学生的发言适时、适度评价。在这些评价中,我运用与课文内容及主题相关的语言,说得较生动,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仿佛就置身于现场,亲眼看着科林为父亲所做的一切。尤其在创设情景朗读的导语中,我将科林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引入到导语中,学生边听边激发了其情感,朗读起来情感自然流露,比起单纯的朗读训练,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也为孩子后期拓展想象科林如何搜集煤油做了准备。3、结合语言文字进行朗读训练和写作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而在本堂课中,阅读教学的过程体现在结合语言文字进行朗读训练和写作训练过程中,整个教学过程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例如:了解科林不想点燃圣诞蜡烛的原因时,首先让学生边读边思,提取和原因有关的信息,从而感受父亲身处险境。再通过引读这些原因(课文的1-3小节)进一步感受科林内心的担忧,从而体会科林对父亲的爱。先说再感情朗读,加深了体会和感悟。又如:体会科林急切的心情时,不仅让学生说出科林当时的心情,而且要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哪些词语读中了,其实他就理解了是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出科林急切的心情的,这不仅训练到了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了课堂中语文的味道。科林搜集煤油的方式:“您能从油灯里给我倒半杯煤油吗?科林牵着毛驴用同样的话问遍了窗口有烛光摇曳的每一幢房子。”是学习的重中之重。结合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说说哪些词语让你特别感动,从而重点词“半杯”、“同样的话”、“问遍”“每一幢”、“烛光摇曳”,在反复的品味、反复的朗读中进行人物形象的感悟。再加上创设情景读,使课堂达到高潮,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科林的救父心切,以及表现出的智慧和顽强执着,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孩子在写搜集煤油时,就会身临其境吗,而不是无话可言。虽然本堂课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效果,但也有一些遗憾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地改善和注意: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一块教学放得太松,浪费了许多时间,原因在于我没有弄清整体感知中的概括和学完课文后的概括的不同之处。整体感知中的概括只要求学生大致了解课文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门窗安装施工方案
- 思维的发生与发展04课件
- 低空经济飞行器维修保养方案
- 养鸭场饲料配方优化方案
- 正常人体解剖学感觉器49课件
- 二零二五年风力发电兼职电工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设备采购合同(货物类)
- 二零二五年度区块链技术竞业禁止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 2025版环境监测行业联盟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花岗石石材行业企业并购合同规范
- 测振仪使用方法
- GB/T 9871-200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老化性能的测定拉伸应力松弛试验
- GB/T 26480-2011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 GB/T 19861-2005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 GB/T 11085-1989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 GB 30000.3-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3部分:易燃气体
- (完整版)沪教牛津版小学一至六年级英语单词汇总(最新)
- JJF 1587-2016 数字多用表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完整课件-西方经济学下册(第二版)
- 机械制图教学通用课件(全套)
- 球阀自动泄压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