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精图治又一年共创教育艳阳天.doc_第1页
励精图治又一年共创教育艳阳天.doc_第2页
励精图治又一年共创教育艳阳天.doc_第3页
励精图治又一年共创教育艳阳天.doc_第4页
励精图治又一年共创教育艳阳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3年县中考质量分析会交流材料励精图治又一年 共创教育艳阳天桥头镇中学 我们桥头中学创办于1970年2月,学校位于永嘉青田交界的桥头镇桥头村。学校担负着25个行政村,两个居委会的义务教育对象的初等中学教育教学任务,离校最远的有8公里左右的且交通极不方便的降头村、潘罗村、将山村以及詹岙村。学校占地面积30亩,有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及教工宿舍各一幢。由于经费有限,没能建造学生宿舍,远地学生只能通学,学校虽设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大教室和电脑室、图书阅览室、心理辅导室、菇蒲文学社。但是与上塘、瓯北兄弟学校相比,教学条件仍然很差,至今学校还负债100多万元。学校现有班级33个,学生1584人,教职工114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38人,其余均是初级,师资实力远远不如兄弟学校。且这几年大批优秀教师调往温州、上塘、瓯北,致使我校师资力量日益薄弱,几年前就不缺教师的桥头中学今年居然招收了好几名代课老师上阵。 桥头镇改革开放起步早,经济也比较发达,而且桥头的特点是以经商为主,所以,桥头70%的经营家奔波在祖国大江南北,在家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老人和没有经商头脑的老实种田人,另一类就是在桥头办厂的老板。由于经商者成年在外,不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就是将孩子托给老人照管。大老板们有钱的,想方设法将子女送到名牌学校去,如温州实验中学、实验分校、外国语学校及城关、瓯北等地都有桥头学生。同时由于地理条件所限,外地借读生也只是些江西、湖南打工者的子女。因此,生源质量一般,每年招收的学生190分以上的不到10个学生,100分以下可达三位数,在条件、生源都不如人意的景况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几年来却均列全县的前茅。不堪回首的是九十年代中期的一年,一个偌大的桥头中学上重点高中线仅“两个半”,招致了桥头人民的一片指责和不满。阵痛给予人积聚新生的力量,桥头中学全体教师怒中奋起,1997年,中考终于有了很大崛起,以17人上永嘉中学线,给人以巨大的振奋。1998年,更是喜人,取得了36人上重点高中线的好成绩,仅次城关。同时邹文佐、吴昊等同学考上温一中,邹培养同学成为青田县中考状元。1999年,中考仍居第二,2000年,我校以永嘉中学第一批录取线上线17人的可喜成绩,名列全县第二,其中英语科优秀率居全县第一,乃至全市领先,吴晓丽考上了温一中。去年我校中考又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其中张鹏程同学以694分的文化成绩居全县第一名。今年中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詹剑波同学更以711分的成绩成为县中考状元,高分比例占全县第一,林凯文教育基金奖励全县中考前30名学生,我校独占11名。总之,几年来我校不但在上重高的人数上名列全县前茅,而且毕业生的升学率也在80%以上。 中考虽能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但不是十分全面的,所以我校不仅仅只抓中考,同时更抓全面。1999年至2001年三年,县中小学生运动会我校均获团体总分第三,金牌总数第三,去年更进了一步,以团体总分第二,金牌总数第二,列县前茅。2000年,胡琼芳等四人在跨世纪征文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陈芬获县法制教育征文比赛二等奖;陈温若获县中学生演讲比赛二等奖;2002年县自然实验竞赛中有二人获一、三等奖;“四小”比赛中一人获一等奖,三人获三等奖。2003年上半年,县初三英语竞赛,我校获一等奖三人,二等奖二人,居全县之首。 为了培养学生的情操,我们还开展了多项活动。1999年开展了为“保护母亲河”捐资的活动,2001年3月为上塘路口中学杨晓晓同学捐资6560元,同年为本校林光兄老师捐资一万多,为桥下中心小学徐伟伟同学捐资,2001届初一(4)班还与聋校一学生结对,全班同学节省零花钱,并自发利用节假日去“捡破烂”所得的钱,对这一学生进行捐资,以三年为期,实现“将爱进行到底”的诺言。如此之举不胜枚举。 桥头中学在没有优等的办学条件,生源又不十分景气,师资也如此薄弱的条件下,仍有比较高的教学质量,原因有如下: 1、以教师为本,努力创设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 学校领导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相信教师的创造潜能,充分挖掘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欲望。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陈由生,充分认识到由于学校经费的困难,经济杠杆作用失效,那么,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应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平时能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教师的一些实际困难。经济上帮不上大忙,那么就在精神上给教师以支持,使之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使大家感到,学校也是一个温馨的家,谁有困难,这个家中大家会帮助他。 2、关爱一切学生,关爱学生的一切 学校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方向。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创立了百名教师进千家活动,走家串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倾听社会的呼声,把学校、家庭、社会组成一个联系网,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及时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初三(2)班学生王某,初一时经常上网吧,纪律松散,班主任唐泉泉老师家访几十次,与家长一起进行耐心的教育,现在变化很大。学校还健全了一系列制度,如德育工作实施细则(初一、初二、初三)、班主任工作业绩量化考核评估细则、班级管理条例、学生评优及奖励办法、桥头镇中学学生会章程、德育后进生管理条例等,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紧紧掌握在教师的心中,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将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告别四厅一室签名、拒绝邪教、拒绝毒品签名活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如聘请公安、交警等同志来校做法制、交通安全讲座,请心理学教授来校作心理辅导。全校上下形成了一种勃勃向上的新气象。 3、严密的教学常规管理 规范管理是学校教学质量一大保证。每一学期初,校长室要求各科室组织各班主任、各教研组人员讨论,各科室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中心,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各教研组也相应订出本学期教研计划,并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周密安排教学进度,填写教学计划进度表。学期中为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学校领导特别是教务处,对教师进行随堂听课,并进行课堂备课抽查,加以认真记录,教师互相听课有一定的规定,每学期1020节。领导随机听课,事先不打招呼,以检查教师平时上课的情况。对于教师备课、改作等,一学期有二次不定期检查,一次定期检查,将其情况记入档案,以促进正常有序的教学。 为确保教学质量,定期进行一些有组织的质量分析。采用口头讨论与书面报告相结合的形式,指定几位教师做重点发言。其余教师则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和试卷的难易程度谈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教研组组长写成分析报告,印发给大家,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4、向教科研要质量 求实、创新是桥头中学的一贯校风,向教科研要质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总结经验,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为了培养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经费困难,就请近地的老师,请温二中特级教师黄新民、温二十一中国家级骨干教师陈钦权等人来校讲课。还派老师到东北师大、华东师大、杭州、洋思等地学习取经。温州市范围内的教研活动,尽量满足教师的要求,有时一个教研组20来位老师都参加活动。在2001年的优质课评比中,叶青芳、金建平、金道义等3人获得了一等奖。获得二等奖的有3人,三等奖若干,成绩是可喜的。2002年,叶菁芳老师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教育教学论文也获了不少奖励。2002学年度,在中学物理上发表论文两篇,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上发表论文一篇,获市一等奖一篇,获市二等奖两篇,获县一等奖八篇,二等奖十篇。三等奖几十篇。同时我们从去年开始,开展了“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课题实验,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002年,黄大锚老师主持的课外阅读课题获市二等奖。学校逐步形成了活跃的教科研气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5、通力协作,共同奋进 教师之间互相学习,通力协作,是我校一种优良的传统。为了明确教学目的,教师互相讨论,互相学习,形成“老”帮“新”,“新”促“老”互相提高的学习氛围。各组之内每学期都要针对某一个专题,组织一次集体备课,轮流上课。再不断改进,确定适合各自风格的最佳教案。特别是中考复习阶段,各教研组,为做到重点明确,有的放矢,要求各科之间,打破班级的界限,做到“资源共享”,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上几年的中考作严密的分析。围绕每一个知识点,组织初三各科老师进行专题讨论研究,然后进行分工,每一个教师负责一个知识点,整理出复习方案,然后又综合起来讨论,确定总体方案。市中考复习会后,初三各科任老师讨论研究会议精神,每人出一张模拟试卷,作最后一轮学习的资料。学科与学科之间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该轻的轻,该重的重,提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6、以苦为乐的奉献精神 由于经济等原因,学校取消期末教学奖及中考奖。按照常理,教师的积极性会下降,可是,我们桥头中学的教师反而激发了更大的热情,并且教师之间的协作比以前也更融洽了,也更有效果了。这是因为我们桥头中学的教师在工作、学习中,逐渐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为人师表,应在经济的大潮中保持奉献精神,在学生的成长中体会乐处,苦中有乐。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上进,班主任、任教老师常常起早摸黑。晚间还常常到学生家辅导。特别是下午放学后,各科老师都自觉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查漏补缺,而不收一分辅导费。学校领导在会议上多次强调,不能太辛苦,早一点回家休息,可是老师们却“公然抗命”、“我行我素”。福利的锐减,教师开始有点怨言,可是繁忙的教学工作反而消减了这种怨言,桥中的教师想得开,干劲没有减,以苦为乐吧?也许这就是奉献精神吧!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桥头中学之所以有今天比较好的教学质量,首先是由于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县教研室的积极帮助,以及桥头镇委、镇府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兄弟学校的关心帮助,更离不开桥头中学一百多位教职工的辛勤劳动,为此我们衷心感谢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兄弟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