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doc_第1页
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 宋健美(江苏省南通市社会福利中心 ,江苏 南通 226000)【摘要】目的:提高小儿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静脉穿刺过程前中后应注意的环节。结果:输液患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患儿及家属对静脉穿刺技术的满意度有大幅度的提高。结论: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家长要求高,系统、全面的细节护理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重要保证。【关键词】静脉穿刺;护理;小儿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技术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确保一次穿刺成功,不仅能减少患儿的痛苦,也能减轻患儿家属的思想负担,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冲突。笔者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十年,在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总结,现将工作中的体会阐述如下:一、穿刺前的准备1.1环境因素:准备高低适合的穿刺台,光线充足,不可过强和过弱,调节合适的室温。1.2护士准备:穿刺前一晚睡眠充足,当天保持充沛体力,调整情绪,排除外界一切干扰,保持沉着、冷静、自信的心理状态。1.3患儿和家属:穿刺前嘱患儿排尿,但不宜喂奶,以免哭闹引起呕吐,做好患儿的手脚保暖工作,使静脉充盈扩张;安抚好患儿的情绪例如积极的语言鼓励,墙上贴卡通图片,悬挂气球等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工作,消除顾虑,使其能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1.4物品准备:备齐消毒液、棉签、输液贴、胶布、输液架、剃须刀、准备合适的针尖(一般常用5.5#,特细的静脉可用4.5#针尖)、合适的纸板(例如穿刺脚准备宽大的,手选择窄小的纸板)及留置针。2、 穿刺过程中2.1穿刺部位的选择:头皮静脉穿刺具有头皮较薄,静脉暴露较明显,易固定,体位舒适,便于保暖且不影响其他治疗和护理工作,所以一般两周岁以内,首选头皮静脉,包括额正中静脉、聂浅静脉、耳后静脉、眶上静脉、额上静脉等。1其次是大隐静脉、足背静脉,两周岁以上,首选手背静脉。选择手足静脉时,应避开关节部位。2.2静脉的选择:一看选肉眼易见的粗直的静脉,一般较粗静脉的颜色呈青色,细小静脉呈暗紫色,同时要做好动静脉的鉴别,动脉多无色并伴有搏动感;二摸有弹性的静脉,由于小儿皮下脂肪较多,静脉走向模糊不清,可用食指或中指指腹在患儿静脉的解剖位置横向稍用力滑蹭,感觉到静脉时再沿静脉纵向轻按,以确定静脉走向,做好标记;三按按压静脉,若迅速充盈,证明血管弹性好;实在没静脉时,有些特殊的方法可以帮忙找到静脉,例如在头部可以皱起周围皮肤,表皮出现一条发红的线,证明底下有静脉,有些肥胖的患儿,沿静脉走向,有一个凹陷。 总之,血管的选择,除考虑血管所在的位置以外,还需综合分析其他因素再确定。2.3根据患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针。一般可对静脉位置较好、粗直、不易动的患儿打硬针。但对容易外渗的粗静脉,如聂浅静脉,则适合打留置针。对好动患儿也建议打留置针,可增加穿刺成功率。2.3穿刺时将患儿仰卧平放在穿刺台上,头下垫一小枕,穿刺者站在患儿头部正前方,嘱同事或家属双方扶住患儿头部,压住患儿双膝、上肢,用剃刀剃去穿刺部位约5 cm 5 cm的毛发,穿刺者用左手拇指与食指绷紧穿刺部位上下皮肤,用左手小指及小鱼际部位,配合向左侧绷紧皮肤,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针柄,同时用右手小指及小鱼际部位,稍向右绷紧,针头以10-20度的角度刺入皮下,轻挑其皮肤,沿静脉方向进针,见回血后固定针尖2。2.4固定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只是整个输液成功的一半,固定显得格外重要,固定针头时胶布应牢固,不要让针头漂浮在皮肤上。操作者根据针尖位置是否有坡度来决定是否需要垫棉球,使其与血管保持在同一水平线;用第一根胶布固定针柄,第二根带有无菌棉的胶布固定于针眼处,第三根交叉固定针柄;把头皮针塑料管向上盘曲,用第四根胶布固定,若穿刺部位在头部,盘曲弧度不宜太大,防止患儿手指扣入拉扯针尖;最后在针柄上方用胶布沿枕骨粗隆下方绕头一周,胶布中间需对折,防止粘发,最后将头皮针管固定于外耳廓,可起到缓冲外力的作用。若穿刺部位在手脚,用大小合适的纸板托住,在关节上下方各一道胶布固定。注意整个固定过程应快速,准确,牢固。2.5穿刺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1)穿刺进入血管时一般有突破感和回血,若无回血,可轻挤皮条前端及五毫升注射器进行抽吸。(2)针头刚入皮肤刺破血管时,若血肿较小,前端静脉清晰,可越过刺破点进入前端血管。(3)此外,一些脱水严重,周围循环衰竭的患儿,虽无回血,但感觉针尖已进入血管时,则可进行试滴,若无肿胀、滴注通畅,即为穿刺成功。3、 穿刺后3.1穿刺后教会患儿家属看护患儿,以防患儿和家属引起不必要的血管损伤和破坏。穿刺成功后指导家长将患儿的一手夹在家长的腋窝下,并将患儿穿刺部位朝外,家长抓住患儿的另一只手,呈“喂奶”姿势,转移患儿注意力,护士也要勤巡视,勤观察,以便及时发现胶布是否松动,针头是否移位,局部外渗的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相应处理。总之,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操作,但只要做好操作的前中后各项工作,并不断加强自身技术和心理素质,就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