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doc_第1页
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doc_第2页
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doc_第3页
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doc_第4页
单音节词和复音节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漢語 詞彙古漢語的單音詞和複音詞一、單音詞 只有一個音節的詞叫單音詞。單音詞只包含一個語素,所以必然是單純詞。和漢語詞彙以單音詞為主,絕大多數情況下一個字即一個詞。那么古漢語單音詞有那些特點呢? 特點一:多義性。所謂多義性,就是一詞多義。複音詞雖也有一詞多義的情況,但其數量和所含義項要少得多。古代一個字(詞)往往兼有幾個、甚至十幾個意義。例如“辭”: (1)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辭:言詞,話。(呂氏春秋察傳) (2)辭達而已矣。辭:文辭。(論語衛靈公)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辭,藉口。(論語季氏) (4)王粲長于辭賦。辭,文體的一種。(曹丕典論論文)再如“解”: (1)庖丁為文惠君解牛。解:分解動物肢體。(莊子養生主) (2)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解:指把系著的東西解開。(孟子公孫丑上) (3)孟春之間,東風解凍。解:溶解。(禮記月令) (4)所貴于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解:排解。(魯仲連義不帝秦) (5)遂以解國之大患。解,消解,解除。(荀子臣道) (6)君知其解乎?解:指對一種道理的解釋。(史記呂太后本紀) (7)大惑者終身不解。解:理解,懂得。(莊子天地) 單音詞的多義性,反映了詞的多種功能。單音詞含義較多,往往隨文而異,必然給我們閱讀古書帶來困難。我們只有掌握它們的詞義系統,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深入推究,才能正確地確定它們在句中的含義。 特點二:靈活性。單音詞含義雖多,但所表示的每一項意義一般說來都沒有達到十分精確的程度,具有某種模糊性。特別是那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詞更是如此。這樣,單音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就可以靈活地表示不盡相同的含義。 例如“嚴”是個多義詞,有很多義項。其中一個義項是嚴格、嚴厲、嚴酷。這三幾個意義同屬於一個概念,但在程度上感情色彩上有差別。現代漢語中複音詞“嚴格”、“嚴厲”、“嚴酷”,可以把他們之間細微的差別明確地表示出來,而古漢語中與這些複音詞對應的只是“嚴”這個單音詞的一個義項。史記太史公自序:“法家嚴而少恩”中“嚴”,用“嚴格”、“嚴厲”和“嚴酷”去解釋似乎都說得過去。究竟如何解釋更為準確,更符合文意,就需要依靠具體的語言環境來考察。法家主張“賞罰必信”,即有功者一定要獎勵,絕不失信。有罪者一定要懲罰,絕不寬恕。這說明法家的“嚴”絕不是一般的嚴格。在司馬遷看來,“嚴”正是法家的優點,“少恩”才是缺點,因此這裡的“嚴”也絕不是帶有貶義的“嚴酷”。因此,這句中的“嚴”應是“嚴厲”的意思。 有些單音詞由於處在特殊的語言環境或者由於某種修辭上是需要,可以在句中臨時表示某種特殊的含義,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如左傳隱公元年:“厚將得眾”。“厚”既不指東西的厚薄,又不指程度的深淺,而是指土地擴大。又如詩經魏風碩鼠:“樂土樂土,爰得我所。”“所”不是指一般的處所,而是指可以安居的處所。又如論語季氏:“季氏將有事于顓臾。”“事”不是指一般的事情,而是指戰爭。又如孟子梁惠王上:“涂有餓殍而不知發。”“發”不是指一般的打開,而是指打開糧倉。某些詞在文句中表示的這種特殊意義,僅僅是某人某書臨時使用的,并不是這個詞的正是義項。 特點三:能產性。古漢語單音詞大都有較強的構詞能力,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同義詞臨時組合,同義連用,有的還作為語素與其他語素構成複音詞。如“金”,可構成“金玉”,如禮記 儒行:“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金。”也可構成“金石”,周禮秋官:“凡國有大故,而用金石,則掌其令。”還可構成“金革”,如禮記中庸:“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還可構成“金柝”,如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其他諸如“金湯”、“金創”、“金風”、“金丹”、“金蘭”、“金貂”、“金鼓”、“金粉”、“金閨”、“金甌”等等。有些單音詞的某個義項就能構成一連串意義相同的複音詞。例如“書”有很多義項,僅“書信”這個義項,構成的複音詞就有“書信”、“書牘”、“書函”、“書簡”、“書啟”、“書札”、“書翰”等。正是因為古漢語單音詞具有較強的構詞性,因而漢語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複音詞逐漸增多,最終完成了由以單音詞為主向以複音詞為主的演變。二、複音詞 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音節的詞稱複音詞。古漢語中複音詞與單音詞相比,情況也比較複雜。根據所含語素多少,複音詞可分為兩大類: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語素的複音詞為符合複音詞,只含有一個語素的複音詞為單純複音詞。 (一)複合複音詞 複合複音詞按照其構成方式又分為兩類:一類是并列式,一類是非并列式。 并列式複音詞由兩個同義、近義或反義、或意義相關的詞素構成,兩個語素的關係是并列的。如:恭敬、恐懼、眾庶、驅馳、倉廩、膏腴、斟酌、尋常、波瀾、朋友、作息、消息、出入、干戈、社稷、聰明、春秋等。這類複音詞的意義,與其語素的意義大體相同,如“恐懼”“恭敬”等。有的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干戈”,“干”是盾牌,“戈”是戟,組合成複音詞,泛指武器。禮記檀弓下:“能執干戈以衛社稷。”有時指戰爭。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乃使劉敬往結和親之約,然後天下忘干戈之事。”又如“春秋”,原指兩個季節,形成複音詞后是四季的代稱。詩經魯頌閟宮:“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又指年齡。漢書蘇武傳:“且陛下春秋高,法令無常。”又如“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作為複音詞,一般指國家代稱。左傳隱公元年:“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并列複音詞中有一種特殊的類別偏意複詞。偏義復詞一般由兩個意義相反、相近或相關的語素組合而成,這種複音詞的意義偏在其中的一個語素上,另一個只起湊足音節的作用。如: 緩急:“緩”為緩和,“急”為急迫,二者意義相反。史記遊俠列傳序:“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緩急”是偏義復詞,偏指“急”。 得失:“得”指得到或成功,“失”指失去或失敗,二者意義相反。史記刺客列傳:“多人,不能無生得失。”“得失”為偏義復詞,偏指“失”。 利害:“利”指利益,“害”指害處,二者意義相反。列子楊朱:“趨走不足以逃利害。”“利害”是偏義復詞,偏指“害”。 寒暑:“寒”是寒冷,“暑”是暑熱。“寒暑”是偏義復詞,偏指“寒”。 園圃:“園”指種樹的地方,“圃”為種菜之地,二者意義較近。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園圃”是偏義復詞,偏指“園”。 車馬:“車”與“馬”意義相關。禮記玉藻:“大夫不得造車馬。”“車馬”是偏義復詞,偏指“車”。 非并列式複音詞包括主謂式、動賓式、偏正式、加綴式等。 主謂式:霜降、人和、月食、御用、自然 動賓式:執事、將軍、稽首、總角、敗績 偏正式:天子、布衣、角弓、狐裘、先進 加綴式:有夏、阿姊、油然、浩乎、率尓 非并列式複音詞大都是從詞組凝固成詞的,在形成過程中,詞義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如“將軍”,本是率領軍隊的意思,后稱為武官名。“執事”本指執掌事物,后指辦理事物的官員,又用于對國君的尊稱。有些詞組原是泛指,成為複音詞后變成了特指。如“天下”,本為天之下,后特指中國。孟子公孫丑上:“武丁朝諸侯,有天下猶運之掌也。”“走狗”本為善跑的狗,獵狗善跑,因而複音詞“走狗”往往特指獵狗。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還有詞組凝固成複音詞后,其意義發生了由抽象到具體或由具體到抽象的變化。例如:“先進”,本指先進入某種境界,或先進行某項事業,意義比較抽象。論語先進:“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後進于禮樂,君子也。”“先进于礼乐”指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野人指朴素粗鲁的人,或乡野平民。“后进于礼乐”先做官而后再学习礼乐的人。君子指统治者阶层。“先進”成為複音詞,還有“前輩”的意思,含義很具體。漢書翟方進傳:“是時宿儒有清河胡常,與方進同經。常為先進,名譽出方進下,心害其能,論議不右方進。”又如“眼力”,本指眼睛的功能,意義很具體,成為發因此,就產生了抽象意義,指見識。蘇軾越州張中舍壽樂堂:“張君眼力覷天奧,能遣荊棘化堂宇。” (二)單純複音詞 單純複音詞主要包括聯綿詞和迭音詞。 聯綿詞由兩個字連綴在一起,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共同表示一個意義。因為兩個字不能分開解釋,故稱聯綿詞,又稱聯綿字或連語。聯綿詞用法大致有三: 1、描繪相貌 窈窕:美好的樣子。詩經周南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觳觫:恐懼的樣子。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 闌干:縱橫的樣子。劉方平夜月:“北斗闌干南斗斜。” 2、描繪動作 踟躕:走來走去的樣子。詩經邶風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踥蹀:小步走的樣子。楚辭哀郢:“眾踥蹀而日進兮,美超遠而愈邁。” 容與:徘徊不進的樣子。楚辭哀郢:“楫齊揚以容與兮,哀見君而不再得。” 望洋:仰視的樣子。莊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嘆曰” 3、描摹聲音 觱發:大風觸物的聲音。詩經豳風七月:“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呫囁:耳語聲。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今日長者為壽,乃效女兒呫囁耳語。” 窸窣:物體拆裂或磨擦發出的較為輕微的聲音。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枝撐聲窸窣。” 嘔啞:音樂聲。杜牧阿房宮賦:“管弦嘔啞。” 聯綿詞的特點之一是,組成聯綿詞的兩個字在語音上大都有關係,有的是雙聲,如“參差”。有的是疊韻,如“窈窕”。喲的雙聲兼疊韻,如“繽紛”。少數聯綿詞,既非雙聲,又非疊韻,如“扶搖”。有些古代的雙聲或疊韻詞今天讀起來,不再雙聲、疊韻了,這是因為古代的語音系統與現代的語音系統不完全相同,有些字的讀音古今變化很大。 聯綿詞的另一個特點是寫法較多,靈活自由。這是因為構成聯綿詞的兩個字不僅僅表示兩個音節,而不表示意義,由於時代、地域、習慣的不同,同一個聯綿詞往往寫成多種不同的形式。如“匍匐”,又可以寫成“蒲服”、“蒲伏”、“匍伏”、“扶服”。“委蛇”有寫作“逶迤”、“逶移”。“踟躕”有寫作“躑躅”等等。 迭音詞又稱重言詞,它是重迭兩個相同的間音節而成的雙音詞,其主要功能與聯綿詞相同,也是描繪形貌,描繪動作,描摹聲音。如: 夭夭:少壯的樣子。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爍爍其華。” 爍爍:花盛開的樣子。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爍爍其華。” 冉冉:漸進的樣子。楚辭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盈盈:步履輕緩的樣子。陌上桑:“盈盈公府步。” 關關:鳥和鳴的聲音。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坎坎:伐木聲。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很多迭音詞的意義比較靈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