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命运实修指南.doc_第1页
改变命运实修指南.doc_第2页
改变命运实修指南.doc_第3页
改变命运实修指南.doc_第4页
改变命运实修指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己化人 传承基业快速改变命运实修指南您是否为您的生活困苦而担忧?是否为您的事业受挫而发愁?是否为您的身体痛楚而受折磨?改变命运不是靠外物,而是要靠自己。只有改变心态、改变行为,才能改变命运,这才是究竟的改变。心态改变了,行为变了,自己就改变了,世界也就随之改变了。一、快速改变命运实修指南的功能:1、提升生命能量 2、消除障碍3、增加福报二、快速改变命运实修指南具体内容:1、孝亲:孝顺父母,和气、柔顺1)涵养贵格,一定从孝顺父母开始;孝顺父母,为改命之源。百善孝为先,抵触顶撞父母,其余九十九善也积不到,这个命什么都改不掉。无际大师教导我们的无病不治改命药方里:温柔半两,孝顺要十分,和气汤送下。孝顺是十分,这是药方的核心,也是改命的重点。孝其身:孝亲鞋,玛卡孝其智:善人道播音机2)跪羊图歌词赏析古圣先贤孝为宗,万善之门孝为基,礼敬尊亲如活佛,成就生命大意义。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报恩不忘本,做人饮水要思源 才不愧对父母恩。小羊跪哺,闭目吮母液,感念母恩,受乳恭身体,膝落地,姿态如敬礼,小羊儿,天性有道理。人间孝道,及时莫迟疑,一朝羽丰,反哺莫遗弃,父身病,是为子劳成疾,母心忧,是忧儿未成器。多少浮云游子梦, 奔波前程远乡里,父母倚窗扉, 苦盼子女的消息。多少风霜的累积, 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 未能报答父母恩。多少浮云游子梦, 奔波前程远乡里,父母倚窗扉 苦盼子女的消息。多少风霜的累积, 双亲容颜已渐老,莫到忏悔时, 未能报答父母恩。为人子女, 饮水要思,源圆满生命, 尽孝无愧意。儿女心, 无论在何地,给双亲, 一声感恩您!2、悌兄友弟恭,言忍忿泯”。每一个兄弟姐妹都是父母的孩子,哪一个有困难、病痛父母同样挂念,为此,兄弟姐妹间更要友爱,不争不抢,和谐相处,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个兄友弟恭的态度,除了在家庭要落实之外,我们到公司、团体里面也应该把兄友弟恭好好落实。落实到人与人相处的言语、行为,我们在团体当中能够很勤奋,能够做表率,都是落实兄友弟恭。“信”的部分“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也都是在落实,这些都是让团体气氛融洽,都是兄友弟恭。3、泛爱众而亲仁 “泛爱众”的部分,“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扬人恶,即是恶”,这些都是跟人相处当中能够互相友爱的具体落实。 首先我们要自爱,只有一个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推己及人,做到爱他人。爱自己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每天快乐地做好自己,充满自信地活着,保持尊严地活着;每天快快乐乐地去工作,与同事友好地相处;在家时与家人和谐相处,每天都保持一份好心情。到敬老院、孤儿院做义工4、惜财爱物在物质充足的今天,节约粮食所蕴含的意义,远远不是狭隘的节约钱财,而是通过节约让人们懂得尊重劳动、爱物知恩、珍惜幸福。一个人懂得节用惜福,自然会爱物知恩、孝老爱亲、关心他人,也懂得爱惜自己的品德、名誉和生命。爷娘慈心悯万物,麒麟儿孙阳关途。再日常生活中,给自己花钱买东西时,要用减法法则。再给父母、亲人、朋友花钱买东西时,要用加法。5、惜时时光流逝是无情,所以应当爱惜。自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站在河边发出感叹: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水一样,不舍昼夜的奔流。惜时就成为中华民族一个永久流行的信念,表现为只争朝夕。珍惜当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爱惜当前的时光,将来才不会为当下的时光流逝感到哀痛。在我们日程生活中之谈对他人有益的话题,无益的,表现自我的不说。6、敬惜文字纸,古人有惜字会,古人每见到字纸都要捡起,放在安全的地点,不叫别人踏上去,而我们现在到处有广告,到处有文字,甚至于马路上也写的是字,人们随手乱丢、随便乱踩都是造罪,文字是光明,是教你开智慧,你反而踏于脚底下,失去光明,失去智慧,造下罪过你还不知道,果报是减你的福报,减你的智慧,减你的财富,减你的记忆力,减你的视力,可以一百天敬惜文字,就和爱惜你自己生命,爱惜人民币一样,爱惜你子女亲属一样,你看你敬惜前后的智慧、健康就会有很大变化,只要你的心转一下念,你就得大福报、得大自在,消灾免难易如反掌,求财富如流水一样,求智慧能聪明过人。敬惜的方法把各处的字纸拾到一起,用铁桶或铁盆,用火焚成灰,装袋子。到秋天地里不浇地时,送到河里海里让鱼虾吃上可转人,功德无量。7、敬天地天地是大自然。父母也是天地,是生命的源泉。敬自然两位天地是要爱护大自然,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父母两位天地,要比爱护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只有以尊敬、敬畏的心理去对待天地,对待父母,这样的人才可称之为真正的人,完整的人。不敬畏大自然,大自然会给予响应的惩罚;不敬畏父母,会受到众人的谴责,说他如同禽兽或禽兽不如。8、敬国主:不辱国主,不做国贼,不违国法,不漏国税。国主是修了大福气的人,比我们平常人修的福都要多亿万倍。我们在前面章节里说过,知道别人做了好事、善事要赞叹,人家修了大福气,你应该向他学习。至于国家大事,不是平常的一点小聪明能够处理的。如果国主没有福,我们人民也没有福,那么国运就差了。你想参与政事,治国、平天下,一定要先正心,辱骂人的心绝对不是好心!如果你的心不正,国家就会有难了。国家是“大的家”,是我们自己的小家庭组成的总和。是这方国土养育了我们。我们日常的衣吃住行都受到各方的恩惠,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如果生气离家出走,背叛自己的国家,不管你是什么理由都不应该。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是对国家和民族忠诚的最高体现,忠诚为人敬仰。上敬君主下爱黎民,可以说算对忠诚的注释,深刻含义既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忠诚亦是如此。9、尊师父母给了我们的身命,老师给了我们的慧命(智慧的生命)。在孝敬父母的同时,我们必须生起“尊敬心”去奉事师长。尊敬师长,它是一种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民居的堂屋中间一般供奉天地君亲师,可见师是仅仅次于父母的长辈。故以前称呼老师都是师父,便是严师如父的意思。提示:向名师(明师)请教一定要问心法,闲谈不能受益,还浪费老师的时间。心法简单理解是求心安、理得的方法。前面我们学的是孝心,这里我们学的是尊敬心与虚心,一切要从心上修。10、静坐观想:众生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同时,静坐也是一门祛病保健、调养身心的修养方法,也是改变气质、培育品德的重要功夫,所以我国古代的儒家和道家,也都叫人静坐,来居敬养气,致虚养生。至于佛教重视修习止观,坐禅入定,由定发慧,更与静坐有密切关系。近代开创的生命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气功科学等等的研究,也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静坐有关。所以对静坐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为发掘祖国医学,增进人民健康,探索生命奥秘,加深定慧修养,作出贡献。三、财富宝要之一:悭贪为贫穷的根本原因贫穷的原因看起来很多,但追根寻底,最首要的还是缘于心性悭贪。由于悭贪,就不会去做财布施播种福田;甚至由于这种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的贪念驱使,进而去造作偷盗的罪业。最终导致受果报时,缺乏财富受用,或者财富被冤家仇敌劫夺侵占。现在一切贫穷者皆是由于宿世悭贪所致,未来一切贫苦者亦因现在悭贪所致。如宝箧印陀罗尼经云:悭贪业故,生贫穷家,衣不隐身,食不续命。地藏菩萨本愿经云:悭贪者受所用缺绝报。悭贪的恶果,还不止如此,药师经还说: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施予.之二:偷盗罪业导致贫穷由于悭贪自利的心理内因所驱使,便会令人有种种不如法的偷盗行为产生,因地上种了偷盗财物的种子,在果地上就会招来贫穷的境缘;或者本属自己的财物反而被盗窃。所以,如欲脱离贫穷得到富足,一定不能偷盗非己之财物,哪怕是一针一线;即便是需要朋友、亲戚、同事、或师长等人的帮助,亦应该先征求得到财物主人的同意方可拿走使用,并且用后应该付以相应的报酬,以防为今生来世种下贫苦的恶因种子。之三:未曾布施缺乏善因悭贪除了令人产生贪占盗取非己财物的恶劣心行外,还会令人对布施种福的善法不予奉行,并加以诽谤。根据因果律,一切财富的圆满必须要有做财布施的种子和福德因缘,否则緃然将财富放在你面前,或送给你,你也得不到,或者得到又马上失去,并带来其它灾祸。广泛的做财布施是求取财富圆满的必由之路,如果以前缺乏财布施的善因,现在就必须努力去做,如果现在仍不愿做,那么将来还要受贫穷之苦。佛经上说:欲观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观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之四:破辩种种非智之说1、勤劳不能致富。勤劳致富并不是究竟正确的说法,若没有布施财物造福大众的心念和行动,即便再辛苦也不会有太多的财富。真正是“辛苦如山,不如积福如火星”。2、知识不能致富。如果知识可以致富的话,现实生活中一些硕士、博士沦落街头,一些大学教授、经济学家的收入不如小学毕业生,北大毕业生在西安街头卖猪肉度日一度成为新闻;而相反的很多知识文化浅薄的人却拥有大量财富。所以“知识致富”的说法亦不究竟。3、信仰不能致富。信仰致富也非实理。即便你信仰供养佛陀,若不能照因果的道理广种福田,亦是不能致富的。因为脱离了因果规律的信仰一定是迷信,迷信当然不能致富。4、还有些人认为增长财富效益要靠智谋、拼搏、管理、团队精神之五:戒除盗业忏悔前罪对于已经造作悭贪偷盗罪业又后悔不及,希望能够净除罪业的人而言,必须依据大德们制订的仪轨精勤忏悔,并以持不盗戒和财布施作为对治,这样做才会迅速净除罪障。之六:净心布施广种福田要尽力随缘广泛地布施和供养一切贤圣和众生,以求种下福田,如此才可期许未来之收获;如同在土地里种下了种子,秋后才有收获的可能。佛在罪福报应经中说:人如巨富,财宝无限,富敌王侯者,从夙世慷慨布施乐善不倦中来。同样的道理,欲求未来之富贵,亦必须由现在慷慨布施广种福田而来。我们看到今天社会上这么多有钱人,他们常常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布施社会慈善事业,这正是前世种福做财布施的果报啊!现在继续做布施,将来果报更加增上富有。之七:布施务急,立愿居先在未做布施前,或平时没有布施因缘的情况下,应当发愿:愿我从今日起,直至菩提,永戒一切偷盗恶行远诸悭贪、常得见闻值遇供养无上福田、常得慈悲施予一切众生,随其所需,一一令其满足,无有乏少;愿我所施之财皆为清净之财,愿我施时心境平等恭敬慈悲,离诸不净及于攀缘。之八:修福、惜福与消福修福的过程亦即是积攒福德的过程,有如挣钱存入银行一样。虽然社会生活中,在很多场合下,应有一定的衣食住行标准,不可失去威仪;但节俭仍是十分必要的,并非是让大家回去原始社会过刀耕火种的生活,只是告诉大家,享受福报不能过分,不可暴殓天物,否则亦是过患。应当少享用,多布施。如果将节俭的财富用于布施大众做慈善事业或弘扬佛法,就等于用在了财富福报的再生上,将来的福报比现在还要优厚。之九:财神法释疑财神虽居天道,亦属六道众生,亦是宿世在人间广行戒盗布施才感得的果报,可以说是早先做财布施的善业感现。大家天天供财神,却不知财神亦从人中来。财神发财用的方法也是做布施,这其实就是财神法的秘要和决窍。今天把断贪戒盗施财的法门教会大家,大家掌握了来应用,将来人人都是财神,亦就不需要再对财神法有所迷惑。而且,你能断贪戒盗做财布施,这才是对财神最好的供养。之十:陀罗尼助缘行持者还可以借助持诵诸佛菩萨名号或真言密咒来做为助缘,以期能收到宏显的效益。金刚经云:拿无量无数的世界的金银珍宝来助人,这样的福德,还不及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的福德。大悲心陀罗尼经亦说持大悲咒可得富饶。每天108遍【嗡 哇苏达里梭哈!】十一:福人造福地,福地福人居风水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心好,你居住的环境也会好。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如果你的心不好,你居住的环境也会慢慢变坏。因为地球环境污染都是人乱抛垃圾、乱排废水造成的,所以搞环保要从治理人心入手。这边搞环保,那边乱抛乱排,环保能搞好吗?古人讲风水,是讲人的家居与环境的配合。水源在东边,你就不能将厕所建在东边,将垃圾倒在东边,这是讲卫生。建筑的地基建在实地,背靠山,是讲安全。门对开阔地或远水,是古人的养生哲学,调节心境!现代社会讲风水,第一讲自我修养,第二讲家庭和睦,第三讲家居安全,第四讲家居卫生。居住环境与人的福气是相互影响的。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搬到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后,家里会有人生病?这是自身的修为(积福少)与环境不一致,即心与物、环境失去平衡造成。心贪图环境好会折损自己的福。因此我们要做与自己的修为相称的事情,不相称的不能做。古时候讲,没有福当不了官,没有德行坐不了龙椅,坐上去会掉下来。十二:无才七施第一的“眼施”,以慈祥而明亮的眼睛待人之意; 第二的“颜施”,以笑容待人之意; 第三的“身施”,以清洁而端正的仪容待人之意; 第四的“言施”,以温和的语气待人之意; 第五的“心施”,以真心待人之意; 第六的“床座施”,把坐位、地位或名誉等让给别人之意; 第七的“房舍施”,以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房子接待访客之意。若遇有贫穷者,自己虽无财可施舍,但在见到他人布施时,亦应随之而生欢喜心。十三、无相无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相布施。四、七钻庄园1、角色定向修炼眼:慧眼内视察己过,慈眼外视赏人长。看他人好处、长处,看自己错误、不是。【妙光力】耳:左听圣贤教诲,右听众生悲苦。聆听长者训示,倾听百姓需求。【洞察力】鼻:闻香得定,静心生慧,香,可谓凡界与圣者间的信使。【禅定力】舌:以温和的语气待人,说对他人有意义的真话,实话中的真话。【妙音力】身:舍身忘我,勤俭耐劳。安住在集体的任务上,不是自我的得失上。【感动力】意:诚意待人,随喜功德。护持善念不灭,把持恶念不生!【意念力】灵:净化心灵,内舍六根;超脱生死,外舍六尘。恬淡宁静,精进不怠!。【寂静力】2、团队角色分工:董事长、CEO、参谋长、人事总监、财务总监、研发总监、销售总监 1)谋事者,先谋势,再谋局,而后动。谋势:是政委做的事董事长播种谋局:参谋长做的事企业外脑布局后动:军长做的事CEO执行2)执行体系:人事总监: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本。船长船员财务总监:财物是企业的助推资本。原料动力研发总监:研发是企业生存的命脉。航海工具营销总监:销售是企业生存的保障。安全上岸3、六和敬章程:当初佛陀成立僧团,标举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经济、语言、身行、心意为民主平等的原则,树立了佛法的平等风范,无疑是一帖止诤的良药,因此,“六和”不仅是建立僧团的重要基础,也是凝聚企业团队精神的智慧之道,是人类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实质内涵: “和敬”是之于自己和他人两个方面来说的。所谓“和”,就是“外同他善”;而所谓“敬”,则是“内自谦卑”。第一和,“身和同住”: 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上大夫人,同事善业,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快乐,简朴无奢,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顾,平等敬人,和合共处。“身和同住”原则地要求僧团内的每一个人各安其分、各守其责(岗位和职责)。也只有如此,寺院管理的运作才能顺利无碍。当然,企业行为也绝不能例外。在工作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要把这个因工作需求而必然存在的矛盾和冲突视作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进而把由此而导致的私愤携带到日后的工作,甚至是生活中,那么,人身的攻击就难以避免了。要即时消解因工作而带来的冲突和不快,做好及时沟通与交流。而在企业、组织内部,更要建立这样的机制,时时宣传这样的理念,先把工作和生活分开来,不要把工作的不快带到日常的生活中。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工作当中的冲突,工作安排尽可能合理化,从制度和岗位设置上减。第二和: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上大夫人,传承经典,恭敬圣贤,必须做到语业清净,说话恳切,言语柔和,和平共事。要求大众同住,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在说话时,语气要谦和礼貌,要和颜悦色,不要因恶口粗声而引人不快;更不能因此而发生激烈的争吵,以至于肢体的冲突。口和无诤的理念来源和注解是四摄当中的“爱语摄”,在佛制戒律中的规定则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要说爱语、柔软语、正语、真实语、实义语。原则这样的语言标准,大致包含有六个:(1)仔细聆听,三思而后言;(2)语音清楚,言辞得体;(3)语气温和,出言诚恳;(4)精练有度,避免晦涩;(5)善巧方便,讲究方法;(6)不扬他过,严守秘密。第三和:意和同悦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精神和心理的清净,要用意善良、胸怀坦白,一致行为和认识。要记住“与人乐”而避免“独乐”的做法,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共同庆祝,绝不要为了获得个人的快意而不顾大众,更不能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意和同悦还要求寺庙住众遵守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在思想上保持一致。这样一来,全体住众就能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下讨论问题,达成认识上、行动上的一致,和睦相处,为共同的目标与成就而喜悦。如果我们将意和同悦用在企业团队建设上的话,同样适用。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开展。上大夫人,同一信心,共同追求真相、真理,必须做到意业清净。日常生活中,不违不犯,不计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当下的净土。第四和:戒和同修中国人喜欢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寺庙中“规矩”就是戒,是所有僧人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所谓“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规约,在共同组织框架、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行为、形体行为和精神行为。现代企业管理制订规章制度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够保证组织的良性运作。只是,在根本原则上,佛教除了保证寺院管理的有效性之外,还在于保障生活在其间的人员的自我修正。于此,现代企业可能既不屑,也无能为力;因为,企业觉得:这不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上大夫人,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恪守,进退有节,仪礼有据,行住坐卧之中,威仪庄严。第五和:见和同解:在见解思想上,必须要相同统一,团队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份子思想多、意见多,各持成见,自以为是,那么这个团体一定不能清净,也必精神散漫,不能振作有作为了。 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见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在认识事情的方法上,寻求同样的见解;对一套思想、理念,寻求一致的解答方式。做企业的道理也是如此,既然大家同在一个公司工作,就应该处处为公司利益着想。一个企业就等于一条船。如果大家不协调,就无法保证船只顺利前行。在思想上,建立共识,规避内耗,就是节约成本。上大夫人,对于出世圣道,能如理通达,舍去分别执著,彼此见解一致,达成共识,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若无共识,可自愿选择离开。上大夫人,诚意正心,愿继续给予其帮助。第六和: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者是知识上、宗教实践上的佛法之利,必须要有共同分享的意识,决不能私藏私匿,也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就会使寺院内部发生利害冲突,更会因营私肥己的恶习而导致争权夺利的纠纷,最终会影响到僧团的根本利益。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冲突大半是由于对资源的争夺。而“六和思想”中的“利和同均”则强调利益的共同分享。这是一个慈悲的、智慧的、和平的、共同繁荣的理念。一个健全的团体,法治精神自然是不能缺少的,但是,如果缺乏了共同分享意识,那么,使集团趋于分化或崩溃的致命伤就难以治愈。这里的同均也并非是平均分配,而是指共同分享分享经历和艰难,分享成就在经济上,合理分配,公平公正。上大夫人,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受用与贡献大小相应。六和敬之中,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质;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是和合的表现。身业的实践,如法共住;语业的谈吐,和雅高尚;意业的动念,清净无染。和乐清净的上大夫人,便是上大夫和谐共进、净土同生的基础。上大夫以传承弘扬经典为和谐,以利生为事业,以耕耘心田为要务,耕耘自己的心田,也耕耘众生的心田,更做众生的福田。奉行“六和敬”,得和乐清净。广义而言,一个家庭若能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美满安详;一个团体只要能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发挥团体的力量;一个社会若能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就一个安和乐利的社会;一个国家若能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无诤,成为一个富强康乐之邦。五、参考书推荐:上大夫经典文化研修院为您身心和谐、家庭和谐、企业长青、生命管理,强力推荐四柱全书!1、生命驾照作者:彭措推荐理由:生命驾照: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人类第一本生命驾照。尊重生命,了解生命,驾驭生命,享受生命。了解“生命的机械常识”是健康长寿的基础,遵守“生命的交通规则”是健康长寿的保障,掌握“生命的驾驶技术”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坚持“生命的定期保养”是健康长寿的智慧,调节“生命的整体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原则。 2、当和尚遇到钻石作者:(美)麦可罗区推荐理由:当和尚遇到钻石作为全球最畅销的商业书籍之一,已被译成15种以上文字,书中的道理被全球范围内上百万人所运用。本书结合了古老的与当代的西藏佛教传统智慧,把获致事业成功、人生圆满的策略呈现在读者面前。3、业力管理作者:(美)麦可罗奇,克丽丝蒂麦克奈丽,迈克尔郭尔登推荐理由:业力管理是广大读者期待已久的当和尚遇到钻石的续篇。当和尚遇到钻石讲述的是一家企业的成长故事,该企业是纽约历史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而现在,业力管理将告诉你如何亲自实现这样的成功。这本书里所讲述的法则来自古老而又前沿的智慧,已经为许多人所用。4、水知道答案作者:日本江本胜医学博士推荐理由:生命的奇迹,水知道中,作者延续水知道答案前两部的探索,用上百张美轮美奂的水结晶照片,向世人展示了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观察:听到“爱”与“感谢”,水结晶呈现完整美丽的六角形;被骂作“浑蛋”,水几乎不能形成结晶;听过古典音乐,水结晶风姿各异;听过重金属音乐,水结晶则歪曲散乱虽然当今世界纷繁嘈杂,但人类只要心中充满爱和感谢,就能让自己和这个世界充满幸福。5、不抱怨的世界美国威尔.鲍温(WillBowen),最伟大、受尊崇的心灵导师之一。推荐理由: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的抱怨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们的不满。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本书作者提出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6、天下是给出来的叶万耿,宁波罗亚帝集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