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草书《王安石乌塘》赏析.doc_第1页
林散之草书《王安石乌塘》赏析.doc_第2页
林散之草书《王安石乌塘》赏析.doc_第3页
林散之草书《王安石乌塘》赏析.doc_第4页
林散之草书《王安石乌塘》赏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散之草书王安石 乌塘赏析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草圣”林散之林散之(1898-1989),字散之,号三痴,别号散耳、江上老人。“诗书画三绝”,尤其草书,饮誉世界,被称为“草圣”。林散之祖籍安徽和县,生于南京江浦。曾任江浦县副县长、南京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林散之3岁学书,32岁师从黄宾虹,37岁只身万里行。书法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宋元明清。无论碑帖,无论何派,各取其长,隶真行草,功力深厚。60岁开始专攻草书。草书以王羲之为宗,以释怀素为体,以王觉斯为友,以董其昌、祝允明为宾。林散之将绘画中的墨法运用于书法,开创了草书艺术的新天地。林散之的草书瘦劲圆涩,璀璨华滋,偏正相依,飘逸天成。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林散之一举成名。“瘦劲飘逸”的“林体”反映了近300年来中国草书艺术的最高成就,捍卫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书法大家高二适见到林散之的字,拍案惊呼:“这才叫字!”中国书协主席启功看到林散之的草书,脱帽三鞠躬。书法大师郭沫若说:“林散之的书法,代表中国!”日本现代碑学派巨擘青山杉雨称赞:“草圣遗法在此翁。”林散之代表作有中日友谊诗、许瑶诗 论怀素草书、自作诗 论书一首等。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赏析提要:巅峰命笔,精品之作;刚柔相济,墨色多变。双款立轴,品相上等;诸家称赞,4次出版。 “草圣”林散之草书王安石 乌塘,创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纵91厘米,横33厘米,约 3平方尺。落款散耳,引首章为“大年”(朱文),姓名章是“散之信玺”(朱文)。水墨纸本,生宣纸,长锋羊毫笔,宿墨。作品正文内容是: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辛夷”:玉兰花,这里指的是白色玉兰花。“柘冈”:王安石外婆居住的地方。这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晚年怀念家乡的一首诗。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两任宰相,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力主改革,革除积弊,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上成就巨大,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美誉。诗风遒劲清新,绚丽多姿。世人传诵最多的诗句是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欧阳修盛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林散之草书精品王安石 乌塘 王石头收藏王安石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在南京度过了青年时代,此后因父亲王益任上病逝、母亲逝世,两度来南京守孝。在南京三任知府,最后病逝于南京。按照王安石生前的要求,安葬在他的故居南京半山园。王安石在南京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最著名的是金陵怀古。林散之草书精品王安石 乌塘(局部)林散之十分崇拜王安石,特别喜欢王安石的诗词,经常吟诵,并以王安石的诗词为内容创作草书作品送给亲朋好友,仅乌塘一诗就写过多幅,而且写得都比较好。最精的一幅已收入1985年12月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林散之书法选集。林散之草书精品王安石 乌塘(特写)这幅草书王安石 乌塘可谓精品之作。其一、线条刚柔相济。“草圣”林散之草书作品的线条,六十年代的以刚为主,七十年代的刚柔相济,八十年代的以柔为主。七十年代是林散之草书艺术的巅峰,林散之创作了中日友谊诗、许瑶诗 论怀素草书等一批传世之作。这幅作品是典型的七十年代的线条,刚柔相济,动静相宜。如作品中的“乌塘”、“试问”,还有“处”和“好”,雄强朴茂,圆劲厚重。“有”、“携”,看上去柔,实际上是柔中有刚,根根游丝,纤细如发,挺健俐落。“何”、“柘”,笔画似连非连,极具动感。其二、用墨独步当代。林散之在七十年代将绘画中的用墨方法引入书法创作,将草书的墨法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细品这幅草书,枯湿浓淡,一应俱全。“雪”中有枯,“西”中有湿,“塘”中有浓,“行”中有淡。水墨渗沁,变化万千。其三、章法纵逸放达。“上”、“人”比较小,“携”、“处”相对大。有大有小,笔画相扣。“试问春风”的线条以实为主,“如雪”、“柘冈”的线条以虚为主,一虚一实,对比鲜明。整个作品正文28个字分三行排列,纵横得势,有行无列,错综变化,气充力足。诸多专家名家称赞草书王安石 乌塘。2004年8月,江苏省美协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林散之作品收藏家宋玉麟题跋:“此为散之先生七十年代中期所作精品。”2009年10月,中国著名书画鉴定家萧平先生说:“草书王安石 乌塘是精品之作。”2010年1月,林散之长子、著名书法家林筱之看后说:“这是精品。”然后,在作品的背后加盖了特制的印章:“江上后人”,以防止他人仿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理论家左庄伟先生在论文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和林散之其他作品之比较中写道:“毛主席词 满江红(第71页)、第67页的高青邱 泊枫桥、李贺 南园(第68页)、王安石 乌塘(第71页)、孟浩然 春晓(第70页),这些都是林老七十年代不多见的精品(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第71页,文物出版社)。”这里说的“王安石 乌塘”,指的就是这幅草书作品。草书精品王安石 乌塘先后4次著录。2008年 5月,出版在大匠之道第 49页,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年 4月,出版在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第 71页,文物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在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第 172页,文物出版社。2014年2月,发表在华人时刊杂志第2期。“草圣”林散之草书精品王安石 乌塘,现由王石头先生收藏。原载2014年月华人时刊杂志第期相关链接: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王罡王 罡,江苏扬州人,1957年生,大学本科。江苏省书画收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东海民兵杂志社总编辑,大校军衔。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世界华人杰出收藏家”,授予国防服役金质纪念章,受到两代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接见并合影,著名雕塑家尹悟铭为王罡雕塑半身铜像。王罡先后发表各类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