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的肢体智慧游戏--肢体潜能的开发.doc_第1页
创意的肢体智慧游戏--肢体潜能的开发.doc_第2页
创意的肢体智慧游戏--肢体潜能的开发.doc_第3页
创意的肢体智慧游戏--肢体潜能的开发.doc_第4页
创意的肢体智慧游戏--肢体潜能的开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創意的肢體智慧遊戲-肢體潛能的開發鄭榮源、盧炯元、葉盛昌、朱慧幸、王文鈴台中縣大肚鄉大忠國民小學壹、背景說明一、(民85)台中縣九至十二歲學童體能檢測研究與(民87)教育部台閩地區中小學生體能檢測研究皆指出,台灣地區學童體適能低弱,比日、韓、中國等國差。二、(民84-91)台中縣體育教學訪視報告中指出,教師體育教學知能不足,體育教學運用技巧缺乏靈活,教學的功能及樂趣極待提昇。三、作者擔任體育科輔導員16年,從事教學輔導過程中發現,一般教師過度依賴課本,對於體育教學單元及場地器材運用,缺乏替代與創新,教學方式過於呆版,無法有效提昇教學品質與激發學童學習的動機和慾望。四、目前國小相關課程中對於兒童肢體潛能的開發活動極為缺乏。貳、方案發展的動機一、發展學童肢體智慧潛能,並增進多元智慧的發展。二、透過多元、多樣的體適能遊戲,寓教於樂當中、增進學童學習的樂趣。三、創意變-變-變,活化教學內容,提昇教學品質。四、營造有利於學生學習的良好環境(情境、佈置、器材運用.等)。參、創新策略 一、以身體動作探索方式引導,發展學童肢體智慧,增進多元智慧的發展。二、在教學中融入,克服難關的樂趣活動,增進學童學習動機與體適能發展。三、創意變-變-變,變化遊戲方法、規則、環境,活化教學內容。四、在一個合作學習環境下,培養團體合作的動力。肆、創新成效一、已能從幾個簡單的肢體動作,去組合、去思考動作的功能。二、學習後,學童已較善於接受挑戰,並運用已學過的動作,逐步去完成解決問題的課題。三、小隊制度重現,透過彼此間需要合作解決問題,學童團隊默契表現越來越好。四、教師團隊合作教學成果,提供了其他教師教學上一個很好的楷模。五、學校教師們對於創意教學探討,不在侷限於課本,而有較大膽及新的嚐試。六、學童在樂趣化的學習活動中,已忘記所謂的體能訓練,因為課程教學已經脫離原來的刻版印象,朝向潛能開發的主軸,除了學童賣力演出進步外,相對也呈現出教學改進的價值與體育教師的形象提昇。伍、創意教學設計突破難關 能設計練習方法應用已學過的動作,完成練習並解決問題。生活物利用肢體智慧遊戲 利用生活周遭環境與生活物品,進行教學佈置與教具製作運用。 重組 各種動作與方法的組合,提昇教學效果。增強與減弱 增加動作練習次數,適度難度與實際練習時間增加。 增進學童不同的能力表現與團隊的成就感。 減少等待時間。輔助學習措施,減少心裡學習的障礙。替代改變 方法動作改變 場地、器材的運用與替代 運動學習與安全生活 體適能促進 健康儲蓄金 運動休閒 運動安全陸、教學主題架構徒手平衡使用器具平衡突破難關運動學習 生活安全健康心理平衡如何維持穩固的姿勢如何避免摔倒面對困境,找到平衡點放鬆自己,穩定情緒運動參與學會運動技巧休閒運動習慣建立良好體能促進 會使用器材與場地柒、創意教學主題說明教學主題主題軸教學內容備註說明平衡運動學習徒手平衡原地、移動、單人、多人使用器具的平衡平衡木、滑板、繩子、爬竿突破難關組合遊戲運動參與學會運動技巧平衡能力休閒運動習慣建立培養休閒運動習慣良好體能促進肌力、肌耐力與平衡協調會使用器材與場地遊戲器材及場地應用生活安全如何維持穩固的姿勢動作探索如何維持平衡避免摔倒移動平衡健康心理面對困境,嚐試各種方法會嚐試練習解決問題放鬆自己,穩定情緒能瞭解運動的功能捌、教學活動教學活動一:如何維持穩固的姿勢教學資源平坦草地教學時間40-80分鐘教學過程1.模仿動作。2.動作探索-穩固的姿勢。3.支撐平衡。教學評量1.能模仿做出3種以上動物走路。2.能瞭解穩固的姿勢操作的方法。3.能聽懂老師指導語,並和同學一起快樂練習。教學聯絡徒手體操、模仿動作、重心的高低認知。教學反思1.要讓學童清楚瞭解老師的指導語與動作。2.剛開始教學時,動作宜多引導提示,隨著練習熟悉增加而減少。教學活動二:如何維持平衡避免摔倒教學資源墊子、跳板、跳箱、橡皮筋、跳遠場或草地教學時間40-120分鐘教學過程1.跑-停做動作(平衡動作)2.跳橡皮筋通過蜘蛛網踏跳越3.跳上跳下4.躍起落地平衡教學評量1.操作時身體能維持平衡穩定的姿勢。2.能瞭解維持身體平衡的重要性。教學聯絡跳遠、跳箱運動、地心引力與腿部膝蓋的伸縮教學反思1.動作宜多利用,每一節上課前3-5分鐘隨機練習。2.平衡能力差的學童,需加以輔助練習。教學活動三:攀爬平衡教學資源平衡木、單槓、繩索、遊戲器材教學時間80-120分鐘教學過程1.走直線走台階走平衡木遊戲鑽、爬、跨過平衡木2.攀爬過單槓、繩索、平梯、爬竿。教學評量1.操作時身體能維持平衡穩定的姿勢。2.學會兩種以上器材使用,並安全練習。3.能遵守操作規則,並和同學一起安全練習。教學聯絡體操教學、跳繩運動、遊戲器材使用教學反思1.設計簡易攀爬遊戲,讓學童成就感學習。2.宜增加輔助與安全措施(底下放墊子)。教學活動四:持物與搬運平衡教學資源紙棒、書本、拍子、大小球、紙杯、板子、墊子教學時間80-120分鐘教學過程1.持物行走跑步繞物拍球遊戲。2.持物過障礙。3.徒手搬運(一人、二人、多人)。教學評量1.持物移動時,會維持身體的平衡。2.能安全的操作搬運遊戲。教學聯絡生活上運用、搬運器物與救生搬運。教學反思1.教學時,宜注意先正確,再求速度。2.搬運時需注意操作上、場地上的安全(草地上操作或放墊子)。教學活動五:滑板高手教學資源滑板、平坦硬地、繩子教學時間120-160分鐘教學過程1.滑板簡介(包括結構、操作、安全、)2.滑.滑.滑練習板上平衡20輔助練習。3.上、下滑板練習輔助練習。教學評量1.操作時,身體能維持平衡穩定的姿勢。2.能遵守操作方法規則,並和同學一起安全練習。.教學聯絡自然課程:摩擦力教學反思1.教學時需注意操作上的安全(需加輔助練習)。2.練習一段時間,需依不同學習能力程度,給予不同練習輔助或增強。3.注意學習能力差的學童,依其能力練習,並給予鼓勵學習。教學活動六:克服難關教學資源校內各種器材(包括生活物品)教學時間80-120分鐘教學過程1.在遊戲中發現好玩的遊戲來選擇。2.師生共同設計遊戲(組合遊戲)。3.分成關卡來實施考驗。4.遊戲規則自我訂定。教學評量1.每個小組能設計兩種遊戲比賽方法。2.能遵守操作方法規則,並和同學一起快樂練習。.3.能瞭解維持身體平衡的重要性。教學聯絡生活上綜合運用教學反思1.發現由學生來設計或組合,是很好的方式(老師從旁指導或建議)。教學延伸教材:踩高蹺、滑輪、騎腳踏車、滑板教學資源踩高蹺、滑輪、騎腳踏車、滑板、疊羅漢教學時間200-400分鐘教學過程1.依學校場地設備器材等,教學環境來加以選擇。2.依學生能力來設計動作難易度。3.腳踏車是目前最流行的休閒活動,建議列入教學或親子活動。教學評量1.操作時,身體能維持平衡穩定的姿勢。2.能遵守安全練習事項。3.能了解自己能力,並設定目標加以達成。教學聯絡休閒運動教學反思1.教學價值在於學生能享受學習的樂趣,並加以應用在生活上。2.教學前的風險管理,可以讓師生安全有保障。玖、教學反思 教學除了熱誠外,更需要方法。 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教學方法,只有最適當的教學方法。 最好的教學是老師用心的去教,最好的教材是經過老師美化過的教材。學童的肢體智慧潛能無限,而且可塑性相當大,教師如能保握學童,肢體智慧學習的關鍵期,加以引出練習,學童才能擁有操作、控制、應用的能力,如此對於增進國民體素質或增進國家競爭力來講,絕對是非常有意義的事。設計創意教學的實施目的,榮源與夥伴們,也是基於此原則上努力,希望能盡到老師的教育責任,提供教育同仁參考,如果有疏漏的地方,謹請不吝指教。拾、教學參考資料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教育部,台北市。許義雄(民86)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國立編譯館,台北市。許義雄(民82)樂趣化體育教材彙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發展中心。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台北市。教育部(民87)教育部台閩地區中小學生體能檢測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