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20世纪中西两位画家.doc_第1页
简评20世纪中西两位画家.doc_第2页
简评20世纪中西两位画家.doc_第3页
简评20世纪中西两位画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评20世纪中西两位画家 弗朗西斯 培根和张大千 在当代西方艺术的世界里是观念艺术与抽象艺术为主流地位的时代,但惟有英国的绘画艺术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特色。英国的绘画坚持自我、孤高、冷漠、卓尔不群。什么原因导致英国绘画如此个性的呢?英国是最先进入资本主义的社会的国家,英国人已经适应了商品经济社会中的残酷竞争和机器般的冰冷,表面上英国人彬彬有礼,内心当中却在压抑着、紧张着、不安着。他们孤独、痛苦、挣扎、扭曲和颓废。 弗朗西斯 培根就是这样一位画家,我是从一部叫情迷画色的电影知道弗朗西斯 培根这个人的,这部电影是他的传记。这部传记不同于别的传记电影,它的镜头运用得很大胆和另类,虽然片子里培根的画作很少展现,但导演的影像语言力图接近配个的绘画世界,用变形镜头拍摄,画面扭曲破碎,很有点培根画作的味道,很值得一看的片子。弗朗西斯 培根(1909-1996)出身于都柏林,16岁随父母搬到伦敦,严重的疾病让他无法接受正规教育。18岁得培根来到法国巴黎,参观了许多美术馆,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岁他回到伦敦,开始接触油画,同时不断实验水彩画与素描。此时的作品有机而又怪异,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特点,不过一直都默默无闻。19431944年,由于身体的原因而不能服军役,培根把所有精力放在绘画上,成了一名职业画家。 培根的成长背景和经历,造就了他古怪、孤僻、敏感、内心压抑而且强悍的性格,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静如自己的世界,去感觉、去触摸、去表达自己的世界的情绪,这直接导致了他的绘画世界的独特而深邃。培根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彻底看清啦人们战前所骄傲的文明,到了战时全部回归到原始野蛮的状态,战争中的人们野蛮、残暴、恐惧、孤独。而战后,当人们从血腥屠场回到现实,战前习以为常的一切却显得那样的荒诞,不真实了。于是培根在1945年得风景中的人物和1946念得绘画中,易变形古怪,令人惶恐,极具攻击性的画面,创造了她的“非人非兽”的怪异形象,来表现他眼中的真实。培根这样处理画面是为了表达当时欧洲普遍存在的隔离、痛苦的存在意识,更是传达一种精神苦恼。培根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研究过尼采着作、样式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绘画,并深受北欧怪诞风格画家的影响。他习惯使用人物形象作为图画设计的基础,并使画中可视世界的物体和场景带上感情色彩。他常从过去大师的画中选材,然而他对这些题材的态度受制于个人经验和内在的极度痛苦,这是一种幻灭的、兽性的恐怖感情,反映了当代都市生活的精神危机。20世纪50年代,培根用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画作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为本,画了多幅变体画系列作品肖像研究,这些作品给教皇不可一世的统治赋予了恐惧的恶魔形象。他创造了一种虚幻的世界,一种让公众恐惧的梦魇。然而“呈现真实”营造一种尽可能强烈的紧张感才是培根的真正目的。他们有较大的尺寸,表现夸张绮丽,其用色与笔触非常有力。19541961年培根进入新的艺术阶段,开始发展一种变形程度稍弱的风格,更直接的去源于现实生活,用朋友和熟人做模特。培根最擅长运用粗犷强劲的笔触来表现画面中人物的恐怖、荒蛮、孤寂、兴奋和愤怒。培根的笔触中隐含着内心的想象和情绪,虽然人物的形象被肢解甚至扭曲,但依然保持着可以辨认的形象。在培根的笔下,形象不再是再现的重复,而是向人们展现了命运真实的命运。培根形容自己的作品是“试图把某种情绪形象化”。他喜欢表现孤独和苦恼的主题。他所绘制的人物在画面上变成了令人不适的一种恐怖,巨大的痛苦感撞击着观众的心灵。正是这种敢于直视内心的感受,毫不介意的表现在公众视野当中,引起了人们的内心关注,也让当时的画坛为之震撼。在中国同时期的画家张大千的绘画风格完全不同于弗朗西斯 培根,张大千的作品还是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形式。张大千(18991983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张大千幼时,家贫。曾随母、姊、兄学画,打下了绘画基础。他祖上曾作过内江知县,后归田耕读,写诗作画,过着闲淡的田园生活。传到张大千已是第十代。其父张忠发,字怀忠,母亲名叫曾友贞。张忠发夫妇共生育九男二女,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的兄弟张正兰也是现代著名的画家。在他六岁的时候,他就跟着姐姐、哥哥读书识字。九岁时在母亲和姐姐的教导下,正式开始学习绘画、书法。他姐姐琼枝擅长画花卉、小鸟,在幼年时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大千自幼就很聪明,所以作画进步很快。十岁的孩子就能帮助母亲描绘花样,画比较复杂的花卉、人物,写字也很工整。他的四哥张文修在资中教私塾,故大千也就从四兄就读古籍,在课余常随兄赴资中,游览山水名胜,培养了对自然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他起到很好的启蒙作用,同时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后入重庆求精中学读书。18岁时,张大千随兄张善子赴日本留学,学习染织,兼习绘画。20岁时,张大千由日本回国,寓居上海,曾先后拜名书法家曾农髯、李瑞清为师,学习书法诗词。接着因婚姻问题,削发出家,当了一百多天和尚。还俗后,即以其佛门法名“大千”为号,从此全身心致力于书画创作。 爱痕湖是继张大千长江万里图之后的另一巨作,创作于1968年,为张大千爱痕湖系列中最精彩、尺寸最大的一幅。该作品于20世纪60年代曾获展于纽约、波士顿、芝加哥等地的著名画廊,2003年又获展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两种文化之间大型中国现代艺术展,是艺术界公认的张大千泼彩山水最精彩的作品。画面前景为青翠的山峦,后景则一泓湖水,掩映其间;湖的后岸,又有淡墨、淡彩勾勒的屋舍。作品采用的手法,为张大千开一代画风的“泼彩”:抽象的墨与彩“泼”出的山,如海浪般汹涌于画面;清晰、谨饬的房舍,则静处于“波涛”间。构思的宏阔,与细节的清晰,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张大千化用西方抽象派艺术与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水乳交融之作,也是以现代的语言,对北宋雄伟山水的现代性翻译,不仅是张大千的艺术臻于化境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成功的“现代性突围”。 其实张大千的作品大都是体现了“空”,空,也就指代了万物也就是满,所以空与满像上面一样又有了一个交汇点这一点也是道,所以归根结底体现的就是一个“道”字。张大千一生的画风,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开始是石涛渐江大风八大,然后是唐丶宋丶明丶清,再次为敦煌风俗格,晚年之泼墨则已进入世界性了。绘画方面是山水丶花鸟人物等,无所不精。他的书法则得自郑文公丶泰山金刚经之笔法,风格凝重丶奇逸刚健,兼有南帖北碑之味,又能自出新意。其在书画上的成就,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与傅心畲有“南傅北张”之称 现今的当代艺术包括观念艺术、行为艺术、传统绘画艺术,依然可以看培根绘画艺术的影响,他的样式、主题思想、技法北很多的当代艺术家模仿玩味。在精神世界上没有人可以达到培根哦高度,当今的艺术家们对艺术的本质,没有了方向和责任,只因金钱至上的思想,各种偽艺术、媚俗艺术以次充好,充斥着人们的眼睛和心灵。我们的世界被各种虚幻的欲望包围着,人们只关心自己的死活,只知道不停的走,为什么不能停下来看一看这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个烟雾弥漫的世界。培根就是在看着这个世界,反思着这个世界。就是弗朗西斯 培根的绘画艺术的价值意义所在。张大千的作品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