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化与化归思想中的“入口”策略 “解题想要快,转化要先行,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可是从何处开始转化,如何找到转化的入口,总是让我们迷惘,真是万事开头难”这是一个高三学生在学习中的苦恼。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如何寻找和构建实现转化的解题“入口”。一根据动与静的联系实施转化xyO(图1)【例1】椭圆的焦点为,点P为其上的动点,当为钝角时,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入口分析】题中运动变化的是点P,静止的是椭圆与其两焦点,随P而变化,可从锐角到钝角变化,区分锐角与钝角的中间量为直角,只要能够确定为直角的位置就可以求出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故只需确定为直角的位置即可。解析:椭圆中a=3,b=2,c=,当为直角时,以FF为直径做一个圆与元椭圆相交于两点PP(如图1),在椭圆位于圆内的弧上任取一点P连F2P并延长交圆于A,连F1和F,为直角,的外角必为钝角。由圆x2+y2=5与椭圆方程联立即可解出x1,2=,故xp(,)。【评注】研究动点问题,通常通过观察动点的变化规律,找准谁动、谁静,再根据动与静的关系确定特殊位置,实现从“动”到“静”的转化,从而构想出相应的模型,实现证明和求解。A1 C1 B1 MA C P1 BP(图2-2)【例2】 如图2-1,在正三棱柱ABCABC中,AB3,AA4,M为AA的中点,一只蚂蚁从BC上一点P出发,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到点去觅食,且PC=BC。A1 C1 B1 MA C B P (图2-1)求:()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长;()求蚂蚁走过的最短路线的长度。【入口分析】题中的路径和点N的位置是“动”的,PN,NM为线段时路径PM最短;点P、M和各侧面及侧棱CC1是“静”的,M与P在不同的侧面内,若能将其化归到同一个面内,就可知两点间的距离最短。解析:()沿AA1将正三棱柱ABCABC的侧面展开得一个长为,宽为的矩形,其对角线边长为.(图3-2)(图3-1)()如上图2-2,将侧面BBCC绕棱 CC旋转120使其与侧面AACC在同一平面上,点运动到点的位置,连接MP,则MP就是由点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到点的最短路线,在tMAP中,由勾股定理得MP2=(3)2+22=29, MP=【评注】对于几何中的翻折、对称问题一般通过抓住题中的动态关系,将动态问题静态化,采用曲直互化,实现将立体问题平面化,解决问题时简捷、直观。二根据量的变与不变实施转化【例3】如图3-1,平面中两条直线和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若、分别是M到直线和的距离,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是点M的“距离坐标”已知常数0,0,给出下列命题: 若0,则“距离坐标”为(0,0)的点有且仅有1个;若0,且0,则“距离坐标”为(,)的点有且仅有2个;若0,则“距离坐标”为(,)的点有且仅有4个上述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入口分析】题中的量有变与不变的关系,当点(p,q)确定后,M到直线l1、l2的距离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位置,考查p固定,可转化为到l1距离为p的点,其轨迹为两直线,q固定也一样,再数形结合。解析:分别作与l1、l2距离为p、q的直线l11、l12、 l21、l22,由图3-2可知选(D)。 正确,此点为点O; 正确,注意到为常数,由中必有一个为零,另一个非零,从而可知有且仅有2个点,这两点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且到另一直线的距离为(或); 正确,四个交点为与直线l1相距为的两条平行线和与直线l2相距为的两条平行线的交点。【评注】对焦点的个数研究,通常要抓住题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变量是什么,变与不变之间存在何关系,再由交轨、平移、对称等途径实现转化,由图形特征得出结论。【例4】若不等式对一切均成立,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入口分析】题中p的范围是不变的是已知的,的范围为所求,其值是变化的,随p的变化,的范围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故可整理构建关于p的函数g(p),以为参数,转化为0,4上g(p)与0的大小关系进行求解。解析: 令,则要使它对均有,只要有 或。【评注】在有几个变量的问题中,常常有一个变元处于主要地位,我们称之为主元,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总是紧紧抓住主元不放,这在很多情况下是正确的。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此路往往不通,这时若能变更主元,转移变元在问题中的地位,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实行主元与次元的转化,使问题变成关于p的一次不等式,使问题实现了从高维向低维转化,解题简单易行。三根据数式与图形的结构特征实施转化【例5】设u,vR,且|u|,v0,则(uv)2+()2的最小值为 .【入口分析】从数式的形与构来看于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平方同构,可视为两点间的距离的平方即可找到解题入口。O xP P0QFy(图4)解析:(uv)2+()2可视为点P(u,)与点Q(v,)之间的距离的平方,P的轨迹为上半圆x2+y2=2,Q的轨迹为曲线C:y=,由图4可知连接QO交半圆于P0,过P0作元的切线交PQ于F,在RtQP0F中,FQQP0,故PQQFQP0,|u|,v0, PQmin=QO-OP0,PQ=,当且仅当时取等号,PQmin=-=,故填8。x(图5-1) yOP【评注】数式的最值问题,通常可通过对其结构与形式特征进行观察,类比,联想与已知的定理、定义、性质等形式类似,实现转化,构建解题思路。【例6】如图5-1,M(-2,0)和N(2,0)是平面上的两点,动点P满足:|PM|+|PN|=6()求点P的轨迹方程;()若|PM|PN|=,求点P的坐标.【入口分析】根据已知条件“|PM|+|PN|=6”和“轨迹”易转化为利用椭圆的定义得点P的轨迹方程,由()中的等式可变形转为向量的模和数量积,结合总条件,在中研究边与角之间的关系。得出P轨迹方程,实现向交轨问题转化(如图5-2)。xy(图5-2) 解析:()由椭圆的定义,点P的轨迹是以M、N为焦点,长轴长2a=6的椭圆. 则其c=2,a=3,b=,椭圆的方程为 ()由|PM|PN|=,得|PM|PN|cosMPN=|PM|PN|-2因为cosMPN1,P不为椭圆长轴顶点,故P、M、N构成三角形.在PMN中,|MN|=4,由余弦定理有|MN|2=|PM|2+|PN|2-2|PM|PN|cosMPN 将代入,得42=|PM|2+|PN|2-2(|PM|PN|-2),(|PM|-|PN|)2=12,即|PM|-|PN|=,点P在以M、N为焦点,实轴长为的双曲线上. 由()知,点P的坐标又满足,所以由方程组 解得 即P点坐标为【评注】解析几何问题通常要画出图形,根据图形特征,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实现问题的转化,再求解。四根据正与反的关系实施转化【例7】封不同的信发往处不同地址,由于装信封时未经仔细检查,信收到后发现有封的内容和地址错位,发生这种错误的可能情形种数为() 35 70 105 175【入口分析】由封的内容和地址错位的对立是4封的内容和地址正确,先正确后后错误,就实现了问题的转化。解析:先选出封正确的,然后让余下封出错,共有故选B。【评注】排列组合、概率等问题当正面考虑较困难时,通常从其对立面入手,进行正与反的转化,再求解。【例8】一个袋中有若干个大小相同的黑球、白球和红球。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得到黑球的概率是;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得到1个白球的概率是。()若袋中共有10个球,(i)求白球的个数; (ii)从袋中任意摸出3个球,记得到白球的个数为,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求证: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得到1个黑球的概率不大于。并指出袋中哪种颜色的球个数最少。【入口分析】题中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2个球,至少得到1个白球的概率,可先考查其对立事件:没有一个白球的概率,可解出第一问;第()看上去很不好做,若抓住“至少得到1个黑球的概率不大于”其对立事件为“没有一个黑球的概率为”就可实现转化,再根据单调性给与证明和求解。解析:()(i)记“从袋中任意摸出两个球,至少得到一个白球”为事件A,设袋中白球的个数为,则,得到故白球有5个(ii)随机变量的取值为0,1,2,3,分布列是0123的数学期望()设袋中有n个球,其中y个黑球,y=,事件B:从袋中任意摸出两个球,至少有一个黑球,则P()=上述式随n的增大而增大,且n5 P()=, P(B)=1- P()由于P(A)P(B),则白球比黑球多, 黑球个数为,则白球个数多于, 红球个数少于,故袋中红球个数最少。【评注】对于至多至少问题,或正面解决较困难得问题,都可以通过正与反的转化,考虑其对立事件,实现问题求解,简化求解过程。五根据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转化【例9】设函数f(x)=ax3-3x+1(xR),若对于任意的x-1,1都有f(x)0成立,则实数的值为 【入口分析】对任意的x-1,1都有f(x)0成立,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范围,这里可变的是x,若将参数分化出来,转化为a关于x的函数或不等式关系,就可转为最值问题,再转为不等式,然后可以通过求导研究关于x的函数,判断其单调性并求出其最值。解析:若,则不论取何值,f(x)0显然成立;当 即x-1,1时,f(x)=ax3-3x+10可化为:a,设,则, 所以g(x)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因此g(x)max=g()=4,从而4;当x0 即时,f(x)=ax3-3x+10可化为a,g(x)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因此g(x)max=g(-1)=4,从而4,综上a4.【评注】对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常要将参数分离出来,利用问题与条件之间所蕴含的关系转化为研究函数的最值。通过求导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在情况不定时要转化为对其取值进行分类讨论。 【例10】设p,q为实数,是方程x2-px+q=0的两个实根,数列xn满足x1=p,x2=p2-q,xn=p xn-1-q xn-2,(n=3,4,)(1)证明:+=p,=q(2)求数列xn的通项公式;(3)若p=1,q=,求xn的前n项和Sn。【入口分析】(1),是方程x2-px+q=0的两个实根,是根与方程的关系,可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零点式,由多项式相等来实现证明(1)(也可直接用求根公式)。由(1)代入xn=p xn-1 -q xn-2可转化为一个新的等比数列,从而实现题可解。(3)书写条件与结论,将Sn乘上可化归为课本上的错位相减法,实现题的可解。解析:(1),是方程x2-px+q=0的两个实根,则(x-)(x-)= x2-px+q+=p,=q。(2)由(1)有+=p,=q,从而xn=p xn-1 -q xn-2=(+)xn-1-xn-2,xn -xn-1=(xn-1-xn-2)(n=3,4,),令an= xn -xn-1(n=2,3,),则有a2= x2 -x1=p2-q-p=2,an=an-1=2an-2=n (n=3,4,), 当n3时,xn= xn-1 + an= xn-1+n=(xn-2+n-1)+n=2xn-2+n-1+n=n-2x2+(n-33+n-44+n-55+n-1+n),而x1=p=+,x2=p2-q=2+2当n3时,xn=n+n-1+n-22+n-33+n-44+n-55+n-1+n,当n1时,xn=n+n-1+n-22+n-33+n-44+n-55+n-1+n,xn=(3)若p=1,q=,则=,这时xn =其前n项的和为Sn=21+32+(n+1)n=10+21+32+(n+1)n-10Sn-Sn=0+1+2+n-(n+1)n+1-0(1-)= =, Sn=2=3-【评注】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前n项的和等知识,需要根据问题与条件之间所蕴含的关系,对函数与方程、分类与整合、特殊与一般进行相互的转化与化归,进行抽象概括、推理论证和运算来实现求解。作者:段贤清,联系地此:湖南省长沙县第三中学,邮编: 410148联系电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工勤事务岗工作人员(驾驶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北京海淀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45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小学安全培训新闻课件
- 安全培训教师对学员评价课件
- 2025湖南湘潭韶山旅游发展集团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伊春金林区公益性岗位招聘1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广东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交通运输大类】模拟练习
- 安全培训教学启发课件
- Imirestat-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主题班会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微机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 DB34T 4718-2024 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成果质量检查验收规范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五十八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教学课件
- DL∕T 5371-2017 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锚杆格梁施工合同书
- 汽车用品采购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