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_第1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_第2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_第3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_第4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乙酸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乙醇的性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知道乙醇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反应、氧化反应);4、 通过实验、计算等方法,推导乙醇的分子结构;过程与方法:1、 培养观察、分析思维的能力;2、 通过认识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推测其可能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3、通过探究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本质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中乙醇用途的列举,培养学生体验生活和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2、 通过模仿乙醇在人体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片断,使学生了解大量饮酒的危害。3、 体验合作、探究学习带来的乐趣。学习重点与难点: 1、乙醇的化学性质 2、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催化氧化【阅读议点】一乙醇1.乙醇的组成和结构 乙醇的分子式是 ,结构式是 ,结构简式是 。官能团_基,写作_2.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俗称 ,是 的 体,具有挥发性,跟水以 互溶。市售的乙醇有工业酒精、无水酒精。医疗上消毒用的酒精是体积分数为 的乙醇溶液。酒精中含水的检验: 3.乙醇的化学性质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方程式 ;乙醇的氧化反应乙醇的燃烧反应方程式 。乙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4.乙醇的工业制法乙烯直接水化法发酵法【知识点拨】【实验探究】1、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3-2 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粒擦干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针头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并把已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前面做过的水与钠反应的实验,并完成下表:物质项目金属钠的变化气体燃烧现象检验产物水乙醇2、乙醇催化氧化用小试管取mL无水乙醇,浸入热水中。加热一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至红热将铜丝趁热插到盛有乙醇的试管底部反复操作几次,观察铜丝颜色和液体气味的变化。实验现象a. b. 思考铜丝在此实验中起什么作用?红色黑色: 黑色红色: 3、从乙醇的结构看其发生化学反应时键的断裂位置有:2、羟基与氢氧根的差异羟基氢氧根电子式电性存在活性【问题讨论】1、 钠与乙醇的反应与钠与水的反应相比较在现象上的不同有那些?从比较中说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比水分子中氢原子?2、乙醇的用途有哪些?3、一天派出所民警送来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是水、乙醇、盐酸、浓硫酸,说是农村群众吵架了,拿来吓唬人的,你能否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4、乙醇和甲醇有何区别?5、酒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常见的酒有哪些?酒的度数是如何规定的?【针对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 )ACuSO45H2O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金属钠2.下列物质中,属新的可再生能源的是( ),是酒的主要成分的是( )ACH3OH BC2H5OH C乙二醇 D丙三醇3.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2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为( )A.1.4g B.2.2g C.4.4g D.2.2-4.4g4、近几年,我国连续发生了几起严重的假酒中毒事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饮用酒中含有大量的( ) A、甲醇 B、乙醇 C、甲醛 D、甲酸5用普通酒精制无水酒精的方法是( )A加入NaOH溶液蒸馏 B用浓硫酸脱水C加入无水硫酸铜过滤 D加入新制的生石灰蒸馏6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 B C D7质量为ag的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为红色,而且质量仍为ag的是( )A盐酸B乙醇C一氧化碳D硝酸二、填空题8、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醇(CH3OH)与钠的反应丙醇(CH3CH2CH2OH)与钠的反应甲醇的燃烧*甲醇的催化氧化*丙醇的氧化 丙醇的燃烧9、乙醇的沸点比水的低,用蒸馏的方法可以使乙醇和大部分的水分开,得到含乙醇体积分数约95.6的酒精。在95.6的酒精中加入生石灰加热回流,可以得到99.5的酒精,含有乙醇99.5以上的酒精称为无水酒精。问: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什么?第二课时学习内容:乙酸的性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2、掌握酯化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思维、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参与意识2、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体验,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与难点: 乙酸的化学性质【阅读议点】二、乙酸1、乙酸的组成与结构乙酸的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是 。从结构上看,乙酸是 和 相联接而成的。由于乙酸分子中羧基和羟基的相互影响,使羟基上的氢更活泼,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出氢离子,乙酸是一种典型的有机弱酸;羟基的存在也使羧基的加成反应相当困难,很难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2、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是 、 液体,乙酸在温度低于它的熔点(16.6)时会变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叫 。3、乙酸的化学性质(1)弱酸性:CH3COOH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产生H+,从而使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 (电离方程式);乙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举一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举一例);与某些盐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举一例);(2)酯化反应:酸和醇相互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4、乙酸的用途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如维纶)、喷漆溶剂、香料、染料、医药以及农药等。三、酯1酯的结构式: (其中两个烃基R和R,可不一样,左边的烃基还可以是H)2酯的物理性质: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 ,难溶于 ,易溶于 。3酯的水解:【知识点拨】1、 家庭中经常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的暖水瓶或水壶,以清除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什么性质?通过这个事实你能比较出醋酸和碳酸的酸性强弱吗?2、设计实验: A、验证乙酸的酸性 B、比较乙酸和碳酸酸性强弱演示实验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3mL的稀醋酸溶液,分别滴加石蕊试液、碳酸钠溶液,观察并记录试验现象。 实验项目实验现象实验在醋酸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在醋酸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总结(1)乙酸具有一元弱酸性,电离方程式为 ,(2)乙酸的酸性比碳酸 ,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 乙3、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连接好后,小心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现象 思考(1)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小火加热?(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4)乙酸乙酯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5)写出乙酸与乙醇反应方程式。(6)酯化反应是【问题讨论】1、红葡萄酒密封贮存时间越长,为什么质量越好?2、醇羟基、和羧酸羟基的比较物质结构简式羟基中H原子的活泼性酸性与钠反应与NaOH反应与Na2CO3反应与NaHCO3的反应乙醇乙酸3、为什么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乙酸乙酯?导管口为何不能插入碳酸钠溶液中?4、酯化反应中生成物水分子里的氧原子是由醇提供,还是由羧酸提供?【针对检测】一、选择题1、有关乙酸的分子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分子中有两个碳原子 B、乙酸分子是由一个乙基和一个羧基构成C、乙酸分子的官能团是羧基 D、乙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2、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B、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C、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D、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3、关于乙酸的酯化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反应 B、属于取代反应C、酸去氢, 醇去羟基 D、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4、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5、与金属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均能反应的是( )A、CH3CH2OH B、CH3CHO C、CH3OH D、CH3COOH6、下列物质中最难电离出H+的是( )A、CH3COOH B、C2H5OH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