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及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是研究微生物所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显微镜的发明,帮助人类揭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奥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显微镜已从利用可见光的范围扩大到利用紫外光源及非光源的电子显微镜,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显微镜的放大率和分辨率。当今微生物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无论是观察微生物的个体形态还是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都必须使用它。因此我们应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以达到正确使用和保养的目的。除暗视野显微镜和相差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活的细菌细胞外,其他普通光学显微镜大都用来观察经染色后的细菌细胞,只有经过染色的细胞才能看清其形态和构造。因此各种染色法也是微生物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技术。 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2正确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概述】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因此,显微镜是研究微生物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所以,掌握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是进行微生物实验研究的基本技能。【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及台上的标本推进器、镜筒、物镜转换盘、升降调节器等,其主要作用是支撑、固定镜头、调节物象焦距、搁置和移动标本。光学系统包括反光镜(或电光源)、光圈、聚光器、物镜、目镜等,作用是收集光源并聚集于标本上,然后通过透镜放大成像,使人眼可以分辨在裸眼时不能看见的细节。物镜一般有4、10、40、100(或90)等几种。100的是油镜,是微生物实验最常用的物镜。因为目镜多为10,所以使用油镜观察标本时,放大倍数为1000,可以将1m左右的细菌放大至1mm左右。1机械装置(1)镜座和镜臂:它们是显微镜的基本骨架,起稳固和支持显微镜的作用。直筒显微镜的镜臂与镜座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显微镜倾斜一定的角度便于观察。(2)镜筒:它是一个金属制的圆筒,其上端安放目镜,下端安装转换器,镜筒的长度是固定的,通常是160mm。有些显微镜的镜筒长度是可调节的。(3)转换器:它是一个用于安装物镜的圆盘,其上可装3-4个物镜。为使用方便,物镜应按低倍到高倍的顺序安装。转换物镜时,必须用手按住圆盘旋转,勿用手指直接推动物镜,以免使物镜和转换器间的螺旋松脱而损坏显微镜。(4)镜台:用于安放玻片。镜台上安装有玻片夹或玻片移动器,调节移动器上的螺旋可使标本前后、左右移动,有些移动器上还装有刻度标尺,可标定标本的位置,便于重复观察。目镜物镜转换器物镜标本推进器载物台光圈集光器反光镜镜座标本推进器旋钮细调节轮粗调节轮镜臂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5)调焦装置:调焦装置即安装在镜筒后方两侧的粗螺旋和细螺旋,用于调节物镜和标本间的距离,使物像更清晰。粗螺旋转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10mm,细螺旋旋转一圈可使镜筒升降约0.1mm的距离2光学系统(1)目镜:目镜的功能是把物镜放大的物像再次放大。目镜由两片透镜组成,上面一块为接目透镜,下面一块为聚透镜,两片透镜之间有一光阑。光阑的大小决定了视野的大小,光阑的边缘就是视野的边缘,故又称视野光阑。由于标本正好在光阑上成像,因此在光阑上粘一小段细发作为指针,可用来指示标本的具体部位。光阑上还可放置测量微生物大小的目镜测微尺。目镜上标有5x、10 x、15x等放大倍数,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其口径是统一的,可互换位用。(2)物镜: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件。物镜有低倍(10 x以下)、中倍(20x)、高倍(40-65x)和油镜(90x以上)等不同的放大倍数。油镜简上刻有“OI”或“HI”字样,也有刻一圈红线或黑线为标记的,借以区别于其他物镜。物镜上标有放大倍数、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简写为NA)、工作距离(物镜下端至盖玻片间的距离,mm)及要求盖玻片的厚度等主要参数。数值孔径系指介质的折射率与镜口角12正弦的乘积,可用NA=nsin/2表示。式中,n为物瓷与标本问折射率,为镜口角(通过标本的光线延伸到物镜前镜边缘所形成的夹角。显微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物镜分辨力的大小。所谓分辨力就是显微镜工作时分辨出两点间最小距离(D)的能力。D值愈小表明分辨力愈高。D值可用下列公式表示。D=0.61/NA要提高物镜的分辨力有两条途径缩短光的波长。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缺点是所用的照明光源不可能超过可见光的波长范围(约400770)。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其影响因素之一是镜口角,当sin增大到最大时,值90,就是说进入透镜的光线与光轴成90角,这是不可能的,所以sin/2的最大值总是小于1。现在所用的油镜其为60左右。影响数值孔径的另一因素是介质的折射率,不同介质的折射率是不同的,空气的折射率为1.0,水的折射率为133,香柏油的折射率为162,玻璃的折射率为1.5。因此,通常在物镜和标本之间加入香柏油作介质就可使数值孔径值增大到1.21.4l。所以,当用数值孔径为1.25的油镜来观察标本时,就能分辨出距离不小于0.2m的物体,而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在0.5m左右,故在油镜下能看清其细胞形态及某些构造。显微镜的总放大率是指物镜放大率和目镜放大率的乘积。但由于物镜和目镜搭配的不同,其分辨力也不同,例如,在总放大率一样的情况下,采用数值孔径大的40倍物镜和10倍目镜相搭配其分辨力就比数值孔径小的20倍物镜和90倍目镜相搭配时要高些,效果也比较好。(3)聚光器:聚光器起会聚光线的作用,可上下移动在其边框上刻有数值孔径值。当用低倍物镜时聚光器应下降而当用油镜时则聚光器应升到最高位置。在聚光器的下方安装有可变光阑(光圈),它是由十几张金属薄片组成可放大或缩小用以调节光强度和数值孔径的大小。在观察较透明的标本时,光圈宜缩小一些,这时分辨力虽降低,但反差增强,从而使透明的标本看得更清楚。但不宜将光圈关得太小,以免由于光干涉现象而导致成像模糊。(4)反光镜:反光镜安装在聚光器下方的镜座上,它是一个有平、凹两个面的双面镜,可以在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上任意旋转。其作用是采集光线,并将光线射向聚光器。凹面镜能起会聚光线的作用。因此,未安装聚光器的显微镜及光源较弱时可应用凹面镜,而在光源较强及用聚光器时一般可用平面镜。【材料和器皿】1 标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的染色涂片,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s)的水封片。2仪器:显微镜(有油镜)。3其他: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等。【方法和步骤】1用低倍镜观察酵母菌(1)调节光源,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上升聚光器,可变光阑完全打开,然后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一般以采集北窗射入的自然光为宜,不宜采用直射日光。如遇阴天或晚上可用普通日光灯或台灯照明。当用显微镜灯(钨丝灯泡)照明时,因其亮度较强,而且发射光谱中有较多刺激眼睛的红光,故应根据标本染色情况选用绿色、黄绿或蓝绿色滤光器或一面磨砂的有色滤光片,以减弱光的强度同时又可吸收掉红光,使视野光线柔和,并可保护眼睛。旋转反光镜,使光线投射到反光镜中央,并调节聚光器或调节光圈大小,使视野得到均匀的照明。(2)调节聚光器和物镜数值孔径相一致:取下目镜直接向镜筒内观察先将可变光阑缩到最小,再慢慢地打开,使聚光器的孔径与视野的直径一样大,然后再放回目镜。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使入射光所展开的角度与镜口角的角度相符合,否则因光因开得太大而超过物镜的数值孔径时,会产生光斑;如光圈收得太小则降低分辨力,从而影响了物像的清晰度。因为各物镜的数值孔径不同,所以每转换一次物镜都要进行调节。在实际操作中观察者往往只根据视野的亮度和标本明暗对比度来调节光圈大小,而不考虑聚光器与物镜数值孔径的配合。只要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这种调节法也是可取的。但是,对于使用显微镜的工作者来讲,必须了解这一操作的目的和原理,这样在操作时就能运用自如。(3)放置标本:上升镜筒将酿酒酵母水封片放在镜台上,用玻片夹夹住然后降下低倍物镜,使其下端接近于玻片。(4)调焦:转动粗螺旋,使镜筒逐渐上升到看见模糊物像时,再转动细螺旋,调节到物像清晰时为止。(5)观察观察并绘制酵母菌形态。如要精细观察可转换高倍镜。2高倍镜观察(1)将在低倍镜下找到的合适部位移至视野当中。玻片透镜香柏油 油镜原理示意图(2)转换高倍镜:用手按住转换器慢慢地旋转,当听到“喀嚓”一声即表明物镜已转到正确的工作位置上。(3)调焦:使用齐焦物镜时,只要从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再稍调一下细螺旋就可看清物像。如用不齐焦的物镜时,每转换一次物镜都要进行调焦,即先使物镜降至非常靠近玻片的位置,然后再慢慢上升镜筒并细心调节粗、细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4)观察:仔细地观察酵母菌的结构。3用油镜观察细菌(1)放置标本:将染色的细菌涂片置于镜台上。(2)找合适的视野:先用低倍镜寻找合适的视野,并将欲观察的部位穆到视野中央。(3)转换油镜:将油镜转到工作位置。(4)调节聚光器与油镜数值孔径相一致:只要将聚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可变光光阑开到最大,此时两者的数值孔径即达到一致。(5)加香柏油:从双层瓶的内层小管中取香柏油12滴加到欲观察部位的涂片上(切勿加多),然后将油镜转到工作位置,下降镜头使油镜浸入香柏油中,并从侧面观察使镜头降至既非常接近玻片,又不能与玻片相撞的合适位置。(6)调焦:从目镜中观察,同时转动粗螺旋(切忌反方向旋转),缓慢地提升油镜至出现模糊的物像时再用细螺旋调节至物像清晰为止。如按上述操作还找不到目的物,一种可能是油镜头下降还未到位,另一种可能是油镜上升太快,以至眼睛捕捉不到一闪而过的物像。遇此情况,应重新操作。(7)观察:仔细观察细菌形态并将结果填入表中。4显微镜用毕后的处理(1)上升镜筒取下玻片(2)清洁显微镜:清洁油镜,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沾少许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掉残留的香柏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抹去残留的二甲苯;清洁目镜和其他物镜,用擦镜纸擦净其他的物镜和目镜;用柔软的绸布螺净机械部分的灰尘。(3)清洁后应将物镜转成“八”字式,缓慢下降镜筒,使物镜搁在镜台上。将聚光器降到最低位置。反光镜转成垂直状。(4)去除细菌涂片上的香柏油:加23滴二甲苯于涂片上,使香柏油溶解,再用毛边纸轻轻压在涂片上,吸掉二甲苯和香柏油以免损坏涂片。【记录结果】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于下表中低 倍放大倍数_高 倍放大倍数_油 镜放大倍数_ 酿酒酵母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注意事项】1显微镜使用时应小心爱护,不得随意拆卸,搬动显微镜时应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底座,使镜身保持直立,并紧靠身体。切忌单手拎提。2载物台要放平,以防滴加的香柏油流出玻片,各个镜面切忌用手涂抹,以免手上的油、汗污损镜面,造成日后发霉。 3用二甲苯接镜头时用量要少,不宜久抹,以防溶解胶粘透镜的树脂。切勿用乙醇擦镜头和支架。4因油镜的工作距离甚短,故操作时要特别谨慎切忌采用眼睛对着目镜边观察边下降镜筒的错误操作。5调节粗调节器时,动作要轻,侧面观察镜头和玻片的距离,注意使镜头与玻片不相碰。6用擦镜纸擦拭油镜头时,注意手法轻柔,并按同一方向拖拭,防止旋转擦拭,以免损伤贵重的油镜光学系统。【思考题】1要使视野明亮,除光源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2使用油镜应注意哪些问题?3试列表比较油镜、高倍镜和低倍境在数值孔径、工作距离及物镜镜头的大小等方面的差别。4试述影响分辨力的三因素。5当物镜由低倍转到油镜时,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视野的亮度是增强还是减弱?应如何调节?2 细菌的涂片及简单染色法【目的】1掌握细菌的涂片和简单染色技术。【概述】细菌的涂片和染色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类。碱性染料的离子带正电荷,能和带负电荷的物质结合,因细菌蛋白质等电点较低,当它生长子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时常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或孔雀绿等)使其着色。酸性染料的离子带负电荷,能与带正电荷的物质结合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因此易被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等酸性染料着色。中性染料是前两者的结合物又称复合染料,如伊红美蓝、伊红天青等。简单染色法即仅用一种染料使细菌着色。此法虽手续简便,但般只能显示其形态,不能辨别其构造。染色前必须先固定细菌。其目的有二:一是杀死细菌并使菌体钻附于玻片上,二是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常用的有加热和化学固定两种方法。固定时应尽量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材料和器皿】1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仪器:显微镜。3染料:草酸铵结品紫或石炭复红。4材料:载玻片,擦镜纸,二甲苯,香柏油和玻片搁架等。【方法和步骤】1涂片:在洁净无油腻的玻片中央放一小滴水(或用接种环挑l2滴水),用无菌的接种环挑取少量菌体与水滴充分混匀,涂成极薄的菌膜。涂布面积约12。2固定:手执玻片一端,有菌膜的一面朝上,通过微火3次(用手指触涂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待玻片冷却后,再加染料。3染色:玻片置于玻片搁架上,加适量(以盖满菌膜为度)结晶紫染色液(或石炭酸复红液)于菌膜部位,染12min。4水洗:倾去染色液,用洗瓶中的自来水,自玻片一端轻轻冲洗至流下的水中无染色液的颜色时为止。5。干燥: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纸盖在涂片部位以吸取水分(注意勿擦去菌体)。6镜检:用油镜观察并绘细菌形态图于记录表中。染色过程示意图7清理:实验完毕,要求清洁显微镜。有菌的玻片用洗衣粉水煮沸后,清洗干净。【结果记录】将细菌简单染色和形态观察的结果记录于下表中菌名染色液名称菌体颜色菌体形态(画图)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注意事项】1玻片要洁净无油,否则菌浓涂不开。2挑菌量宜少,涂片宜薄,过厚则不易观察。【思考题】1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你在涂片染色过程中曾遇到什么问题?试分析其中原因。 3 革兰氏染色法【目的】1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并掌握革兰氏染色方法。2熟悉革兰染色法在鉴定细菌上的重要意义。【概述】细菌染色法是细菌形态学检查的一项基本技术。由于细菌个体微小,无色半透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清晰观察,一般需经染色来增加反差,从而有利于对细菌标本的观察。染料有带阴离子着色基团的酸性染料和带阳离子着色基团的碱性染料。在一般生理条件下(pH 7.4左右),细菌菌体都带负电荷,故用于细菌染色的染料多为带阳离子着色基团的苯胺染料,如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等,它们较易与细菌菌体结合。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性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的主要步骤是先用结晶紫进行初染,再加媒染剂碘液,以增加染料与细胞的亲和力,使结晶紫和碘在细胞膜上形成分子量较大的复合物,然后用脱色剂(乙醇或丙酮)脱色,最后用沙黄复染。凡细菌不被脱色而保留初染剂的颜色(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如被脱色后又染上复染剂的颜色(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菌。该染色法之所以能将细菌区分为G+菌和G-菌,是由于这两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丙酮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性,使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沙黄复染后就染成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较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而使肽聚糖层的孔径缩小,通透性降低,因此细菌仍保留初染时的颜色。革兰染色的原理目前存在三种假说。1)通透性学说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透入;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薄,含大量脂质,乙醇易渗入。2)等电点学说 革兰阳性菌等电点(pI 23)比革兰阴性菌(pI 45)低,在相同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多,故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牢固,不易脱色。3)化学学说 革兰阳性菌菌体含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被乙醇脱色;革兰阴性菌菌体含核糖核酸镁盐很少,故易被脱色。革兰(Gram)染色法是细菌学中最常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用本法不仅可以观察细菌的形态和排列方式,还可根据染色结果将所有细菌分成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两大类;不被酒精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G+菌),被酒精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 (G菌)。革兰染色法不仅有助于细菌的鉴别,同时还为分析细菌的致病性和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了依据。在细菌标本染色前,必须将细菌固定在载玻片上,常用的固定方法为加热法,其目的是杀死细菌,且保持原有形态,并使细菌粘附在载玻片上,不致染色时脱落。【材料和器皿】1. 菌种:大肠杆菌斜面菌种一支,金黄色葡萄球菌斜面菌种一支。2仪器:显微镜。3染色液: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鲁格(Lugol)碘液,95%乙醇,05沙黄染色液。4材料: 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毛边纸,染色缸等。【方法和步骤】1涂片(1)常规涂片法:挑l环水于载玻片上,再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玻片上的水滴混合均匀。并涂成薄的菌膜(注意挑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量应少于大肠杆菌)。(2)“三区”涂片洗在玻片的左、右端各加l滴水,用无菌接种环挑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左边水滴充分混合成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区域,并将少量菌液延伸至玻片的中央。再用无菌的接种环挑少量大肠杆菌与右边水滴充分混合成仅有大肠杆菌的区域,并将少量大肠杆菌液延伸至玻片中央,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混合成含有两种菌的混合区.2固定涂片在空气中干燥。手执玻片一端,有菌膜的一面朝上玻片在微火上通过3次(用手指触涂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待冷却后,再加染料。3染色(1)初染:将玻片置于玻片搁架上,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加量以盖满菌膜为度),染色12min。倾去染色液,用自来水小心地冲洗。(2)媒染:滴加鲁格碘液,染l一2min,水洗。(3)脱色:滴加95乙醇,将玻片稍摇晃几下即倾去乙醇,如此重复23次,立即水洗,以终止脱色。(4)复染:滴加沙黄液,染色23min,水洗。最后用吸水纸轻轻吸干。4镜检用油镜观察,将结果记录于表中。5实验完毕后处理(1)清洁显微镜:按实验1.1中方法进行。(2)清洗染色破扇用洗衣粉水煮沸、清洗、晾干后备用。【结果记录】将革兰氏染色的结果记录于下表中。菌名菌体颜色菌体形态G+或G-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注意事项】1标本片不能涂的太薄或太厚,以免影响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天际租赁合同范本
- 细菌性食物中毒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烹饪营养与安全-中餐烹饪-旅游大类
- 3.3DNA复制方式的推测和实验证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 快递加盟经营合同
- 1.13 近似数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 6.2 多彩的职业(说课稿)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
- 关于国庆节周记范文锦集7篇
- 中医学试题及答案
- 商业街区商铺产权交易及社区配套服务合同
- 智能家居体验店租赁及产品销售合同
- 肇庆端州正西社区评估报告
- 朝天椒栽培技术课件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首次执行衔接问题-行政
- 斯蒂芬金英语介绍
- 秋天的雨 省赛获奖
- JJF 1015-2014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通用规范
- GB/T 8332-2008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 GB/T 38597-2020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涂料产品技术要求
- GB/T 21073-2007环氧涂层七丝预应力钢绞线
- 胸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课件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