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歧义现象歧义句是指一个完整的句子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对完整的意思。歧义现象在正常情况下,一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是单一的,明确的,不会使人产生误解。但是有时某些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意思并不清楚,有几种不同的解释,究竟如何理解,令人捉摸不定,这就是遇上了歧义现象。歧义是指语言文字两歧或多歧的意义,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也即一个词语或句子在脱离语境,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有两种或几种不同的表达意思,模棱两可,既可这样理解,又可那样理解,语义不确定。造成歧义的原因各不相同,歧义的类型较多,在试题中常见的主要就有以下几种:(1) 词的多义:请立即上马。“上马”可理解为“某人跨上了马背”或“某项工程上马”。我买的那只灯泡早就报销了.“报销”,既可理解为“核销”,又可理解为“报废”。(2) 词类不同: “饭不热了”,“热”是动词,意即不用热饭了,凉的也可以吃;“热”是形容词,意即饭凉了。“他原来住在这里”,“原来”做名词,意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原来”做副词,意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3) 结构关系不同: 进口彩电。 “进口彩电”可以是偏正关系,也可以是动宾关系; “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4) 层次组合不同:“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5) 深层语义关系不同:“开刀的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 “妇女理发店”,可能是由妇女开办的理发店,也可能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理发店。(6) 语境不同: 生一个最好。对想多生子女的人来讲,“生一个最好”是劝他不要再生,一个已够了,而对不想生孩子的人来讲,是劝他生一个,不要不生; 今天星期天。至于“今天星期天”对不同人就有可能含义大相径庭,孩子说话可以是想出去玩,妻子说这话可能是想让丈夫帮助打扫房间等等。(7) 轻重音不同: 他一个早晨就写了这封信。“就”轻读,句子是说“他”效率高;“就”重读,意思是说“他”效率低。有时轻读重读不仅影响意思,还影响结构关系。 我想起来了。 “起来”重读,是宾语,是“我想起来了”; “起来”轻读,是补语,是“想起某事”的意思。轻重音歧义写下来有歧义,说起来是没有歧义的。(8)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因为在“揭发”后随意省去一个“的”字,使文意中心可以前移,造成歧义。既可理解为大家对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一事气愤;也可理解为对护林员揭发这个问题的行为气愤。加上这个“的”字,中心限制在“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上,文意就明确了。语境歧义语境,简单地说就是语言环境,又叫做情境或语境,它是影响抽象的语言意义具体化,使之变成言语意义的一切因素。语境歧义是指说写者的表达有明确的语义内容,而听读者在理解时由于受语境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歧解。语境包括符号语境和非符号语境。符号语境是语言中意义的载体单位词语等按时间顺序所形成的一种线性序列。它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书面语境和口头语境。前者指上下文,后者指前言后语。非符号语境是指没有在使用的语言符号中直接反映出来的语境,它包括各种符号语境以外的影响意义理解的因素,可以分为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从语境的角度分析汉语语用歧义的产生情况1语言符号因素导致的歧义(1)上下文语境的缺失可以导致歧义。举个例子,路上两个人碰面,其中一个对另外一个说:“你去上课啊?”在这里“上课”就引起了歧义,是“听课”还是“授课”并不明确。如果加上一个上文,“王老师,你去上课啊?”这样貌似可以解释明白了,因为“老师”一词在我们常人脑海中的职能就是授课。(2)上下文语境相互作用可以导致歧义。语境之间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上文对下文的影响和下文对上文的影响。举上文对下文的影响为例。班主任走进教室说道:“这次考试有的同学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根据老师所知,这不是他真实的成绩。我希望你们做人,首先要做到诚实!好了,大家放学吧!林平,你留下来!”前面老师提到的考试作弊的事情可能与林平毫不相关。但是,由于这两段话构成了上下文的关系,所以很容易使人把林平留下来的原因与考试作弊的事情联系起来,进而推测出作弊的学生就是林平。这种推论是基于把这段话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前文所传递的信息附加在后面的话语中了。话语和话语之间是有相互关联的,前一句话提供的信息即为后一句话的理解做了准备工作,前一种联系在后一种联系中得到体现。(3)上下文语境在相互转换过程中导致歧义。某一个语句同时存在于两个特定的语境中,导致该语句不能有效地匹配其中的一个语境,导致了歧义的产生。举个例子,两位老朋友在电影院海报前碰到。甲问乙:“你胃病好了吗?”乙回答:“又犯了”。甲又问:“你看过了吗?”问的是乙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乙回答:“看过了”,回答的是他看过了病。这种歧义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甲的问话省略了部分内容,甲由前一个语境直接转换到后一个语境,导致乙仍然按照前一个看病的语境去回答,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上文语境制约的不足。听话者对话语的理解往往选择承前的语境,因此在交际的过程中,导致说话者和听话者不在同一个语境范围内交谈,必然造成理解上的偏差。2非语言符号因素导致的歧义情景语境指的是某个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时间、地点、交际对象、交际主题等等。抛开具体的时空语境,话语往往会导致歧义。以店主向民警报案抓贼的谈话为例。店主:有人偷珠宝,快来抓贼。民警:你在哪里?店主:我在珠宝店里。民警:我是说失窃的地点在哪儿?店主:在我珠宝店的前台。民警本来是想知道失窃的具体地点,而店主却两次歧解了民警的问话。当民警问“你在哪”时,店主却按照字面的意义结合自身的情景语境来回答,而没有联系到与民警交谈是为了让民警及时赶到现场这样的情景来进行的,所以交际的时候要联系到特定的交际场景,而不是单纯地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背景语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中一些客观规律的了解。比如,我们谈论红楼梦中某个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时,我们是基于对红楼梦这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伪君子》的教学课件
- 2025年企业战略管理实战案例分析题集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初中语文口语表达技巧与模拟试题
- 2025年初中音乐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趋势与备考策略解析
- 2025年汽车维修工初级面试技巧与答案集
- 2025年建筑工程师招聘面试模拟题集及答案手册
- 2025年初中地理特岗教师招聘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初级瑜伽教练技能考核试题集与实操指南
- 2025年英语能力测试模拟题集听力阅读写作等含答案解析
- 2021年小暑介绍主题教育班会某校图文班会模板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入职岗前培训之工会知识课件
- 学堂在线 庄子哲学导读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 - 2026学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厂内搬运工安全知识培训
- 买辆摩托艇运营合同范本
- 保管员业务知识培训课件小结
- 2025年总工会招聘考试工会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
- 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物理21.1 电磁波的海洋 教案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3章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 职工体检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