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快乐学习,尽在中学生在线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作业导航1本课需掌握的基础知识:重点了解明朝的对外交往情况。2通过学习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自己抗击邪恶势力的勇气。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内容,正确的是()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是从刘家港出发的郑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西洋指现在文莱以东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ABCD2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为扩大明朝的海外影响B为促进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C为购买国内没有的珠宝、香料D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3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A1405年B1421年C1433年D1565年4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是()A西班牙殖民者B荷兰殖民者C葡萄牙殖民者D英国殖民者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B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C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D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殖民者包括葡萄牙6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列不能表现其壮举的一项是()A时间早,历时长B规模大,次数多C航程远,技术高超D设备先进,目的明确7如下图,这位明朝中期著名的抗倭英雄是()A岳飞B文天祥C戚继光D郑和8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是在()A宋B元C明D清9澳门自被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居住权,到中国恢复对其行使主权历时多少年()A346年B446年C546年D646年10下列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鉴真张骞郑和戚继光ABCD二、材料解析题1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1)这是谁说的话?(2)他有哪些英勇事迹?(3)我们应学习他的什么高尚品德?三、问答题12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四、创新训练13用你喜欢的材料和颜色,动手做一个郑和远航航船的模型。参考答案一、1C2D3A4C5A6D7C8C9B10D二、11(1)戚继光。(2)明朝中后期,他在东南沿海一带组织抗倭,屡战屡捷,平息了倭寇对我国的入侵。(3)学习他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勇于拼搏、顽强斗争的精神;学习他一心为国,淡泊名利的可贵品质。三、12因为他们的抗倭斗争是他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而且取得了斗争的胜利,捍卫了祖国的边疆以及本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取胜原因:抗倭斗争的正义性;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其他爱国军民的配合。四、13略。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 招标专业人员招聘面试实战模拟题库
- 知识题库-水泥工艺学自测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影子数学课程解析
- 中学面试题目精 编:高中版
- 高品质求职必 备:供销会计面试题精 编职业岗位分析
- 初中语文招聘导航:探寻高质量的面试题库等你挑战
- 新建高职院校汇报
- 新员工汇报演讲
- 伟人细胞教案
- 2025医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报告制度
- 企业廉洁管理办法
- 2025年列车长(官方)-高级工历年参考试题库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题100题】)
- DBJ50-T-306-2024 建设工程档案编制验收标准
- 2025四川雅安荥经县国润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动脉置管并发症
- 药品医疗器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涂装(电泳)废水操作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