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古代药丸配方.doc_第1页
痛风的古代药丸配方.doc_第2页
痛风的古代药丸配方.doc_第3页
痛风的古代药丸配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趁痛散3【来源】丹溪心法卷四。【组成】乳香没药桃仁红花当归地龙(酒炒)牛膝(酒浸)羌活甘草五灵脂(酒淘)香附(童便浸)【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每次6克,加酒调服。【功用】散瘀通络,行痹止痛。【主治】痛风,瘀滞络阻,筋脉、关节疼痛。【加减】服上药不愈,加酒炒黄芩、酒炒黄柏。大醒风汤【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组成】南星(生)240克防风(生)120克独活(生)附子(生,去皮、脐)全蝎(微炒)甘草(生)各60克【用法】上药嚼咀。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20片,煎至320毫升,去滓温服,一日二次,不拘时候。【主治】中风痰厥,涎潮昏晕,手足搐搦,半身不遂;及历节痛风,筋脉挛急。【支持】三生有幸网 /集宝疗痹膏【来源】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组成】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当归红花羌活独活大黄桃仁各12克山甲30克白芷15克肉桂30克麻油500克葱汁150毫升姜汁150毫升松香500克陀僧60克硫黄250克【用法】上药十九味,共煎至药枯,去滓取油,加乳香、没药、血竭、胡椒、樟冰、细辛、牙皂末各6克,若加商陆根、凤仙、闹羊花、鲜烟叶、鲜蒜、鲜稀莶等汁更妙。搅匀收膏,烘热外贴患处。【功用】逐寒祛湿,活血止痛。【主治】风寒湿痹,骨节疼痛;历节痛风,痿痹麻木;鹤膝风、漏肩风等。并治跌扑闪挫,阴证无名肿毒未破者。乳灵丸【来源】世医得效方卷十三。【组成】川乌(去皮、脐,生用)15克生干地黄(酒浸一宿)30克草乌头(小者,去皮、脐,炒去盐)15克木香(不见火)7.5克五灵脂(拣去沙石,微炒)麻黄(去根、节,微炒去汗)自然铜(火煅七次,米醋淬七次,另研)虎胫骨(酥涂,火炙存性)各30克干木瓜(酸明者)60克滴乳香(好者,和灯心研为末,去灯心)7.5克败龟壳(米醋浸三日,炙黄色,再用醋淬)23克【用法】上药研细如粉,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30克作12丸。以带皮生姜自然汁化开1丸,热酒服,更以酒30毫升送下。病在下,空腹时服;病在上,食后停少时服,一日二服。口有少麻,勿疑。【主治】痛风,数年不能举动,日夜呻吟。乳香定痛丸【来源】万病回春卷五。【组成】苍术(米泔浸)60克川乌(炮,去皮)当归川芎各30克乳香没药各9克丁香1.5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60丸,黄酒下。【功用】除湿化痰,活血止痛。【主治】痛风。遍身骨节疼痛,或腿膝痛。四妙散【来源】丹溪心法卷四。【组成】威灵仙(酒浸)15克羊角灰9克白芥子3克苍耳(一云苍术)4.5克【用法】上药研末。每服3克,水煎去滓,用生姜1大片擂汁,入汤调服。【主治】痛风走注。【支持】三生有幸网 /痛风丸【来源】丹溪心法卷四。【异名】上中下痛风方(丹溪治法心要卷四)、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医方考卷五)。【组成】南星(姜制)苍术(泔浸)黄柏(酒炒)各60克川芎30克白芷15克神曲(炒)30克桃仁15克威灵仙(酒拌)9克羌活9克防己15克桂枝9克红花(酒洗)4.5克草龙胆1.5克【用法】上为末,曲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主治】痛风,上、中、下一身尽痛。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学入门卷七补。五生丸2【来源】普济方卷二四二。【组成】川乌草乌南星五灵脂没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