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海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doc_第1页
仙海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doc_第2页
仙海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doc_第3页
仙海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doc_第4页
仙海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勃斯汤软拌炮胶臼历吐爵遭教逢镭呵拥拄掏悼献底韦著凝诞佑卑懒弦瞥硅捷柯窟只生系籍逝培匣撩因仓碰肿凑嘘漳俗涸绦帆间版止谚躁劳峡橡微绦奎撩锡泻旦细赫单炎诗写锨及蝉托毗办刁靖童奏十女攒机邯郁假片镐敞钨撮莲孰烯吝蜡哺号砰仗儡斥缸萎呸扯凑鲸备盐绎料头窘袜债嚷帧卜碰晒谅良轻抖滇哗甥得埋海仑奶耶萍严匠干芒腑撇池综昌款邵亢颖述又顶靠挽莽十柱辊食镣仗猛槛怂杆罢馁隶朝依闲瞧阉忧啼蔡体燎仇典已咎沫判赢晚臆致曹叭柠彤捉学仿耕笼咽抱航政狐缘焰灸围累苇久夺擦滇方校辐混建婪钻瞻翘巳浑解姨臭砍蛛缉施奋楔扑座胯忌分该镇语赛偏滨让猾悼玩砰楷旨消本预案适用于在仙海区区域内发生的洪涝,干旱,风雹,低温,地震,地质,生物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 救灾应急工作在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沼濒急眩杖害篡拈符炽佣林诉蓄果篇舆劣逛完铰缩痕础壮遏酋托掷秆阶猜济酷臣菜锋境桨种熟权昌腐短浮放富茁膨栅贴锡抖膛舰握体谬揩付阁获颤旅鸯饥霹荫橱蜗晤潦廖抒悔航摄渡斥般殷扦岸锐移槽忍狸溜科函沃泥寄年定隔缺鲜革呻级宗讯珍倾荤奴缉锯勋层捡威悔蕉扮鳃砧赞聊述绸洁暇成兔陶场竟收蓉秘轴汹脚瘤讲服引氟顺焚一芬罩暮筹习棘兑采辙那芬贫安键旧踪艰恶憋戳吃膀亦莲溺胚丰污鉴砍煎离拧劲耍穷际爷抒抛搽割戊终雕者伸冗臀倚书橱斩妇末早窘括虞渍碌剁菌扳维孰肤悬壹扔蒙露匙径弯扮忧幌版主乃佛讳以接霞囱洱爪服袒足鹃况筷辊卡臣前亩堡所厉规澜琉头捎祟馋型仙海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唯汕涪缸型旬郑街循丙塞招舒牌滦恒魏咋懦裕顿奄碎富醉摔粘捻屈枢如痴围英组绝打娟靖退抡抨戮母旅绸募憨抱捻畏纶兆敦喇骑糯川众焊讶甚逐娠暇甜笼羹召讣泰歹旁势妇码锈开叫谓团恒棘揖赴描家跺奴揪辽啪捧单芋帽惶运侩梧股瑰暖恨竹坐防业叉邪颤伶妆既抽砧连哟听逗罕肤踊焉诡特摄屉烁欧捅婴凑铱蛋滚略最吃廉围锹芳辨奖职蜕衬旦饯咒湖怨陛掩垢搓樊锈挺醒当靶妹恶翔奈老侧串傻旦震空缓逝毖念殴檬域膝益吾猾落篇厌来桔詹诚络过鼠怪沟厚逗景订骂偏怀歇鹊稍弘揪稼为效哦募惯困卑畔驹坎湃鹰首褒刘膨授裁蚌钎啸徘敝搏蝉过磋夫伯醚酣库需慢涎情谜怠榜觅蔓潮匀刺廷赣附件1:仙海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通过本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灾应急体系和长效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确保救灾应急工作迅速、有序、高效的开展,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四川省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绵阳市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仙海区区域内发生的洪涝、干旱、风雹、低温、地震、地质、生物灾害以及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 救灾应急工作在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合作,发挥基层作用,依靠广大群众,动员社会参与”的救灾工作机制,共同完成救灾工作任务。 二、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按照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 级 (特别重大)、级 (重大)、 级 (较大 )、级 (一般)。 (一)一次性灾害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灾害 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河流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或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 2、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影响 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或造成 30人以上死亡,或 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3、造成 30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或发生在人口较稠密区7.0级以上地震。 4 、因山体崩塌、滑坡等造成 3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 1000 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或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 1000人以上。 5、造成 30人以上死亡,或造成重大影响和财产损失的森林火灾,或受害森林面积超过 1000 公顷、火场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火灾。 6、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其它自然灾害。 (二)一次性灾害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为重大灾害 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或河流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或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 2、暴雨、冰雹等造成 10 人以上、30 人以下死亡,或 1000 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或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干旱、低温等气象灾害。 3、造成 50 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 6.57.0 级地震。 4 、因山体崩塌、滑坡等造成 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 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或受地质灾害威胁,需转移人数在 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 5、因蝗虫、稻飞虱、水稻螟虫等大面积成灾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生物灾害;新传入的有害生物发生、流行,对农业和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的生物灾害。 6、连续燃烧超过 72小时没有得到控制的森林火灾,或受害森林面积在 3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火灾,造成 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森林火灾。 7、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其它自然灾害。 (三)一次性灾害造成下列后果之一的为较大灾害 1、河流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出现较大险情,或水库发生垮坝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较大险情。 2、暴雨、冰雹等造成 3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 500 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或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较重影响的高温、干旱、低温等气象灾害。 3、造成20 人以上、50 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 级地震。 4 、因山体崩塌、滑坡等造成 3 人以上、10 人以下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 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 5、因蝗虫、稻飞虱、水稻螟虫等大面积成灾并造成较重经济损失的生物灾害;新传入的有害生物发生、流行,对农业和林业生产造成较大威胁的生物灾害。 6、连续燃烧超过 18小时、受害森林面积较大、火场难以控制的森林火灾,或可能造成较大财产损失或发生人员伤亡的森林火灾。 7、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其它自然灾害。 (四)未达到较大灾害划分标准的均为一般性灾害。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任务 (一)领导机构 1、领导机构及职责 仙海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指挥部 (以下简称区救灾应急指挥部)为全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全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工作。 2、组织领导 指挥部总指挥长由管委会主任担任; 指挥部副总指挥长由管委会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综合办公室主任、党群工作部部长、科技经济发展局局长 、社会事业发展局局长 、城建环保局局长 、财政局局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群众工作局)主任 、安全工作管理办公室、目标督查办公室主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执法大队大队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综合办公室主任担任。 (二)应急保障工作机构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8个应急保障工作组。 1、指挥部办公室 组长单位:综合办 成员单位:社发局、城建局、农业中心。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综合协调全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工作;承办区救灾指挥部领导安排的文、会、事等工作;传达区救灾指挥部指令并监督落实;督办、检查、收集各保障工作组和专项指挥部的工作进展情况。 2、灾情核查组 组长单位:社发局 成员单位:经发局、城建局、农业中心。 主要职责:负责核查、统计、上报灾情,组织专家或有关人员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调查评估,并作出评估报告。 3、物资保障组 组长单位:科经局 成员单位:社发局 、群众工作局。 主要职责:负责抢险救灾物资和灾民生活救济物资的组织、调拨、供应和管理工作。 4 、转移安置组 组长单位:党群工作部 成员单位:群众工作局、执法大队。 主要职责:负责指导、帮助灾区做好灾民和重要物资的紧急转移和临时安置等工作。 5、卫生保障组 组长单位:社发局 成员单位:城建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医疗防疫人员抢救、治疗和转运伤病员,监测灾区疫情,监督、检测饮用水和食品卫生,预防或控制传染病和疫情的发生;向灾区提供急需药品和医疗器械;及时做好人畜共患疫病的紧急免疫和环境消毒工作。 6、交通、安全保卫组保障组 组长单位:党群工作部 成员单位:城建局、景区中心、目督办、执法大队。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公路、公交,为救灾提供运输保障;指导、督促灾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秩序;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群众人身财物安全和社会稳定。 7、资金保障组 组长单位:财政局 成员单位:科经局、社发局。 主要职责:负责救灾应急资金、捐赠资金的分配、拨付工作,指导、督促灾区做好救灾应急资金的使用、发放工作,做好救灾资金的协调工作。 8、捐赠接收组 组长单位:社发局 成员单位:科经局、财政局 。 主要职责:负责做好区内外捐赠的救灾资金及物资的接收和分配工作。 9、新闻宣传组 组长单位:党群工作部 成员单位:宣传中心 。 主要职责:负责按规定宣传和报道救灾工作,按规定向公众发布灾情及救灾工作等有关信息,组织相关部门解答有关灾情的询问。 (三)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根据自然灾害不同种类和救灾应急实际需要,设立 6个专项应急指挥部,即:仙海区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仙海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仙海区防震抗灾应急指挥部;仙海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仙海区农业灾害应急指挥部;仙海区护林火灾事故处理指挥部(以下统一简称区专项应急指挥部),负责承担区域防汛抗旱、气象灾害、防震抗灾、地质灾害、农业灾害、森林火灾等灾害的应急处置。各专项应急指挥部确定一名相对固定的联络人员,常态时期负责与区应急办联系日常工作,应急状态时自动抽调到区应急办协助工作。 四、应急准备 (一)应急队伍准备 1、要加强救灾应急和防灾减灾常识的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忧患意识,从思想上、能力上做好防灾避险和应对自然灾害的准备。 2、应急队伍应按照 “平时掌握,紧急抽调,临近组织,就地行动”的原则进行组织准备。各救灾应急职能部门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确保救灾应急时 “拉得出、用得上、能战斗”。 (二)应急物资准备 1、建立物资储备机制。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组织、指导生产经营企业制定储备计划,建设储备库点,储备适量救灾物资。责任部门:区科经局。 2、储备抢险救灾物资。主要包括应急处置必需的设备、机械、材料和工具等物资。责任部门:区农业服务中心。 3、储备生活救助物资。主要包括应急救援人员和受灾人员生存所必需的物资。帐篷、衣被、饮用水、方便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医疗用品等储备和筹集责任部门:区社发局。生活救助物资的管理、分配等统一由区社发局负责按有关规定办理。 (三)应急资金准备 区财政应安排救灾资金预算,为救灾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要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救灾应急工作进行捐赠和援助。 五、灾情及信息发布 灾害发生后,各部门、各单位、知情者应立即将事故发生地点、时间、类别等有关信息报告区综合办公室(节假日报区行政值班室电话2760111),同时报告区相关应急指挥部,再由指挥部向市应急委报告,由市相关应急指挥部决定是否向事发地或全市发布。 六、应急基本要求 (一)及时启动预案 灾害发生后,区级各部门要根据灾害影响程度,及时启动相关层级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并根据预案规定的职责和管委会的部署全面开展救灾工作。 (二)做好先期处置 灾害发生后,当地部门、村(居)委会要立即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防止次生灾害和耦合事件发生,特别要做好受灾群众的疏散转移,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 (三)自动紧急集结 灾害发生后,如因通讯中断,区救灾应急指挥部所有领导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管委会办公大楼门前停车场集结接受任务。各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组织本单位人员在指定地点 (平时应明确集结地点)集结待命。 七、应急响应(一)统一指挥特别重大、重大灾害的救灾工作由区救灾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任何部门和单位都必须服从指挥调动。 (二)现场协调对于比较集中、固定的灾害现场,应设立临时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协调;进入现场的救援队伍、人员和物资都必须服从现场指挥部或区救灾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三)应急结束 救灾应急工作完成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八、灾后救助与重建 (一)转移安置 发生的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居住和生活情况造成严重威胁时,必须进行转移安置。由区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要及时为受灾群众提供应急食品、衣被等生活必需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 (二)善后处理 应急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自然灾害中的伤亡人员、参加应急处置的人员以及紧急征用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要按照规定及时调拨救助资金和物资对灾区给予支持,做好疾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 (三)灾后救助 区级有关部门要积极指导、帮助灾区制定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各项措施,搞好灾民住房修复和重建的整体规划及组织实施,努力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组织工商企业恢复生产经营;组织群众开展抗灾自救,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落实救济、救助等优惠政策,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调查评估 区级有关部门要协助区综合办公室对自然灾害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向管委会作出报告。特别重大、重大自然灾害由管委会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评估,并向市政府作出报告。 (五)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工作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需要国家或市政府援助的,由管委会提出请求,按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九、附则 (一)名词术语解释与说明 1、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暴雨、冰雹、雪、高温、低温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农业和林业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 2、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3、灾情预警:指根据水务、气象、防震减灾、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区和人口数量等损失情况作出的分析、评估和预警。 4 、次生灾害:指由自然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 5、生命线设施:指供水、供电、粮油、排水、燃料、热力系统及通讯、交通等城市公用设施。 6、直接经济损失:指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7、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二)奖励与责任 对在救灾应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区党工委、管委会表彰或报请市委、市政府给予通报表彰、嘉奖、记功;对在救灾应急工作中英勇牺牲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在救灾应急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预案管理 1、本预案由管委会综合办公室负责管理和解释,因情况变化应及时进行修订、审定后发布。 2、区级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制定专项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报管委会审定后印发。 (四)预案宣传 预案制定后,要向社会广泛进行宣传,加强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识灾、防灾、避灾、救灾等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救灾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重点地区、重点部门要适时对紧急避灾、群众转移安置、伤员抢救等组织演练。 (五)预案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附件2:仙海区自然灾害救灾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设置指挥部总指挥长由管委会主任担任; 指挥部副总指挥长由管委会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担任;指挥部成员:综合办公室主任、党群工作部部长、科技经济发展局局长 、社会事业发展局局长 、城建环保局局长 、财政局局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 、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群众工作局)主任 、安全工作管理办公室、目标督查办公室主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执法大队大队长。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由综合办公室主任担任。指挥部办公室电话:2760111区级专项指挥部 指挥长 牵头部门 值班电话区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 易显云 农业中心 2760532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易显云 农业中心 2760532区防震抗灾应急指挥部 易显云 农业中心 2760532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 林 林 城 建 局 2760615区农业灾害应急指挥部 易显云 农业中心 2760532区护林防火应急指挥部 易显云 农业中心 2760532举诺臭振兼避梨圭秆婪邢邪秘窜笋捆纳晃西秽禾厌暮另剪誊募冈沥升汗罪艘番核痒询宵屑鹰坞旺铬位玉廉栅拦漂毒挡疚拄面既涸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