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导引养生功》doc版.doc_第1页
《经络导引养生功》doc版.doc_第2页
《经络导引养生功》doc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络导引养生功-国学教育论文经络导引养生功 文/王耀堂 经络导引养生功是根据气功的原理,在经络循行的基础上自创的一套祛病健身的功法。它把小周天和大周天结合起来,能起到通经活络、通畅气血、引气归元的作用,使元精、元气、元神充沛,达到有病祛病、无病健身延年的目的。 “经络导引养生功”,经络导引养生功把小周天和大周天结合起来,能起到通经活络、通畅气血、引气归元的作用,使元精、元气、元神充沛,达到有病祛病、无病健身延年的目的。它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时间15 分钟。 经络导引养生功共分为六步。 第一步:练功前的准备,采取端坐式,项挺直,目向前平视,闭口、舌抵上腭,全身放松,思想安静、洒脱,自然呼吸,气要均匀。 第二步:以意领气,先由会阴(在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开始上入发际,沿任脉的关元、神阙、膻中、天突、廉泉到头顶;沿督脉由头顶下行至风府、大椎、至阳、命门至尾闾骨(即尾骨),归会阴,再上入小腹。 第三步:由小腹向左行至气冲、髀关,沿足阳明经直下到内庭(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走足心涌泉,再从足三阴(大腿的内侧)由下向上行经阴廉(气冲穴直下二寸,大腿根部)到气冲穴,右侧循行路线与左侧运行方向相同。 第四步:由气冲穴到任脉的曲骨穴经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到天突。 第五步:由天突向右经腧府、中府到肩井、巨骨、肩髎穴,沿手阳明向下到阳池,再分别下行至大、食、中、无名、小指之后,从手三阴由下向上到极泉(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经中府、腧府,到天突穴,再向右行与左侧运行路线相同。 第六步:由天突向上到廉泉穴,因舌抵上腭,使任督相通,经气到头顶,再向下到风府,沿督脉直下至尾闾,回归会阴,再上行至丹田到终止。 经络保健是中医传统的养生方法之一,这里再为大家介绍一种五穴按摩养生功,配合经络导引养生功,保健效果会更好。具体方法如下: 气海穴按摩法 气海穴,即道家所称的丹田部分,为全身的重心,位于脐下一寸半。按摩此穴,可促使肠胃蠕动,使气血顺畅,强化肝脏及消化道功能。 方法:先以右掌心紧贴于气海穴的位置,按照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按摩100200次。再用左掌心,以逆时针方向,如前法按摩100200 次,按摩至有热感,即有效果。 命门及肾腧按摩法 命门穴位于第三腰椎突出下。肾腧穴位于第四腰椎下旁开34 寸凹陷中。经常按摩命门及肾腧二穴,对心、肝、肺、脾、胃、肾和生殖功能,以及循环系统与血压等均有极大益处。 方法:将两掌心相对搓至发热,贴着后背第二及第四椎两旁34 寸部位,用力上下摩擦,每做50 下,再将两手心搓热继续摩擦,做4 次,共计200 下,则周身发热,并有微汗。 足三里穴按摩法 足三里穴位于左右两外膝眼直下三寸约四横指处,经常按摩此穴能增强体力、缓解疲劳、健脾健胃,预防多种疾病。 方法:分别以左右大拇指对两膝足三里穴各按摩100200 次。 涌泉穴按摩法 涌泉穴位于脚掌底中央稍前三分之一处,按摩此穴,对大脑皮质神经是一种良好的刺激,能够通过神经反射,使人感到轻松舒适,防治神经衰弱和失眠。 方法:端坐,先将右脚架在左腿上,以右手握着脚趾,再用左手掌摩擦右脚心涌泉穴,不计数,以脚心发热为止。再将左脚架在右腿上,以左手掌摩擦右脚心涌泉穴,也是以脚心发热为止。 小贴士 肩髃: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