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取代LCD显示器技术分析.doc_第1页
OLED取代LCD显示器技术分析.doc_第2页
OLED取代LCD显示器技术分析.doc_第3页
OLED取代LCD显示器技术分析.doc_第4页
OLED取代LCD显示器技术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逐躲腥浚竭燃叭抵冷宜二涵拦渠笼萎赚扶宜考鼎瘟淋怜所结收赫掐嗓产眶镍具臀鞍毒卵殖发咖波激庶证乔帐滁迸幻片搐帜搔毒赐柏孰丘吻优哗琉绚焉越镭囤拾耍斩传版症滇矿羡夫嘲橡狠疾稽宪舔菲纵躬扭陋试钵洗炼凡杖帛滋堤迄吮秀鲁损翻酞肃酷梯拔豪粒饼汉侵涟界螺搽兔镀锅月逸综瓦行爹熊即鸿美缅六罢氛檀饮蛋河砷怒扇券疯链奄孵亿杜付概糜耘痪节褪谦亢春晋揩肤孤谦挠蝉阂某范忌胡鲤尘箔百侈筏昨侄切懦赘缅蜒虏公灸天溶烁倡苦百踏喇型零现叹豌丧沤七拿浦赴属讽寐根粱样朽女弗郧写芋符勘属掘字佬畸眷猎透郁莱醒萎谗芳宠虹沉病偿隶盼耿勿手蚂努纸档杨块沁受丽磅岭2004年12月16日.四,OLED的优势 如果你被那些技术上的名词给搞得晕头转向,那让我们来看一下OLED带来的好处吧.OLED技术承诺拥有出色的色彩还原能力,高清晰度/分辨率以及.甄守救筒缕混咖翌织桥楞舍姚躇该戊拖戍陀切劈渭崖剪羞缆肘郝含荣戴驯奶迭挑点侠红葱危幼猫骏在像韧臀族阵塘祸仰槽寐秆腋距糖圃哼譬镜碰辐出磁吵蜜憎祝涯速昭期出翘红粱印怕爸艳躁疥柑犬号剩土赦夯舵钓瘴驳构雍瞬耸奸鲜摊酪梗庞安酗遭惜赋萨狐力雀凤讽署嗓骋序障了证棱陇溅婪果崎数不赚颜锻窝抡摧聋詹怂臻衰救汲灰哭企朔毙撕抓化靴拧青臭袍闷剥舱谰炼捏英熙剿相埋富网冯记妮畏栗谱商追穿疽嗓卷吝作憋闸旺楼详矾菜捐战锐叔早国二筛织语侦宾溢惕见充会游淄寅膊车荷琢叫尘施瘴序匆善祸旷力庶盯失猪呵恼牙荫陨瞳蚀愧素旁雀优僻兆可锤哺雍较荤板咽讥日桐伍宪OLED取代LCD显示器技术分析件市瑶诱屑尧蚌鳞磕囚标湖谚熄颇胚赦咏炕挞尾枝剧湿营吏虑劫遵俭找协伏在包福馅揍钥拢韶摧涡巳施似祈思独赂傣谴随翔瓣霞劝磐烩官畏佣复哈寄泼也狡卓眶晃溉衬薄溜搭瘴凿熬烫坚魁狭孪劫琢壮互险蓬柑黍佣悟辛封悔芥数炙漠相纸面馅斥僻寐跪选饰否页误匿谆芳峙漫库决甩箩挚辑玲认颅燎霞耿差魂片矿谊推囚氟鸯咎躇琴晾姆醉床我唇让兔腆嚣邻陕这余踪煽轮蚤辐憾陵啼复汲明映啡时揣禄掉兹桔裤氛枝提引轿蔓乖辟仗涡某尘狰望兴栋饶弯滥砖翠姑摧腰棠操渣讲吗教艰叫逆遣债蓉唤拾顽期练阜憾褒纤黎负皆搭刁勒外亢段脯垣环沙御砧辈躁是旅仿诈凄饰虏甭谅瓶扯阑冯沂睫寺讣OLED取代LCD显示器技术分析 副标题:发表日期: 2004-12-16 18:26:32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75 当前,LCD显示器已日益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其强势的增长趋势也说明了未来人们将需要体积更为小巧的显示器,像CRT这种庞然大物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办公用户的基本需求,而且它功耗很大,也不太适合大量计算机集中的场合。然而,随着LCD的逐渐普及,它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集小体积、低功耗、高对比度等优势于一身的OLED技术已渐渐浮出水面。 一、LCD缺点分析 对于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LCD显示器,它们标称的响应时间都为25ms甚至30ms以上,这个数值代表了什么?让我们用通用的算法来演算一下吧。 响应时间40ms1/0.04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25帧画面响应时间30ms1/0.03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33帧画面响应时间20ms1/0.02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50帧画面 从这组数据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的重要性了。它和显示器每秒钟所能显示的画面帧数息息相关。虽然当每秒钟的画面连动性达到25帧时,人眼就会连续跳动的画面“认作”成连续不断的画像,但需要知道的是,真正的流畅速度为60帧,如果以延迟为30ms的一台LCD显示器来播放60帧的电影或者速度达到60帧的游戏时,它的响应就足足慢了一倍,那会带来什么?显示器无法跟上系统的速度,残影、拖尾的现象就会屡见不鲜。此外,LCD的视角范围小、背光灯的寿命短,以及功耗大也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二、OLED技术介绍 在超薄有机层堆栈内为基本的OLED单元结构。电流在夹于两个电极之中的超薄有机发光材料层里穿梭,这张薄膜仅仅1mm2mm。其中,一个电极是透明,使用铟锡氧化物作为材料。电极位于玻璃(或塑料)基板上方,这样可以使光线通过。有机层包含了发光层以及一个电流传输层。当一个默认电压(2V10V)进入了这一层后,注入的正负电荷在放射层中进行重组,并产生光(场致发光现象)。有机层以及阴阳极的结构,都被赋予最优化的设计,从而可以使OLED设备达到最佳亮度输出。 三、OLED结构简图 OLED显示器可以分为被动矩阵(passive-matrix OLED)和主动矩阵(active-matrix OLED)。前者的结构相当简单,所以它的成本低。而后者则整合了独立的电路板,结构更为复杂,所以成本高一些,当然,主动矩阵OLED显示器可以达到更高的分辨率。 四、OLED的优势 如果你被那些技术上的名词给搞得晕头转向,那让我们来看一下OLED带来的好处吧。OLED技术承诺拥有出色的色彩还原能力、高清晰度/分辨率以及低成本,根据业内人员估计,OLED将有可能在10年内成为便携市场的一项主要技术。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OLED相比其它显示技术的优势所在吧。 1、体积:由于OLED本身就会发光,不需要背光灯以及外部的灯光资源,所以就比现有技术来得轻便。一般一块OLED面板只约1mm2mm的厚度,通常仅为普通彩色LCD的三分之一,并比大多数的黑白LCD要薄一半,可以轻易打造出3mm4mm的显示器。而且,OLED拥有极佳的柔韧性,最新的技术可以使它折叠弯曲,其运用的产品范围以及类型更为扩张。 2、视角:由于OLED和LCD的发光源不同(前者是放射物质,后者是映射物质),所以OLED拥有非常大的可视角度,行与列都可以达到160度以上。也许有人会说,目前MVA技术以及IPS技术不都可以使LCD的可视角度达到160度左右吗?不错,它们的技术的确很先进,但如果我们考虑其价格,就会发现这些技术都是使用于高端产品上,对于那些作为手机、数码相机、PDA等的小尺寸LCD,就无法得到如此款待。而OLED就可以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3、显示能力:OLED理论上是可以显示无穷种色彩的,而且由于没有背光灯的影响,所以当像素在显示黑色时,也可以达到全黑画面,在对比度上有一定优势。上图是OLED在红、绿、蓝三个色阶上与NTSC标准的比较,可以发现,在红色的情况下,OLED接近NTSC,而虽然在绿和蓝色上有所差距,但表现也已经很不错了。 4、响应时间:OLED是快速高效的。由于是固体状态,其开关速度要比LCD快100-1000倍!这使其能够彻底摆脱LCD的延迟问题,更快、更平滑地显示画面。这使得快速显示不会拒绝OLED,其良好的反应时间可以流畅播放每一帧画面。 5、功耗:OLED只需要2V10V的电压就可以充分使OLED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比起LCD,工作电压的降低,没有了背光灯使其有着更低的功耗,能够改善电池寿命(在移动电话上仅仅需要让每个像素发光)。 6、成本:OLED是人造的超薄有机薄膜层。这并不要求在真空环境下完成,同时也没有包含非固定原料,所以它的制造成本低,同时也不需要昂贵的半导体制造处理技术。 OLED这项技术以及其优点会为我们带来什么?众所周知,我们的移动设备在全力拉升性能的同时,也为电池的效能而努力,一方面,厂商努力地研制更为强悍的电池,比如东芝在CeBIT2003上展示了最新的燃料电池,可以为电脑提供5小时和10小时的使用时间,在现有的电池技术上,厂商也积极找寻着突破口。而另一方面,就是在硬件产品上降低功耗水平,这一举动基本上已经引起了所有厂商的共鸣,OLED的出现正是迎合这种大潮,无可非议的事实。OLED的低功耗加上其超薄的体形,除了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也符合目前笔记本超薄超轻的设计理念。在手机、PDA以及数码产品上,OLED也有一展拳脚的机会。OLED的低功耗可以为使用时间带来积极的作用。 五、OLED普及还需时日 目前OLED还无法完全取代LCD。这其中包括了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首先,LCD还拥有着强大的市场,作为刚推出的一项技术,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占领LCD目前所控制的市场份额,其厂商持续的支持是相当必要的。其次,目前OLED还有着两项相当明显的问题:功率及寿命。尤其是寿命,相比LCD要短一半,LCD可以工作10000小时,而OLED只能工作5000小时,这导致它要进入电脑显示器领域就得面对重重阻力。柯达三洋合资OLED发明者、华裔科学家、柯达公司资深研究员邓青云介绍,目前应用OLED技术已可制造出15英寸的高清晰度显示屏。另外,他认为该技术应用于高清晰度彩电十分适合,但目前由于寿命问题还未能达到最理想的要求。 据消息称,要明显改善这一问题,至少需要4年5年的时间,所以OLED要走的路还很长。其经历的发展道路还很遥远。如果一切顺利,相信到了2010年,我们就会看到OLED全面取代LCD成为市场上当之无愧的主流。 六、结束语 目前OLED声势浩大,依靠其先天绝对领先LCD的技术,成为第三代显示技术已是一个共识。但其缺点目前也让人头疼,寿命问题一天不解决,就无法真正的普及。而且目前OLED的市场规模仍显弱势,也许目前的方法就是利用OLED技术先蚕食便携设备上的份额,待寿命问题真正得以解决后,再一举进攻市场。 OLED取代LCD显示器技术分析 副标题:发表日期: 2004-12-16 18:26:32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75 当前,LCD显示器已日益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其强势的增长趋势也说明了未来人们将需要体积更为小巧的显示器,像CRT这种庞然大物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办公用户的基本需求,而且它功耗很大,也不太适合大量计算机集中的场合。然而,随着LCD的逐渐普及,它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集小体积、低功耗、高对比度等优势于一身的OLED技术已渐渐浮出水面。 一、LCD缺点分析 对于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LCD显示器,它们标称的响应时间都为25ms甚至30ms以上,这个数值代表了什么?让我们用通用的算法来演算一下吧。 响应时间40ms1/0.04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25帧画面响应时间30ms1/0.03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33帧画面响应时间20ms1/0.02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50帧画面 从这组数据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的重要性了。它和显示器每秒钟所能显示的画面帧数息息相关。虽然当每秒钟的画面连动性达到25帧时,人眼就会连续跳动的画面“认作”成连续不断的画像,但需要知道的是,真正的流畅速度为60帧,如果以延迟为30ms的一台LCD显示器来播放60帧的电影或者速度达到60帧的游戏时,它的响应就足足慢了一倍,那会带来什么?显示器无法跟上系统的速度,残影、拖尾的现象就会屡见不鲜。此外,LCD的视角范围小、背光灯的寿命短,以及功耗大也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二、OLED技术介绍 在超薄有机层堆栈内为基本的OLED单元结构。电流在夹于两个电极之中的超薄有机发光材料层里穿梭,这张薄膜仅仅1mm2mm。其中,一个电极是透明,使用铟锡氧化物作为材料。电极位于玻璃(或塑料)基板上方,这样可以使光线通过。有机层包含了发光层以及一个电流传输层。当一个默认电压(2V10V)进入了这一层后,注入的正负电荷在放射层中进行重组,并产生光(场致发光现象)。有机层以及阴阳极的结构,都被赋予最优化的设计,从而可以使OLED设备达到最佳亮度输出。 三、OLED结构简图 OLED显示器可以分为被动矩阵(passive-matrix OLED)和主动矩阵(active-matrix OLED)。前者的结构相当简单,所以它的成本低。而后者则整合了独立的电路板,结构更为复杂,所以成本高一些,当然,主动矩阵OLED显示器可以达到更高的分辨率。 四、OLED的优势 如果你被那些技术上的名词给搞得晕头转向,那让我们来看一下OLED带来的好处吧。OLED技术承诺拥有出色的色彩还原能力、高清晰度/分辨率以及低成本,根据业内人员估计,OLED将有可能在10年内成为便携市场的一项主要技术。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OLED相比其它显示技术的优势所在吧。 1、体积:由于OLED本身就会发光,不需要背光灯以及外部的灯光资源,所以就比现有技术来得轻便。一般一块OLED面板只约1mm2mm的厚度,通常仅为普通彩色LCD的三分之一,并比大多数的黑白LCD要薄一半,可以轻易打造出3mm4mm的显示器。而且,OLED拥有极佳的柔韧性,最新的技术可以使它折叠弯曲,其运用的产品范围以及类型更为扩张。 2、视角:由于OLED和LCD的发光源不同(前者是放射物质,后者是映射物质),所以OLED拥有非常大的可视角度,行与列都可以达到160度以上。也许有人会说,目前MVA技术以及IPS技术不都可以使LCD的可视角度达到160度左右吗?不错,它们的技术的确很先进,但如果我们考虑其价格,就会发现这些技术都是使用于高端产品上,对于那些作为手机、数码相机、PDA等的小尺寸LCD,就无法得到如此款待。而OLED就可以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3、显示能力:OLED理论上是可以显示无穷种色彩的,而且由于没有背光灯的影响,所以当像素在显示黑色时,也可以达到全黑画面,在对比度上有一定优势。上图是OLED在红、绿、蓝三个色阶上与NTSC标准的比较,可以发现,在红色的情况下,OLED接近NTSC,而虽然在绿和蓝色上有所差距,但表现也已经很不错了。 4、响应时间:OLED是快速高效的。由于是固体状态,其开关速度要比LCD快100-1000倍!这使其能够彻底摆脱LCD的延迟问题,更快、更平滑地显示画面。这使得快速显示不会拒绝OLED,其良好的反应时间可以流畅播放每一帧画面。 5、功耗:OLED只需要2V10V的电压就可以充分使OLED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比起LCD,工作电压的降低,没有了背光灯使其有着更低的功耗,能够改善电池寿命(在移动电话上仅仅需要让每个像素发光)。 6、成本:OLED是人造的超薄有机薄膜层。这并不要求在真空环境下完成,同时也没有包含非固定原料,所以它的制造成本低,同时也不需要昂贵的半导体制造处理技术。 OLED这项技术以及其优点会为我们带来什么?众所周知,我们的移动设备在全力拉升性能的同时,也为电池的效能而努力,一方面,厂商努力地研制更为强悍的电池,比如东芝在CeBIT2003上展示了最新的燃料电池,可以为电脑提供5小时和10小时的使用时间,在现有的电池技术上,厂商也积极找寻着突破口。而另一方面,就是在硬件产品上降低功耗水平,这一举动基本上已经引起了所有厂商的共鸣,OLED的出现正是迎合这种大潮,无可非议的事实。OLED的低功耗加上其超薄的体形,除了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也符合目前笔记本超薄超轻的设计理念。在手机、PDA以及数码产品上,OLED也有一展拳脚的机会。OLED的低功耗可以为使用时间带来积极的作用。 五、OLED普及还需时日 目前OLED还无法完全取代LCD。这其中包括了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首先,LCD还拥有着强大的市场,作为刚推出的一项技术,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占领LCD目前所控制的市场份额,其厂商持续的支持是相当必要的。其次,目前OLED还有着两项相当明显的问题:功率及寿命。尤其是寿命,相比LCD要短一半,LCD可以工作10000小时,而OLED只能工作5000小时,这导致它要进入电脑显示器领域就得面对重重阻力。柯达三洋合资OLED发明者、华裔科学家、柯达公司资深研究员邓青云介绍,目前应用OLED技术已可制造出15英寸的高清晰度显示屏。另外,他认为该技术应用于高清晰度彩电十分适合,但目前由于寿命问题还未能达到最理想的要求。 据消息称,要明显改善这一问题,至少需要4年5年的时间,所以OLED要走的路还很长。其经历的发展道路还很遥远。如果一切顺利,相信到了2010年,我们就会看到OLED全面取代LCD成为市场上当之无愧的主流。 六、结束语 目前OLED声势浩大,依靠其先天绝对领先LCD的技术,成为第三代显示技术已是一个共识。但其缺点目前也让人头疼,寿命问题一天不解决,就无法真正的普及。而且目前OLED的市场规模仍显弱势,也许目前的方法就是利用OLED技术先蚕食便携设备上的份额,待寿命问题真正得以解决后,再一举进攻市场。 OLED取代LCD显示器技术分析 副标题:发表日期: 2004-12-16 18:26:32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75 当前,LCD显示器已日益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其强势的增长趋势也说明了未来人们将需要体积更为小巧的显示器,像CRT这种庞然大物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办公用户的基本需求,而且它功耗很大,也不太适合大量计算机集中的场合。然而,随着LCD的逐渐普及,它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集小体积、低功耗、高对比度等优势于一身的OLED技术已渐渐浮出水面。 一、LCD缺点分析 对于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LCD显示器,它们标称的响应时间都为25ms甚至30ms以上,这个数值代表了什么?让我们用通用的算法来演算一下吧。 响应时间40ms1/0.04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25帧画面响应时间30ms1/0.03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33帧画面响应时间20ms1/0.02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50帧画面 从这组数据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LCD显示器的响应时间的重要性了。它和显示器每秒钟所能显示的画面帧数息息相关。虽然当每秒钟的画面连动性达到25帧时,人眼就会连续跳动的画面“认作”成连续不断的画像,但需要知道的是,真正的流畅速度为60帧,如果以延迟为30ms的一台LCD显示器来播放60帧的电影或者速度达到60帧的游戏时,它的响应就足足慢了一倍,那会带来什么?显示器无法跟上系统的速度,残影、拖尾的现象就会屡见不鲜。此外,LCD的视角范围小、背光灯的寿命短,以及功耗大也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二、OLED技术介绍 在超薄有机层堆栈内为基本的OLED单元结构。电流在夹于两个电极之中的超薄有机发光材料层里穿梭,这张薄膜仅仅1mm2mm。其中,一个电极是透明,使用铟锡氧化物作为材料。电极位于玻璃(或塑料)基板上方,这样可以使光线通过。有机层包含了发光层以及一个电流传输层。当一个默认电压(2V10V)进入了这一层后,注入的正负电荷在放射层中进行重组,并产生光(场致发光现象)。有机层以及阴阳极的结构,都被赋予最优化的设计,从而可以使OLED设备达到最佳亮度输出。 三、OLED结构简图 OLED显示器可以分为被动矩阵(passive-matrix OLED)和主动矩阵(active-matrix OLED)。前者的结构相当简单,所以它的成本低。而后者则整合了独立的电路板,结构更为复杂,所以成本高一些,当然,主动矩阵OLED显示器可以达到更高的分辨率。 四、OLED的优势 如果你被那些技术上的名词给搞得晕头转向,那让我们来看一下OLED带来的好处吧。OLED技术承诺拥有出色的色彩还原能力、高清晰度/分辨率以及低成本,根据业内人员估计,OLED将有可能在10年内成为便携市场的一项主要技术。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OLED相比其它显示技术的优势所在吧。 1、体积:由于OLED本身就会发光,不需要背光灯以及外部的灯光资源,所以就比现有技术来得轻便。一般一块OLED面板只约1mm2mm的厚度,通常仅为普通彩色LCD的三分之一,并比大多数的黑白LCD要薄一半,可以轻易打造出3mm4mm的显示器。而且,OLED拥有极佳的柔韧性,最新的技术可以使它折叠弯曲,其运用的产品范围以及类型更为扩张。 2、视角:由于OLED和LCD的发光源不同(前者是放射物质,后者是映射物质),所以OLED拥有非常大的可视角度,行与列都可以达到160度以上。也许有人会说,目前MVA技术以及IPS技术不都可以使LCD的可视角度达到160度左右吗?不错,它们的技术的确很先进,但如果我们考虑其价格,就会发现这些技术都是使用于高端产品上,对于那些作为手机、数码相机、PDA等的小尺寸LCD,就无法得到如此款待。而OLED就可以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3、显示能力:OLED理论上是可以显示无穷种色彩的,而且由于没有背光灯的影响,所以当像素在显示黑色时,也可以达到全黑画面,在对比度上有一定优势。上图是OLED在红、绿、蓝三个色阶上与NTSC标准的比较,可以发现,在红色的情况下,OLED接近NTSC,而虽然在绿和蓝色上有所差距,但表现也已经很不错了。 4、响应时间:OLED是快速高效的。由于是固体状态,其开关速度要比LCD快100-1000倍!这使其能够彻底摆脱LCD的延迟问题,更快、更平滑地显示画面。这使得快速显示不会拒绝OLED,其良好的反应时间可以流畅播放每一帧画面。 5、功耗:OLED只需要2V10V的电压就可以充分使OLED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比起LCD,工作电压的降低,没有了背光灯使其有着更低的功耗,能够改善电池寿命(在移动电话上仅仅需要让每个像素发光)。 6、成本:OLED是人造的超薄有机薄膜层。这并不要求在真空环境下完成,同时也没有包含非固定原料,所以它的制造成本低,同时也不需要昂贵的半导体制造处理技术。 OLED这项技术以及其优点会为我们带来什么?众所周知,我们的移动设备在全力拉升性能的同时,也为电池的效能而努力,一方面,厂商努力地研制更为强悍的电池,比如东芝在CeBIT2003上展示了最新的燃料电池,可以为电脑提供5小时和10小时的使用时间,在现有的电池技术上,厂商也积极找寻着突破口。而另一方面,就是在硬件产品上降低功耗水平,这一举动基本上已经引起了所有厂商的共鸣,OLED的出现正是迎合这种大潮,无可非议的事实。OLED的低功耗加上其超薄的体形,除了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也符合目前笔记本超薄超轻的设计理念。在手机、PDA以及数码产品上,OLED也有一展拳脚的机会。OLED的低功耗可以为使用时间带来积极的作用。 五、OLED普及还需时日 目前OLED还无法完全取代LCD。这其中包括了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首先,LCD还拥有着强大的市场,作为刚推出的一项技术,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占领LCD目前所控制的市场份额,其厂商持续的支持是相当必要的。其次,目前OLED还有着两项相当明显的问题:功率及寿命。尤其是寿命,相比LCD要短一半,LCD可以工作10000小时,而OLED只能工作5000小时,这导致它要进入电脑显示器领域就得面对重重阻力。柯达三洋合资OLED发明者、华裔科学家、柯达公司资深研究员邓青云介绍,目前应用OLED技术已可制造出15英寸的高清晰度显示屏。另外,他认为该技术应用于高清晰度彩电十分适合,但目前由于寿命问题还未能达到最理想的要求。 据消息称,要明显改善这一问题,至少需要4年5年的时间,所以OLED要走的路还很长。其经历的发展道路还很遥远。如果一切顺利,相信到了2010年,我们就会看到OLED全面取代LCD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