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教育与新课程和谐整合为理念.doc_第1页
以活教育与新课程和谐整合为理念.doc_第2页
以活教育与新课程和谐整合为理念.doc_第3页
以活教育与新课程和谐整合为理念.doc_第4页
以活教育与新课程和谐整合为理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活教育与新课程和谐整合为理念 打造鹤琴教育金名片浙江省上虞市鹤琴小学2001年8月,经陈鹤琴先生家属授权,上虞市人民政府批准,将陈鹤琴先生的启蒙之地冠名为上虞市鹤琴小学,更名近六年来,鹤琴人以“弘扬鹤琴精神,传承鹤琴文化,彰显鹤琴特色”为办学宗旨,全面实施以陈鹤琴教育思想为指导的 “当代活教育模式”的省级课题研究,实践探索以活教育思想为核心的二十一世纪的办学模式。经过近六年的探索实践,一个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活教育模式已初见端倪。一、潜心营造活教育氛围陈鹤琴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更是我校的宝贵财富。为此,我们积极创建以活教育为核心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四个一的目标:l 提炼一种精神 把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和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通过校本培训、教研,开发校本教材等多种形式,移植并提升成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和精神理念。要求教师树立千锤百炼,炼就名师的敬业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教育精神。使之成为师生自觉学习、刻苦钻研的源动力,并以此作为学校精神教化的文化载体。l 崇尚一种理念 活教育思想的内涵与新课程理念的本质是一致的。在新课程实践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创造性地开展以“活教、活学、活用”为课堂教学指导策略的教学研究活动。实践“以活教促活学,以活学促活用,活教、活学、活用合一”的教学理念,以不断加快新课程的实施步伐,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l 营造一种文化 鹤琴小学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挖掘和开发学校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校门口,一尊陈鹤琴先生的塑像;操场上,大幅“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主题壁画;花坛里,刻有“一切为儿童”、“活学”的巨石,使学校时时处处都闪烁着活教育思想的光辉。l 追求一种境界 在鹤琴园里,一代又一代鹤琴人的辛勤耕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演讲会、师德征文及岗位创优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前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爱校如家,兢兢业业;爱生如子,循循善诱;业务精湛,开拓进取;求真求实,求善求美;互敬互爱,协作共事;多求奉献,少谈索取的高尚情操,并努力在校园中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与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二、深入挖掘活教育内涵重温陈鹤琴先生的精神和教育思想,我们不难发现,陈老投身教育的纯爱精神,中西教育融通的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精神,勇于探索求真的改革精神,复兴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以及民主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活教育思想,对于当前开展的师德教育,指导教育教学改革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全国第一所以陈鹤琴先生名字命名的学校,传承、发扬、创新他的活教育思想,并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创出一套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活教育模式,使活教育思想在他的启蒙之地生根开花,更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为此,我们翻印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精华,供老师们学习,同时深入剖析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十七条教学原则及十三条训育原则等,探寻与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施策略相吻合的联接点。通过学习、分析,老师们欣喜地发现,活教育所揭示的目的论、课程观、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等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略等在价值取向上都为有着貌离神合的内在联系。譬如陈鹤琴先生提出的“一切为儿童”的宏愿,“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目的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等,都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均衡、和谐地发展”的教学目标,体现基础性、拓展性、探究性的课程观,强调学生要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自主探究等的教学策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鉴此,学校反复研究,论证,创造性地开展了以浙江省规划课题“当代活教育模式的研究”为笼头的活教育思想的研究,广大教师就人才培养目标,地方课程开发,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展开大量深入的探索,经过三年多的实验,发表了大量的案例、论文,其课题成果获绍兴市教科研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浙江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三、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为此,我们创设了各种有效载体,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努力让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实现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的和谐整合。l 专家引领 学校先后邀请了陈研专家陈一鸣、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吴国枢等专家学者来校作有关陈鹤琴教育思想的学术专题报告;我们把上海市陈研会龚佩佩老师在上海会议的讲座精神、鹤琴之声各辑中的优秀文章推荐给老师阅读;我们还及时收集全国各地的陈研信息,并通过校园网络及时传递给每一位教师;同时,我们把学校中对陈鹤琴教育思想学习、研究颇有心得的领导、教师多次介绍自己学习、实践的体会。l 主题研讨 各教研组以活教育与新课程和谐整合的理念为主题,创造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诸如“基于活教育、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游戏化、活动化的探索”,“英语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小课堂,大社会活教育思想在品德与生活课中的实践探索”等课题研究工作,各教研组还多次进行课例展示及汇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l 案例反思 在实践活教育与新课程和谐整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过许多困惑,如何解决这些真问题,我们通过案例反思,捕捉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活教、活学、活用的正反典型案例,加以分析延伸,以进一步促进教师对新课程,活教育思想的深入领会。四、有效构建活教育模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与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思想提出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及“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方法论以及诸如“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你要儿童怎么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做”以及“教学游戏化,教学故事化”等十七条教学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为此,我们倡导并实践“活教、活学、活用”教学策略,其基本思想是:以活教促活学,以活学促活用,活教、活学、活用合一。(一)以活教促活学我们认为:只有教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活。并提出了相应的课堂教学理念:1、人本理念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强化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的科学的行为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基础的新型的教学模式。2、开放理念现代认知心理学主张教育应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而开放性教育则因其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主动建立认知结构创造了条件。为此,我们加强教师有效的开放引导策略的探索,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的知识的同时,建立与形成开放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认知的灵活性和经验的开放性。3、创新理念树立强烈的“为创造而教”的意识和热情,努力探索科学的创新教育策略,并以此为基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鼓励学生独立想象、大胆探索,同时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的新设计、新途径和新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求教师围绕上述理念,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创造性地组织学习素材,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学习路径,组织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以促进学生“乐学”、“活学”。如在教学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在读到小蝌蚪的逗点点出了新生命的诞生小蝌蚪孵出来了。教师让孩子想像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这个逗点还点出了什么?这蝌蚪的轻轻一点,点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点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也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更点出了鲜活的课堂。学生富有创意的回答令课堂激情四溢,童趣盎然。(二)以活学促活用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特别强调:“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亦十分强调活学活用,他提出的“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意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吸纳、去体验、去实践、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据此,我们确立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成为实践、创新的主人”的理念,并倡导自主型的探究活动,具体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目标让学生自己提出,练习素材让学生自己编拟,疑问让学生自己解决,结论让学生自己概括,解题策略让学生自己商议等,同时还要把时代活水引入课堂。同时,我们将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发现、体验、积累和活化知识,并把习得的知识、经验、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学习、生活中。比如在一年级学习数学时,我们带孩子走出教室,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孩子在操场上任意数数,可数小数,数大数,数篮球架的个数等,这时有一群小鸟从空中飞过,教师让学生数,学生感到数也数不清,在这样的气氛中,让学生初步感知自然数的无限性。为了让学生把习得的活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让学生进行体验、实践。如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让学生设计6盒录音带如何包装更美观、实用,从小培养学生学以之用的观念。(三)活教、活学、活用合一活教、活学、活用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结合的整体。我们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分离、学用脱节的弊端。努力倡导活教、活学、活用合一。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探索,首先是在教学素材上,力求选择孩子喜欢的和将来学习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其次是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摆正“适度介入”的活教位置,凸现学生“主体建构”的活学本色,回归知识“问题解决”的活用意味,为张扬学生生命个性,膨胀主体意识,感悟知识的本质价值,从小养成学以致用的观念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从而真正落实“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的活教育思想。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课堂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题材。如学生掌握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后,我们让学生探究求不规则物体(如铁块)体积的方法,通过师生讨论,最好的办法是把铁块放在水槽中,水上升部分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也就是相当于把铁块转化成长方体,并通过实践操作,完成了求不规则铁块的体积。也有学生说,我们已经知道了1立方厘米铁块重7.8克,只要称出铁块的质量,就可以算出铁块的体积。这时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要我们求较小物体的体积,如一枚铁钉,你还能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