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进烤漆渗坑治理方案.doc_第1页
法进烤漆渗坑治理方案.doc_第2页
法进烤漆渗坑治理方案.doc_第3页
法进烤漆渗坑治理方案.doc_第4页
法进烤漆渗坑治理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庆坨5号渗坑治理方案武清王庆坨5号渗坑治理方案中瑞(天津)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14年4月目 录第一章 概述11.1项目概况11.2 设计单位概况11.3设计依据21.4主要标准规范21.5 设计原则31.6 设计范围31.7 处理目标3第二章 渗坑治理工艺介绍42.1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42.1.1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42.1.2 高效吸附再生填料工艺介绍52.1.3 污水处理工艺确定62.2底泥处理工艺介绍62.3 渗坑治理主要设备材料、工程机械清单8第三章工程投资估算及工期安排10第四章、工程组织形式及人员安排12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第一章 概述1.1项目概况王庆坨5号渗坑位于王庆坨法进烤漆厂内,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预计水量约500m3,污泥约600m3。水质主要指标如下:项目CODcr(mg/L)BOD5(mg/L)pH色度氨氮(mg/L)总磷(mg/L)检测结果3201047.452103.350.421.2 设计单位概况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75年,是我市唯一市属综合性环境科研与服务机构。目前已发展成为面向各级政府、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等部门及企业和社会的综合性技术咨询与技术支撑单位。全院现有在职及外聘人员247人,其中教授级高工15人,博士及博士后15人,具有各类执(职)业资格66人。建有全国环保系统第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硕士生培养点。设有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中心、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和天津市恶臭污染控制技术工程中心、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在内的29个科研与管理部门。2012年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十一五”以来,承担“863”、“水专项”、国家公益性科研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60余项;完成天津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天津市“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等重大技术支撑项目200余项;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能源审计等技术咨询服务项目1000余项;承接污水处理、废气烟尘、噪声控制等大型污染治理项目150余项。为政府和社会的管理需求和科技需求提供了长期、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撑。天津市联合环保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和环境影响评价中心是环科院主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及咨询服务窗口。联合公司具有国家甲级工程设计资质,甲级工程咨询资质、甲级环保设施运营资质和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为社会和企业提供环保工程设计及工程总承包、环保设备研究与开发以及社会化环保设施运营等服务。环科院环评中心具有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可以为全国范围内的项目承建单位提供技术服务。以外,我院还有参股的中外合资环科水务公司、中法合资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公司、中瑞环保技术中心、高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产业化基地及技术推广应用平台。2013年我公司承接武清区运东干渠和武清区新刘庄渗坑的治理工作,并顺利完工,通过环保验收。1.3设计依据现场踏勘,取样分析结果及其它相关资料。1.4主要标准规范(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4)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50-2007(5)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1984 (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08(8)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0)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1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与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2)天津市工业渗坑(塘)治理指导意见1.5 设计原则(1)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参考相关指导意见进行设计,根据特定的水质情况选择工艺合理、工艺成熟、投资合理、管理方便、运行可靠的处理工艺。(2)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有足够的操作面,工程机械可否进入综合考虑,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3)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周围农田、道路等的破坏;减少噪音等问题对周围居民的影响。1.6 设计范围工程设计范围包括王庆坨5号渗坑污水、底泥治理所需的工艺设备、材料、药剂、构筑物、工程机械、配电等。1.7 处理目标污水经处理后,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地表水V类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污泥处理后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350-2007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土地利用类型为第二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执行B标准。14第二章 渗坑治理工艺介绍2.1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该处理工艺是将王庆坨5号渗坑内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地表水V类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后排放。根据取样的检测结果,该渗坑内污水属于可降解有机污染类渗坑,参考天津市工业渗坑(塘)治理指导意见中对可降解有机污染类渗坑治理的推荐工艺,综合考虑该渗坑内污水采用生化处理+混凝沉淀+深度处理的处理工艺。2.1.1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该渗坑内污水主要为C污染物污染,对于这种水质,生物处理的方法是最成熟,效果最明显的处理方法。在生物反应过程中,污水中的含C有机物被活性污泥降解,这一过程一般在有氧条件下完成,最终生成稳定的分解物。目前常用的生化处理工艺主要有:普通活性污泥工艺、SBR工艺、A2/O工艺、新型生物倍增工艺。该渗坑治理可作为应急治理工程考虑,不适合建设大量的永久性构筑物;受现场条件限制,不适合采用运行维护较复杂的工艺。综合考虑,本工程生化处理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对坑塘内水体进行充氧,对污水中各种微生物群体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絮凝、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生化处理后出水经混凝沉淀对水质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混凝沉淀法是利用混凝剂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一种方法。混凝剂通常有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生物高分子絮凝剂3大类。目前,在水处理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中的聚铝盐和复合型聚铝盐。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聚铝盐,其生产工艺成熟,生产原料来源广泛。实验证明,PAC对污水具有高效的絮凝效果,不仅去浊率高,对原水的pH值影响小,处理后水的色度好,可作为污水处理的絮凝剂。本工程选用PAC为絮凝剂,辅助加入PAM,对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本治理工程处理后水质要求较高,混凝沉淀处理后考虑采用多孔过滤吸附填料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吸附处理。目前常用的吸附介质主要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性质稳定、吸附能力强等优点。但是存在运行费用高、再生费用高、更换频繁等缺点。2.1.2 高效吸附再生填料工艺介绍新型高效吸附再生填料是以褐煤为主要原料研制出的一种具有吸附剂和催化剂双重性能的粒状物质。即有活性炭的良好吸附性能,化学性能稳定,能够再生,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同时,它又克服了活性炭生产成本高、机械强度低、易粉碎、再生难度大、再生损耗高等缺陷,成为性价比最好的污水深处理净化材料。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污水深处理、城市供水预处理、烟气脱硫等领域。高效吸附再生填料过滤吸附法废水深处理的技术基理:1、高效吸附再生填料过滤吸附法利用活性焦颗粒之间的空隙过滤截留废水中的污染物。2、高效吸附再生填料过滤吸附法利用废水中污染物的疏水特性、与活性焦的高度亲和力,吸附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3、高效吸附再生填料过滤吸附法在处理废水过程中废水中各种对水质造成污染的物质大部分被活性焦过滤吸附处理后的水质各项指标均能稳定达到各种行业国家最新颁布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高效吸附再生填料过滤吸附法特点:l 有机物去除能力强l 脱色能力强l 耗电量低l 占地面积少l 不产生臭气、废气或噪音l 不产生固废物l 处理费用低2.1.3 污水处理工艺确定 该渗坑内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采用生化处理+混凝沉淀+吸附过滤的处理工艺,污水量约500m3。污水生化处理和混凝沉淀采用我公司的专利技术一体污水净化槽进行处理,该净化槽集曝气充氧、内回流、混凝沉淀、剩余污泥排放为一体。较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占地小、能耗低、出水稳定。通过曝气充氧和内回流去除大部分氨氮和碳污染物,经加药混凝沉淀去除磷;混凝沉淀处理后进入立式多级吸附过滤槽,污水自上而下通过不同理化性质的填料,经吸附过滤处理后达标排放,最下层的高效吸附再生填料定期经再生处理后重复使用。水处理产生的污泥与渗坑底泥一起固化处理。达标排放生化处理混凝沉淀一级过滤深度吸附过滤高效吸附填料图1-1渗坑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再生一体化污水净化槽立式多级吸附过滤槽2.2底泥处理工艺介绍根据天津市工业渗坑(塘)治理指导意见的要求,渗坑治理过程中需要对底泥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常用的底泥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方法、物化方法、生物方法等。物理方法包括浓缩、脱水、干化等。通过物理方法处理后的物理可以实现污泥的减量化,但是无法实现污泥内污染物的去除或稳定化。此种方法还需要购置脱水机等设备或引入热源,主要应用于连续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中,不适用于该渗坑治理工程。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堆肥、植物修复法等。堆肥工艺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有机质分解、腐熟并转化为稳定腐殖土,作为肥料、土壤改良材料的过程。植物修复工艺是利用某种特定的绿色植物来转移、容纳或转化污染物使其对环境无害。采用生物法可以实现污泥内污染物的去除,变废为宝,但是生物法一般周期较长,需要比较大的场地,不适用于短期或应急处理项目。通过物化的方法对底泥进行就地固化、稳定化是最适用的底泥处理工艺。1、高效固化剂介绍高效固化剂是针对处理含水率极高的沼泽土、淤泥土、泥炭土、污泥及其他软质土基进行就地处理具有很好的稳定效果的粉状干粉,产品及施工工艺拥有数项国家专利。能使原有淤(污)泥转变成稳定的板块地基。与传统的作业方法对比,减少换填的运输费用,缩短基础处理施工周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的处理成本。2、工艺优势1、密闭和阻隔原来受污染的淤泥,固化后不再挥发和析出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污染物质;2、快速改善潮湿松软的地质条件,最大范围内满足不同地质应力要求;3、不必将基础软土运走,处理后的土壤作为地基结构材料利用,大的减少了的运输费用,减少了燃油的消耗,实现环保施工;4、使大型机械设备可快速进入场地作业,缩短因淤泥等松软土质而需要的大量建设周期;该渗坑内的底泥和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采用加入高效固化剂,就地稳定化的处理方法,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理。污泥处理量约600m3。2.3 渗坑治理主要设备材料、工程机械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参数单位数量一工艺设备1一体化污水净化槽套12立式多级吸附过滤槽套13污水泵台14絮凝剂加药泵Q=1m3/h,N=0.75KW台15助凝剂加药泵Q=1m3/h,N=0.75KW台16配电箱个17阀门、管道等若干8溶药罐V=3m3套2二材料、药剂1絮凝剂吨1.32助凝剂吨0.83高效稳定剂吨204多孔填料M3145高效吸附再生填料M310三工程机械19米挖掘机辆145吨吸粪车辆15推土机辆1第三章 工程投资估算及工期安排1、工程投资估算表3-1 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价单位数量总价万元备注一药剂、材料12.751絮凝剂3000(元/吨)吨1.30.392助凝剂28000(元/吨)吨0.82.243高效稳定剂2500(元/吨)吨2054多孔填料800(元/吨)吨141.125高效吸附再生填料4000(元/吨)吨104二工艺设备2.51污水泵4000套10.42加药泵2000台20.43配电箱、电缆等5000套10.54溶药罐6000套 21.2三工程机械5.11吸粪车2200元/台班台班51.15天、1辆车29米挖掘机2000元/台班台班10210天、1辆3推土机2800元/台班台班51.45天、1辆4设备进出场2000/次次30.6四运行费用44.81电费1元/KwKW4000.045kw/h,8h/天、共10天2人工220元/天300元/天工人4人;现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4人801004.76工人及技工:20天,技术人员:25天3污水处理设备使用费(一体化污水净化槽,立式多级吸附过滤槽)40000/天天10天40包括设备改造费、不包括药剂、填料费用五技术服务费71水质化验费1.52泥质化验费23方案编制费34工程试验费0.5六利润14.43(一+二+三+四+五)*20%七税款5.2合计玖拾壹万柒仟捌佰元整91.782、工期安排 不考虑不可抗力等因素,本项目工期自合同签订日起35天内完成。其中工程试验5天,施工现场准备及设备调试5天,污水、污泥处理20天,环保验收5天。第四章、工程组织形式及人员安排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建议成立项目组,抽派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经理技术员安全员采购员财务员资料员施工员工程实施单位聘任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组建工程项目部,管理工程实施。项目经理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和工程所在地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全面主持项目施工和管理工作,承担合同履约责任,全面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2、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对工程质量负责;3、保障施工过程中人员的人身安全,正确判断各类事故并采取合理措施。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