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0例误诊分析.doc_第1页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0例误诊分析.doc_第2页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0例误诊分析.doc_第3页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0例误诊分析.doc_第4页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0例误诊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论文,值得推荐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0例误诊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并与有类似表现的其他疾病相鉴别。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TSH、T3、T4)后确诊,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误诊患儿确诊后通过替代治疗, 甲状腺功能渐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早期症状多不典型,临床医生应详问患儿病史及体格检查,减少误诊。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误诊;智力;身高;治疗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以下简称CH)是儿科少见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若未能早期诊治,可严重影响患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现将我科1990年5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例CH的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18例。确诊年龄32天14岁。全部病例均居住在非甲状腺肿流行区,家族中均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病史。临床表现:少吃、少动、嗜睡28例,腹胀、便秘23例,皮肤粗糙、干燥20例,眼间距宽、鼻梁低平18例,不同程度智力低下、身材矮小15例,新生儿黄疸期延长12例,肢端凉、心率慢10例,脐疝9例。 1.2实验室检查三碘甲腺原氨酸(T3)<0.2 g/L 8例,0.2<0.6 g/L 11例(正常值0.61.81 g/L);甲状腺素(T4)<0.5 mg/L 10例,0.5<1.0 mg/L 12例,1.0<4.5 mg/L 8例(正常值4.510.9 mg/L);促甲状腺激素(TSH)75 mU/L 5例(其中仅2例在正常范围),>75 mU/L 8例,>150 mU/L 17例(正常值0.355.5 mU/L)。17例测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FT3<2.3 g/L 6例(正常值2.34.2 g/L),FT4全部低于正常值低界(正常值8.918 ng/L)。全部病例行左腕或膝关节X线片均示骨龄明显落后。16例行甲状腺ECT扫描,示甲状腺发育不良7例,缺如6例,异位3例。11例行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偏小5例,弥漫性增大2例,缺如1例。15例行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6例,心包积液2例,心功能减退1例。8例行心电图示低电压趋势5例。以上所有辅助检查均在我院完成,其中甲状腺功能检查采用放免法测定。 1.3误诊情况30例确诊前在外院多次就诊均被误诊,其中误诊为病理性黄疸8例,误诊为佝偻病5例,异位甲状腺误诊为舌软骨囊肿4例,误诊为先天性巨结肠、营养不良性贫血各3例,误诊为脑性瘫痪、脑发育不良、先天愚型各2例,误诊为婴儿肝炎1例。误诊时间为数天14年不等。 1.4治疗及转归一经确诊后即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22例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8例口服甲状腺素片,复查甲状腺功能均在2周左右基本恢复,并维持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智力改善, 身高、体重增加,反应较治疗前灵活,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 2典型病例 2.1误诊为病理性黄疸患儿,女,43天,生后10余天即发现皮肤黄染,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新生儿黄疸”,予抗感染、退黄等治疗无效,皮肤黄染渐重,并伴少吃、少哭、少动,遂来求治。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43周顺产,出生体重4 kg。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皮肤中度黄染,前囟平软, 后囟尚未闭,心肺正常,腹膨隆,脐疝,肝肋下2 cm,质软。辅助检查:肝功能正常,总胆红素290.7 mol/L,间接胆红素224.6 mol/L,血培养阴性,血清T3 0.57 g/L,T4<2 mg/L,FT3 3.96 g/L,FT4 6.3 ng/L,TSH>81 mU/L,双膝关节X线示双侧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骺核未出现,诊断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予左旋甲状腺素片口服1周后黄疸退尽,食欲增加。目前患儿2岁,在门诊随访过程中根据病情和体重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现身高、体重及智力与正常同龄儿无异。 2.2异位甲状腺误诊为舌软骨囊肿患儿,女,5岁,因3岁时无意中发现舌软骨处有可疑肿物,在外院诊断舌软骨囊肿,行手术切除。近2年来患儿出现全身浮肿、厌食、便秘且症状渐重遂来我院就诊。术前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智力尚可,食欲、大小便正常。体格检查:神清,反应迟钝,颜面、胫前水肿明显,心率慢,心音低钝,手足凉。测血清T3 0.01 g/L,T4<0.5 mg/L, FT3 1.54 g/L,FT4<1.0 ng/L,TSH>150 mU/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4.2%(<30%),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M)10.3%(<20%)。甲状腺ECT扫描示甲状腺区无明显甲状腺组织,ECT异位甲状腺显像仍未发现甲状腺组织。追查其之前的手术病历,病检报告示被摘出的肿物含甲状腺组织,经再三核实明确为异位甲状腺完全切除,且患儿起病时间及各项检查符合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予左旋甲状腺素片口服。治疗2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水肿消退,食欲明显好转,大便正常。 3讨论 CH属内分泌系统疾病。小儿自胚胎发育至青春期各阶段生长发育、能量物质代谢等过程均受甲状腺激素的控制和调节,甲状腺激素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成熟有重要作用1。CH患儿如未早期接受治疗,将对其神经精神发育有不可逆性损害。研究表明:CH患儿的最终智力水平与开始治疗的时间呈正相关,治疗越早,损伤越小,预后越好2,且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严重程度是最重要的影响患者智力预后的因素3。 例1患儿以皮肤黄染>2周为首发表现。由于新生儿期时间短,典型症状可能尚未出现或易被忽视,难以与正常新生儿鉴别。CH患儿由于生理功能低下,肠道动力功能差,增加了肠道未结合胆红素的吸收,临床表现为黄疸时间延长。临床医师可能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认识不够,未经详问病史、进一步检查和分析就下结论,导致误诊。 异位甲状腺能分泌一定量的甲状腺素,尚能暂时维持生理功能,不一定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典型表现4。例2患儿在舌软骨处发现“囊肿”,接诊医生未先行穿刺明确肿物的病理类型即盲目手术,不慎将其异位甲状腺切除,致使该患儿甲状腺激素分泌完全缺乏,临床症状立即凸显。 除本研究报告的易误诊病理性黄疸和异位甲状腺外,CH患儿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误诊为佝偻病及“大脑发育不良”;因造血功能减退,骨髓生成活力降低,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易误诊为营养性贫血;因黏多糖代谢障碍,肠道黏多糖贮积,肠蠕动减慢,出现腹胀、便秘,易误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因体态不匀称,加之甲减患儿的特殊面容,且智力及体格发育落后,易误诊为先天愚型等。 误诊的原因首先是接诊医师诊断思路狭窄,缺乏经验,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复杂表现认识不足;其次是没有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对病情未进行全面分析。我国已将本病列入新生儿筛查的疾病之一,采用出生后23天的新生儿干血滴纸片检测TSH浓度,结果大于20 mU/L者,再检测TSH、T4确诊。该法采集标本简便,假阳性和假阴性率较低,是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误诊的最有效的方法。自推广以来CH患儿的检出率有显著提高5,随之误诊病例较前有所减少,但临床上每年仍有较多病例由于各种原因而延误诊治,总结原因如下:偏远农村对该疾病的防治意识淡漠,宣传推广力度不大,有的没有进行新生儿筛查;可能对抱养、领养、计划生育外、不正规医院出生甚至在家接生的新生儿没有行此病的常规筛查;对于筛查异常的患儿,家长未予足够重视,而延误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筛查毕竟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存在,仍有极少数病例有漏诊的可能。因此当有可疑CH症状出现时应高度怀疑本病,并立即做T3、T4、TSH测定及相关检查以确诊;对筛查发观的问题,应加强管理,定期召回,复查随访,以确保患儿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 【参考文献】 1颜纯,王慕逖.小儿内分泌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4. 2刘运广,李永昶.有关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时的智力发育问题的探讨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5,22(4):199-202. 3Hsiao PH, Chiu YN, Tsai WY,et al.Intellectu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detected by neonatal sc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