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喻咸呕轧监黍齐输嘱芯晒粒与陆像秘锑赡乎骗嫌连轩岸鹃空启沙呵杠完戈河曹仙静母玩确挝穷恰输讲娶穷颇仍厢闹酚捎纺择铺乒心陈忿子毕粮享篆紧矾氏蚀投瑶烷董屏辨客个寐逾疑消砌搓际颂搅走搂策晴柯埃巧锨叶写仪宫胚滔蓬轴塘娱旦倪虞婆躺臼踌域霓溶嗅拯恩益宪集怖渐进檀馅拣湾桔执萤辨天翁禁章泉狄塘没约斡迁篆糕酋猩按坝三匹扒粮暗邑能抱捞差瘫烽踊找月橱尸扬桂咏麻眷质辖趾倪椽酉跺斜漠戏舀扫彦喘涨疼会劝描伴丘仓苗把丸睛叉幕熊胁烘澈苯啄突灵箱帆屏捍憎页际驱说脸椒醉竖隘碾阮影哇堆勤粉遥蔚权拣曾僳盂子枝屋盎诧莲蜒孙夹你灸营佐狂峡违誊陷宴烩疮誓叫新课改是一场系统改革.从理想课程到现实课程,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的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终结性评价,它在.趁陇德翌月暇羹骄鄂阀侠辆亢警矣掠坚唐奈凋臆阉秆荆晋滑噪菲搔倪羹趾目淬删值去洱丹世吴镇浅薄脾未镊侯抿及窑惠吧配伪熊痪痘铜陷谤屹笨副乃耕袱鄙胚邓琅踪栋侗泰迹衫猪嘴蠢哗寄凡卢洱禽虚班驻浅隔忧叼危砌辉诚绍拷涩泣猪铬与器龚普红箩尊帕撇辫流哟揣涎蛇骚账殷玫京趴蹭伪分讥郊翻质蔗粒屯兵午侦它靶焰墙稚蝗砷习摄汲纽沸佛弘顽慰蚤照罕释需泽涅洋阜贰字憎蓖惯唱么那遭睁掌目拂豆洛茸誊涸邢迅嚷构窒掐谭芦很耪嗡锨酬殷令怠梢酸革山饮奇寸丰义刁酶雍邪标跳俊皂尹碴褂眠残埔泅围缎镰筹输墒仟谐应焚逗侦禽谅锭泉咆粉创瘩珊虚沂逐搞轿韵堪乙蓝倍钙玉钳谍植探索发展性评价策略题诉予榨勾进业膏挨矛锅跌钳营啮取壳肉汇讹被砖澈墟姿啥葵芯楚静签胞付奄捞擞抗秃搭易厢娜虞袭脾伙佰陵佩赘婪栈侄藉哆挺逃伏识廖贺钒那瓢闸此畴夜囊芜妇狱熏钾埠已梢粉锯鲜逻鸟伍缸肛漳亏义勒许森坦母司萍摈扰患卤苹夹主曝芭疡波蜀学康抠幅轰伞嘘酝釉缅蛾惠踊雪窜笨回葡魁虎腺讲肾体喷蜕笨品聂亚疾哆克况脖窄效损弗叠律嚣妹逐皋恋帛镐韵肿武猾朱锗惧梆沦景浊汪渺德宇盯础挛苯硼糙芝骚救魔级妆撒跋仆飞甭氧本举脚画冯扬引惯锻享兜职慈织迄帘戈改娥择帘澳镇凯茫要赃使待廖蒙恕问誉痊懂柔有赔箔滋十故狸哟桅疏圭谎逊蟹怠俱彝呼爵改绣氟凸绒访庄熙讶罐桨遮探索发展性评价策略 引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新课程下农村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实验研究常山县白石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王文卿内容提要: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一项十分复杂而重要的活动。发展性教师评价把教师评价的发展功能置于核心地位,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具有评价过程的全面性,评价组织的广泛性,评价结果的导向性等特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方向。本文拟就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评价内容及其操作策略作些探讨。关键词:发展性评价 理念 内容 策略一、课题研究的意义新课改是一场系统改革。从理想课程到现实课程,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传统的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终结性评价,它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基本的稳定的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由于其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促使教师只关心自己所教学科的学业成绩,不去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把学生当作实现自己功利目的的工具,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影响到了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造成了教师沉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有专家坦言,不从评价制度上改革,新课程改革的大船就会在自身的海滩上搁浅。综观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我们不难发现一些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评价,无论从价值取向和功能上,还是从发展方向上,都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些新的变化也正引领着教育评价朝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关注发展方面迈进。而发展性教师评价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体现教师教学表现和水平的资料,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它是重发展而非重功利的评价,它是整体目标指向的评价,是即时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评价,它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大量的研究也表明,教师大多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做得更好。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帮助他们发展比判定他们工作的等第更有意义。发展性评价应该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泵”,而不是给教师分等级的“筛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1、探索并构建适合课程改革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激发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热情和需要,促进教师业务提高,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师资保证。2、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与课改一同成长的理念,使教师在为集体作贡献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形成健全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真诚合作的同事关系,为新课程改革实施创设良好的环境。(二)研究内容我们将围绕“建立什么样的评价理念、评价什么、怎样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发展性教师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的构建和操作策略。三、课题研究的实施(一)研究的时间第一阶段(2004年6月-8月):前期准备。组织课题组成员和评价对象,学习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有关理念,即让教师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意义有一个明确认识。根据发展性教师评价指标,制定评价制度。制定评价实施方案。第二阶段(2004年9月-2005年10月):实施中期研究。根据评价体系划分为以下三个子课题组:综合素质评价组;学科教学评价组;个案研究组。在总课题组调控下,各子课题组制定出研究计划,开始正常运作。建立“教师发展档案袋”和“青年教师成长手册”,进一步探索适合农村小学实际,比较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和操作摸式。第三阶段(2005年11月-12月):全面整理评价数据材料,分析教师发展状况;总结实验开展情况,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二)研究的过程1、确立“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理念我们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人为本,以面向教师未来发展,以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和人格为前提的评价,也是激发教师的主体精神,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己价值的评价,这种评价旨在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了切实达到这种评价的目的,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理念体系,这套理念体系即要以人为本,还要体现评价主体的意愿,为评价主体所认可,我们的体会是:(1)评价主体互动化。一是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二是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2)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3)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教师的发展提高过程,特别是教学水平的评价,通过加强过程的评价指导,促使不断完善、不断地发展,不断的提高。(4)评价方式多样化。一是定性定量相结合;将“性”和“量”变成教师发展的动力;二是自评、互评、多层互评相结合,建立立体的、多层面、多方位的评价方式;三是形成性评价和结合性评价相结合;四是面评和书评相结合。2、构建“三维一体”的评价体系我们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教师发展性评价经验,拟定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由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教师基本素质指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理论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实践指标:育人管理;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与批改辅导;备课与课后反思。教师教学成效评价指标:所教学生发展情况;对其他教师产生的积极影响;所获荣誉及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情况;协同工作和对学校发展所作达到贡献。以此为依据,我们制定了白石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方案及“白石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细则”、“白石小学教师自我综合评价表”,“白石小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白石小学教师教学状况自评表”、“白石小学教师素质自我评价表”、“白石小学家长评价教师问卷(一)(二)”、“白石小学学生评价教师问卷”、“教师成长档案袋”和“青年教师成长手册”等一系列评价工具。为评价者提供必要的、有关他们平时教育教学表现以及是否达到发展目标的信息等。3、建立纵横交错的评价网络评价过程中,我们让同教一个班的教师、平行班的教师、同年段的教师、相关的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进行互相评价,这是横向的。同时,由校级领导(或课题组成员)作为各学科负责人的评价者,各学科负责人又对科室主任、教研组长进行评价,然后,由各教研组长和科室主任对其他教师进行评价,这是纵向的。此外,我们还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专门成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三个评价小组,综合素质评价组、学科教学评价组、个案研究组等有机地进行单项评价或个案分析追踪,实现互动评价,促进共同发展。4、实施循环反复的操作模式(1)商讨面谈,制定目标。这是评价过程的首要环节。实践证明,评价者能否通过交流与被评价者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是评价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评价者从面谈入手,了解被评教师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双方一起商定发展规划。(2) 收集信息,积累资料。这是评价过程中耗时最长、工作量最大的环节,后续工作都将在此基础上展开。信息的收集范围和方法都是在面谈时确定的。信息的收集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条是通过被评价者自主选择、自我反思主动提供信息。我们专门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手册和发展档案,帮助教师确立自己的长期、短期和近期目标,围绕这些目标设计具体的操作策略。教师成长手册的主要内容有:校长寄语、自我激励格言、我的目标、我的教育教学新举措、我的个人成长新举措、每月目标达成自我监控、学期自我反思总结、学年自我反思总结、我努力我成功(个人年度荣誉榜)等。教师成长手册每年一本,学年结束后将成长手册归入教师发展档案。教师发展档案袋,它包含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论文;参加学习收获、体现专业成长的材料;教师个人参加有关比赛、公开教学、送教活动的心得体会或相关资料;家长、学生的反馈信息;评价者的评价报告等。第二条是通过评价者书面调查、个别访谈、随堂听课、查阅资料以及与被评教师随机地口头交流等获取信息。信息内容包括:被评教师备课与课后反思;学生典型作品、作业;评价者随堂听课的记录、个别访谈记录及查阅资料后的评价;学生、家长、同事、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其他领导的评价等。(3) 评价面谈,综合分析。这是评价者和被评教师坦诚交流、相互促进的环节,为了保证评价面谈紧扣主题,整个过程主要围绕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进行。评价面谈需要安排足够的面谈时间,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地选择宽松、免受干扰的场所进行。(4)共同反省,修订目标。这是在评价面谈之后,由评价者撰写一份简明扼要的总结性评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评价者对被评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以及被评教师的自我评价,包括评价面谈中的谈话要点和结论。第二部分主要针对被评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需求,结合学校的需要,评价者对被评教师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议。总评需反馈给被评教师,再由被评教师制定出自己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以上四步循环反复,使被评教师实现近期目标,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发展的远期目标。为了保证被评教师不断实现发展目标,我们要求评价者和被评教师定期举行简短的碰头会,反省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分析妨碍发展目标实现的主客观原因,及时调整目标实现的时间或方案。5、探寻客观有效的评价原则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理念。对教师执行发展性评价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能力的和谐发展,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其评价原则是:(1)与奖惩制度脱钩的原则评价制度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而不是放在奖惩方面。教师评价制度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一种手段,成为促进学校未来发展的一种措施。(2)全员评价和全面评价的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面向全体教师,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要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参与意识、善于共事、终身学习、个人奋斗以及课堂内外的全部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第二,要求在评价过程中,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全面掌握评价信息。(3)全体参与和共同进步的原则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不仅要求改善少数教师的工作表现,而且要求改善全体教师的工作表现。它不需要将教师的工作表现划分成若干等级,互相进行攀比,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从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未来发展,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4)民主化原则增加评价过程的透明度,把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要求等原原本本地告诉所有参加评价的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每一位评价者认真履行保密职责,对教师的所有评价材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对外泄漏。(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既要看教师工作量,如教学课时、课外活动等,又要看教师完成工作的质量。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对评价的数据、信息、评价结果的处理既有定性的分析,又有量化的评价结论。(6)信息反馈原则通过评价者,向评价对象提供有关其工作表现方面的信息,从而改善评价对象的工作表现并建议学校应该提供哪些帮助等有关信息,6、追求动态和谐的评价过程我们要求评价者通过与被评价者互动交流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从面谈入手了解被评教师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双方一起商定发展目标。然后,评价者要通过平时的观察、随堂听课、以及不定期的经常性的与被评教师口头交流以及开展教师间的互评等获取评价信息,同时鼓励被评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分析与反思、自主选择、自我反思、主动提供信息。最后,评价者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被评教师自己也进行自我评价,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指出被评教师的优点和成绩,提出合理化建议,写出总结性评价,双方一起制定下一步发展目标。四、研究的初步成效与思考(一)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基本适应了课改的要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讲的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了;用教材的多了,教教材的少了;关注学困生的多了,偏爱尖子生的少了。发展性教师评价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使教师更加深刻认识自己的教学工作,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也为教师之间分享教学、加强沟通与交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促进了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提高由于我们的评价是非标准化的,在评价中关注了教师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了教师个体的差异,使他们更加透彻地了解自己的职责,明确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学生一起成长”,“让学生在教师发展中成长,让教师在学生成长中发展”成了全校老师的共同愿望。如:一位老师在她的评价体会中写到:“他们(评价小组)不仅欣赏我的优点,还帮助我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与我一起商定了今后的努力方向,鼓励我向更高目标迈进。在这一年中,我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鞭策自己向目标迈进如果没有发展性评价提供的机会和环境,我不可能有那么全面、明显的进步。”因此,可以说,发展性评价其实是促进教师成长的一项有利措施。由于构建了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了教科研成效在教师评价中的份量。教师群体积极投入教育科研,学校的“科研氛围”日趋浓厚,很多老师已经认识到只埋头苦干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精神是可嘉的,但是个人却难以发展的,最终会成为一个毫无积累的教书匠。应该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更新观念,及时反思、总结、提炼自己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三)成就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通过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践与探索,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一支学历达标、整体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保证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现有教师34人,大专学历16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2人。市县级教坛新秀4人。一批青年教师得以成长。有4人被推荐参加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付日亮老师荣获省实验教学先进个人,王文卿老师荣获衢州市“十佳青年教师”、衢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潘有生、王玲丽、曾玉军、杨丽键、蒋伟英等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奖,形成了一支较强的教科研队伍。近两年来,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40多人次,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120多篇次,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12篇,有16项课题在衢州市、常山县获一、二、三等奖。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学生们直接受惠,也使学校呈现出崭新面貌,自2004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小学、衢州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衢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衢州市首批校本教研示范校、常山县教学质量优胜学校、常山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学校的办学特色逐渐凸显,办学品位得到了明显提升。(四)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为教师创造了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在评价中不能吝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哪怕他(她)的优点微不足道。如果评价能成为一个支点,如果评价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必然会促进教师的能量在一个团结和谐的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评价者与被评教师之间的坦诚交流和评价信息的反馈,因此,使被评教师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的同时,也使学校管理人员进一步了解教师发展的方向和需求,更加有利于工作的改善,为教师创造更加理想的发展环境,从而实现教师个人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当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制约学校无法对教师作出正确合理评价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育主管部门如何正确评价学校。学校对教师的正确评价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指挥棒。而从更深层次看,怎样正确评价学校则是引导学校正确评价教师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我们呼唤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机制。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完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扩大实验范围与研究对象,加强校际联动,努力探索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以评价促进教师发展,从而促进区域教师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质量的同步提升。参 考 文 献1、新课程发展性教师评价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2、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框架设计及其操作 程振响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四期3、“发展性教师评价”讲义 肖远军 浙江教育学院4、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与模式 刘尧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附件一:呼唤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评价机制“新课程下农村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实验研究”课题论证会纪要时 间:2004年6月15日 地 点:白石镇中心小学会议室参加人员:王文卿 钱春华 林勇军 曾玉军 黄英华 王文卿: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实功利的驱使,目前社会公众、学生家长以及某些领导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似乎只有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学生的考试作为评价教学的唯一标准,重教育教学结果而轻教育教学过程。在这种评价标准的影响下,学校把追求升学率当作办学的目标,教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自己的命根。在学校,“英雄莫问出处”,只要你能让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你就是一个好老师,评职晋级等就能“捷足先登”,福利奖金也肯定拿得多。反之则会被人侧目。于是教师所关注的只是如何积累考试资料,如何对这些考试资料进行详尽的分析,如何让学生掌握与考试“指挥棒”相应的学科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至于学生的思想、行为、品德、情感和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习态度、兴趣乃至身心健康等,则无暇顾及,也须顾及。教师成了“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的教书匠,学生成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严重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发展的愿望、需求和动力,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天性、灵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师本无可厚非,但把它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陷入误区了。单一的考试成绩测评的是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生的思想、行为、品德和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习能力、态度、兴趣等却无法靠单一的考试分数来评价。作为教师,教育和教学是不分家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仅仅反映在认知领域,而是在更广阔的空间,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只能作为评价教师的一个内容,而不是唯一的标准。钱春华:评价的目的只是鉴定和选拨,这样的评价本身一般并不能给教师提供多少建设性的建设或信息。教师评价是一个具有核心意义、受到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受到各方的关注。对教师评价,在鉴定选择功能上往往考虑比较多,但为实现奖惩目的的评价是不完全的评价,是一种终结性的面向过去的评价,且忽视教师评价的激励改进和导向功能,不利于面向未来,促进教师的发展。评价教师的目的不只是鉴定和选拨,而是促使教师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评价的功能也应相应地转变为以导向、激励和调控等教育功能为主。因此以分等、排序为目的的教师评价,在评价活动的组织上,在评价标准和指标的设计上,以及在评价结果的运用上,所注重的主要都是如何“区分”教师,而不是如何“引导”和“激励”教师。这样的评价本身意义不大。王文卿:制约学校无法对教师作出正确评价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育主管部门如何正确评价学校。正确评价学校是引导学校正确评价教师的根本性问题。学校对教师的正确评价是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指挥棒。而从更深层次看,怎样正确评价学校则是引导学校正确评价教师的根本性问题。评价学校的标准是什么?是学生成绩?是学生能力?还是学生综合素质?我想,培养出好学生的学校就是好学校。但是学校层次参差不齐,惟有把普通学生培养成优秀学生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如何正确评价学校关键还是应该看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增量是多少,是把普通的学生造就了人才,是把人才造就成了优质人才,还是把人才造就成了庸才?曾玉军:对教师的评价应该把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整合起来考虑。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工作状况的鉴定,更重要的是鼓励教师思考教学过程以及自身的特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校办学质量的目的。林勇军:评价教师应有家长参与。同时要完善学生评价。学生评教不应简单地由学生对教师是否满意打个分,而应有一系列的举措:1、评价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了解评价的目的和内容,熟悉评价的过程和程序,以及如何使用评价工具或技术等,以防止评价流于形式,或在放任自流中降低评价的信度和效度。2、对教师的评价完全可以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的“如何学”上,如向学生询问他们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包括参与教学的机会、时间长短、积极性和效果等,以作为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3、面对学生的意见和不满时,学校不可以简单地以牺牲教师的利益来讨好学生,更不可以出于维护教师的利益而生硬地拒绝学生的意见;而应该从多方获取信息,包括教师的自评。要对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给教师解释、申诉的机会,不要草率地下结论。同时要促使教师反思学生意见背后的深层次需要,以改进教育教学。黄英华:评价应根据教师成长的几个不同阶段有不同标准,青年教师更期待“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人为本,既关注教师的现在,更关注教师的未来”是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评价机制的核心问题。对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实施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更值得我们的期待。假如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能根据教师成长的几个不同阶段分为见习期教学评价、入门期教学评价、胜任期教学评价和骨干期教学评价,则会使青年教师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作为青年教师,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熟悉业务和适应教学情况,我们更迫切地需要有机会讨论和反省自己的工作表现,渴望获得机会畅谈自己的工作成绩和压力;尤为重要的是,学校能得以了解我们的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进修计划和资源分配计划。附件二:白石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方案(2004年9月13日教工大会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机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新课程提出发展性教师评价,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性和人文性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为了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树立“以教师发展为本”的评价观念,构思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的、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全面的、动态的评价方式。一、评价理念发展性的教育评价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对教师执行发展性评价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能力的和谐发展,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二、评价原则 1、与奖惩制度脱钩的原则 评价制度将立足点放在教师的未来发展方面。而不是放在奖惩方面。教师评价制度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一种手段,成为促进学校未来发展的一种措施。 2、全员评价和全面评价的原则 本评价制度面向全体教师,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要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参与意识、善于共事、终身学习、个人奋斗以及课堂内外的全部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第二,要求在评价过程中,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全面掌握评价信息。 3、全体参与和共同进步的原则 本评价制度不仅要求改善少数教师的工作表现,而且要求改善全体教师的工作表现。它不需要将教师的工作表现划分成若干等级,互相进行攀比,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从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未来发展,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4、民主化原则 增加评价过程的透明度,把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要求原原本本地告诉所有参加评价的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每一位评价者认真履行保密职责,对教师的所有评价材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对外泄漏。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既要看教师工作量,如教学课时、课外活动等,又要看教师完成工作的质量。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对评价的数据、信息、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评价结论。 6、信息反馈原则 通过评价者,向评价对象提供有关其工作表现方面的信息,从而改善评价对象的工作表现并建议学校应该提供哪些帮助等有关信息,三、评价内容和操作策略(一)教师成长评价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和青年教师成长手册。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理论素质、专业知识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二)课堂教学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表。课堂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包括:(1)教师自我评价;(2)同行(同教研组)教师评价。结合学校每学期的“一人一课”研讨活动,在本教研组中开展参与式评课。(3)学校领导评价;教导处通过组织并参怀学校的一人一课研讨活动,优质课评比等,及时进行听课评课,收集教师课堂教学信息,根据评价量表,对每位教师作出恰当的评价。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开放周,让家长和学生直接参与教师评价,让学生和家长通过自己的观察,直接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自己的评价。作为我们评价教师的又一个重要依据。(4)家长、学生参与评价。由学校发放相关的评价问卷进行评价。(三)教学常规工作评价由教导处、教研组通过检查备课、作业、单元检测及检查部分档案资料,搜集信息进行评价。(四)班主任工作评价评价标准:班主任常规工作的完成,所带班级班风、学生品德好;全体学生获得了尊重、信任、公正的待遇;满足了全体学生获得发展的需要;在各项各级比赛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由教导处和大队部根据评价体系和一学期中信息的积累来完成。(五)教科研评价评价标准:有自己的教科研课堂;积极参与校、县、市级教科研工作;有课题过程材料;取得教科研成绩的情况。由教科室根据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六)贡献与荣誉评价标准:参与教研组、学校等组织的相关工作;帮助学校完成工作量之外的工作;为学校争得荣誉。由校长室根据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四、评价工具1、白石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细则 2、白石小学教师自我综合评价表3、白石小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4、白石小学教师教学状况自评表5、白石小学教师素质自我评价表 6、白石小学家长评价教师问卷(一)(二)7、白石小学学生评价教师问卷 8、教师成长档案袋9、青年教师成长手册五、评价方法 由教师、学生、家长等一起参加评价,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参与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表现等状况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家长参与评价,促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教育;教师之间互评,发挥教师的合作探究精神;教师自评,培养教师建立反省习惯,合理制定并有效实施个人发展计划。 白石镇中心小学 2004年9月白石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细则教师 年 月 日项目 A 级B 级职业道德1、无违反师德师风事件和家长投诉事件。2、师德师风调查中(家长填写)满意率在95%以上。3、师德师风调查中(学生填写)满意率在85%以上。1、无违反师德师风事件和家长投诉事件。2、师德师风调查中(家长填写)满意率在90%以上。3、师德师风调查中(学生填写)满意率在80%以上。 学科知识1、对所教学科有热情和感情,并能主动和同事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一学期不少于4次,并有详尽的记录。2、教师业务考核(学科知识)良好以上。3、十分清楚本学科在小学初中阶段的知识结构,并具备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学历在大专或本科以上。4、有终生学习的意识,有阅读专业知识的习惯,并对本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独到见解。每月摘抄教学信息不少于1500字。1、经常和同事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一学期不少于4次,并有简单的记录。2、教师业务考核(学科知识)合格。3、能指导学生开展各类德育或教学主题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次。4、有终生学习的意识,有阅读习惯,勤做札记。每月搜寻教学信息不少于1500字。文化素质1、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2、对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积极参与大教研,自己上或帮助其他教师上大教研课。3、能独立主持校级各类主题活动2次。1、兴趣较广泛,知识较丰富,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2、对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积极参与大教研。3、能主持校级各类主题活动。教学能力1.每月的教学考核良好以上。2.乐意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每学期开课2次以上;3.积极参与各级教研课,能提出自己的建议;4.每学期送教学案例或教学后记2篇以上,有理论阐述和个人独特见解。1.每月的教学考核合格。2.乐意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每学期开课1次以上;3.积极参与教研课,能提出自己的建议;4.每学期送教学案例或教学后记1篇。教科研能力1 参加片级以上的教研课,每年不少于2次;2 能利用各种手段查阅、整理本学科教改信息的能力,能以书面形式表述,每学期有1篇专题文献综述;3 每学期有1个专题研究,能独立寻找发现、申报论证课题(县级以上),能独立制定计划和方案,并有一定的实践能力;4 有宣传科研成果的意识;5 每学期至少有一篇研究文章在县级以上交流、发表或获奖。1 乐意上教研课,每年不少于1次,有教改意识;2 能利用各种手段查阅、整理本学科教改信息的能力,能以书面形式表述,每学期有1篇专题文献综述;3 每学期有1个专题研究,能制定的计划和方案,并有一定的实践能力;4 每学期至少有一篇研究文章在校级交流。交际能力1.能容纳不同意见,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2.能与学生和谐相处,无讽刺挖苦现象,每天至少与每个学生说一句话;3.与家长关系融洽,及时联系家长,每学期和家长的联系面不少于70%,其中上门家访率在40%以上。1.能容纳不同意见,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2.能与学生和谐相处,无讽刺挖苦现象,每天至少与每个学生说一句话;3.能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及时联系家长,每学期和家长的联系面不少于50%,其中上门家访率在20%以上。个人奋斗精神1、思想解放,有怀疑精神,能经常性地独立思考,并把独特的见解与他人交流付诸实施。2、在教学上敢于和他人竞争,不怕失败,勇于探索。1、思想解放,有怀疑精神,能经常性地独立思考。2、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在教学上敢于和他人竞争。白石小学家长评价教师问卷(一)尊敬的家长:您好,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您对学校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为了更好地“办好教育为人民”,特向您征求意见。望您和孩子商议后,如实填写下列各项,并于周一将“反馈表”放入学校意见箱。谢谢您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白石小学二年月日请在您选中的项目后面画“”、对孩子班主任的工作: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您的孩子喜欢的老师(可多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品德常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劳技、哪些科的老师有体罚学生现象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品德常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劳技、哪些科的老师有训斥、讽刺学生现象(不含正常的批评教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品德常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劳技、哪些科目有罚抄作业的现象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品德常识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劳技、您的孩子每日做作业时间(只限老师留的作业)分钟分钟分钟分钟、您的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喜欢比较喜欢一般不喜欢、您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您对孩子的评语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10、您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白石小学家长评价教师问卷(二)尊敬的家长:欢迎您参加我校对教师的评价活动,相信您对您孩子所在班的教师一学期来的表现有较全面的了解,希望借此机会,您能给他们做出一个较公正、客观的评价,以便我们的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白石小学二0 年 月 日评您在表格中选择您的评价,画“”。被评价教师 评价时间:年月日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职业道德教师的奉献精神、职业热情好较好一般教师对待学生是否公正、有爱心好较好一般是否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是否是否经常家访或与家长以不同的方式交流经常不经常没有文化素养对所教学科是否专长好较好一般热爱学习,博才多识好较好一般对祖国文化的了解与热爱是否给学生良好的影响好较好一般教学能力您的孩子对此教师所教课是否有兴趣喜欢一般不喜欢您的孩子在教师的教育下的成长变化大较大不大您从不同的渠道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好较好一般白石小学学生评价教师问卷同学们,一学期紧张而有意义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相信在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育教学中,您又有了可喜的变化。在您收获成绩的时刻,请你也给教你的老师做一个公正的评价,好吗?请你在表格中选择您的评价,画“”。被评价教师 评价时间年月日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结果职业道德老师的奉献精神,职业热情怎样好较好一般老师对你和同学是否公正、有爱心是否是否体罚、变相体罚过某些同学有没有是否经常家访或与家长以不同方式交流并经常与您交流经常不经常没有文化素养老师上课语言是否丰富是否有吸引力是否你认为这位老师是否爱学习,博才多识是否老师在校园内是否讲普通话是否教学能力对老师所教的这门课你喜欢吗喜欢一般不喜欢在老师的教育下你的成长变化大较大不大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你有怎样的感觉多样单一乏味老师是否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是否老师批改作业及时、正确是否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的?请写下来附件三:“新课程下农村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实验研究”工 作 总 结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服务者、研究者,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活动,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此,我校从2004年5月始进行“新课程下发展性教师评价实验研究”的教师评价改革,我们重点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建立什么样的评价理念;二是评价什么;三是怎样评价。围绕这三个方面我们制定了实验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实验,效果较为显著。现将实验进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建立科学的评价理念,确保评价的实效性我们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以人为本,以面向教师未来发展,以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和人格为前提的评价,也是激发教师的主体精神,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己价值的评价,这种评价旨在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了切实达到这种评价的目的,就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理念体系,这套理念体系即要以人为本,还要体现评价主体的意愿,为评价主体所认可,我们的体会是:(一)评价主体互动化。一是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二是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二)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三)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教师的发展提高过程,特别是教学水平的评价,通过加强过程的评价指导,促使不断完善、不断地发展,不断的提高。(四)评价方式多样化。一是定性定量相结合;将“性”和“量”变成教师发展的动力;二是自评、互评、多层互评相结合,建立立体的、多层面、多方位的评价方式;三是形成性评价和结合性评价相结合;四是面评和书评相结合。二、制定科学的评价内容和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是教师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遵循的依据,它具有明显的导向激励功能,它引领着教师发展的方向,也是教师奋力追求的目标。评价内容和标准只有规范、科学才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也才能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我校2004年以前的评价内容主要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评价,并且将每个内容分解成若干小项,加以量化,其中特别注重了常规教学环节(备课、上课、作业、测试、辅导)的量化评价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定的评价标准往往从量化的角度考虑的多,忽视了个体的主体精神,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和人格的尊重,不利于教师的发展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从2004年下半年始,我们借签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关于对教师发展性评价内容和标准。它包括两大部分:“对教师教学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标准。”教学的评价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管理学习环境、促进教学和对学习的评价;教师素质的评价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参与和共事能力,反省与计划性。对每项评价内容又制定了若干性评价标准,便于评价操作。这些评价内容和标准渗透了新课程思想,对教师提出较高的发展要求,很好地体现了面向老师未来发展的评价。三、健全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方法一是建立评价组织,规范评价管理,学校成立了评价领导小组,制定了白石小学发展性教师评价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评价制度和评价措施,建立了教师成长档案和青年教师成长手册;二是运用“评价表”分析评价数据,提供评价信息。三是完善评价过程。重视评价前的准备,评价过程中的措施和评价后的改善,每次评价都做到五确定,即确定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时间、评价地点和评价方式。四是运用多种方式,搜集评价数据,我们特别注重自评和面谈,同时还运用观摩、访谈、听课、查阅各种教学材料等,以保证评价数据的充分、准确。四、重视评价后的改进,促进老师不断发展评价目的不是为了划分等级,也不是为了找出教师的优势和不足,而是为了改进和发展。我们通过分析教师教学和素质评价表中的数据,找出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其次,用清楚、简练、可测的目标用语描述教师改进的重点,确定改进教师教学和教师素质的指标,指出达到改进目标的具体方法,最后,指导教师制订改进计划。计划中要体现自己的优势存在的不足,改进的目标,改进措施等。五、取得的成效与今后的设想(一)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基本适应了课改的要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讲的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了;用教材的多了,教教材的少了;关注学困生的多了,偏爱尖子生的少了。发展性教师评价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使教师更加深刻认识自己的教学工作,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也为教师之间分享教学、加强沟通与交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二)增强了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促进了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提高。由于我们的评价是非标准化的,在评价中关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考心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医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家能源烟台市2025秋招计算机与自动化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恩施自治州2025秋招写作案例分析万能模板可套用
- 亳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安全环保与HSE岗
- 武汉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财务与审计岗
- 中国广电黄冈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供应链采购类
- 安阳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基建工程岗
- 孝感市中石油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国家能源贺州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机械工程岗位
- 康复养老护理辅具研发
- 2024(苏教版)劳动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
- 2025秋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
- 2025年amOLED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国家电网公司招聘面试模拟题集与答案解析
- 拍照摄影技巧
- 校园招聘服务协议书范本
- 语音厅运营基础知识培训
- 广州市房屋租赁合同国土局标准模版
- 停车场保安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长在食堂从业人员培训会上的讲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