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教学与反思高中语文组 罗安捷一、初次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1选文的地位和作用选入中学课本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高中语文第四册中国古代小说单元中的一篇精讲课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在节选内容上,这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黛玉进入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耳中所闻,不仅第一次生动刻画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邢王二夫人、宝玉和黛玉等好几个主要人物,初步揭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而且详尽描写了荣宁二府的格局布置,即人物的活动环境,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第一次向读者展现了封建大家族贾府的富贵豪华,生动地描写了贾府这一“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的奢侈生活,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所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这对学生了解红楼梦全书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艺术描写上,此回情节也有着许多成功之笔,传神得力之处。如写黛玉初见贾母一段,如见如闻,正所谓“颊上三毫”,其他如写凤姐出场、宝玉出场,也都是向来为人所称道的文字。新课标中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如下:“选读经典名著,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红楼梦恰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代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恰好负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很有必要及时抓住这次学习机会,将这块文学瑰宝介绍给同学们。2教学目标的设定 9页的教材让我唏嘘,怎样在短短的几课时,把这样一篇文章讲全讲好?我现在面对的孩子,他们缺少对生活的理解,们缺少对复杂社会的阅历。自己的深入理解并不一定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怎样在短短的几节课内让他们有所收获?究竟给学生讲些什么?鉴于这个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巩固深化小说鉴赏的知识,学习文章塑造人物时运用的细腻、鲜明、精彩的刻画笔法,提高阅读欣赏评价小说的能力。所以,针对本课,我们至少可以从2个角度,2个教学目的出发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以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出发,以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为基点,将之作为小说的样本,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三要素来探讨小说中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及作者的情感倾向。或者,我们还可以从单纯学习语言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取课文中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因素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教学重点的设定那么,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自然是对贾府这一环境的分析。拟着重从贾府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贾府人非凡的服饰、骄矜的气质和贾府的繁文缛节的“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分析,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封建大家庭的样板、封建上层统治者生活写照的贾府的特点:富贵尊荣、威严袭人。教学重点之二就是对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进行深入分析。领悟小说的主旨。4教学难点的设定具体讲,贾府的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贾府人非凡的服饰、骄矜的气质等豪华硬件读者可以一目了然;但是贾府极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严守封建礼教,讲究繁文缛节,等级森严的享有尊贵的社会地位的膏粱锦绣之家的特点,作者曹雪芹是怎样用小说语言再现贾府的典型环境的呢?此其一。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本身的复杂性,作者刻画人物手法的多样性,都给学生带来认识上、分析上的难度。这是怎样的人物,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这样的人物?教师又该如何提升学生阅读小说带来的审美感受? 此其二。(二)教学方法在写作手法乃至创作方法上,红楼梦既是自成一体又是不拘一格:写人物或虚或实,或浓或淡,或庄或谐,或客观地旁观地写,或钻到人物心里写,或正面写或侧面写,或立体地写全面地写,或只写几点,或收或纵“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原八十回可谓字字有深意,句句成双关,处处设埋伏,回回藏机关。红楼梦写法离奇独特,读法自然也有别平常,甚至须反其道而行。大致归纳如下:书中处处一语双关,个别处甚至一箭三雕。要善用猜灯谜式的别解法 。对一些极具象征性的字、词不要轻易放过。至于本课教学,则是教师不能直接给出标签式结论,而要通过教师细腻深入的对字、词、句的分析讲授“带领学生鉴赏”、“帮学生鉴赏”、“教学生鉴赏”。 在学生发现不了的地方,创设情境“引学生鉴赏”,在学生的品读流于浅表的时候,教师“帮学生鉴赏”,让学生借助教师的眼睛,借助教师的讲解、引导看到文中的妙处。在欣赏品味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二、初次教学实践根据以上思想准备,我确定了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为主,分析贾府环境特点为辅的教学思路,因为环境只是人物性格展开的依托。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各具特色,都是书中极其关键的人物,性格复杂,无法在一节课中全部深入分析。相比较而言,宝黛在全书地位更重要,对于学生领悟整部小说的主旨有着特殊的意义, “宝黛初会”这部分文字中能集中体现二人的性格。所以我把教学基点锁定在宝黛初会部分,勾连全篇内容,从西江月的宝玉判词,宝玉摔玉,不同人物眼中黛玉的形象,以及黛玉的重重心机等情节着手,带领学生重点分析宝玉、黛玉性格以及贾府的环境特点。三、初次教学反思备课过程很艰苦。我总想把课讲充实一些,参阅了大量的资料,把讲课的稿件改了多次。一次次地删改,几度推翻重来之后,形成了这样一堂课。现在满满当当的一堂课紧紧张张的结束了。同学们显然有了不少的收获和启发。课下纷纷找来红楼梦阅读,还不时抛出一些问题互相讨论,掀起一股“红楼热”。看着热闹的场景,我叩问自己:这样一节几乎可以认定为满堂灌的课,一段时间后对学生的影响究竟还剩多少?“红楼热情”熄灭后,学生们究竟又能形成了多少语文能力?对于日后的阅读,他们能在没有老师的指导点拨下,自由展开对红楼梦的解读吗?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才对。这堂课,我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方法的点拨,是失误的。我要教会学生用“透视”的阅读法读红楼梦。一节课时间有限,仅以某一语段为例,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细细的品读,慢慢的揣摩欣赏,通过教师对字、词、短语、句子的有规律地推敲、揣摩,引导学生看出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再让学生把这套方法应用到另一文段的自行阅读鉴赏过程中,最终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而这种能力一旦生成会随时产生知识的。只有掌握阅读红楼梦的方法,形成阅读红楼梦的能力,才能体会到小说语言的魅力,形成阅读古典小说的能力,养成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达到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关于对贾府的软环境分析,我选定黛玉进餐一段文本来示范剖析;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我选择了内容更为集中的王熙凤这一形象。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对黛玉进餐一段语言展开“透视”阅读,聚焦精彩,解读意义,逐步揭开小说语言隐含的社会信息,使学生在阅读学过程中体会解谜般的美感。再由此出发,鼓励学生推敲、揣摩语言,自行“透视”探究王熙凤这一形象。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分成六组,各自就一部分文本充分讨论交流,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展开充分的对话,在对话中学会鉴赏小说的要点。至于宝黛人物形象的分析,则完全可以在下一课时由同学们自主探究完成。四、再次教学实践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介红楼梦的作者、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点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着重讲叙前五回的内容梗概和前五回在全书中的作用。带领学生了解课文在全书中的作用。 3梳理课文情节。介绍荣国府院落方位示意图,初步了解贾府环境。4引进贾府人物简表,简要分析贾母、三春、王夫人、贾赦、贾政等人物形象,初步了解贾府中的人物。这是一堂铺垫课。为达成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做准备。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鉴赏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鉴赏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品味王熙凤语言的深层意义。教学过程:这里举家宴一段的分析为例,来看我是如何引导学生透视读书,即进行信息筛选,信息确认,信息整合,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确认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首先让学生跳读12段,找出与家宴有关的语段。找出相关语段后,提请同学聚焦精彩字目,解读意义,逐步揭开小说语言隐含的社会信息。举一例说明如下:文本有“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几句 。一见 “忙”,“方”二字,我们几乎会毫不犹豫地认为王夫人带着林黛玉是来赶饭局的。不到场就不开饭。再往后看“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怎么?这些贵族命妇吃饭需要亲力亲为吗?随着黛玉的一番让座,我们才明白“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她们只是专程赶来伺候吃饭的,当然是伺候贾母的了。她们是两代媳妇,伺候婆婆、孝敬长辈不正是封建礼制的要求吗?同是伺候贾母吃饭的媳妇,儿媳妇“王夫人坐了”,孙媳妇“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一“坐”二“站”,各守规矩,长幼有别,待遇不同。主子如此,仆人呢? “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女主子们在安安静静地吃饭,尚且不敢出声,恪守礼仪,奴仆更是焉敢?至此不难理解黛玉为何要让座那座位岂能是乱坐的?规矩大着呢!果然,讲究待客礼数的贾府早已定下黛玉的座次,其余按年纪长幼就座。几句话勾勒了黛玉的冰雪聪明,更是写出了贾府的两个特点:严守封建礼制;等级森严。这个例子说明在一句话中,要注意对修饰语等关键词语的把握;在句与句间,注意前后顺序或逻辑关系,以及内容上的前后照应、对比、铺垫和暗示等。这就是 “透视”的方法之一。五、同伴互助阶段这节课后,听课老师们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纷纷指出这节课教学上的优点,例如:教学环节打破常规,设计巧妙,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巧妙,思路流畅,语言面貌好等等。同时也指出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分别就某一部分描写对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探讨分析,由于明确了各自的任务范围,活动时间充分,思维、讨论得以深入展开,学生有很好的表现,这是很好的做法。但是也有弊端:不能形成学生思维上的交叉与争锋。如果这样做,课堂气氛将会更加热烈,学生的收获也将更大。六、再度反思阶段迪卡尔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就是方法的知识。我觉得这一堂课教师就是采用鉴赏和解读的“透视”阅读范式帮助学生进入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阅读小说、欣赏小说的一种新的方法。另外,采取探究活动的教学方式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也是一条可行的经验。古罗马哲学家昆体良始终认为“大家在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学习”。在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小组内的同学们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有利于头脑风暴的形成。从学生的点评情况来看,学生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能够从多方面展开对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鉴赏。落实了本课的重点透视式读书法的运用。离开了老师的讲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都大大超出了老师的预料,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学生不会欣赏或欣赏不到位的问题。因为在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自的认知水平去鉴赏作品的同时,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个性化的,而这样的一种氛围以及学生们积极热情的参与过程,已经使自主学习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学生间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本课也暴露了我对学生的能力还不能充分信任,如果放开手让学生通读刻画王熙凤的六层内容,让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交流,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火花,相互弥补相互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森林防灭火知识培训简讯课件
- 森林管护培训课件
- 森林消防知识培训
- 森林安全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2.1住宿革新乡宿品牌的打造与推广2024040376课件
- 2025年新闻媒体行业编辑岗位招聘笔试预测试题集
- 2025年PMP项目经理认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建筑设计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解题技巧
- 2025年边防巡逻员招聘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
- 医疗器械售后服务能力证明资料模板
- (正式版)HGT 4144-2024 工业用二正丁胺
- 幼儿园低结构材料清单
- 注塑标准成型条件表电子表格模板
-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 《健康是1财富是》课件
- 《输血制度及流程》课件
- 压裂酸化安全要求
- 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查房
- 医用耗材赠送协议
- 急诊科质控会议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