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练习.doc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doc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doc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doc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由()制定并公布. A.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设区以上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办公厅 D.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A.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B建设主管单位; C.建设单位;D.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C)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下列建设项目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的有( ).A.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 B.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C.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 D.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B)4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A.初步设计完成前 办理营业执照前 B.开工前 办理营业执照前C.办理营业执照前 开工前 D.开工前 开工前(B)5 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内,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15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A.60日 30日; B.50日 20日; C.70日 30日; D.40日 20日(A)6收到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 A.重新审备案 B.重新报批 C.重新审核 D.报批(C)7 对需要重新审核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A.10 B.20 C.30 D.15 (A) 8 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的罚款. (C)A.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C. 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D. 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9取得乙级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可以在资质证书规定的评价范围之内,承担()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A.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地级以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省级以下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10 某环评机构承接的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所收委托方的费用为6万元,经抽查发现其报告书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除可降低其资质等级外,还可处()罚款. (D)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B. 12万元以上24万元以下C. 3万元以上6万元以下D. 6万元以上18万元以下 11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登记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以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的,应当于有效期满()办理再次登记. A.3个月前 B.4个月前 C.5个月前 D6个月前 (A)1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除特殊的建设项目外,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A.初步设计阶段 B.审批完成后的阶段 C.可行性研究阶段 D.开工前(C)1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铁路、交通等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A.初步设计完成前 B.审批完成后C.可行性研究阶段 D.开工前(A)1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其中,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A.初步设计完成前 办理营业执照前 B.开工前 办理营业执照前C.办理营业执照前 开工前 D.开工前 开工前 1.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图形、指南、导则、量刚单位及信息编码等所作的统一规定,这类环境标准称()。A.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C.国家环保总局标准 D.国家环境质量标准(B)2.关于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于国家环境标准 B.执行上,国家环境标准优于地方环境标准C.执行上,地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优于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D.执行上,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优先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A)3.下列关于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B.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专项排放标准C.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D.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有时可交叉执行(D)4.下列关于各类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方法标准是制定、执行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技术依据之一B.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手段、措施C.环境基础标准是为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确定总的原则、程序和方法D.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最主要依据(D)5.下列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标准是()A.地方监测方法标准 B.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C.地方环境基础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D)6.下列有权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机构是()A.自治区人民政府 B.自治州人民政府 C.省人民政府 D.直辖市人民政府 E.省环保局(ACD)1.下列区域哪个属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 ()A.水杉林 B.榕树林 C.红树林D.桉树林(C)2.大气环境评价因子的识别首先应选择()A.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B.该项目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C.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D.该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D)3.下列哪些区域属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A.人工鱼塘 B.沙尘暴源区 C.重要湿地 D.荒漠中的绿洲(BCD)1.矩阵法在环境影响识别中是以()的方式说明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A.定性 B.定量 C.半定量 D.定性或半定量(D)2.环境影响识别的主要方法有()A.矩阵法 B.保证率法C.叠图法 D.清单法E.影响网络法(ACDE)1.计算大气污染源源强的方法通常有:()A.现场实测、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B.物料衡算法C.现场实测、物料衡算法和经验估计法D.现场调查和实测法(C)2.针对一些无法实测的大气污染源,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是()A.类比法 B.物料衡算法 C.经验估计法D.现场调查(B)3.某厂有一台链条炉(烟气中的烟尘占灰分量的80%),装有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为80%,用煤量为1.8t/h,煤的灰分量为25%,含硫率2%.该锅炉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烟尘排放量()A.32000mg/s B.16000mg/s C.40000mg/sD.64000mg/s(B)解:用煤量=(1.8109)/3600=500000mg/s二氧化硫排放量=500000280%2%=16000mg/s烟尘排放量=50000025%80%(1-80%)=20000mg/s4.以下哪些信息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得到? ()(ACDE)A.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B.水文资料C.地形D.生物量分布E.地面水体植被类型及分布5.下列哪些保护目标属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的敏感保护目标? ()A.湿地 B.红树林 C.苗圃 D.城市公园E.生态示范区(ABDE)6.下列哪些保护目标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的敏感保护目标? ()A.政府办公区 B.学校 C.大学 D.市场E.动物园(D)7.一般所指的环境容量是在保证不超过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A.允许排放量 B.最大允许排放量C.最佳允许排放量 D.最小允许排放量(B)8.下列哪种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是最简单的估算方法. ()A.物理类比法 B.线性优化法 C.修正的A-P值法D.模拟法(C)9.某工厂进行大气环境预测时,评价等级是三级,采用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进行预测,需用到的气象资料包括().A.大气稳定度 B.风向、风速 C.降水量 D.气温E.云量(ABDE)例题1:某工厂年排废水500万吨,废水中COD浓度220mg/l,排入三类水域,采用污水处理方法,COD去除率60%,请提出该厂COD排放的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并说明理由。COD排放标准100mg/l 解: 未处理排放量: 500100002201000=1100吨/年 达标排放量: 500100001001000=500吨/年 1100(160%)=440吨/年因440500,技术可行;即企业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故总量目标为440吨/年。若污水经处理后超标,总量控制指标不能作为计算的依据,只能按达标排放建议.即若去除率40%,660500,技术上不行,则总量目标为500吨/年.例题2:某工厂建一台10吨/小时的燃煤蒸汽锅炉,小时最大耗煤量1600kg,引风机风量15000 /h,全年耗煤量4000吨,煤的含硫量1.2%,气相排出80%,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为1200mg/ ,请计算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的脱硫效率?并提出二氧化硫排放的总量控制建议指标。解:每小时耗煤二氧化硫排放量: 16001.2%20.8=30.72kg/h(换算成单位体积排放量) 1200 2048(1)=1200 =41.5% 建立指标: 40001.2%20.8(141.5%)=44.9吨/年1.某印染厂上报的统计资料显示新鲜工业用水0.8万吨,但水费单显示新鲜工业用水1万吨,无监测排水流量,排污系数取0.7,其工业废水排放()万吨 A.1.26 B.0.56 C.0.75 D.0.7(D)2.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9000t,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2000t,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为500t,生产过程中被分解、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为100t,某污染物的排放量为5000t,则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t A.14000 B.5400 C.6400 D.1400(D)3.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方法应以()为核算单元,对泄露和放散部分,原则上要实测.A.车间或工段 B.车间 C.工段 D.单位或车间(A)4.对于用装置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的建设项目,同时应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A.产生位置 B.产生量 C.处理方式 D.污染物的种类 (AD)5.无组织排放源是指()的排放的污染物.A.无规律 B.没有排气筒C.排气筒高度低于10m排放源D.排气筒高度低于15m排放源(BD)总量控制参考题1.下列哪个指标属于国家“十五”期间规定的固体废物总量控制指标. ()A.生活垃圾 B.建筑固体废物 C.工业固体废物D.农业固体废物(C)2.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单位是()A.每年排放多少吨 B.每年排放多少立方米C.每月排放多少吨 D.每年排放多少千克(A)3.甲企业年排水600万t,废水中氨氮浓度为20mg/L,排入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氨氮去除率为60%, 类水体氨氮浓度的排放标准15mg/L,求:(1)甲企业废水处理前氨氮年排放量为(120)t(2)甲企业废水处理后氨氮年排放量为(48)t(3)甲企业废水氨氮达标年排放量为(90)t(4)甲企业废水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建议指标为(48)t/a1.60010(4)2010(3)10(-9)=120t 2.120-1200.6=48t3.60010(4)1510(3)10(-9)=90t4.国家规定的大气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有()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烟尘D.工业粉尘(BCD)5.下列哪些指标不属于国家“十五”期间规定的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A.BOD5 B.COD C.氨氮 D.汞 E.pH(ADE)6.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必须满足下列哪些要求? ()A.符合相关环保要求,比总量控制更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B.技术上可行C.经济上可行 D.符合达标排放的要求(ABD)7.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A.10m B.12m C.15m D.18m(C)8.见水量平衡图习题某建设项目水平衡图如下图所示(单位:m3/d),请回答以下问题:1项目的工艺水回用率为()A71.4% B.75.9% C.78.8% D.81.5%2.项目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A75.9% B.78.8% C.81.5% D.83.9%3. 项目的间接冷却水循环率为()A75.0% B.78.8% C.81.5% D.83.9%4. 项目的污水回用率为()A43.5% B.46.0% C.51.3% D.65.8%锅炉生产线污水处理站生活用水净水装置冷水池生产线2冷却塔中和排放排放排放70010020020020090400901600600380180202008008001506005010解:1.A根据工艺水回用率的公式:工艺水回用率=工艺水回用量/(工艺水回用量+工艺水取水量),工艺水回用量=(400+600)m3/d 工艺水取水量=(200+200)m3/d 400/200+400=66.7%2.B根据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公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重复利用水量+取用新水量);重复利用水量=(1600+400+600)m3/d,取用新水量=(100+200+200+200)m3/d。3.A根据间接冷却水循环率的公式:间接冷却水循环率=间接冷却水循环量/(间接冷却水循环量+间接冷却水系统取水量),间接冷却水循环量=600 m3/d,间接冷却水系统取水量=200 m3/d。4.B根据污水回用率的公式:污水回用率=污水回用量/(污水回用量+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水量),污水回用量=400 m3/d,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水量=(90+380)m3/d,冷却塔排放的为清净下水,不计入污水量。1.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个方位表示.A.8 B.16 C.10 D.24(B)2.确定大气稳定度有多种方法,其中()是环评中常用方法.A.P-T法B.干绝热法C.温差法D.理查逊数法(A)3.风频表征()受污染的几率.A.上风向 B.主导风向 C.下风向 D.次主导风向(C)4.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热力因子是().A.风和大气稳定度 B.温度层结和湍流C.风和湍流 D.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D)5.大气湍流是指气流在三维空间内随空间位置和时间的()涨落.A.有规则 B.不规则 C.水平方向不规则 D.垂直方向不规则(B)6.岸边有高烟囱排放时发生的岸边熏烟污染一般发生在().A.陆地温度和水温一样的时候B.陆地气压比水面气压高很多的时候C.陆地温度比水温低很多的时候D.陆地温度比水温高很多的时候(D)7.用Pasquill法判断大气稳定度时,如某地的云量为9/8,则大气稳定度为()A.不稳定 B.中性 C.弱不稳定 D.缺条件,无法判断(B)7.用Pasquill法判断大气稳定度时,如某地U10=7m/s,则大气稳定度为()A.不稳定 B.中性 C.弱不稳定 D.缺条件,无法判断(C)8.在风频图中出现C=34%,其表达的意思是().A.主导风频率34% B.静风频率为34%C.小风频率为34% D.静风联合频率为34%(B)9.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式中的扩散参数,其符号单位是() A.mg B.g/m3 C.m D.没有单位(C)10.风廓线是指()A.风速随时间的变化 B.风速随温度的变化C.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D.风速随湿度的变化(C)11.风廓线是指()A.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B.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湍流扩散的能力C.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水平扩散的能力D.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水平扩散的能力(A)12.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以()为主兼顾均布性.A.同心圆 B.放射状 C.环境功能区 D.规划功能区(C)13.某地监测PM10的浓度是0.45mg/m3,质量标准是0.15mg/m3,则超标倍数是().A.1倍 B.2倍 C.3倍 D.4倍(B0.45-0.15/0.15)14.某监测点共监测数据45个,其中超标监测数据20个, 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5个,未检出点位数的数据5个,则超标率是().A.44.4% B.57.1% C.50.0% D.55.6%(C)超标率=超标数据个数/总监测数据个数=20/(45-5)100%=50%注意: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不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未检出点位数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中.15.对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 (A)A.不再安排监测 B.再布置1个点进行监测C.再布置2个点进行监测 D.再布置3个点进行监测16.下列哪些不属于复杂地形的不利气象条件? ()A.山谷风 B.海陆风 C.过山气流 D.季风(D)17.下列关于海陆风说法,错误的是()A.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量反应差异造成的B.白天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C.夜间上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D.夜间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D)18.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的现状监测布点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D)布点。A.环境功能区法B.平行线法C.同心圆法D.极坐标布点法19.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为轴向,取()为0、45 、90 、135 、180 、225 、270 、315 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A.主导风向,下风向B.主导风向,上风向 C.东西向,下风向D.东西向,上风向(B) 20.对大气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监测点数(B)个。A.6 B.10 C. 8 D. 1021.大气环境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A)A.小于30 B.小于45 C.小于60 D.小于75 22.一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应进行为期(D)的连续观测。A.3个月 B. 6个月 C. 10个月 D. 一年 23.风频表征(C)受污染的频率。A.上风向 B.主导风向 C.下风向 D.次主导风向24.大气湍流是指气流在三维空间内随空间位置和时间的(B)涨落。A.有规则 B.不规则 C.水平不规则 D.垂直方向不规则25.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C)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B.白天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C.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白天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D.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26.在风玫瑰图中出现C=34%,其表达的意思是(B)A.主导风频率为34% B.静风频率为34%C.小风频率为34% D.静风联合频率为34%27.风向玫瑰图中C代表风速(B)A.0m/s B.0.5m/s C. 0.5m/s D.0-1.0m/s 28.风廓线是指(C)A.风速随时间的变化B.风速随温度的变化 C.风速随高度的变化D.风速随湿度的变化 29.温廓线是指(A)A.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B.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湍流扩散的能力C.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水平扩散的能力D.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水平扩散的能力30.主导风向是指(B)A.风频最大的风向 B.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C.风频最小的风向 D.风速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1.估算模式是一种(A)预测模式A.单源 B.多源 C.体源 D.面源2.两个排气筒高度分别为24米和30米,距离为50米,排气筒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分别为0.44kg/h及2.56kg/h,则等效排气筒的排放速率是(3.0),等效排气筒的高度是(27.2)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应选择(D)作为计算点A.区域地面上风向轴线浓度点B.区域地面下风向轴线浓度点C.所有的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D.所有的环境空气敏感区中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的间距应(不大于50m)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000米,采用直角坐标的网格点间距应是(50-100m),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000m,采用直角坐标的网格点间距应是(100-500m)。6.只需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B)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C.削减污染源D.被取代污染源E.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7.某拟建项目,经预测对附近的环境空气敏感区的二氧化硫的贡献值是0.1mg/m3,最大地面浓度点的贡献值是0.2mg/m3.该环境空气敏感区的二氧化硫现状监测平均值是0.2mg/m3,最大值为0.25mg/m3,最小值为0.18mg/m3,则该项目建成后,环境空气敏感区和最大地面浓度点的二氧化硫质量浓度分别是(0.35,0.4)(预测值+现状背景最大值=0.1+0.25 预测值+现状平均值=0.2+0.2=0.4)8.某技改项目二氧化氮对附近的环境保护目标(二类区)预测小时贡献值为0.05mg/m3,现状监测值为0.10mg/m3,削减污染源计算值为0.05mg/m3,在环境保护目标附近另有一拟建项目,据环评报告该项目预测小时贡献值为0.10mg/m3,则技改完成和新建项目完成后保护目标的小时浓度值和达标情况是(0.20,达标)建成后浓度值=0.05+0.1-0.05+0.1=0.2小于0.249.在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绘制(B)出现区域小时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A.环境空气敏感区 B.评价范围 C.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 D.计算点1.对于河流二级评价,一般情况下应调查()。A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B枯水期和平水期C丰水期和枯水期D枯水期(B)2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可分为()。A点源和面源B持久性污染物和非持久性污染物C直接进入和间接进入D集中排放和分散排放(A)3非点源(面源)调查基本上采用()的方法。A实测B搜集资料C引用历史数据D委托监测(B)4河宽大于50m,应设()条取样垂线。A1 B.2 C.3 D.4(C)5.某水域经几次监测CODcr的浓度为:16.9mg/L、19.8 mg/L、17.9 mg/L、21.5 mg/L、14.2 mg/L, 用内梅罗法计算CODcr的统计浓度值是()mg/L。A18.1 B.21.5 C.19.9 D.19.4(C)6. 某水域经5次监测溶解氧的浓度为:5.6mg/L、6.1 mg/L、4.5 mg/L、4.8 mg/L、5.8 mg/L, 用内梅罗法计算CODcr的统计浓度值是()mg/L。A5.36 B.4.95 C.5.12 D.5.74(B)7.某类水BOD5实测浓度代表值是4mg/L,类水域的标准值是4mg/L,该水质因子是否达标。()A.达标 B.不达标 C.不一定 D.条件不足(A)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评价大气环境影响时,I1为超标,否则为未超标,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环境现状评价时,I1为超标。8.对于持久性污染物(连续排放),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段适用的水质模式是()。A.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B.河流一维稳态模式C.零维模式 D.S-P模式(B)9.Streeter-Phelps模式是研究()。A.DO与BOD关系 B. DO与COD关系C. COD与BOD关系 D. BOD浓度(A)10.一般废水分()进行预测。A.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 B.正常排放、不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C.正常排放和事故排放D.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三阶段(A)11.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300m3/h,CODCr:200mg/L,石油类:20 mg/L,氰化物:10 mg/L,六价铬:6 mg/L。污水排入附近一条小河,河水流量为5000 m3/h,对应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分别为:CODCr:10mg/L,石油类:0.5 mg/L,氰化物:0.1 mg/L,六价铬:0.03 mg/L。则根据ISE计算结果,水质参数排序正确的是()。(注:河流执行类水质标准,CODCr:20mg/L,石油类:0.5 mg/L,氰化物:0.2 mg/L,六价铬:0.05 mg/L。答案:六价铬石油类氰化物CODCr12、上游来水CODCr=14.5 mg/L,QP=8.7 m3/s,污水排放源强CODCr=58mg/L,Qh=8.7 m3/s,如忽略排污口至起始断面间的水质变化,且起始断面的水质分布均匀,则起始断面的CODCr是多少mg/L?(19.0)13、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h=19440 m3/s,CODCr=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P=6.0m3/s,CODCr=12mg/L,u=0.1m/s,KC=0.5L/d。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污水排污口下游10Km的某断面处,河水中CODCr的浓度时多少?14、拟在河边建一工厂,该厂将以2.56 m3/s的流量排放废水,废水中污染物(持久性物质)的浓度为1500 mg/L,该河流平均流速为0.61 m/s,平均河宽为12.5m,平均水深0.58m,与该工厂相同的污染物浓度为400 mg/L,该工厂的废水排入河流后,污染物浓度时多少mg/L?15、某扩建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废水量Qh=0.25 m3/s,苯酚浓度Ch=40mg/L,河流流量QP=6.5 m3/s,河流流速0.4m/s,苯酚背景浓度为CP=0.8mg/L,苯酚的降解系数K=0.25d-1,忽略纵向弥散作用,在排污点下游15公里处的苯酚浓度是多少mg/L?16、一均匀稳态河段,河宽B=100m,平均水深H=2m,流速=0.5 m3/s,平均坡度=0.0005。一个拟建项目以岸边和河中心两种方案排放污水的完全混合距离分别是多少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矩阵法、叠图法、网络法还具有综合评价的功能,我们又可称做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公众参与:指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听取受影响者的意见。环境影响预测方法(1)数学模型法又可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分类:模型被分为零维模型、一维模型、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2)物理模型法相似性通常包括几何相似、运动相似、热力相似。(3)对比法类比法(4)专家经验法审批方面:产业政策,规划,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清洁水平,环境规划与质量工程概况掌握两表两图两表:a.项目组成表是作好项目的关键b.原辅材料消耗表(二)两图:工程平面布置图、外环境关系图(方位、距离)三本帐:技改前、技改项目、技改项目完成后。总量控制建议指标遵循原则:a. 达标排放; b. 技术可行; c. 符合环保要求,技改项目要求“增产不增污”总量不削减要求。污染物排放量通常采用实测法和物料衡算法或经验估算方法获得(1)实测法 实测法是通过工厂和车间外排废水、废气中污染物浓度和流量的实测来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废水中某污染物的排放量Gi为: GiQ* C i 10-6(t/a)式中: Q废水总排放量, m3a;C废水中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计算气体中某污染物的排放量,先计算废气流量Qi : Qi=S*u(m3 s)式中: S排气管道的截面积,m2, u废气平均流速,ms 。含某污染物的废气排放总体积: Vi=QiT ( m3 ) 式中:T废气排放时间,S。废气中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为: Gi= Vi C i* 10-6(kg)式中:Ci废气中某污染物的浓度,mg m3。(2)物料衡算法 对一些无法实测的污染源,可采用核算排污量的方法,该方法既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的总物料平衡,也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某一个步骤或某一生产设备的局部平衡。其通式为:G= G1+ G2式中: G投人物料量总和; G1所得产品量总和 G2物料或产品流失总和。 (3)经验估算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和产品产 量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式中Gi某污染物的排放量t / a; Ki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kg/t; W某产品的年产量, t / a 。对某些燃料燃烧过程所排放的特征大气污染物,可采用经验公式法或单位产品排污系数法确定排污量。燃煤和燃油的SO2生成量可通过下式计算:G(SO2)=KBS 式中: G排放量, kg /h ; B 耗煤量, kg/h ; k转化系数, 燃煤取k=1.6 , 燃油取 k=2 。S煤或油中全硫含量, % ; 燃煤时产生的烟尘量可通过下式估算: G尘=BAdfh(1-h) 式中: G尘煤尘排放量, kg/h ; A煤的灰分, % ; dfh 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百分数, %。h 除尘器的总效率 %。“九五”期间将对1 2 种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大气污染物指标(3 个):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废水污染物指标(8 个):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镉、六价铬。固体废物指标(1 个):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热力:温度层结 天气形势 下垫面条件 监测布点:一级评价10个;二级评价6个;三级评价:如无常规监测点可布13个不利气象条件:静风、大气稳定状态、(日出后的)熏烟、(日落前后形成的)辐射逆温、下沉逆温、海岸线熏烟(海风与盛行风相遇,盛行风会爬升到海风上面,形成逆温)、城市热岛环流、山谷风、海陆风、背风涡和下洗。渠道风概念城市或农村选项n 对于如何选择城市或农村选项,可根据污染源所位置半径3km内的情况来定:n 如果污染源所在区域的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超过50%,则可认为是城市,否则是农村。n 如果污染源所在区域的平均人口750人/km2,则可以选择城市选项,否则是农村。n 在进行判断时,最好是采用第一种方法。风向(以角度或按16 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水污染源分类1、以排放方式分类:点源面源2按污染物性质分类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等);非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易降解的污染物(如有机物);酸碱度(常以pH值计);热效应(造成天然水体的水温变化)重点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它按照水域的不同用途及水体使用功能,将地表水质划分为五类(89用于源头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和鱼虾产卵场;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和游泳区;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用水域)污水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原则:优先执行行业污水排放标准环评成果必须正面明确回答的六方面问题:产业政策;符合规划;清洁生产;总量控制;达标排放;保护环境。按评价等级要求定调查时间:一般情况下:一级评价:对丰、平、枯(至少平、枯)水期进行调查;二级评价:对平、枯水期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