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报告书编号:公司名称:日 期:控制效果评价封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年 月 日封二: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封三:报告书名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评价机构名称: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报告书编写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报告书审核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报告书签发人:姓名、签名封四:目录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总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28行/页,30字/行。页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页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页共*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附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地理(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职业病危害评价依据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52007】第6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令)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第105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9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9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0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1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2】第23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6】第49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1】192)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620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一般有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2】2002版)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 年)1.3、标准规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 T 225-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 分 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 化学物(GBZ/T229.2-20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 高温(GBZ/T229.3-201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 T160.1-160.85)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T11651.1-200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 T 189.1-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 T 189.2-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 T 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 T 189.4-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 T 189.5-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 T 189.6-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GBZ/ T 189.7-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 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 T 189.9-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 T 189.10-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 T 189.1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 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 T 192.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 T 192.3-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 T 192.4-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GBZ/ T 192.5-2007)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GBZ/ T 193-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 T 194-2007)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 T 195-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 T 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 T 197-2007)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GBZ/ T 199-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 T 203-2007)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信息指南(GBZ 204-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GBZ/ T 205-2007)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规范(GBZ/ T 211-2007)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 T 212-2007)其他相关标准1.4其他相关设计类或行业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199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200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165411666-1989)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5318083-2000)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200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室内热环境条件(GB/T5701-2008)1.5 其它依据职业病危害评价委托书。相关地质资料、设计文件、技术资料、图纸、台帐、检验报告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目的、基本原则和范围3.4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3.4.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3.4.2 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3.4.3 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3.4.4 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3.4.5 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3.5 控制效果评价的原则3.5.1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3.5.2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3.5.3 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在生产满负荷和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3.5.4 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3.6 控制效果评价的范围3.6.1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应对利旧内容进行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程序4.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4.2.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初步设计、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及有关技术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控制效果评价应收集的资料见第二章控制效果评价应收集的资料表。4.2.2 实施阶段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工作日写实、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工作,并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4.2.3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主要工作为分析、整理所得的资料、数据,并对其进行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评价报告进行评审、修改。4.2.4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图如下。图B.1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图注1:*质控审查由评价单位根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召开专家评审会或内审会。注2:*专家评审的组织、程序与内容按卫生部规定执行。4.2.4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主要内容评价方案是具体指导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技术文件。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概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特征,明确评价重点、范围、内容、方法及治疗控制措施。质量方案应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和初步现场调查后编制。评价方案内容:1、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2、编制主要依据适用于职业卫生控制效果评价的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及设计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等。3、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决定选用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单元和评价内容。4、建设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简述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基本情况,以及建设情况和试运行情况等。5、职业卫生调查内容在分析预评价报告和建设项目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等调查内容。6 、检测方案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方法、检测点、检测对象和样品数等。7 、组织计划主要包括评价程序、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6.1评价单元评价单元就是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6.2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6.2.1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1、以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影响等综合方面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宜将整个项目作为一个评价单元。2、将具有共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分为一个单元。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时,可将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噪声、高温、非电离及电离辐射危害的作业场所各划归一个评价单元。6.2.2以工艺特征划分评价单元1、按工艺功能划分(1)按原料储存区域(2)反应区域(3)产品蒸馏区域(4)吸收和洗涤区域(5)中间产品储存区域(6)产品储存区域(7)运输装卸区域(8)气体压缩区域2、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可将建设项目按照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分为机械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电焊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等不同的布置相对独立的生产车间各划归一个评价单元。3、按工艺条件划分可以按建设项目操作温度、压力范围不同划分评价单元,也可以按开车、加料、卸料、正常运转、添加辅料、检修等不同作业条件划分评价单元。6.3 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的方法有检查表法、类比法、检测检验法、经验法和风险评估法。6.3.1检查表法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详尽分析和研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编制检查表,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逐项检查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有关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的符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的隐患。该方法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一般用于定性分析。6.3.2类比法类比法是通过对相同或相似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类推拟建项目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预期效果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该方法一般用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选择类比工程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原辅材料;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备;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规模。6.3.3检测检验法检测检验法是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评价项目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通风条件参数等进行检测分析,并依据职业卫生标准、规范等,评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效果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6.3.4经验法是指依据评价人员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凭借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6.3.5风险评估法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6.3.5综合法是指在不能完全用一种方法完成评价时,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危险辨识是企业进行危险源管理乃至整个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必要前提。其目的在于全面发掘实施系统内的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可能被触发而引起事故的条件、后果及影响,初步提出消除或控制事故的措施类型,为进一步实施危险控制和安全评价提供客观依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内容7.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内容7.1.1选址;7.1.2总体布局;7.1.3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7.1.4建筑卫生学;7.1.5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7.1.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7.1.7辅助用室;7.1.8应急救援;7.1.9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7.1.10职业卫生管理;7.1.11职业卫生专项投资等。7.2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7.2.1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7.2.2建筑卫生学;7.2.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7.2.4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7.2.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7.2.6辅助用室;7.2.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7.2.8职业健康监护;7.2.9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7.2.10必要时还应对项目选址进行评价。8.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内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价的内容,文字表述应简洁、用语应规范、结论应明确,需以数字或图片表达的内容,应尽可能采用图表和照片,有利于阅读和审查。原始资料及数据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件。报告书主要内容;8.2.1总论1、项目背景:包括项目建设意义、评价任务由来等内容。2、评价依据:列出评价项目引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基础技术资料等的名称。3、评价目的(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2)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3)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4)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的依据。(5)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4、评价范围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应对利旧项目进行评价。5、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必要时还应对项目选址进行评价。6、评价方法描述评价应用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的方法和检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等方法的内容。7、评价程序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表述评价工作过程。8、质量控制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8.2.2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1、项目概况主要包括工程性质、规模、地点、建设情况、“三同时”执行情况等。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还应明确工程的利旧情况。2、工程试运行情况8.2.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8.2.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1、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2)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劳动定员及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明确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检测结果经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进行合理表述,并对结果进行评价。8.2.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1、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2、防护设施防护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社会福利》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恩施学院《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机器学习应用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集美大学《糖生物工程(英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认识科学与科学素质的培养》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楼体亮化项目施工合同范本
- 公司之间没有借款协议
- 房屋买卖合同及合作协议封面设计
- 2026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三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化学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高空坠落培训课件
- 电梯维护保养与安全操作实务培训
- 采购人员廉洁培训
- JJF1033-202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2025年中国协同办公软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颈椎病课件完整版
- 设计单位施工期间配合及技术服务措施
- 综合设计我的书包课件
- 肠胃手术的术前饮食指导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真题及答案(2024年11月-2025年5月)版
- 2024版数据中心供电保障协议合同模板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