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 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下图是某地附近两区域等值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读图回答1-2题。1按照上左图中的大坝设计(坝顶的图上距离约为05厘米),则坝长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大约是A50米200米B500米150C500米100米D50米 100米2关于上面两图说法正确的是A在E点可以观察到车站NBEFG的海拔在650米以上CABCD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水域DAB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500米科学家对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部分如下表。测量地的纬度()经度1度的长度(km)纬度1度的长度(km)0111.322110.5693096.490110.8504578.850111.1328019.394111.6663下列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变长B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经线长度在变短C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D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4意大利的威尼斯(欧洲)和加拿大的渥太华(北美洲)均在45N附近,两城市间纬线长约6940千米,则两地的地方时A威尼斯比渥太华约早6小时B渥太华比威尼斯约早6小时C威尼斯比渥太华约早4小时D渥太华比威尼斯约早4小时在北半球中纬度高空,一架飞机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右侧是低压。据此回答56题。5飞机飞行方向与风向的关系是A顺风飞行B逆风飞行C风从北侧吹来D不能确定6飞行员发现阳光从右前方射入机舱内,则此时可能是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黄昏时分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黄昏时分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晨时分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清晨时分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该河段的主航道位于 ABCD8受自然因素影响,该河段航运量最少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9该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A盛行西风带来的降水 B冷暖气团交汇形成的降水 C夏季午后的对流雨 D山地冰雪融水和春季积雪融水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其中B类岩石形成于地下,C类岩石形成于地表。1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为沉积岩BC为侵入岩CD为岩浆岩DE为变质岩11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为冷却凝固作用B为重熔再生作用C为外力作用D为变质作用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受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读图回答1213题。12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是A挪威的峡湾B黄土高原的沟壑C长江三角洲D沙漠的风蚀城堡13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A浙闽丘陵B亚马孙平原C撒哈拉沙漠D昆仑山下图表示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完成1415题。14、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15、四地中夏季太阳辐射量最强的是AB CD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A华北地区高温多雨B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天气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D长江三角洲地区吹东北风17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长江流域时南岭地区雨季结束长江流域出现伏旱东北平原进入雨季华北出现春旱ABCD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8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19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影响,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多雨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如图);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20、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A.透过草坪的多B.透过小石块的多C.两者一样多D.没法比较21、这实验模拟的是A.水土流失B.降水的形成过程C.温室效应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22、2011年6、7月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A.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B. 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雨岛效应C.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后,回答。23该海域位于A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低纬度C北半球中高纬度D南半球中高纬度24四处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ABCD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北太平洋暖流B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C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D是暖流,是寒流读我国200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单位:万人)。26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入量最大的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27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动量最小的是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读我国南方某城市离心力示意图,回答2829题。28下列关于图中各因素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甲交通拥挤乙地价上涨丙各类产业迁出B甲地价上涨乙交通拥挤丙各类产业迁出C甲各类产业迁出乙交通拥挤丙地价上涨D甲地价上涨乙各类产业迁出丙交通拥挤29关于该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城市用地向外扩展B导致中心商务区向郊区迁移C城市人口将大量减少D市中心人口将大幅增加读我国东部某城镇信息。30图中字母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小麦种植区、花卉区,其中表示商业区和花卉区的分别是Aa和bBa和cCa和dDb和c31根据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印染厂、水果批发市场、豪华宾馆依次选择在ABCD32网络购物可以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下列连线正确的是AGPS实现就近网点配送BRS追踪包裹的位置CRS获知各配送网点的库存DGIS设计最佳配送路线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地区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33.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A.春小麦B.早稻C.晚稻D.冬小麦34.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地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短、热量B.长、光照C.长、热量D.短、光照崇明岛上一家农业合作社种田用上了生态新模式。春天种玉米,秋天种花菜。玉米秆、花菜叶等“农业垃圾”用来养猪羊;猪的部分粪便“撒”入蟹塘,成为浮游水生物的营养食品,而浮游生物营造的优良水环境则为虾蟹质量“打基础”;年底清塘时,塘底污泥作为“生态”牌肥料还田,增强土地肥力。35材料描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符合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C乳畜业D种植园农业36根据材料画出上图图示,图示中的数码与文字组合正确的是A猪羊、玉米花菜、浮游水生物、虾蟹B玉米花菜、浮游水生物、虾蟹、猪羊C玉米花菜、猪羊、浮游水生物、虾蟹D玉米花菜、猪羊、虾蟹、浮游水生物读4个工业部门组合图。37图中代表4个工业部门组合的数码与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连线正确的是A技术、市场、劳动力、原料B技术、劳动力、市场、原料C技术、劳动力、原料、市场D劳动力、技术、原料、市场38现代工业区位选择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原因是A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B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大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要求下降下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相关曲线图。39.该工业选址的最佳位置A.B.地C.地D.地40.导致图中成本曲线由b到a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B.逐步接近消费市场C.环境污染越来越轻D.地租价格逐步下降二、综合题(每小题8分,共40分)4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8分)材料一: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作出了如下承诺:争取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材料二:世界未来能源需求变化预测图(1)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是_气体,该气体增多的主要原因是_、_。(3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世界未来能源需求的变化特点。(2分)(3)为落实全球气候大会的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我国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3分)42. 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1:图1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和图2“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材料2: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1)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是、(2分)(2)说明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积极意义: 、社会问题:(3分)(3)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的原因是、(2分)(4)每个国家在经历人口红利时代后,必然遭受相应的人口老龄化之苦。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1分)43. 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巴西人口分布图”材料二:巴西于1958年开始建造新首都巴西利亚。城市中横贯东西的主轴线,布局行政、公共建筑;另一条是贯通居住区的弓形纵轴线。两轴线相交处为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建筑中心。铁路和高速公路从城市西侧经过,机场布置在城南,都有方便的城市干道相连接。居住区由一系列统一而稍有变化的街坊所组成,并列布置在南北道的两侧。巴西利亚的规划,功能清楚,布局合理,接近自然,也便于组织居民生活,形成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巴西利亚也由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新兴城市。(1)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巴西12座城市举行。分别是贝洛奥里藏特、巴西利亚、库亚巴、库里蒂巴、福塔莱萨、马瑙斯、纳塔尔、阿雷格里港、累西腓、里约热内卢、萨尔瓦多和圣保罗。根据材料一,概括巴西城市分布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3分)(2)据“巴西利亚城市布局”图分析巴西利亚工业区布局的合理性。(3分)(3)近年来,巴西利亚在城市的西南角和湖泊的东南沿岸开发了一些卫星城,说明发展卫星城的意义。(2分)44. 读北半球某区域信息图,回答问题。(8分)(1)据图描述AB两地的气温差异。(2分)(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业的理由。(2分)(3)乙城市是国内重要的粮食批发市场并建立了现货期货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4分)45.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天津,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天津港历史悠久,早在公元三世纪以前,中国北方人民就利用天津一带的天然河流进行水运活动。东汉时期,封建王朝出于军事上运送兵员、转运漕粮的需要,征集民夫,开凿河渠,使诸河相通,合流入海,形成了以海河为主的内河航运网,自唐代以来形成海港,目前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主要分为北疆、南疆、东疆、海河四大港区。材料二:天津市位置图和天津港示意图(1)说明天津市的位置特点。(3分)(2)分析天津港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3)指出天津港的不利自然条件。(1分)高三第二次学情检测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10、 CDDABACDBD11-20、ABACDBCBBB2130、DCBADADBAC31-40、ADDCBCBAAD二、综合题(每小题8分,共40分)41. (1)二氧化碳燃烧矿物燃料;毁林(3分)(2)能源需求总量增加;矿物能源比重下降,清洁能源比重上升。(2分)(3)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节能工作;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3分)42. (1)少年儿童比重减少;青壮年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分)(2)积极意义: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生产性强;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社会储蓄率高。(2分)社会问题:青壮年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1分)(3)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经济水平、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寿命延长。(2分)(4)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或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弘扬尊老爱老、家庭养老的优良传统;运用立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等。(1分,任答1点)43. (1)分布特征: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地区城市稀少(1分)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气候适宜,海运便利,经济发达;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稀少;巴西高原适宜发展农牧业(2分)(2) 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城市外缘,低价低;处于东南信风的下风向,对市区影响小;(3分)(3)分散市中心人口和产业;减弱城市化带来的环境、交通、住房等城市问题;更好的突出巴西利亚的行政职能(2分, 任答2点)44. (1)A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B 年均温高,气温年较差小(2分)(2)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