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_第1页
草船借箭_第2页
草船借箭_第3页
草船借箭_第4页
草船借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的导学案南头城小学 黎云娣一、导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私自、曹操都督、推却,迟延,探听、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已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学习重点: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学习难点:研读文本,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二、前置性作业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或上网等方式、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歇后语、对联、诗词等,重点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背景。2、我会读,又会写。妒忌 推却 都督 迟延 探听 私自 调度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军令状 委托 疑惑 弓弩手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3、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连线) 弓弩手 古代军队射箭的兵士 丞相 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神机妙算 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如果完不成任务,愿接受军法处罚。妒忌 古代辅佐君主职位最高的大臣。军令状 对别人感到嫉恨。4、我能理解:通过自学,我获得了以下知识 4、我的疑惑: 三、再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四、小组合作探究:1、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哪个地方写的最精采?请把你的感情读出来。2、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3、 你认为文中的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是怎样的人?4、文中有十处都是诸葛亮说,只有一处诸葛亮笑着说,他笑什么呢?五、集体交流,深入探究。(各小组自行选择交流的方式,角色朗读、表演、等等)每个小组任选一题探究然后交流。(1)组织学生集体交流,要让全班学生互动起来,其他学生和老师都要参与到问题的交流中,老师要评价学生的交流,在备课中就要预设到学生的交流情况并要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问题。(2)抓住重点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适当进行语文知识点的训练。学生交流后,老师要帮助学生升华感情,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回扣课文主题。六、课外拓展1、复述课文,向家人讲讲这个故事。2、说说自己喜欢三国演义那个人物,把喜欢的原因写下来。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进一步了解本课的情节,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2、进一步体会人物特征。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方法:演绎法教学过程:一、 激趣定标(3分钟)1、课文最后一句话,周瑜评价了诸葛亮,说诸葛亮神机妙算,那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呢?(神:惊人。机:机智。妙:巧妙。算: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根据客观形式决定策略。)那么诸葛亮在借箭这件事上哪里体现出他会“算”呢?(板书:神机妙算)2、展示学习目标(1)分析诸葛亮在草船借箭这件事上成功的原因。(2)分析文中相关人物特征。二、自学互动1、精心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按顺序找出诸葛亮有“几算”?(5分钟)2、小组合作,陈述自己的观点,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并展示。(5分钟)3、动情朗读课文或分角色朗读,体会分析相关人物的特征。(5分钟)4、小组合作,陈述自己的观点,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并展示。(5分钟)三、适时点拨(7分钟)1、诸葛亮的种种“神机妙算”都来自于他的识:晓天文、知地理、懂人心;他的胆:一算天、二算地、三算人。所以我们还应该说诸葛亮“有胆有识”。(板书:有胆有识)2、分角色朗读第2、7自然段,分析周瑜、鲁肃的性格特征。四、测评训练(10分钟)本课同步练习册第三、四题五、结束语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胆有识,以及他的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的周瑜不得不佩服。板书设计:19、草船借箭诸葛亮 神机妙算 有胆有识周 瑜 妒贤忌能鲁 肃 忠厚老实曹 操 多疑谨慎19.草船借箭导学案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4、复述课文故事。教学重点: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任务:1、利用工具书学会生字、生词。2、课文选自那部小说?你对这部小说有哪些了解?3、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检查预习:1、听写生字词语。生互评互改,并指出易错的字,多音字。2、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纠正读音。3、请同学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定一生交流,其他补充。4、说说你喜欢文中那个人物?为什么?三、导学提纲: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2、划出文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体会他们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之间的关系。3、读句子,思考括号里的问题:(1).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什么事“军令状”?当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高兴?)(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妙在何处)第二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2、学生交流课文选自那部小说?你对这部小说有哪些了解?二、检查预习1、听写生字词语。生互评互改,并指出易错的字,多音字。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自学完成提纲一,指定一生交流。其他生补充起因:(第12小节):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出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经过:(第39小节)。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结果:(第10小节):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三、品读悟情,合作学习完成提纲二小组交流展示,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把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的对话画出来,边读边想边议:他俩每次对话时,各人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是什么表情,可能会怎么做?例如: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不怀好意地)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想:周瑜又要玩什么把戏,他稍加思索)说“用弓箭最好。”周瑜(拍了一下大腿,竖起大拇指)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试探性地)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故作惊讶地)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只要三天。”周瑜(想,你在说大话吧,他一本正经的)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拍了一下胸脯)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想了想,又补充)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3、说说诸葛亮和周瑜的性格特点4、指导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四、完成导学提纲的第三题的第一个小题五、小结:诸葛亮是怎样用草船成功借箭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六、布置作业:抄写本课新学的词语。(二)细读课文,探究交流1、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哪个地方写的最精彩?请把你的感情读出来。2、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3、你认为文中的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是怎样的人?小组合作探究:在读课文时,我们第 小组着重分析了 这个人物形象,觉得他 ,我们是在课文这些地方体会到的 (汇报时读出课文相关的句段)(三)精读课文,抓住课文脉络1、故事以 为主线,按 的顺序进行叙述。先写 ;接着写了 ;然后重点写了 ;最后写了 。2、读句子,思考括号里的问题:(1).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什么是“军令状”?当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高兴?)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妙在何处) 3、拓展延伸:(1).诸葛亮能成功借到箭的原因是什么?曹操失箭的原因又是什么? (2).人物对比,升华感受:你认为周瑜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呢? 3、这个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你能用几句话来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四、品评赏析,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品味人物的特点。1、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具体描写的句段,来体会人物的特点,在书上做好标记。然后在小组内交流。2、小组内学生自学,师巡视指导。3、抽睿智组展示交流学习成果:(我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预设学生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答,用课件出示相关的重点句段: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与周瑜的谈笑间,心中已经运筹帷幄。)(1)什么是“军令状”?“甘受惩罚”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个词语,你能体会到诸葛亮的什么?(他已经胸有成竹,算好了借箭的步骤及各环节的安排,所以敢出此大话。) 其实,每件事情都有它的来龙去脉,诸葛亮为什么要跟周瑜立下军令状呢?引出:周瑜设计要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却逞能,只要三天就能造出十万支箭。既然周瑜要陷害诸葛亮,那么,同学们在朗读周瑜的话时,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呢?(阴险、狡诈)读诸葛亮的话时,该怎样读呢?让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周瑜不怀好意地)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站,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想,周瑜又要玩什么把戏了,他稍加思索)说:“用弓箭最好。”周瑜(拍了一下大腿,竖起大拇指)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想:果然不出所料,他又要为难我了,我就来个将计就计吧。于是)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试探地)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故作惊讶)地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眨巴着眼睛)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只要三天。”周瑜(想,你在说大话吧!他一本正经地)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拍了一下胸脯)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了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想了想,补充)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4、抽博学组继续展示交流:师相机出示课件:A、知天文“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不清。”(1)这样大雾的天气是诸葛亮三前就料到的,还是凑巧碰上的呢?(2)你是怎么体会到的?B、识人心“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你觉得诸葛亮算到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识曹操,他算准了曹操生性多疑,不会出兵。)除了了解曹操,他还了解谁?诸葛亮说:“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识鲁肃,他算准了鲁肃的忠厚老实,不会去向周瑜告密)C、懂地理曹操知道上当了,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D、借箭的计划考虑周密。“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从句子中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5、小组合作学习:默读6-9自然段,画出草船借箭的步骤可以分几步?6、抽立志组学生展示交流:分为5步:一是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二是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三是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四是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五是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7、从诸葛亮实施的各环节,按计划顺利进行,你能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料事如神、神机妙算)五、总结拓展: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认为鲁肃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认为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让各小组展示交流,并且说出自己的理由。14、草船借箭导学案 作者:于宁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1 更新时间:2012-3-20 14、草船借箭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自学指导(一)1、围绕题目质疑:草船借箭什么意思?为什么用草船借箭?怎样用草船借箭?结果怎样?、2、了解故事背景。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 )中有关情节改编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 )(时间),( )、( )、( )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刚打败( ),又派兵进攻( ),于是,( )和( )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自学指导(二)1、 利用工具书学会生字、生词。2、 分角色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3、 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以( )为主线,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 ),接着写( ),然后重点写了( ),最后写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督等14生字,会写商议、推却、探听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3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1查找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国演义人物资料。2准备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影视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或机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别成功,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尤其生动。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2揭题、读题。3审题。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4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回答问题。(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第二题)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草船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三、学习第一段1齐读第l段。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2从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1)指名2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大家听2个学生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3学习第一轮对话。(1)齐读,边读边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师问:周瑜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2)那周瑜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两人一组讨论。交流:2人一组,一人读周瑜说的话,一个说周瑜的心理活动。(可发挥想象,有不同答案)。生:“最好你答是弓箭这样就落入了我的陷阱。”生:“你一定会说是弓箭,那样就正合我意”(3)过渡:显然,周瑜正在设计想陷害诸葛亮,那他怎样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的呢?4学习第二轮对话。(1)指名2人读对话,师在其间提问让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动。“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却”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推却?(周瑜以公事来压诸葛亮,使诸葛亮无法不答应。)(2)同桌一起像刚才一样讨论周瑜的心理活动。交流:“我用公事来压你,你想推也推不了。”5学习第三-六轮对话。(1)分四组讨论六轮对话,学着刚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对话,再说说周瑜的心理活动。最后一轮,周瑜没有问话但有动作里军令状、白酒招待(2)讨论、交流。6小结,我们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7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A、思考:诸葛亮在与周瑜对话时心理活动怎样?B、他为什么答应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默读12节,思考这些问题。(1)(诸葛亮其实已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顾个人恩怨,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2)分组分角色,指名一生读旁白,朗读第12节,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四、小结。周瑜想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问题我深思(合作学习)1、通过反复读开篇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注意说话人的不同语气,我能体会出中的原因“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什么是“军令状”?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2、通过默读借箭经过,重点读悟第七、八自然段,划出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联系前后句和整篇文章反复品味,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或发言要点,然后在小组内大胆发言、交流、我知道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特别提示:人物的语言、神态、不同时刻的天气情况及不同时刻的命令等都是大家可以关注的细节)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六、疑惑大家谈课文学到这里我还有些问题不明白?请大家帮忙小组交流展示,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把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的对话画出来,边读边想边议:他俩每次对话时,各人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是什么表情,可能会怎么做?例如: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不怀好意地)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想:周瑜又要玩什么把戏,他稍加思索)说“用弓箭最好。”周瑜(拍了一下大腿,竖起大拇指)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试探性地)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故作惊讶地)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胸有成竹地)说“只要三天。”周瑜(想,你在说大话吧,他一本正经的)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拍了一下胸脯)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