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苏教版高中语文作文素养有效提升的实践探索.docx_第1页
高中语文论文:苏教版高中语文作文素养有效提升的实践探索.docx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高中语文作文素养有效提升的实践探索【摘要】鉴于苏教版课文编排的主题性消解了作文教学的序列性,导致作文教学的低效,学生作文素养的低下。笔者试图在提升学生作文素养方面,本文从课标要求出发,结合文体训练的思路,对苏教版作文教学编排作了新的调整,使作文教学文体序列化,在关注生活,书写性情;模仿范例,形成规矩;阅读经典,形成素养等方面在作文教学实践上做了一些探索。【关键词】苏教版 作文教学 体例调整 关注生活 模仿范例 阅读经典 作文素养 实践探索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排的主题序列倾向,消解了以前人教版教材的文体序列的特征。使自使用该教材以来的省份,作文教学就基本进入了一个无序化的局面。 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作文教学编写体例(见下表): 课本写作要求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写作观你的生活很重要。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写作,也是对话。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写作指导要求1激活你的诗情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说理的风度。让说理更令人信服。说明要说得清楚明白2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要有描写意识。写出你的真情实感3夹叙夹议,枝繁叶茂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文学短评的写作学会分析4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看好处,说门道演讲稿,写给听众。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总体认知:虽有观念引领和具体条目,涵盖课标要求,但杂乱无序,不成序列。 造成后果:训练随意,效果低下。 而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是语文的生命;没有作文素养的语文,充其量只是知识语文,是没有能力的语文,没有生命的语文。所以,要提高语文的生命含量,我们必须寻找作文的训练途径,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一、明确方向,明了内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4月第一版 3013年7月第15次印刷p9)“表达与交流”部分的六条建议,指明了写作内容,提出了写作要求: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的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的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二、重新编排、形成序列 (一)、文学类系列记叙文、散文序列有: 高一:夹叙夹议,枝繁叶茂; 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高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要有描写意识。 高三: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议论文序列有: 高一: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高二: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让说理更令人信服。 高三:学会分析; 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 (二)实用类系列: 高一:看好处,说门道 文学短评的写作 演讲稿,写给听众。 高一时,把五册教材中有关记叙文的写作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记叙文、散文写作系列,重点进行记叙文、散文写作的教学和训练;高二时,把五册教材中有关议论文的写作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议论文写作系列,重点进行议论文写作的教学和训练。让学生对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有一个全面而详细的认识和训练。实用类的写作穿插在周末或假期。三、关注生活,抒写性情 生活是文学的源泉。生活的范围很大,吃喝拉撒是生活,衣食住行是生活,柴米油盐是生活,酸甜苦辣是生活,听说读写是生活,柳绿花红是生活,蝉鸣虫唱是生活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生活,都可以写成文章。 作为学生,他们的生活狭窄,家庭、学校是他们的主要生活面。而作为寄宿制高中生,他们的生活面更窄。有学生戏称“三点一线”(三点:食堂、教室、寝室。一线:家校路上) 但是,这狭窄的生活面,也有男女老少、巫医百工,也有小桥流水、风俗民情,还有人生百态,世态炎凉只要善于观察,用心体悟,合理构思,真诚表达,也能写出好文章来。比如我班王婧雯同学的我的江南我的江南 五千年的日子,古老了神秘的江南;五千年的日子,魂牵了多情的江南。我是裙钗布裙的女子,采桑于绿水之间;我是皓腕玉镯的妇人,洗衣于流水之岸。我是茅檐青草旁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在醉里吴音中享受天伦之乐。我的江南,这里有小桥 桥是江南水乡柔性的梦,那曼妙的姿态是少女的轻舞。那轻柔的身姿是飞虹饮水,那点点青苔是历史的沉淀,那弥坚石板是柔情的坚强。那娇小而伟岸的身躯,见证了多少明眸欢笑、家仇国恨。烟雨蒙蒙,杨柳依依,掩映着那片青砖黛瓦;点点碎阳,袅袅炊烟,呼唤着晚归的乌篷船;河畔的那条青石板路,悠悠地延向远处那高高的石板桥。水中,船悠悠的行;路上,人轻轻地走,一如画中。流水 江南的流水,流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一如江南的小家碧玉,不张狂,也不浮躁。说话是轻启朱唇,走路是金莲微晃。后来,在入海口开阔起来,娇羞的小家碧玉变成风姿绰约的妇人,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势晕漾开来,不卑不亢,没有矫揉做作,也没有故意卖弄,一如江南的性格。人家 江南人是温柔的,也是浪漫的。明眸皓齿的江南少女,操一口吴侬软语,美目流转,巧笑倩兮,就汩汩而过的流水摆着洗衣的姿态,哼着浣衣小曲,那温柔的笑就散落在水里,泛着晨光荡漾开来。自古江南多才子。天下才有十斗,江南九领风流。有人说:“江南妩媚,雌了男儿。”这话对,也不对。这里走出了有声有色、有诗有酒的唐伯虎,走出了笑傲儒林的吴敬梓,走出了不惜千金卖宝刀的秋瑾。我们掬泪共泣,纵情悲歌。前一页的篇章已随历史的沉寂而淡化,后一页的美丽由我们来抹画。 我的江南在唐诗宋词中吟唱了多少章,在历史画卷中灵秀了多少回。我的江南是雨中的一支短歌,歌中有投身江渚的渔人,有早起涉水的樵子,生活在水性柔情的江南,如一杯充满茶韵的低语美酒。 哟,我的江南。四、贴近课文,模仿训练。 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具备这样一些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提炼主题的能力,篇章结构的能力,熟练运用各种表达方式的能力,想象和联想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从何而来?从课文中来。俗话说,得法于课内,用法于课外。怎么得?怎么用?模仿!模仿的对象就是读过的文章,模仿结构,模仿立意,模仿遣词造句,模仿修辞;模仿是学生作文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这些方面如何体现在课文中,然后再试着将这些认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强化作文训练的写作要求。写作形式可以是片段模仿,也可以是篇章模仿。 比如,上完荷塘月色,我让学生运用荷塘月色多层次、多修辞、精词语的描写手法,选校园一景,模仿描写一片段。高一(10)班陈云涛同学的义中校园模仿三段景物描写,写得惟妙惟肖: 纵横交错的小路旁,是幢幢的楼房。楼房盖得很宽,像躺卧的雄狮。幢幢楼房之间,大片大片的绿化,有高大耸立着的古樟,有默默低头的小草。正如一点点绿星,又如碧海里的水珠,微风过处,发出沙沙的声响。 日光如暖流一般,直泻在这些楼房和树木身上。学生们仿佛在溫浴中洗过一样,又像布满金光的天堂,虽然是艳阳,天上却飘着朵朵白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曝背谈天固不可少,小酣也是别有风味的。 校园的草地、操场,远远近近都是学生。这些学生吵着,闹着,只有在看台的一角,有几个看书的,像是特为喧嚣增添一份宁静。 同一班吴宇凡同学的白彦湖雪景,模仿的是整篇文章,更具情调: 一回校,心理的落寞也就消失了,本想缩到角落了蹭空调,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白彦湖,在这银装素裹的天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太阳忽隐忽现,假期的校园里,同学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爸在车里吹着空调,仰面大睡,迷迷糊糊的喃着梦话。我悄悄的披上大袄,带上车门出去。 沿着白彦湖畔,是一条曲折的青苔石板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平时也少有人走,雪天更加寂寞。白彦湖四面,植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几条石青长椅。湖中长着一颗与众不同的树,大概是红枫吧。平日这路上落叶满地,不见多么出众,今天却极好,在白皑皑的雪景中,点缀这红黄两色,显得和谐。 路上只有我一人,手捧刚落下的雪花,小心翼翼的走着。曲曲折折的青石小路上,弥望的是皑皑的积雪。积雪很深,踩在上面,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厚厚的积雪上面,零星的点缀着些落叶,绿的俏皮,黄的深沉,红的热情。正如碧绿的菜地,又如金黄的麦穗,又如温红的火苗。一阵风过,落叶便被吹入湖中,落在冰上,再也不能随意飘动了。而这时的落叶却更见风致了。 拂了拂长椅上的雪,我便随意的坐在上面。檐上倒挂的冰锥,预示着大雪进入尾声。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大雪纷飞固然柔美,而融雪之景也别有风味的。雪一边下,一边融,纷飞的雪花和滴答的融雪声,如交响乐般奏着生命交响曲。 雪片翩翩,银装素裹。整个校园如披上了一件雪白的斗篷,树木花草裹上了白大袄;唯有校园西角几株梅花孤傲的开着,有凌宇心境。这倒令我有些舍不得走了。 这是仿写景物,还有,学完金岳霖先生,让学生运用细节描写一位熟悉的老师或同学,写个片段或完文,力求真实,传神。课后,学生兴趣盎然,佳作迭出。 片段模仿,多是表达方式的单种运用;篇章模仿,就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学习和运用了。记叙文、散文、议论文都模仿,仿写景,仿写人,经常模仿,描写、叙事、抒情就能熟练运用,混然一体,佳作频出,学生作文水平自然得以提升。五、阅读经典,提升情怀 朱光潜先生在谈谈写作中说:“写作教学从古到今都不行。怎么办?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多读多写。写文章是一种修养,它具有综合性,牵扯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运用文字的能力、知识面、文化水平,等等。所以,写文章还得多读多练。” 要阅读,需开书目。怎么开?贴近课文开,课文涉及的作家的相关作品,课文注解提到过相关作品。 书目单: 必修一: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传现当代诗歌精选集遥远的乡愁:台湾现代民歌三十年唐宋八大家文集荒原狼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一个人的村庄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郁达夫散文集瓦尔登湖沙乡年鉴 必修二: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儿子与情人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师陀小城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火车正点唐宋词选朱自清散文选经典常谈论雅俗共赏南渡北归红楼梦呐喊彷徨边城 必修三:语文常谈汉字王国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诗论谈美指南录杨绛散文选干校六记围城写在人生边上鲁迅全集古文观止史记(或史记精讲) 必修四:论语译注孟子选讲庄子浅注老子今注今译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辛德勒名单(电影)诗经选楚辞选译唐诗选注唐宋词选不朽的声音:世界经典演讲 必修五:物种起源倪焕之文选震川文集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窦娥冤莎士比亚戏剧集周国平散文集培根论说文集思想录文学回忆录人间词话中国文化要义美学散步等 书的数量较多,种类较多,涉及文学、艺术、哲学、美学、社会学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多读,只要有输入,必定会有输出。 输入方式: 做读书笔记。 输出方式:写读书感想。每周一记,不求数量,只求质量。读一篇是一篇,读一本是一本。 高一上学期期中之后,我要求同学们人手一本古文观止,一篇篇的读过去,一篇篇的写过去。学校,老师有规定的读,有示范指导写。于是,早晚读书声琅琅,一周周周记精彩。例如,在学完苏洵的六国论后,要求学生读古文观止中苏轼、苏辙的六国论,并写一篇比较性的随笔。我班的王婧雯同学写下了气势磅礴的将帅不才,累死三军的美文。全文如下:将帅不才,累死三军 千年之前,名震天下的三苏父子各写了一篇六国论,发人深省;千年之后,我翻开这些文章,细细研读,写下了心中的所感所想。 三苏各有观点,苏洵“赂秦乃破灭之道”,苏轼认为“士”是国家长治久安之要,苏辙认为六国灭亡是他们不能团结一致共同御秦。这三者,或多或少都带有他们自身的政治色彩。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时局的态度。而作为一个现代的高中生,我有不同的看法。 苏洵说:“弊在赂秦也。”可是,是什么会让各国去赂秦呢?是秦国的强大!但是,据史料记载,秦国开始时国力最弱、国家最小,是什么让秦国发生如此美丽的逆转呢?苏轼说,“士”是国家的根本,难道六国就没有良臣谋士了吗?赵国的李牧,不就是难得的良将之才吗?苏辙说六国灭亡是他们不能团结一致共同御秦,可是,为什么他们不能团结一致,一比六,如此悬殊的比例,为什么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呢?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因为君王无能。俗话说:“将帅不才,累死三军。”正是因为六国的国君没有秦国国君的眼光和魄力,没有秦国国君的果敢和狠绝,才落得如此下场。 秦国是幸运的,前有秦孝公,后有秦始皇。秦孝公知人善用,任用商鞅,大胆变法,于是,一场改革开始了。这场改革为秦国统一之路叩开了大门。试问,若商鞅到了六国,是否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秦始皇,文有李斯,武有蒙恬。精才艳艳的李斯,断了秦王的后顾之忧,成为始皇身后最坚固的盾牌。而排兵演阵的武将蒙恬,为始皇在战场上奔波,率领秦国的铁骑踏遍六国的每一寸土地,成为始皇身前一只最锋利的爪子。试问,若他们不再秦国,又能否有这样的机会? 六国面对秦国的日渐强大,未尝没有联盟过,秦始皇在面对如此强大的联盟国时,没有急躁,没有气馁,而是研究形势,逐个击破。反观六国,虽然联盟,身为六国的君王,却没有长远的远光,一心只顾眼前的利益,但这一点,六国必败无疑。 轮眼光,秦国国君知人善任;论胆魄,秦始皇的勇气与决心令人望而怯步。有如此优秀的君王,秦国何愁不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