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参数值在疟疾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参考意义().ppt_第1页
血小板参数值在疟疾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参考意义().ppt_第2页
血小板参数值在疟疾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参考意义().ppt_第3页
血小板参数值在疟疾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参考意义().ppt_第4页
血小板参数值在疟疾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参考意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小板数值变化在疟疾临床诊断 及治疗中的意义,黄亚铭 目 前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任医师 广西医科大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授 桂林医学院 教授 曾 经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YALE) 博士后(1999-2003) 美国食品及药品卫生监督总署(FDA) 访问学者(1998-1999)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客座研究员(1998-1999)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医学研究所 WHO访问学者(1989-1990) 2011.10.08.于都安CDC,学 术 报 告 要 求,1.只听不做记录! 2.每位听者一定要随时提出问题! 3.学术报告中将随时要求听者回答问题!,疟疾病人临床初步诊断三项条件,诊断的三项条件 1.临床高烧患者 2.血小板减少者 3.疟疾流行病学史者,研 究 背 景,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研究历程: 本世纪前为了脑型疟危重病人的救治而研究其血小板减少的机理。 本世纪以来人们发现一般的疟疾病人包括恶性疟和间日疟患者普遍存在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国 外 研 究 背 景,国外研究结果: 血小板减少在疟疾患者中的比率: 国外对126例经血检证实为间日疟和恶性疟病人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小板减少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比率为80.6%,其中间日疟患者约占93.33 %,恶性疟患者约占71.87 %【3】。 参考文献 3 Shaikh QH, Ahmad SM, Abbasi A, et al. Thrombocytopenia in malaria. 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09,19(11):708-710.,国 外 研 究 背 景,国外研究结果: 另外的研究结果认为,采用血小板计数来诊断疟疾病人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0%。对疟疾患者阴性的预测值为100%,阳性预测值为86%【10】。 参考文献: 10 Patel U, Gandhi G, Friedman S, Niranjan S. Thrombocytopenia in malaria. J Natl Med Assoc, 2004, 96(9): 1212-4.,国 内 研 究 背 景,国内研究结果:(云南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 报道1:对52例间日疟患者观察发现有34例患者血 小板减少,发病率为65%, 34例中血小板(PLT)计数均在100X109/L以下 9例在50-100X109/L以下(占26.47%) 25例在50-99X109/L以下(占73.53%) 参考文献: 李永琦,毕惠。间日疟伴血小板减少34例临床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0,12(8):89,国 内 研 究 背 景,国内研究结果:(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报道2:20例间日疟儿童伴血小板减少 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2天-12岁, 血小板(PLT)均降至32-78X109/L 经抗疟药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3天 参考文献 沈桂芳,方代华,邓星强,等。儿童疟疾伴血小板减少20例临床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 报 2008,29(24):3013,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疟疾患者血常规的诊断意义 参考文献:张磊,王法银,李强.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疟疾患者血常规的诊断意义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3,1(1):37-38,恶性疟患者氯喹治疗不敏感一例报道 蒋智华 黄亚铭,诺氏疟原虫的4例死亡病例,泰国和柬埔寨恶性疟对青蒿琥酯抗性观察病人基线数据,间日型猴疟血小板动力学及药物 干预观察研究 区德锦 韦海艳 邹春燕 黄亚铭 中华传染病学杂志2011,29(1):18-20,目的: 观察恒河猴感染间日型猴疟后原虫密度消长与 血小板数值变化关系及抗生素和抗疟药治疗后 对血小板数值变化的影响。,间日型猴疟血小板动力学 及药物干预观察研究,方法: 健康猴血传感染间日型猴疟后2天开始采血检查 疟原虫及血小板计数。发现疟原虫并观察24天 后采用阿奇霉素治疗,30天后采用青蒿琥酯将 感染猴治愈并观察疟原虫与血小板变化规律。,间日型猴疟血小板动力学 及药物干预观察研究,结果: 1.感染猴体内发现疟原虫初期血小板数值有2天 增高并超过对照猴血小板数值, 2.随着疟原虫密度的增高,血小板数值逐渐降低 并维持在较低水平,且不随原虫密度波动而变 化。 3.阿奇霉素治疗8h后原虫密度开始下降而血小板 数值已恢复至正常值。 4.青蒿琥酯治疗64h后猴体内原虫消失,血小板 完全恢复至正常值。,间日型猴疟血小板动力学 及药物干预观察研究,结论 1.感染疟原虫后机体血小板下降不随原虫密度高 低变化而改变, 2.阿奇霉素及青蒿琥酯治疗对血小板的恢复均有 影响。,临床常用药物对血小板参数值的影响 鼠疟动物模型中的试验结果,实验目的: 观察临床常用药物如退烧药物、抗生素、激素和抗疟药等药物在鼠疟动物模型中对血小板变化的影响。 退烧药物: 氨基比林 抗生素: 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阿奇霉素 激素: 地塞米松 抗疟药: 青蒿琥酯,图1 正常鼠和感染鼠平均原虫密度和 血小板计数变化,图2 感染鼠灌服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后平均血小板计数变化,图3 感染鼠肌注复方氨基比林、地塞米松治疗后 平均血小板计数变化,临床常用激素药物对血小板参数值的影响 鼠疟动物模型中的试验结果,恶性疟患者氯喹治疗不敏感一例报道 蒋智华 黄亚铭,结 论,临床意义: 1.通过血常规的检查而发现疟疾患者。 2.通过抗疟药(或阿奇霉素)血小板参数值1-3 天恢复正常。 临床应用:诊断三项条件 1.临床高烧患者 2.血小板减少者 3.疟疾流行病学史者,您愿意回答那个问题,1.您所在的医院和卫生院有血常规自动检测仪吗? 2.疟疾患者血小板降低吗?间日疟和恶性疟那一种所占比率高?大概各为多少比率? 3.退烧药物对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恢复有效吗? 4.抗生素药物对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恢复有效吗? 5.激素药物对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恢复有效吗? 6.抗疟药对疟疾患者血小板恢复有效吗?时间大概为多少天? 7.临床高烧患者伴有血小板减少能否怀疑为疟疾病人吗?,谢谢!,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