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无线网质量验收规范V2.0(AP部分).doc_第1页
WLAN无线网质量验收规范V2.0(AP部分).doc_第2页
WLAN无线网质量验收规范V2.0(AP部分).doc_第3页
WLAN无线网质量验收规范V2.0(AP部分).doc_第4页
WLAN无线网质量验收规范V2.0(AP部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LAN无线网质量验收规范(AP部分) 2011年4月目 录一、AP测试验收规范41.AP信号覆盖验收规范(按每个热点测)41.1无线覆盖信号强度测试41.2信噪比41.3同邻频干扰检测42.AP功能测试(按每个热点测)52.1同AP下用户隔离测试52.2AP间切换52.3混合接入测试62.4系统吞吐量及接入带宽62.5WLAN客户端(随e行客户端)认证延时测试72.5.1认证测试72.5.2认证接入时延73.AP定点业务测试规范(按每个AP测)83.1AP配置检测83.2AP关联测试83.3Web用户认证测试83.4WEB认证接入时延测试93.5时延和丢包率93.6Web认证用户下线测试93.7FTP上下行速率测试103.8网站访问成功率103.9网站访问平均时延114.AP信号覆盖验收测试说明125.AP定点业务测试说明12二、压力测试规范(每个AP厂家抽测一次)131用户容量测试13版本信息修改日期主要修改内容V12011-3取消视频测试,测试结果以表格上报,规范中不涉及。V22011-4根据集团依据无线局域网(WLAN)工程验收规范V2.0.0对原有V2版本进行调整。WLAN网络质量验收测试文档一、 AP测试验收规范1. AP信号覆盖验收规范(按每个热点测)1211.1 无线覆盖信号强度测试项目编号1-1-1验收项目无线覆盖信号强度验收方法1、使用WLAN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专用检查软件,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进行覆盖电平检查;2、每20平方米检查地点不应少于1个,检查点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且能够反映该区域的覆盖情况。每个检查点至少观察10秒,记录信号强度平均值,验收过程检查设备要统一。验收要求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 WLAN覆盖接收信号强度大于等于-75dBm。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1.2 信噪比项目编号1-1-2验收项目信噪比验收方法1、使用WLAN专用检查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专用检查软件,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进行SNR检查;2、每20平方米检查地点不应少于1个,检查点的选取应均匀分布,并且能够反映该区域的覆盖情况。每个检查点至少观察10秒,记录SNR值。验收要求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用户终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信噪比(SNR)大于20dB。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1.3 同邻频干扰检测项目编号1-1-3测试项目同邻频干扰检测测试方法1、明确某个AP覆盖的区域2、在AP覆盖区边缘选取测试点3、对于有多个AP同时使用的信道,进行单信道测试,查看是否有同频干扰4、观察是否有AP工作在相邻信道上,查看是否有邻频干扰指标要求1、同频干扰小于-75dBm; 2、邻频干扰小于-70dBm。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2. AP功能测试(按每个热点测)2.1 同AP下用户隔离测试项目编号1-2-1测试项目同AP下用户隔离测试(手动测试,每个热点测试一次)测试方法1、两STA已接入同一SSID,并已配置同一网段的IP地址;2、AP和STA配置相同的SSID;3、AP不和其他任何上行设备相连;4、两STA之间持续的相互ping包;5、保持ping包,并在AP上开启用户隔离功能;6、保持ping包,并在AP上关闭用户隔离功能。指标要求1、两STA之间相互能ping通;2、在AP上开启用户隔离功能后,两STA之间相互无法ping通;3、在AP上关闭用户隔离功能后,两STA之间相互能够ping通。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2.2 AP间切换项目编号1-2-2测试项目AP间切换测试(手动测试,每个热点测试一次)测试方法1、 笔记本终端通过认证接入网络,并通过无线网卡Ping本地网关;2、 笔记本终端由目前接入AP的覆盖范围移动至相邻AP的覆盖范围内后,一直进行的ping本地网关仍然成功;(不需重新拨号上线,ping测100个包,丢包率不超过3%)3、 在此过程中使用测试软件查看关联AP是否从源AP更改为目标AP(查看mac地址);4、 重复以上步骤,连续测试10次以上,测试包含热点所有相邻AP,记录切换是否成功;指标要求1、切换成功率不小于90%;2、切换时用户的网络连接及业务应用不应中断,观察并记录实际的切换时延;3、切换时用户的IP地址应保持不变。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2.3 混合接入测试项目编号1-2-3验收项目混合接入认证(不同SSID)(手动测试,每个热点测试一次)验收方法1、将AP配置不相同的SSID(“CMCC”和“CMCC-EDU”);2、开启2台WLAN接入终端,采用WEB接入认证方式;3、依次接入这2种不同认证类型的用户终端;4、2种不同认证类型的用户终端同时访问HTTP业务。验收要求1、2台WLAN用户终端均能成功接入到WLAN接入网络中(CMCC和CMCC-EDU);2、2台用户终端均能成功使用WLAN业务。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2.4 系统吞吐量及接入带宽项目编号1-2-4验收项目系统吞吐量及接入带宽(手动测试,每个热点测试一次)验收方法1、笔记本终端加载可记录用户传输速率的检查软件或者使用检查仪器;2、用户通过认证接入到网络后,登录检查FTP服务器,进行50M文件的FTP上传下载操作,记录速率;3、重复3次,记录上传下载速率;验收要求1、要求在下载过程中没有明显中断(软件中“已下载数据大小:指示值持续5秒不变化,即视为明显中断);2、在不对用户带宽进行限速情况下,要求单用户接入时,在信号强度大于-75dBm的区域,终端应用层平均速率不低于8Mbps;注1:抽检原则为每热点1个进行抽检。注2:对于受传输带宽等条件限制的热点,可根据传输带宽等确定下载速率要求;对于限速的热点,可根据限速具体要求确定下载速率要求。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2.5 WLAN客户端(随e行客户端)认证延时测试2.5.1 认证测试项目编号1-2-5-1验收项目WLAN客户端认证(手动测试,每个热点测试一次)验收方法1、将待查AP的SSID配置为“CMCC”;2、点击“随e行”客户端软件的连接按钮,启动用户认证流程;3、用户输入正确的帐号和密码后进行认证;4、认证成功后,用户终端访问WWW服务器;5、在热点覆盖区域内不同地点使用上述方式进行10次随e行客户端认证,记录是否认证成功。验收要求1、步骤3中WLAN用户通过“随e行”客户端认证成功;2、步骤4中用户认证成功后可以访问WWW服务器;3、认证失败次数1次。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2.5.2 认证接入时延测试项目编号1-2-5-2验收项目WLAN客户端(随e行)认证接入时延验收方法1、用户笔记本电脑终端通过与AP进行关联,通过随e行客户端,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认证;2、记录从登录到登录成功的延时;3、选取设计覆盖范围内不同地点、不同AP重复进行10次接入测试,分别记录响应延时;验收要求平均登陆时延不大于5秒。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3. AP定点业务测试规范(按每个AP测)3.1 AP配置检测项目编号1-3-1测试项目AP配置检测测试方法使用WLAN专用测试仪表或在插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专用测试软件,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测试所有AP信道及SSID。指标要求1、AP频率配置必须符合设计文档为每个AP指定的信道;2、社会热点AP的广播SSID配置为CMCC;高校热点AP的广播SSID为CMCC和CMCC-EDU;注:特殊专网的SSID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配置。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3.2 AP关联测试 项目编号1-3-2测试项目AP关联成功率和平均时延测试方法1. 选择指定的AP,开始连接,直到连接完成2. 重复10次,记录关联成功次数与时延指标要求成功率90% 时延不大于10秒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3.3 Web用户认证测试项目编号1-3-3测试项目基于WEB认证测试测试方法在热点覆盖区域内不同地点使用“用户名+密码”方式进行10次WEB认证,记录是否认证成功。注:可用专业测试软件进行测试!指标要求认证失败次数1次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3.4 WEB认证接入时延测试项目编号1-3-4测试项目WEB认证接入时延测试测试方法1、 用户笔记本电脑终端通过与AP进行关联,使用浏览器访问Internet;2、 弹出Protal页面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认证;3、 记录从登录到登录成功的延时;4、 选取设计覆盖范围内不同地点、不同AP重复进行10次接入测试,分别记录响应延时;指标要求平均登陆时延不大于5秒。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3.5 时延和丢包率项目编号1-3-5测试项目ping包测试测试方法1、 笔记本通过认证接入网络;2、 笔记本通过无线网卡分别ping AC或AC上连端口的IP地址,ping包大小为1400bytes,ping包次数为100次;3、 记录响应时间、丢包率等参数;指标要求时延不大于50ms;Ping包的丢包率不大于3%;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3.6 Web认证用户下线测试项目编号1-3-6测试项目基于WEB下线测试测试方法在热点不同覆盖区域使用“用户名+密码”方式进行10次Web认证,接入超过1分钟后,进行下线,记录是否下线成功。指标要求认证失败次数1次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3.7 FTP上下行速率测试项目编号1-3-7测试项目FTP上下行速率测试测试方法预置条件:1、 系统正常运行,场强值达到-55dB-65dB2、 AP可支持802.11g/b/a协议3、 测试设备加载可记录用户传输速率的软件测试流程:1、 单用户接入网络2、 开启速率记录软件3、 单用户分别使用802.11g/b/a协议进行10M文件的FTP上传下载操作,记录速率指标要求上传下载速率不低于500kbits 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3.8 网站访问成功率 项目编号1-3-8测试项目网站访问成功率测试方法1、 点击指定官方网站10次,记录成功次数2、 点击指定国内热点网站10次,记录成功次数指标要求访问成功率不低于90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3.9 网站访问平均时延 项目编号1-3-9测试项目网站访问平均时延测试方法预置条件:1、 系统正常运行2、 用户正常接入WLAN网络3、 测试设备加载测试时延的软件测试流程:1、 点击指定官方网站10次,记录显示时延2、 点击指定国内热点网站10次,记录显示时延指标要求网站显示时延不大于5秒验收结果 通过 未通过遗留问题4. AP信号覆盖验收测试说明 通过专业软件打点测试,记录场强及信噪比等参数,直接出报告,以附件方式上报 打点标准以20平方米最少选取一个,重要场点需增加打点次数。 手工测试项目的结果添加到信号覆盖验收测试结果附件中。格式等厂家定制表格出来后再定5. AP定点业务测试说明 通过专业软件测试,每次测试新增一个log,每个log做好和AP设备的关联记录 每个AP测试一次,测试需选取场强大于-75db的地点;特殊情况可以增加测试点。 最终通过log形成每个热点的测试结果,以附件形式上报。 测试网站选取如下:官网 热点 ftp下载地址如下:ftp: 6 u:cmccuser p:cmcctest17二、 压力测试规范(每个AP厂家抽测一次)1. 用户容量测试项目编号2-1-1测试项目用户容量测试(压力测试)测试方法1、 在选定进行压力测试的目标区域进行无线覆盖信号强度测试、信噪比测试、Ping包测试和系统吞吐量测试。如果该区域为1个AP覆盖,则需要插有无线网卡(迅驰2代以上产品)的笔记本电脑20台同时进行上述指标的测试;如果该区域为2个AP覆盖,则需要插有无线网卡(迅驰2代以上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