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多处伤残的赔偿原则和标准.doc_第1页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多处伤残的赔偿原则和标准.doc_第2页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多处伤残的赔偿原则和标准.doc_第3页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多处伤残的赔偿原则和标准.doc_第4页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多处伤残的赔偿原则和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多处伤残的赔偿原则和标准 发布者:jyj 发布时间:2009-8-24 11:21:53 阅读:318次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多处伤残的赔偿原则和标准对于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一方当事人多处受到受伤并致残如何赔偿,我国民法通则、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交通事故的相关司法解释均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导致多处伤残的如何赔偿?司法审判实践中是这样处理的。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规定,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到第10级(10%),每级相差10%。对于多处伤残的,确定残疾赔偿金时,以评定的最高伤残等级赔偿比例为基数。其他伤残为2级5级的,每增加1处,增加赔偿比例4%;其他伤残等级为6级10级的,每增加1处,增加赔偿比例2%;增加的赔偿比例合计不得超过10%。最高赔偿比例不得超过100%。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从审判过程来看,上述规定具有合理性,维护了各方当事人的权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3.6伤残等级划分本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伤残等级划分依据见附录A。B.2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式中: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Ct伤残赔偿总额,元;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Ih 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a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 ;B.3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指数是指伤残者应当得到伤残赔偿的比例。B.2中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按本标准3.6条规定,以伤残者的伤残程度比例作为伤残者的伤残赔偿比例。因为此公式可能是老大学生所写,所以西格玛公式与现在的写法不同,现在重新整理一下。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B.1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是按伤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方法加以计算。B.2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有下式:式中: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Ct伤残赔偿总额,元;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H 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Ai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对该公式的理解:如伤残有多处,假设有三处,一处为七级伤残,一处为八级伤残还有一处为九级伤残,则七级伤残为H=40%,还有两处则适用西格马公式即A1+A2。如有四处伤残,假设一处为六级伤残、一处为八级伤残、一处为九级伤残,还有一处为十级伤残,则H为50% ,其余三处则适用西格马公式即A1+ A2+ A3,结合:公式看,不管是伤残部位有三处的A1+ A2,还是伤残部位有四处的A1+ A2+ A3它们之和均不得超过10%。同时还应满足,即A1+A1+ A2+应小于等于100%。举例说明:如有人伤三处,一处为一级伤残,还有两处伤为三处和八级伤残,则H=100%,这时不再考虑其他两处伤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一处为二级伤残,则H=90%可再加上不超过10%的附加伤残赔偿指数。关于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公安部的所发文件仅给定了总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不能超过10%,至于什么等级的伤残附加指数为多少,由各地根据情况制定相应规定或由人民法院自由裁量。如山东的规定是:按照评定最高的残疾等级赔偿比例为基数,其他伤残25级的每增加一处,增加赔偿比例4%,610级的,每增加一处,增加赔偿比例2%,增加的赔偿比例合计不得超过10%。最高赔偿比例不得超过100%。广东省则是由法院自由裁量。B.3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指数是指伤残者应当得到伤残赔偿的比例。B.2中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按本标准3.6条规定,以伤残者的伤残程度比例作为伤残者的伤残赔偿比例。举例说明:1、 如山东省的某甲与某乙发生交通事故,某乙多次受伤(经法医鉴定一处为七级伤残,另两处为八级和九级伤残),经交警部门认定某甲负主要责任。后诉讼至法院,法院确定伤残赔偿总额为10万元,某甲承担70%的责任。问某乙应得赔偿额为多少?Ct=10万元,C1=70%,H=40%,八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1=2%,九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1=2%则C=10万元*70%*(40%+2%+2%)=10万元*70%*44%2、 如山东省的某甲与某乙发生交通事故,某乙多次受伤(经法医鉴定一处为三级伤残,另四处为四级、五级、八级和九级伤残),经交警部门认定某甲负主要责任。后诉讼至法院,法院确定伤残赔偿总额为40万元,某甲承担70%的责任。问某乙应得赔偿额为多少?Ct=40万元,C1=70%,H=80%,四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1=4%,五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2=4%,八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3=2%,九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4=2%,A1+A2+ A3+ A4=12%,因为该比例超过该要求,只能取A1+ A2+ A3+ A4=10%C=40万元*70%*(80%+10%)=10万元*70%*90%3、 如山东省的某甲与某乙发生交通事故,某乙多次受伤(经法医鉴定一处为二级伤残,另四处为四级、五级、八级和九级伤残),经交警部门认定某甲负主要责任。后诉讼至法院,法院确定伤残赔偿总额为50万元,某甲承担70%的责任。问某乙应得赔偿额为多少?Ct=50万元,C1=70%,H=90%,四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1=4%,五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2=4%,八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3=2%,九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4=2%,A1+ A2+ A3+ A4=12%,因为该比例超过该要求,只能取A1+ A2+ A3+ A4=10%C=40万元*70%*(90%+10%)=10万元*70%*100%4、 如山东省的某甲与某乙发生交通事故,某乙多次受伤(经法医鉴定一处为一级伤残,另四处为四级、五级、八级和九级伤残),经交警部门认定某甲负主要责任。后诉讼至法院,法院确定伤残赔偿总额为60万元,某甲承担70%的责任。问某乙应得赔偿额为多少?Ct=60万元,C1=70%,H=100%,四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1=4%,五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2=4%,八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3=2%,九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A4=2%。因此时不再考虑伤残赔偿附加指数。C=60万元*70%*100%多等级伤残计算中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理解与适用 内容提要 当使用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时,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何确定,各Ia的对应数值是什么,赔偿指数如何确定,这些是在计算多等级伤残时,均需要Ia来回答的问题。本文从Ia的涵义和理论沿革出发,结合大陆案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倾向性意见,以期标准制定机关早日明确解释。 关 键 词 多等级 伤残 Ia 附加指数【讨论背景】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的附录B(资料性附录)中规定了“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但对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该如何适用,各地做法不一。【讨论问题】1、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理解与适用。2、赔偿指数的确定(赔偿指数= Ih+)。【讨论目的】探求立法意图,正确理解并适用Ia。【正 文】第一部分:Ia的涵义1、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以下简称“伤残标准”)对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解释,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且0Ia10。另外,还须满足: 10%,Ih+100%。 即,Ia1+Ia2+Ian,应小于或等于10%,Ih+Ia1+Ia2+Ian,应小于或等于100%。2、在“伤残标准”B.2中,规定了“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是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来确定的,公式为: =CtC1(Ih+)。其中,C是“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单位是“元”;Ct是“伤残赔偿总额”,单位是“元”;C1是“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且0C11;Ih是“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1,2,3, n,多处伤残。对于上述B.2中的计算公式,也可以通俗的表达为:伤残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3、在“伤残标准”中,虽规定了多等级伤残的计算公式,但没有规定具体的计算方法、步骤或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对应数值(即什么等级的Ia为多少),以及该如何浮动,也未对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进行举例说明该如何适用,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确定Ia时随意性很大,亦致使确定“赔偿指数”时也颇有争议,各地、各司法机关、各鉴定机构、甚至同一单位的不同人在执行时均不一致。(注:目前Ia的确定,是由各地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定或由人民法院自由裁量的。)第二部分:理论依据1、相加原则多处不同的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相加得到一个伤残赔偿比例,相加之和大于100%时,取100%。目前,江西的部分地区采用。2、提升原则日本采用,即对二处以上伤残者以其最重的等级向上提升1个等级到3个等级。3、晋级原则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3.5规定: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两项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4、累积法设某一事件有N个要素:X1、X2、X3、Xn,每一个要素发生的程度为:P1、P2、P3、Pn,0P1。计算该事件发生的累积度P,是把X2看作是在X1已发生的余值1P1基础上发生的,X3是在X1、X2均已发生的余值的基础上又发生的,余依此类推。有公式1(1P1)(1P2)(1P3)(1Pn),此公式对于任意多个要素同时发生均适用,且计算结果不超过100%。目前,保险公司采用较多。5、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讨论会综述“2000年11月15日至16日,受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委托,由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起草小组邀请公安、法院、保险、司法、大学、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了公安部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有关问题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就“部标”颁布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如何修改提出了建议。各位专家学者的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见解深刻,对作好“国标”的起草和日常伤残评定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多处伤残者应当提高其最后的伤残等级,但提高的程度不能超过一级。常林、陈忆九、邓世雄等认为,交通伤是复合伤,多处伤残应分别评出,多处伤残是一个赔偿问题,是执法人员如何掌握的问题,一般以高的为准,其余等级采用晋级的办法。晋级的原则,高等级吸收低等级;两处以上伤残等级相同者,晋升一级,但只能晋升一级。陈新山、谢润红等认为,对两处以上伤残者,应分别评出各处伤残,最后按晋级系数确定伤者伤残等级,但最多只能晋升一级。邓振华、杜传耀等认为,多处伤残的处理,单纯用“提升”来解决是不够的,赵新才在1991年提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建立了解决多处伤残问题的数学公式,这一方法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注:GB 186672002规定的“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即是采纳了赵新才提出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数学公式。) 第三部分:司法实践中各地对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取值的做法(一)各地做法1、广东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从一级至十级,分别取附加指数10%,9%,8%,1%。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注:一级的附加指数为10%,计算后Ia为0%(0),即存在一级伤残时,其他等级被吸收,不再计算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Ia(伤残附加指数)对应列表为:一级,10%;二级,9%;三级,8%;四级,7%;五级,6%;六级,5%;七级,4%;八级,3%;九级,2%;十级,1%。2、云南从一级至十级,分别取附加指数0%,10%,9%,8%,2%。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 Ia(伤残附加指数)对应列表为:一级,0%;二级,10%;三级,9%;四级,8%;五级,7%;六级,6%;七级,5%;八级,4%;九级,3%;十级,2%。3、山东、浙江的部分地区按照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Ih)为基数,属二级至五级的,每增加一处,增加附加指数4%;属六级至十级的,每增加一处,增加附加指数2%。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4、人民法院出版社人身损害赔偿实务一书每增加一处伤残,属一级至五级的,取固定的附加指数2%;属六级至十级的,取固定的附加指数1%。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5、江苏每增加一处伤残,即取附加指数5%。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6、江西的部分地区多处不同的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相加得到一个伤残赔偿比例,赔偿指数相加之和大于100%时,取100%。7、北京由法医鉴定机构在鉴定书上直接写明附加指数、赔偿指数。8、部分保险公司采用累积法。先取最高级的赔偿指数(赔偿比例),P1;再取次高级的赔偿比例,P2,P2(1最高级的赔偿指数)次高级的附加指数;再取第三级的赔偿比例,P3,P3(1最高级的赔偿指数次高级的附加指数)第三级的附加指数;再取第四级的赔偿比例,P4,P4(1最高级的赔偿指数次高级的附加指数第三级的附加指数)第四级的附加指数, n。最后将最高级的赔偿指数与其他附加指数相加即为赔偿指数。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 (二)部分法院判决1、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罗晓英、杨志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结合本案案情,上诉人三处伤残,其最高的伤残等级为七级,即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为40;其余两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必须小于等于10,原审酌情以每处5计算并无不当。参照上述规定,上诉人的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应为8016.91元/年20年(40%5%5%)80169.10元,原审计算上诉人应得的伤残赔偿总额为80169.10元恰当,本院予以维持。” 2、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关祖贤与徐汝丰、卢志均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关于残疾等级的确定,因上诉人属于多等级伤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规定,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是按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方法加以计算。结合本案案情,上诉人三处伤残,其最高的伤残等级为九级,即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为20%;其余两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必须小于10%,本院酌情以每处5%计算,参照上述规定,上诉人的残疾赔偿金应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0.4元/年20年(20%5%5%)74282.4元。原审将伤残赔偿指数定为20%错误,本院予以纠正。” 3、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兰州方圆建化有限责任公司与祁海莲等、乐都县出租车行、乐都县出租车管理所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附录B规定,残疾赔偿附加指数为0至10%;祁海莲十级伤残的残疾赔偿附加指数应相应确定为1%,原判将残疾赔偿附加指数确定为最高值10%,与侵权行为规范的惩罚功能不符。”4、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邱小林与兴国县潋江镇人民政府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7)残疾赔偿金应按照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计算,即为2952.56元20年(20%20%10%)29525.6元。”(三)举例比较1、甲因伤致残三处,构成八级、九级、十级,求甲的赔偿指数?1)广东和青海的部分地区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2%,十级,附加指数为1%。甲的赔偿指数:30%(2%1%)30%3%33%。2)云南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3%,十级,附加指数为2%。甲的赔偿指数:30%(3%2%)30%5%35%。3)山东、浙江的部分地区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2%,十级,附加指数为2%。甲的赔偿指数:30%(2%2%)30%4%34%。4)人民法院出版社人身损害赔偿实务一书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1%,十级,附加指数为1%。甲的赔偿指数:30%(1%1%)30%2%32%。5)江苏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5%,十级,附加指数为5%。甲的赔偿指数:30%(5%5%)30%10%40%。6)江西的部分地区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20%,十级,附加指数为10%。甲的赔偿指数:30%(20%10%)30%30%60%。7)部分保险公司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赔偿比例为20%,附加指数:20%(130%)14%;十级,赔偿比例为10%,附加指数:10%(130%14%)5.6%。甲的赔偿指数:30%(14%5.6%)30%10%40%。通过以上举例比较,可以看出,依据不同的Ia取值,甲的赔偿指数分别为:33%,35%,34%,32%,40%,60%,40%,各不相同。2、乙因伤致残三处,构成三级、六级、八级,求乙的赔偿指数?1)广东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三级,赔偿指数为80%;六级,附加指数为5%,八级,附加指数为3%。甲的赔偿指数:80%(5%4%)80%9%89%。2)云南三级,赔偿指数为80%;六级,附加指数为6%,八级,附加指数为4%。甲的赔偿指数:80%(6%4%)80%10%90%。3)山东、浙江的部分地区三级,赔偿指数为80%;六级,附加指数为2%,八级,附加指数为2%。甲的赔偿指数:80%(2%2%)80%4%84%。4)人民法院出版社人身损害赔偿实务一书三级,赔偿指数为80%;六级,附加指数为1%,八级,附加指数为1%。甲的赔偿指数:80%(1%1%)80%2%82%。5)江苏三级,赔偿指数为80%;六级,附加指数为5%,八级,附加指数为5%。甲的赔偿指数:80%(5%5%)80%10%90%。6)江西的部分地区三级,赔偿指数为80%;六级,附加指数为50%,八级,附加指数为30%。甲的赔偿指数:80%(50%30%)80%80%100%。7)部分保险公司三级,赔偿指数为80%;六级,赔偿比例为50%,附加指数:50%(180%)10%;八级,赔偿比例为30%,附加指数:30%(180%10%)3%。甲的赔偿指数:80%(10%3%)80%10%90%。通过以上举例比较,可以看出,依据不同的Ia取值,甲的赔偿指数分别为:89%,90%,84%,82%,90%,100%,90%,不尽相同。第四部分:笔者建议笔者认为:广东、青海以及保险公司,这两种计算方法及结果各有优势,相对合理,应当值得推广、使用。但从律师实务的谨慎性角度出发,目前在实务中遇到类似问题,笔者建议还是优先考虑适用累积法。当然,这一切要得到根本改变,还有待标准制定机关早日对Ia做出明确解释了。【附 录】主要参考资料:1、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2002-3-11发布,2002-12-01实施)(本标准由公安部提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安部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起草单位是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主要起草人有张志维、赵新才、黄小七、王世其、宋鸿)2、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16180-1996)(1996-3-14发布,1996-10-1施行)(本标准由劳动部、卫生部共同提出,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3、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操作指南与实务研究/常林主编;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研究组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64、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朱广友,侯心一,吴军编著.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667-2002)道路交通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宣贯材料/赵新才主编.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106、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讨论会综述/赵新才,张志维,宋鸿7、浅析交通事故案件的赔偿项目/雷京卫律师在线:/web/1/lawAInfo.asp?userID=4774&id=143458、苏州交通律师网/9、宁波保险网/10、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罗晓英、杨志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佛山法院网:/shownews.asp?newsid=7760)(2004)佛中法民一终字第639号,2004年9月20日11、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关祖贤与徐汝丰、卢志均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佛山法院网:/shownews.asp?newsid=10653)(2005)佛中法民一终字第759号,2005年10月26日12、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兰州方圆建化有限责任公司与祁海莲等、乐都县出租车行、乐都县出租车管理所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hdfy/2006-03/10/content_6435906.htm)(2006)东法民终字第11号,2006年1月7日13、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邱小林与兴国县潋江镇人民政府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兴国县法院网:http:/public/detail.php?id=569)(2005)兴民一初字第305号,2005年11月17日 “多等级伤残如何计算赔偿数额”的综合计算方法 摘要在审理致人伤残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伤残赔偿金是损害赔偿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计算直接影响到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伤残经鉴定部门对受害人的评定,身体的不同受伤部位存在多种伤残等级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需要通过综合计算公式来计算伤残赔偿金,而该公式中的Ia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取值决定着最终赔偿数额的多少。本文通过多等级伤残综合计算公式,进一步论述了Ia的合理取值范围,并总结了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对Ia的实际应用。主文 一、多等级伤残综合计算方法的出台背景和意义2002年12月1日之前,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适用的标准是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51992(以下将该标准简称为GA351992)。2002年12月1日起,则开始适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在2002年3月11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6672002(以下将该标准简称?quot;GB186672002)。 GB186672002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了GA351992。至此,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从行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GB186672002是伤残评定工作适用的新标准。这个新标准是在充分总结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GA351992的执行经验和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起草形成。该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伤残等级十级分类法,在全面规范人体伤残程度的同时,还建立了多等级伤残综合计算数学方法,为解决多处伤残的评定问题提供了依据。在GB186672002实施前,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GA351992对多处伤残的情况是进行综合评定的,不能全面反映受害者综合伤残程度。在GB186672002实施后,对伤害造成的多处伤残不再直接进行综合评定,而是按受伤部位分别评定残级,再根据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确定伤残赔偿指数后,计算出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这样评定的好处在于更准确反映受害人的受伤程度,在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方法上更科学更合理。二、多等级伤残综合计算公式及对公式中各因素的解读GB186672002在附录B-B.2 伤残标准中列出了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公式。公式为:CCtC1(Ih+Ia,i)1、公式中各字母代表的因素C-对伤残者的实际赔偿额,元;Ct-伤残赔偿总额,元;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Ih-伤残等级中最高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a,i-指若干个Ia之和,即Ia1+Ia2+Ian,(i1,2,3n,)所以,对于上述B.2中的计算公式,也可以通俗的表达为:伤残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2、公式中各因素的取值C1-0C1100;Ia,i-Ia,i10%;a -0Ia 10%;(Ih+Ia,i)-(Ih+Ia,i)100%。3、对公式中各因素的解读(1)Ct-伤残赔偿总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排除本条第一句话规定的伤残等级因素,也可以说当伤残等级为一级时,Ct=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20年。该数额是伤残者可能获得的最高伤残赔偿额,所以也被称作了伤残赔偿总额。(2)C1-赔偿责任系数就是损害事故中事故责任方应承担责任的比例,如对方全责则取100%,如双方对等责任,则取50%,如对方负主要责任且三七分责,则取70%。以此类推。(3)Ih-伤残等级中最高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赔偿比例(即伤残赔偿指数)为: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赔偿比例(即伤残赔偿指数)为:一级 100% 二级 90% 三级 80% 四级 70% 五级 60% 六级 50% 七级 40% 八级 30% 九级 20% 十级 10%当一个受伤害者的伤残构成多等级伤残时,Ih取其中最高一级伤残所对应的指数。(4)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指每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即,在有多个伤残等级时,由于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每增加一处伤残按另外的赔偿比例计算,该赔偿比例是附加计算的,因此被称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a用百分比(%)表示,且0Ia10。另外,还须满足:Ia,i10%,即Ia1+Ia2+Ian,应小于或等于10%;Ih+Ia,i100%。即, Ih+Ia1+Ia2+Ian,应小于或等于100%。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和伤残赔偿指数不同。对伤残赔偿指数,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有明确规定的标准,不同伤残等级都有对应比例(指数)。而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则没有具体规定,不同伤残等级没有对应比例(附加指数)。所以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样。有的是在取值范围内(0Ia 10%)由法官自由裁量;有的是五级以下一个固定值,五级以上一个固定值。综合网上学者的意见,Ia的合理取值应为:二级为10%,三级为9%,四级为8%,五级为7%,六级为6%,七级为5%,八级为4%,九级为3%,十级为2%(存在一级伤残时,其他等级被吸收,不再计算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何取值,还有待制定机关早日对Ia的标准做出统一规定。所以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样,需要国家尽快出台一个统一的规定,以使计算方法达成一致。有的地方是在取值范围内(0Ia10%)由法官自由裁量;有的是五级以下一个固定值,五级以上一个固定值。建议Ia的取值为:级为10%,级为9%,级为8%,级为7%,级为6%,级为5%,级为4%,级为3%,级为2%。因此,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按不同的方法取值,最终的结果差异是非常大的,如同样一个九级、两个十级,如按十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为2%计算则总的赔偿指数为20%+2%+2%=24%;如按十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为5%计算则总的赔偿指数为20%+5%+5%=30%,前后相差6%!这两个取值也都还算合理,但如按十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为10%计算(这个取值是非常不合理的)则总的赔偿指数为20%+10%+10%=40%,这个和上述三个伤残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简单叠加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有的法院按照最后一种计算方法判案是错误的。综上所述:对于上述计算公式的通俗表达可以为: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其中的“伤残赔偿总额”就是上面提到的死亡赔偿金,这个死亡赔偿金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居民(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及不同年龄来计算确定; “赔偿责任系数”就是交通事故中事故责任方应承担责任的比例,如对方全责则为100%。 “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指在几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如两个十级、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九级,九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20%,又如一个五级,一个七级和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五级,五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60%。这里需要注意,根据计算公式,在存在几个伤残等级的情况下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按附加指数计算,因此,几个伤残等级合并的伤残赔偿指数并不是将几个伤残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简单叠加,如两个十级即简单确定为10%220%,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空间管理 您的位置: 中国经济网 经济博客 上海交通事故律师,上海交通律师 日志 上海交通律师王伟清律师,上海市川汇律师事务所律师,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硕士,曾经在普陀区人民法院工作。王律师曾多次应邀参加东方大律师节目,现场解答听众朋友的法律咨询。 自执业以来,王律师办理了大量的经济、刑事辩护和民商事案件,尤其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婚姻家庭、刑事辩护、公司法、知识产权以及人身损害赔偿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案经验。王律师曾经办理的开发商恶意拖欠工程款纠纷、著作权纠纷、小股东知情权诉讼纠纷、股东派生诉讼纠纷、盗窃抢劫等案件均获得成功 交通事故多个伤残级别怎么计算(上海交通律师)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7-29 19:30:41 查看( 751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交通事故伤残指因道路交通事故损伤所致的人体残疾。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结构的异常及其导致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I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差10%。办理交通事故人身伤残评定的程序一般如下: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6、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具有资格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应当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向当事人介绍符合条件的检验、鉴定、评估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由此看出伤残鉴定的时间是在治疗终结,应有出院诊断证明。应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公安部门推荐鉴定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本案林某委托的河北某市法医鉴定中心的鉴定,一是没有治疗终结没有医院的出院及诊断证明,二是没有向公安交警部门申请自己到河北某地法医鉴定中心鉴定,如果公安机关或马某对此结果无异议,则有效如有异议则可以申请由公安机关推荐的鉴定机构重新鉴定。【换位思考】 伤残鉴定确实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程序准确地说是事故处理程序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同的伤残级别赔偿数额会差别很大,不管是赔偿权利人还是义务人都不能消极等待,积极接受鉴定结果,如果觉得鉴定结果差异太大可申请重新鉴定。这有两种方式一是在法院诉讼鉴定结论是证据一种可以申请法院重新鉴定,二是当事人提起重新鉴定。【律师提醒】 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伤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十五日内,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医院证明和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在接到伤残评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评定伤残等级或者向当事人推荐鉴定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评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重新评定的决定。在审理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案件中,伤残赔偿金是损害赔偿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计算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审判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受害人的伤残经鉴定部门评定,存在多种伤残等级的情形,此种情形下,对于如何计算多等级伤残赔偿金的问题有较大争议。笔者在刚审理的一宗交通事故中,就涉及了多等级伤残的计算。该案中,受害者的伤残程度经司法鉴定部门所评定,其伤残等级根据不同的受伤部位分别为伍级、陆级、捌级、玖级和拾级5个级别,其中共济失调为伍级伤残,智力损害为陆级伤残,脾切除为捌级伤残,肝部分切除为玖级伤残,左动眼神经损伤为拾级伤残。对伤残赔偿金的计算,受害方认为,由于受害人经评定共有五个伤残等级,每个伤残等级所获得的赔偿额相加已经超过了一级伤残的赔偿额,因此所获得的伤残赔偿金应按一级伤残计算。而加害方认为,受害方提出按一级伤残计算没有法律依据,应按其被评定的最高伤残等级即伍级伤残计算伤残赔偿金。初接触此案件,笔者一时也手足无措,经多方了解,在人身伤害赔偿案件中,经鉴定受害方有多处伤残等级的,对伤残赔偿金的处理情况各有不同:有按被评定的最高等级计算的,有按被评定的最高等级上浮一个或二个等级计算的,等等。究其原因,均是对多等级伤残赔偿所应适用的法律依据不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具体规定的适用方法所致。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有专门的综合计算方法,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中附录B中所确定的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公式”加以计算。笔者在处理上述个案过程中多方查阅资料,对此计算公式的运用进行了仔细地推敲和研究分析,现将对多等级伤残综合计算方法的理解和适用撰稿成文,供同仁商榷,以期抛砖引玉,共同促进此问题在审判实践中标准的统一。一、多等级伤残综合计算方法的出台背景和意义2002年12月1日之前,伤残评定适用的法律是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2002年12月1日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在2002年3月11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是伤残评定工作适用的新依据。这个新标准是在充分总结吸收1992年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A351992)执行的经验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起草形成,其进一步完善了伤残等级10级分类法。在全面规范人体伤残程度的同时,该标准还建立了多等级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综合计算数学方法,引入了肩关节复合体的概念并建立了功能丧失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多处伤残和肢体功能丧失的计算及肩胛带伤残的评定问题提供了依据。该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了GA351992。 本标准另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即在附录B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GA351992对多处伤残的情况是进行综合评定的,即假如受害人同时有多处伤害,鉴定部门只做一个伤残等级的评定。对法官来说,这样的评定结论很容易适用并对案件做出处理,即用如下方式计算伤残赔偿金:综合评定结论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注:10个伤残等级分别对应10个不同比例,如按规定拾级伤残为10、玖级伤残为20、捌级伤残为30余类推)责任程度年人均生活费赔偿年限。虽然GA351992在审判实践中很容易适用,但其缺陷在于仅有十个伤残赔偿指数(即10、20、30100),不能全面反映受害者综合伤残程度。在GB186672002实施后,对多处伤害造成的多处伤残不再直接进行综合评定,而是按受伤部位分别评定残级,再根据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确定伤残赔偿指数(从10%100%不等)后,计出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这样评定的好处在于更准确反映受害人的受伤程度,从而在残级赔偿金的计算方法上更科学更合理,即通过科学计算的方式,实际上更科学地达到了综合评定的效果。 二、对多等级伤残综合计算公式中各指标的解读在GB186672002附录B中,列出了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公式,这个公式是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来计算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金的法定公式,公式如下:CCtC1(Ih+ )( 10%,I =1,2,3n,多处伤残)在这个公式后,附录B是这样让我们理解公式运用的: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Ct伤残赔偿总额,元;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Ih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Ih + 100。上述计算公式和式中的各项指标,涉及了法律知识,更涉及到数学中函数求和公式的运用,而法律工作者大多数是学文科出身,数学科一般不是文科学生的所长,因此,很多法律工作者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基于此,笔者认为,要理解并正确运用好该公式的关键在于对式中各项指标的正确理解。笔者结合处理的个案经验和审判实践对各指标分别作出自己的解读:C指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以货币单位元表示,即受害人应该得到的伤残赔偿金总额;Ct指伤残赔偿总额,以货币单位元表示,即设定受害人达到最高残级(按一级伤残计)能得到的伤残赔偿金总额;C1指赔偿责任系数,即事故责任的比例,用百分比()表示。按一般情况,交通事故责任中对赔偿义务主体的责任包括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全部责任、同等责任和无责任,这五种责任相对应的损害赔偿负担比例一般是70、30、100、50和0。这也就是说0C11(即0C1100)实际表达的意思就是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Ih指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这句话的含义指受害人有多处伤害的,以其最重伤害所对应残级赔偿指数(即拾级伤残赔偿10、玖级伤残赔偿20、捌级伤残赔偿30余类推)作为Ih的指标。比如受害人共有三处残级,分别是一个捌级、一个玖级、一个拾级,三个级别的赔偿指数按规定分别是30、20、10,这说明最高的是30,即Ih为30。Ia指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Ih + 100。这句话的含义指除了最高伤残等级外,其他等级应该计算的附加指数。0Ia10指除一个最高伤残等级外的其他每一个残级附加指数只能在0和10之间浮动。而对附加指数该如何浮动,在附录B并没有具体说明如何适用,这属于法官可自由裁量的范围,但一般为区分不同残级之间的差别,对拾级伤残可按1计算,玖级伤残可按2计算,捌级伤残可按3计算余类推。Ih+ 100指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加上其他残级的附加指数不能大于100,即不能超过一级伤残,也就是说,在受害人有非常多的残级情况下,即使累加超过了100(也就是已超过了一级伤残),最多也只能按一级伤残计算残级赔偿金。笔者就是通过自己对附录B中的自行说明,来理解这个公式的。在交通肇事案件中,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否属于鉴定结论存在不同的意见:有观点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应界定为鉴定结论而不是书证,(参见检察日报年月日刘国辉、董长征交通事故认定书应界定为鉴定结论),也有观点认为,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是鉴定结论(参见检察日报年月日王跃进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是鉴定结论)。可见,司法实践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性质存有很大疑义,为此,本版特别约请证据学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司法实践中,对于交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