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理综生物试题的启示.doc_第1页
2010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理综生物试题的启示.doc_第2页
2010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理综生物试题的启示.doc_第3页
2010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理综生物试题的启示.doc_第4页
2010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理综生物试题的启示.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理综生物试题的启示湖南省郴州市第五中学 聂登福湖南省永州市新田一中 胡平新摘要 解析2010年湖南理综生物难题,从解题方法和教学策略等角度进行点评以获得有益启示。关键词 高考 湖南 理综 生物 试题 评析2010年是湖南省实施新课程的首次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侧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注重核心知识的考察外,以能力立意、锐意创新的特点应给予关注。1 学科观念是讨论和分析问题的立足点例1(第4题,6分)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命题立意与得分情况】通过资料分析领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此题是选择题中抽样平均得分最低的一个,平均223分,得分率仅37%。【解析】水体中O2含量随水温升高而降低,该动物在温度较高的水体中吸收O2相对困难,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对O2的运输能力增强,相应增强了吸收O2的能力,也就增强了对含氧少的环境的适应力。选A。【点评】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这一学科观念作为立足点。学生解题时,会进行知识与方法的链接,如果没有明显的提示,不少学生解答试题时很少联想到重要的生物学科观念。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稳态及反馈调节等都是生物学科的重要观念,培养学科观念不仅仅是情感目标,也是能力目标。2 关注各地高考试题捕捉高考信息例2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命题立意与得分情况】考察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理解和K及Na对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影响。抽样平均得分349分,得分率58%,是选择题中第二个较难的题。【解析】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导致的,Na的影响甚微;峰电位主要是Na内流导致的,神经细胞外Na浓度降低,峰电位降低。【点评】教材中只要求学生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对神经冲动产生过程中,神经细胞内外的K+、Na+离子的浓度变化与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关系并不作要求。2009年山东卷第8题考过此内容,上海卷也考过此内容。研究各地高考试题可以捕捉到相关信息,可以避免“老经验”造成的疏失。此题也提示我们注意知识更新。3 释读信息是得分途径例3(第30(1)题)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的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 如图甲,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图乙。请回答:(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命题立意与得分情况】通过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原理考察解释生物学现象的能力,落脚点更像考查释读和表达生物图解中的信息的能力。第30题(另一小题见例3)抽样平均得分438分,得分率487%。【解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有一个发挥生理作用的最适浓度,在最适浓度的基础上,升高或降低浓度,生长素相应的生理作用都降低,也就存在类似图乙中虚线与曲线形成的两个交叉点,这两个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不同而生长素的效应相同。【答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最适生长素浓度产生最大值,高于最适浓度时可能出现与低于最适浓度时相同的弯曲生长,从而产生相等的角。【点评】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收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生物学科高考注重信息技能的考察,多是识别、解读图表中的信息后进行判断或表达,可直接得分,第38(4)(5)等题即是如此。这种考题一般不难,丢分则极不合算,另外,快速识别和解读信息还是解决较难试题的切题环节。4 数据分析还是一种解题技巧例4(第30(2)题,续例2)(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半边茎的弯曲角度1 ,从图乙中可查到与1 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得到2。请预测2和1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命题立意】通过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原理考察预测实验结果方面的数据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解析】此题是一个关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的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题型。不必管甲图角是怎样产生的,只需根据实验结果的预测模式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解题,这样既快又准。思路如下:【答案】如果21,该溶液的生长素的浓度为A;如果21,则该溶液的生长素的浓度为B。【点评】数据分析是生物学科高考的一种重要题型,以新颖的情境考察主干知识、信息技能和科学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试题数量与分值都占有相当的比重。数据分析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和高考应试能力的重要途径。将80%稀释液与原液同时做对照实验则更严谨。5 熟能生巧可知新例5(2010湖南缩编自第32(3)题)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用两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1:红色白色F1表现为紫色F2表现为9紫3红4白实验2:为验证花色遗传的特点,将实验1(红色白色)得到的F2植株自交,单株收获F2中紫花植株所结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请回答:实验(2)的所有株系中,在理论上,4/9的株系的F3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均为:。【命题立意和得分情况】考察自由组合定律的活用及资料分析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原题抽样平均得分34分,得分率262%,本小题的得分率还低。【解析】实验1中的F2表现为9紫3红4白,这一比例跟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F2性状分离比相似,可看作93(31)。F1为双杂合(AaBb)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对F1双杂合子(AaBb)自交产生的F2的各种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进行归类和熟记。以此为基础,对此题即可“心算”:在实验1的亲本及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为:亲本F1F2基因型AAbbaaBBAaBb9 AB3 Abb3 aaB1 aabb表现型红色白色紫花9紫 3红 (31)白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F3中占4/9的株系是AaBb自交得到的,F3中4/9的株系的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3红4白。依据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细胞代谢进而决定生物性状的原理,这两对等位基因在决定花色表现型时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点评】对重点知识不仅要理解,还应该要归类熟记,熟方能生巧,方能识别出934和9331貌虽有异却神似,就能综合分析基因决定性状的新类型。理科综合试卷题量大、时间紧,如果重要的生物学现象与原理不烂熟于心,怎能快速释读新颖的试题情境并通过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问题!6主要特点和启示61 体现学科特色 (1)知识方面主要涉及核心知识,注重核心知识的识记、理解或应用,体现了生物学科知识性强的特点。(2)以最核心的知识为出发点,考察图表信息的释读技能与数据分析的能力,体现了生物学科作为实验科学注重资料分析、基本技能训练和科学素养培养的特点。(3)注意设置较新的试题情境,既有利于考察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考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理科课程注重创新的特点。62 启示 从上述试题的得分情况看,失分多的试题往往是考察能力的试题,这对生物学教学具有重要启示。621 生物教学应注重实验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资料(数据)分析承载核心的知识和基本的科学素养。通过资料或数据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既是新课程的重要教学理念与要求,又是提高高考解题能力的必经之路。622牢固记忆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及其原理,深刻理解生物学原理的本质,才能拓展创新,提高分析解决相关新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