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盆洗手”与“(足洗)”摘要:惯用语是一种语言中常用的表达形式。在日汉语言系统中, 也存在着大量的惯用语。由于惯用语表达活泼、生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偏爱于这样的表述。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认知观我们知道,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乐于利用自己身边的东西对事物进行描写。在惯用语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由于人类身体的各个部位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最初工具或是手段,于是,依据身体词汇所产生的惯用语也就大量出现了。尽管惯用语的结构在漫长的岁月里变换甚微,但是其词义的所指与外延却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们在考察了日汉相关的惯用语后,更加坚信这一点。本文就是在一定的调查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认知理论,以“金盆洗手”与“(足洗)”为例,对日汉惯用语的结构及组成部分、语义所指与外延、历史上的来源进行一点简单的论述,希望借以深入了解日汉两种不同语言认知事物的异同。关键词 认知心理 结构及组成部分 语义所指与外延 历史来源1.历史来源对一个词或是短语进行历史的考察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我们在这里只是收集到一些肤浅的记录。大部分是来自于网络。在这里有一点值得说明,那就是本文所进行的对比是以共时为着眼点的,我们更加关心的是两个短语在当下语言运用中的异同。尽管我们会涉及到两个短语组成部分的深入对比,但我们不会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历时的考证。之所以将第一节命名为“历史来源”,只是想就我们现有的资料提出我们的一点设想,供大家参考。我们搜集的一些网络上的说法大致有两种:一、源出圣经说“今天也许你常能听到有人说:我可要金盆洗手了这个俗语吧?它表达的是洗手不干的意思,可是你是否知道金盆洗手源出于圣经故事?据圣经记载,犹太人当局判定耶稣犯了死罪,但他们无权执行这种判决,就把他送交罗马巡抚彼拉多,要求判他死刑。彼拉多认为耶稣没有做什么坏事,打算释放他,并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让犹太人在耶稣和一个杀人罪犯巴拉巴之间选择一个释放给他们。众犹太人在大祭司该亚法的指使下狂呼乱叫,坚决要求钉耶稣于十字架,释放巴拉巴,并且威胁说:耶稣自称是犹太人的王,就是背叛恺撒。你若释放他,就是对恺撒不忠。彼拉多只好让步,说: 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并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 自从圣经问世之后,圣经中的许多故事就一直吸引着历代的艺术家,而且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在描绘圣经故事的时候,往往搀杂进大量的自我想象以及那个时代人们许多生活的场景和对事物的看法。也有一些艺术家,虽然描绘的是圣经中的故事,而他们真实的目的常常只是借用圣经中的故事或人物来反映自己当时的心态。通过这些美丽的作品,人们又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部分历史,而且是视觉化的历史。 意大利画家马提亚普拉提(16131699)创作的彼拉多洗手,形象的表现了当耶稣被带走时,彼拉多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就在众人面前洗手,以表示自己清白的那一刻。(这样的解释我们是感兴趣的)画面天空采用深红色的背景是为烘托悲伤的气氛,但这双沾满鲜血的手并不是用水能洗干净的。而彼拉多的凝视则吸引观众扪心自问:我们能容忍自己做这样的事吗?”“汉语成语是汉文化的经典意象库。其它文化也有成语,但汉语使用成语的分量重的多。但无论是否有定型的成语,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经典意象库;汉语比较定型而已。实际上,当我们提到“史诗”的时候,我们常常就是指“经典意象库”。“经典意象”的力量不是浅层的真实,而是深切的真理。在西方文化中,圣经就是这样一个“经典意象库”。在中国文化中,要切实理解圣经,就要从“经典意象库”的角度去理解这就是“圣经成语”。下面是几个例子:金盆洗手三位一体约伯的忍耐托马斯的怀疑”二、武侠来源说“武侠 正统的来源是跟程咬金有关? 记得看过一出京剧,程咬金老年时当山大王,抢劫杀人。一日山下有好汉数人路过,听得住家抱怨,其中一人上山打抱不平被程咬金捉了去,其余同伴都不知道这山大王的名字,想前去搭救。于是有人夜间上山盗了程咬金的终极武器双钩刀,第二天故意叫阵与程咬金单挑,程咬金用普通武器招架不住便命人取双钩刀,才发现寨中被盗,正趋于下风之时,其他人赶上山来,其中有一人是程咬金故交,双方和解。程咬金请众人入寨宴饮,诉说了不得志之意,在众人劝解下决定弃暗投明,不做这山贼生意,于是命人端来金盆盛水,洗濯双手,以期洗去双手血污戾气,誓不复归。 就是金盆洗手咯 ”对于上面两种说法,我们都是持怀疑的态度的。尤其是第二种。我们没有对两种方法进行考证。但我们在调查汉语俗语、惯用语、谚语、成语的相关词典时,的确没有发现“金盆洗手的”踪迹。只在一本中国当代流行语全览中看到了零星的记录“金盆洗手某些黑道人物发财之后,准备安享晚年,在公众面前举行的一种仪式,表示从此不再从事非法行当。泛指以前长期所从事的行业或所做的某件事。曾经在装潢行业滚爬7年,如今已得装修工李伟近日向笔者透漏了家装行业的一些内幕。(京华时报,2002年3月30日)通过试探,我发现小勇已经对自己的偷盗职业爱的很深,不是一次两次思想工作就能让其的。(中国法制报,2006年5月23日)。” 夏中华,中国当代流行语全览,学林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07页根据我们的调查, “源出圣经说”是比“武侠来源说”更有说服力的。2.结构与组成部分的对比 “金盆洗手” 金盆(工具)洗(动作)手(对象)“足洗” (工具)洗(动作)足(对象)通过上面简单的对应,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不同点:一、对象不同(汉语中是以“手”为描写对象,日语却以“足”为对象)。二、工具不同(汉语中有金盆,日语中的工具是空位)我们的兴趣也正在于这两点不同。为什么相同的意义表达会有这样大的差异?汉语中的“手”与日语中的“足”在意义层面上是否完全对应?“金盆洗手”是否可以等于“足洗”,又或是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交叉重叠部分?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得将对比引向深入。2.1日汉语中“手”与“足”的语义对应2.1.1日语中“足”的所指“足腿;脚。長。(长腿。)今日任歩。(今天信步走了很久。)靴合。(鞋不合脚。)行走,脚步。重。(步履蹒跚。)速。(加快脚步。)速商品。(畅销产品。)外出;去或来。調。(外出调查。)図書館遠。(最近也不大去图书馆了。)客遠。(顾客稀少。)交通工具。唯一。(公共汽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样子,状态。雨。(雨势。)直线或平面与垂线、斜线交叉的地方。垂線。(垂线的交点。)汉字结构中靠下的部分。如“盆”的“皿”()。(钱)短缺。今月1万円出。(这个月出现了一万日元的赤字。)” 唐磊,现代日中常用汉字对比词典,北京出版社,1996年1月,第1419页2.1.2汉语中“手”的所指“手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拿着:人一册。小巧而便于拿的:册亲手:订| 抄。手段;手法:辣|眼高低用于技能、本领等:他真有两擅于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6年6月第5版,第1253页2.1.3日汉语中“手”与“足”的外延通过上面基本义项的列举,我们知道无论是汉语中“手”还是日语中的“足”都是人们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按照我们对“手”的认识,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都是以手为主要媒介的。所以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我们的“手”已经大大超出了他的所指,其外延随着会话场景和个人背景的不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就像我们所论及的“金盆洗手”这里的“洗手”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把手洗干净的简单动作了”而“洗手”所具有的外延不仅仅是单靠“手”本身能够实现的。为什么我们不说“洗足”呢?这就涉及到人们的认知心理。在选用的动词“洗”这方面,日汉语是一致的,我们知道“洗”所具有的外延是“干净”。而“干净”所引发的就是“清除不好的”。这就是认知语言学所讲的“激活”一个词的外延式靠另个词来“激活”的。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一个词的意义在进入句子之前与之后是不等同的,而且一个句子的意义不是几个词意义的简单相加。“彼拉多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就在众人面前洗手,以表示自己清白的那一刻。”我们看到圣经中所说的 “洗手”也是源自人们的一种赎罪心理,为的都是表明自己的清白。而我们在接触“金盆洗手”这个词时,大部分都是来自武侠所以上面才有了对“金盆洗手某些黑道人物发财之后,准备安享晚年,在公众面前举行的一种仪式,表示从此不再从事非法行当。泛指以前长期所从事的行业或所做的某件事。”这样的解释。看来“金盆洗手”的背后还涉及到与英语语言的诸多差异。(我们仅就日汉来讲)接下来我们看看日语中的几个实际用例: (足洗)改邪归正。洗手不干 例如:世界足洗、生。(改邪归正不当流氓,规规矩矩第生活。)芸人足洗。(决定彻底不干艺人这一行了。)(郭洁梅,日汉惯用语词组辞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8月,第11页)(足洗) 改邪归正。洗手不干君危稼業早足洗。(你也尽快脱离这种危险的职业,改邪归正。)後輩仕事、商店足洗潮時。(既然被后生抢去了工作,现在正是洗手不干的好时机。)(李建华,日语常用成语例解,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22页)(足洗)改邪归正。洗手不干(王玉册,日语常用词汇分类例解,大连出版社,2008年1月,第413页)足洗暴走年。族足洗(这么大年纪了,该停止飙车了。)(原文没有汉语翻译,这是我们自己翻译的。)活動足洗家業専念。(该退出志愿活动了,应该一心经营家里的事情了。)解说:足洗指的是放弃不良行为和不好的工作之意。飙车是给人添麻烦的事,因此可以用足洗活動足洗的表达不合适。应该说活動手引(不从事志愿者活动了)。 足洗并非只是语言上说说,在出殡习俗上也可以见到。在墓地埋入死者后要默默径直回家不回头,这种风俗过去盛行。来到家门口后,要在事先准备好的盆里洗脚,洗完后踢翻盆倒掉水,也就是说,是为了与死者断绝关系而洗的脚。足洗表示断绝关系,以后就成了惯用句。(日蒲谷宏主编,日本语言研究会 著,庞志春 译,一不小心就会用错的日语誰誤用日本語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6月,第9596页)中“足洗”有两种意义的表达一是放弃不好的,从事好的,即改邪归正。二是单纯指放弃以前的,没有好坏的区分。讲的更加笼统,就是一个断绝关系。我们更加关心中的说法,其中明确了“足洗”就是改掉不好的,从事好的。而且其对“足洗”的来源的说明也很有价值。其中谈到了足洗并非只是语言上说说,在出殡习俗上也可以见到。在墓地埋入死者后要默默径直回家不回头,这种风俗过去盛行。来到家门口后,要在事先准备好的盆里洗脚,洗完后踢翻盆倒掉水,也就是说,是为了与死者断绝关系而洗的脚。这里面就深入到民族的认知心理,或者说是一种对自然的理解。我们知道,日本自古便是一个岛国,与大陆相隔。他们对于自然的崇拜或是信奉是极其强烈的。在日本人心中,大自然的一切都赋予了神鬼的色彩,他们认为万物都是一个神鬼的化身。他们讲好的奉为神而崇拜、将不好的看做鬼怪敬而远之。从这点来看,“足洗”更多的是来自于一种对鬼怪的敬畏而产生的。而汉语的“金盆洗手”则是引用外来语,逐渐内化为我们的惯用语。从路径和认知心理上讲都是不同的。这样以来,对于对象的不同选用也就一目了然了,汉语就是一种自然的习惯性选择,而日语更多的是由于“足”与墓地的地面接触,为了消除这样的晦气,则必须洗“足”。结论:经过上面简单和出略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首先;“金盆洗手”与“足洗”所产生的背景不同,一是源自外来语的改造。一是本民族基于对鬼怪的避讳而产生。其次;两个惯用语在对象的选择上迥异一是“手”,一是“足”。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无论是“手”还是“足”都是人体最要的一部分,都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的媒介。最终体现的就是,人们总是乐于利用身边的事物来表述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再次;在这两个惯用语中,汉语出现了工具金盆,而日语没有或者牵强地说只有“木盆”。从中是否可以看到其两民族对事物的喜好方式的迥异?我们知道在汉语中类似“金”这样的结构数不胜数,从中可以看到汉民族对“金”的钟爱。“金”作为一个最初的金属名称只是一种矿物的代言,然而由于他被赋予了“富贵”的效力,所以但凡与“金”和关联的词语都是褒义的。所以我们看到在“金盆洗手”中有了“金盆”,而不是“木、铁、塑料盆”。 “金”有高贵的意味,中国人向来爱慕虚荣。有“金”便能体现自己身份的尊贵。这就暗合了“金盆洗手”用于黑帮的起因了。而日本人相对中国人更热爱自然,在其“神道教”的主旨里就包含着“人自然調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所以“足洗”没有工具出现,即使有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足球场、体育场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评价课件
- 无抵押房屋租赁协议书7篇
- 投诉调解协议书5篇
-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部队安全保卫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含部分答案)
- 边防军人血性的课件
- 边塞诗歌三首课件
- 基于工业4.0的冷凝器智能化运维决策系统构建路径
- 农业产业链风险管理
- 专题02 文言文概括分析与概述(教案)-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概括分析与概述宝鉴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
- JT-T-807-2011汽车驾驶节能操作规范
- 人工智能创新实验教程 课件 第15章 VGG16网络
- 2024年个人信用报告(个人简版)样本(带水印-可编辑)
- SYT 7653-2021 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耐蚀螺栓连接
- 一例CAG循证护理查房
- 安全生产投入台账(模板)
- 委托书办理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
- 粤绣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