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公司全体生产技术人员应高度认识到向所有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产品是自身的责任,通过履行健全的质量控制步骤,向客户提供始终如一的高质量产品。一、原料的质量控制1、公司采购的各种原料,应对原料的颜色、气味、是否存在异物、是否有昆虫侵扰、颗粒大小、质地和水分含量等加以评估,并与公司质量标准相比较,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采购。2、任何一种原料不符合标准规格,技术部应该与采购部取得联系,有权拒收该批原料。3、收原料必须标明接收日期及送货者,并根据检验制度和留样观察制度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查。4、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退货时必须做好记录,经品管员复检后退货。二、配方管理制度1、公司技术部按照公司发酵产品的特性制定原料辅料配方,生产过程应该按照预先制定的配方进行。2、所有配方必须写明以下内容:配方的名称、原料的名称、重量及有效日期。3、实施配方时,应严格按照配方进行称重,保证各种原料的重量。检查原料是否有霉变、酸败、杂质含量,如不符合,不能称量。称量后将磅秤周围扫干净,将散落的原料全部倒入混合机中。切忌估计值,要有正确的称量顺序。4、已有过的配方需在公司档案中保存一年,以便考查。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1、原料的添加:按顺序添加,量大的原料首先加入;液体原料缓慢加入,也可用喷雾的形式加入。2、混合机的均匀混合度非常重要,一般混合10分钟后可从接料中接取样品,观察颜色和原料组成差异。混合时间以混合均匀为宜,大机器为18-20分钟,小设备12-15分钟。3、混合完毕,及时清理混合机轴和浆叶上的饲料和杂物。4、发酵时间和温度、发酵产物的烘干时间和温度要严格控制,严格按照技术部提供的参数进行操作。5、保证粉碎粒度和输送时开机方向,检查有无漏料、散落和运转方向错误的发生。四、成品的质量控制1、称量系统尽可能缩小人为误差和磅秤的误差。2、搅拌过程按照原料的添加顺序进行,混合时间准确无误。3、制粒过程注意设备的检修和颗粒长度与粒度。4、被装包的饲料和包装袋及饲料标签是否准确无误。5、包装秤的工作是否正常,包装秤设定的数量是否与要求的重量相符。6、从成品仓中放出的待包装饲料,技术部检查饲料的颜色、粒度、气味、颗粒长度、光滑度及成型率,并取样。7、标准要打印清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及日期。8、缝包人保证缝包质量,不得漏缝和掉线。9、技术人员定时抽查检验,包括包装的外观质量和包重,包重的误差控制在1%。10、仓储时应码放整齐,合理安排使用库房空间。11、实行“先进先出”制,码放时间过长饲料会变质。12、同一库房倒放饲料品种多,预留足够的距离,防混料和发错料。13、保持库房清洁,对因破袋而散落的饲料重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700台矿用自卸卡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康复理疗室感染管理要求
- 钢渣处理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可自理患者口腔护理
- 电工合金熔炼及热变形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护林员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白酒发酵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白鹭洲中学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 保险行业客户分层与精准营销策略应用研究2025案例解析
-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2025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 吴伯萧名篇阅读理解与教学设计
- 仓库基础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曲臂式高空作业车专项施工方案
- 2025秋人教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 SOP考试题及答案
-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办法
- 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 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一)(危险化学品无机产品部分)
- 德瑞斯D600变频器说明书
- 2025-2030年中国锂电池回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数字化教育资源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