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石油植物绿玉树品系间生长速度差异的研究.doc_第1页
高产石油植物绿玉树品系间生长速度差异的研究.doc_第2页
高产石油植物绿玉树品系间生长速度差异的研究.doc_第3页
高产石油植物绿玉树品系间生长速度差异的研究.doc_第4页
高产石油植物绿玉树品系间生长速度差异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产石油植物绿玉树品系间生长速度差异的研究 (英文题目) 学生姓名孙英东 所在专业生物技术 所在班级生技 1052 申请学位理学学士 指导教师何觉民职称教授 副指导教师职称 答辩时间2009 年 6 月 5 日 目 录 目目 录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文献综述.1 1.1绿玉树的研究进展1 1.1.1绿玉树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1 1.1.2绿玉树的乳汁成分.1 1.1.3绿玉树的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2 1.1.4抗寒育种.2 1.1.5细胞培养.3 1.2绿玉树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地位3 1.3绿玉树的良好社会、经济效益4 1.4研究绿玉树增长率差异的意义4 2材料与方法.5 3结果与分析.5 3.1单株鲜量增长率比较试验6 3.2单株分枝数增长率比较试验7 4结论与讨论.8 鸣 谢10 参考文献11 摘 要 I 摘 要 为了揭示绿玉树品系间生长速度的差异,选择快速生长的品系,对海南岛“天涯 海角”绿玉树等 7 个品系 86 天的单株鲜重增长率和分枝数增长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明,7 个品系间 86 天的单株鲜重增长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海大 4#为最高,达 403.2%,极显著高于“天涯海角”,显著高于海大 2#。7 个品系间 86 天的单株分枝数 增长率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以海大 3#最高,达 970.3%,其次为海大 2#,达 856.3%,海大 3#与海大 2#2 品系的单株分枝数增长率极显著高于“天涯海角” ,显著高 于“昆明” ,单株分枝数增长率排第三的是海大 5#,达 739.2%,极显著高于“天涯海 角” 。本研究为选择绿玉树快速生长品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绿玉树;增长率;差异 ABSTRACT II ABSTRAC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differences of growth rate between the lines of Euphorbia tirucalli, and choose the lines of rapid growth, the growth rate of fresh weight and number of branches of individual plant of 7 lines in 86 day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wth rates of fresh weight of individual plant between 7 lines in 86 days. The line with highest growth rates of fresh weight of individual plant was Haida 4# and reached 403.2 percent,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ianyahaijia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Haida 2#. The growth rate of branches of individual plant of 7 lines in 86 days also reached a very significant level. The line with highest growth rates of branches of individual plant was Haida 3# and reached 970.3 percent, the second was Haida 2#, both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ianyahaijia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Kunming”, the third was Haida 5#, the growth rates of branches of individual plant was 739.2 percent, a very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Tianyahaijiao” .The study established a foundation for the choice of rapid growth milk bush lines. KEYWORDS: Euphorbia tirucalli; Growth rate; Difference 广东海洋大学 xxxx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 高产石油植物绿玉树品系间生长速度差异的研究 生物技术,200511341228,孙英东 指导教师:何觉民 1文献综述 1.1绿玉树的研究进展 1.1.1绿玉树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绿玉树( Euphorbia tirucalli L.) 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大戟科大戟属( 光棍树 属) 植物, 又名橡胶大戟( rubber euphorbia) 、光棍树、光枝树、龙骨树、神仙棒、绿 珊瑚、青珊瑚、铅笔树、白乳木、牛奶树、麒麟树1,2。原产非洲各国3,4。我国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在海南、昆明等地把该树种作为观赏植物进行引种栽培。 绿玉树为直立无刺的灌木或小乔木, 高为 2-10m。分枝多、对生或轮生, 圆柱状, 稍肉质多乳汁。老枝带棕色。嫩枝绿色, 似铅笔, 故绿玉树称为 pencil tree。叶少数, 近 无柄, 散生于小枝顶部, 长 1- 2.5cm、宽 3- 4mm, 线状矩圆形, 或退化为不明显的鳞片 状, 无托叶。主要由嫩枝行使光合作用。雌雄异株。杯状聚伞花序通常有短总花梗, 簇 生于枝顶或枝叉上。蒴果直茎 6mm, 暗黑色。种子卵形、平滑。正常植株的染色体为 2n=2x=205,6。绿玉树喜温暖、阳光充足, 也耐半荫。不耐寒冷, 耐干旱, 怕积涝。耐 盐。适宜生态条件是 年均温度 21-28, 最高温度为 37, 最低温度 9;土壤 pH6-8.5; 生长在海拔 0-1500m、年降雨量 250-1000mm 的地区1。由于可耐受的最低温度为 9, 故绿玉树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不能露地越冬而只能进行室内栽培,但在海南、粤西 等南方地区除外。 1.1.2绿玉树的乳汁成分 为开发和利用绿玉树, 各国学者对绿玉树的生长发育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 研究。李凌,李政等7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栽培在重庆的荷兰和 海南绿玉树夏季乳汁的碳氢化合物和甾醇的相对含量. 结果表明 海南绿玉树乳汁中 944 个碳原子的链烷的总相对含量为 8.55 % , 羊毛甾醇为 62.76 % ,此外, 还含有 14.32 %的酯类和 6.07 %硫. 荷兰绿玉树乳汁中含 1832 个碳原子的链烷的总相对含 广东海洋大学 xxxx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2 量为 2.91 % ,羊毛甾醇为 72.61 % , 还有 11.42 %的酯类和 6.02 %的硫. 李凌8取西双版纳的成年绿玉树和重庆引种的 2 年生海南绿玉树乳汁,自然干燥后 用 CS2溶解,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机(GCMS)分析,西双版纳绿玉树的乳汁除了“指纹” 成分绿玉树甾醇以外,还含有 936 个碳原子的多种烷烃,如 2 ,6 - 二甲基壬烷、石竹烯 等,其中烷烃和烯烃的总相对含量为 14.57 %; 海南幼年绿玉树乳汁含 21 种成分。除绿 玉树甾醇外,主要也含 926 个碳原子的烷烃,二十烷、正二十烷等,其成分与西双版纳绿 玉树十分接近,但绿玉树的“指纹”成分绿玉树甾醇的含量(17.40%)要稍高于西双版纳成 年绿玉树(10.91%),而烷烃和烯烃的相对含量(5.01%)要低于西双版纳成年绿玉树(14.57 %)。 1.1.3绿玉树的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 1985 年, Damme- PLJ- Van 采用破坏和非破坏性方法, 研究提出了活体状态下, 从 茎的长度或茎长与茎粗计算茎的表面积; 采用椭圆形面积计算公式, 根据叶的长和宽计 算不同位置的叶面积9。Cremers- G 对绿玉树及大戟属的其它几种植物乳汁中淀粉粒 的特性进行研究, 发现同种植物栽种在近海边比种在丘陵区有较大的淀粉粒, 同种植物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 如休眠期、开花期和营养生长期) 淀粉粒的大小也有差别。因此 不能以淀粉粒的大小作为种的分类依据10。 1.1.4抗寒育种 已在绿玉树抗寒育种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生态及基因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广泛的 进展。易霭琴, 蒋丽娟11对绿玉树经不同诱变途径获得的品系进行了抗寒性研究,通 过观察其形态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等超微结构及测定膜的透性变化,了解绿玉树形 态结构、细胞结构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会使植物在形态及细胞结 构上发生相应的变化;经 60CO-r 辐射或 EMS 诱变处理后用 HYP 筛选出的突变体和经 秋水仙碱处理获得的多倍体的抗寒性较强。 经过对绿玉树不同种源、不同诱变途径选育获得的试管苗进行了与抗寒性相关的 形态结构、细胞膜透性,及叶绿体、线粒体超微结构等经低温处理后的变化检测。结果 表明,在 2时,三个种源中(昆明、海南、美国引进种)昆明种源受冻害最严重。温度降 至 0时,三个种源的绿玉树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一致 叶绿体、线粒体膨胀成圆球状,并解 体。经不同物理化学诱变处理获得试管苗抗寒性都高于未经处理的试管苗,其中以四倍 体试管苗抗寒性最高,为获得高抗寒性绿玉树优良无性系奠定了基础12。 另外,实验表明,多效唑(PP333) 、CaCl2 能提高绿玉树的抗寒性, 秋水仙碱能诱 导绿玉树产生较强抗寒性的四倍体13。初步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绿玉树抗冻蛋白基因转 化系统2。 广东海洋大学 xxxx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3 1.1.5细胞培养 绿玉树在原产地之外极少开花结实但其枝条极易扦插生根。引种时一般采用枝条。 通过扦插可大量繁殖绿玉树, 但扦插这一传统方法在抗性育种、探索植物活性成分的生 物合成途径方面有其局限性。细胞培养能弥补这一不足之处。 李政,黄静洁等采用培养基添加法、浸泡法以及先预培养后处理法对绿玉树丛生 芽进行多倍体诱变,获得较好的诱变效果。 茎、叶、气孔、保卫细胞、染色体以及过 氧化物酶等形态生理指标的检测证明四倍体较二倍体发生了显著变化14。 David 等利用细胞悬浮培养研究了甾类物质在绿玉树细胞组织中的合成、运输途 径, 并就不同环境因子对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Norjhiko Misania 及 Kanji Ohyama 等利用绿玉树茎段为试验品系, 经诱导产生愈伤组织, 建立原生质悬浮培养体 系, 观察了油体在原生质体中的发育15。2002 年蒋丽娟建立了绿玉树微型快繁系统2。 1.2绿玉树作为绿色能源的重要地位 如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能源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甚至全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 如何尽快以可再生能源代替石油,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和世界的迫切 课题。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2000 年能源消费总量 达 1218 亿吨标准煤,比 1990 年增长 30 %。2015 年我国原油需求量将达到 4 亿吨,进 口量将达到 2 亿吨。由于国际市场对原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原油储量日益减少, 进口原油价格必然大幅度上涨。同时,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大幅度减少化 石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增加生物能源等清洁能源消费量。以生物质燃油取代或部分取 代石化燃油是必然趋势16。因此,加强生物燃料油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有目的、有选择地 引进优良的石油植物资源,在高起点上发展我国的生物石油资源,建立我国能源油料植物 种质资源开发基地,对于我国石油植物资源培育与利用以及培育后备能源具有十分重要 的战略意义。 从研究中可知,绿玉树茎枝富含乳汁。鲜乳汁中含丰富的烯、萜、醇、天然橡胶、 三十一烷和三十一烷醇等十二种烃类物质,其成分接近石油成分,不含硫,可直接与其它物 质混合成原油而作为燃料油替代石油,且有毒、有害气体释放量低,因此绿玉树被称之为 “绿色”石油树。其中甾醇三萜类( sterol triterpenes) 含高能, 在含能上接近或超过汽油17, 因此绿玉树被选定为“生物燃料油(Bio-diesel)”林造林树种。 关于绿玉树的年产油量,Calvin(1976)18认为,绿玉树每英亩原油产量在 10-50 桶之间(约合 3361-16803kg/ha) 。李昌珠指出,绿玉树年原油产量高达 6795kg/ha,是 具有巨大开发潜能的燃料油植物(吴创之等,2003)19。何觉民等(2008)20对绿玉 树的单位面积生物柴油产量和成本进行估算的结果表明:种植在湛江的绿玉树的生物 广东海洋大学 xxxx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4 柴油单产为 6000kg/ha。绿玉树不仅产油量高,而且加工过程极其简单,经干燥的绿玉 树乳汁可以与其他物质直接混合成原油或生物柴油,因而是目前单产最高,成本最低 的生物燃油植物。美国已在加州建立了绿玉树 “能源林场” ,用其乳汁与其他物质混 合成一种原油,热值达 45506kj/kg。因此,绿玉树是用于生产生物能源的首选植物。 1.3绿玉树的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以 3 年内繁殖绿玉树优良品系种苗 500 万株,以每株获利 0.8 元计,可获经济效 益 400 万元。在筛选绿玉树优良品系的基础上,在广东省南部山地种植绿玉树 466 万 公顷,4 年后每公顷年产原油按 7500 公斤(绿玉树生物柴油的比重按 0.8 计)计,每 年可提供生物柴油 3500 万吨,相当于广东省近年全年石油消费量,按目前进口原油价 格计,每年可创造产值 711 亿元,与种植桉树相比,年增加产值 466 亿元(桉树年产 值按目前的 5250 元/ha 计)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新增就业岗位 554 万个(以每一工 人管理 1 公顷绿玉树林,每一工人年加工绿玉树生物柴油 40 吨计) ,产生巨大的社会 效益;年减少 CO2排放量 945 万吨(矿物柴油 CO2排放量以 0.3kg/kg,生物柴油减少的 CO2排放量以 90%计) ,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在大量收集绿玉树种质资源,筛选绿玉树 优良品系的基础上,在我省和海南、云南山地种植绿玉树 2400 万公顷,每公顷年生物 柴油产量按 7500 公斤计,每年可生产生物柴油 1.8 亿吨,相当于我国 2008 年全年原 油进口量的总和。按目前进口原油价格计,每年可创造产值 3650 亿元,与种植桉树相 比,年增加产值 2390 亿元;新增就业岗位 2850 万个;年减少 CO2排放量 4860 万吨。 所以,发展绿玉树生物柴油产业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21。 1.4研究绿玉树增长率差异的意义 绿玉树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是解决我国能源紧俏的首选生物能源植物, 因此,对绿玉树进行研究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就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现代燃料油植物研究工作始于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发展于 70 年代,80 年代以来 包括燃料油在内的生物能研究得到极快的发展。美国、巴西、日本、印度、菲律宾、 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在燃料油植物改性和燃料油的研制使用技术上走在世界的前列 22。我国燃料油植物研究起步较晚,仍处于资源调查、种类筛选、油脂成份的分析阶 段,且大多局限于对种子油的研究开发23,而以产乳植物作为能源植物进行开发利用 的研究较少。 1976 年,M. Calvin 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认为绿玉树的乳汁中含有碳氢化合物,与 石油的成分类似,在不适合生产粮食的干旱地区栽培,每年每公顷可以产 10-50 桶油18。 M. calvin 的文章引起了人们对绿玉树兴趣, 美国、欧洲南部以及世界上部分其他国家 广东海洋大学 xxxx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5 纷纷开展了绿玉树的引种和研究工作。但一般认为,由于绿玉树为雌雄异株,在原产地 以外极少开花,因此除原产地以外,人们一般采用扦插的方式繁殖,这样的繁殖方式使 得绿玉树遗传变异不大,不同地区品系间差异很小1。然而,分子标记的结果表明,我 国绿玉树品系间存在差异。生长速度是林木最重要的性状。然而,由于现有品系都来 自野生种,未经人为改良,其生长速度都较慢。因此华南沿海老百姓称绿玉树为“铁 树” 。那么,绿玉树品系间在生长速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绿玉树品系间在生长速度 上的差异又有何意义?本实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研究绿玉树各品系间生长速度 的差异,筛选出增长率最高的优良品种,并加以推广,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2材料与方法 供试绿玉树品系共 7 个,分别是“天涯海角”、海大 2#、海大 3#、“上海”、海 大 2#、“昆明”、海大 5#。“天涯海角”、“上海”、“昆明”分别由广东海洋大学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室引自海南天涯海角、上海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 明植物研究所,海大 2#、海大 3#、海大 4#、海大 5#均为广东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 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室在华南各地收集的野生品系。 试验地为沙壤土。2008 年 4 月 4 日扦插。扦插前,各植株称取鲜重,测量株高, 计数分枝数,每品系扦插一个小区。扦插密度为 56cm。因为有的品系枝条数量较少, 各小区苗数不一致。 表 1 单株鲜重增长率比较试验各品系个体数 Table 1 The number in the test of fresh weight growth rates of individual plant 品系品系“天涯海角天涯海角”海大海大 2#海大海大 3#“上海上海”海大海大 4#“昆明昆明”海大海大 5# 扦插株数扦插株数420161010520 死亡株数死亡株数1411100 无效株数无效株数1000000 有效株数有效株数2161599520 扦插后浇一次透水,以后根据天气变化浇水。晴天多浇,阴天少浇,雨天不浇, 防止浇水量过大或过小,每次浇水都要在土壤充分干燥之后。因为 4 月 12 日期进入雨 季,浇水次数和浇水量显著减少。 2008 年 6 月 29 日,将成活种苗拔出,2008 年 6 月 30 日,再次称取各植株重量, 测量主干高度,计数总分枝数,然后计算出各项的增长数、增长率(测量完毕之后绿 玉树枝条留着待用,用做抗旱性比较的材料) 。增长数为负数的样本记为无效样本而且 不用作统计分析。增长数为负数的原因主要是人和动物触碰使枝条脱落。 广东海洋大学 xxxx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6 3结果与分析 3.1单株鲜量增长率比较试验 本试验每小区扦插 4-20 苗,成活 3-20 苗,有效株 2-20 株(表 1) ,各品系单株鲜 重增长率比较试验结果见表 2。对各品系单株鲜重增长率的平均平方根值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见表 3。品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各品系单株鲜重增长率的平均数进行差异显 著性测验,结果见表 4。可以看出,7 个品系 86 天的鲜重增长率,以海大 4#为最高, 达 403.2%,极显著高于“天涯海角”,显著高于海大 2#。7 个品种的单株鲜重增长率 从高到低依次为:海大 4#、“上海”、“昆明”、海大 3#、海大 5#、海大 2#、“天 涯海角”。 表 2 各品系单株鲜重增长率(%)比较试验结果 Table 2 The results of the comparing test for fresh weight growth rate (%)of single plant 品系扦插前单株鲜重范 围 6 月 29 日单株鲜重范 围 单株鲜重增加率范围平均单株鲜重增加 率 “天涯海 角” 9.1-12.3 10.3-37.4 13.2-204.1 108.7 海大 2#1.2-11.8 4.6-31.4 88.9-446.1 226.1 海大 3#1.9-12.8 7.3-69.9 57.1-727.1 313.9 “上海”1.4-3.8 5.5-19.5 107.9-473.5 352.6 海大 4#1.2-8.5 5.0-23.4 175.3-1150.0 403.2 “昆明”2.0-11.2 8.2-42.4 278.6-440.8 322.3 海大 5#3.8-12.8 9.2-36.8 130.0-440.8 212.6 表 3 各品系平均单株鲜重增长率方差分析 Table 3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the average growth rate of fresh weight of individual plant 变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均 方F 值p 值 处理间432960.1672160.03.46700.0047 处理内1436141.26920813.6 总变异1869101.375 广东海洋大学 xxxx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7 表 4 各品系平均单株鲜重增长率的差异显著性 品系平方根转换值 平均单株鲜重增 长率/% 5%显著水平1%显著水平 海大 4#368.3403.2aA “上海”342.8352.6abA “昆明”319.8322.3abA 海大 3#294.2313.9abA 海大 5#208.5212.6abAB 海大 2#198.6211.8bAB “天涯海角”80.3108.7cB 3.2单株分枝数增长率比较试验 本试验每小区扦插 4-20 苗,成活 3-20 苗,有效株 2-20 株(表 5) ,各品系 86 天的 单株分枝数增长率比较试验结果见表 6。对各品系单株分枝数增长率的平方根转换值进 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7,品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对各品系单株分枝数增长率的平 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见表 8。可以看出,7 个品系 86 天的单株分枝数增长 率,以海大 3#最高,达 970.3%,其次为海大 2#,达 856.3%,2 品系的单株分枝数增 长率极显著高于“天涯海角”,显著高于“昆明”和“天涯海角” ,单株分枝数增长率 排第三的是海大 5#,达 739.2%,极显著高于”天涯海角” 。7 个品种的单株分枝数增 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海大 3#、海大 2#、海大 5#、 “上海” 、海大 4#、 “昆明” 、 “天涯 海角” 。 表 5 单株分枝数增长率比较试验各品系个体数 品系品系“天涯海角天涯海角”海大海大 2#海大海大 3#“上海上海” 海大海大 4#“昆明昆明” 海大海大 5# 扦插株数扦插株数420161010520 死亡株数死亡株数1411100 无效株数无效株数1000000 有效株数有效株数2151599520 表 6 各品系单株分枝数增长率比较试验结果 品系4 月 4 日单株分枝 数范围 6 月 29 日单株分 枝数范围 单株分枝数增加率范 围/% 平均单株分枝数 增加率/% 广东海洋大学 xxxx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8 “天涯海角”2-12 3-4450.0-266.7158.4 海大 2#0-4 3-20200.0-1700.0856.3 海大 3#0-10 5-90150.0-2900.0970.3 “上海”1-10 11-3162.5-1300.0611.8 海大 4#1-8 6-27100.0-800.0426.4 “昆明”4-16 27-5875.0-875.0365.1 海大 5#1-8 9-38275.0-2900.0739.2 表 7 各品系平均单株分枝数增长率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 方 F 值 p 值 处理间 392.1916665.36534.24900.0011 处理内 1061.39446915.3825 表 8 各品系平均单株分枝数增长率的差异显著性 处理平方根转换值 平均单株分枝数增 长率/% 5%显著水平1%显著水平 海大 3# 877.3970.3aA 海大 2# 817.1856.3aA 海大 5# 661.6739.2abA “上海” 396.0461.8abcAB 海大 4# 395.5426.4abcAB “昆明” 320.0365.1bcAB “天涯海角” 136.9158.4cB 4结论与讨论 (1)7 个品系间 86 天的单株鲜重增长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海大 4#为最高, 达 403.2%,极显著高于“天涯海角”,显著高于海大 2#。 7 个品种的单株鲜重增长率 从高到低依次为:海大 4#、“上海”、“昆明”、海大 3#、海大 5#、海大 2#、“天 涯海角”。 (2)7 个品系间 86 天的单株分枝数增长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海大 3#最高,达 970.3%,其次为海大 2#,达 856.3%,2 品系的单株分枝数增长率极显著高于“天涯海 广东海洋大学 xxxx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9 角”,显著高于“昆明” ,单株分枝数增长率排第三的是海大 5#,为 739.2%,极显著高 于“天涯海角” 。7 个品种的单株分枝数增长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海大 3#、海大 2#、海 大 5#、 “上海” 、海大 4#、 “昆明” 、 “天涯海角” 。 (3)无性繁殖的绿玉树品系间的生长速度和单株分枝数增长率为什么存在多样性? 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在海南岛发现的老龄绿玉树都分布在海边,因此推测绿玉树有 可能是因其可以作药用而被船员由原产地带到船上,船到岸以后,船员便把它们丢在 岸边,其中少数在岸边生根。由于商船由绿玉树原产地至海南岛之间的往返是重复进 行的,因此绿玉树枝条也有可能被重复带至。由于原产地的品系具有多样性,因此海 南岛的绿玉树也就具备多样性。 鸣 谢 10 鸣 谢 (宋体小四号,1.25 倍行距) 附 录 11 参考文献 (宋体小四号,1.25 倍行距) (参考文献用“” , “”括起,具体写法参照学校有 关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规范) 【1】 李凌、李政.绿玉树分布状况的调查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10-12 【2】 蒋丽娟.引进植物绿玉树的繁殖技术及提高抗寒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CNKI 网络制版 投稿人),2003-1-14. 【3】 W.B Turrill et al.Flora of (West ) Pakistan.1952., 【4】 Sh umba - Em;Mushaka - A;Muchichwa - J.A Survey of tree planting practices in the smallholder farming sector of Zimbabwe. 1998 . Souther African Forestry Journal .1826- 74. 【5】 R. Reitz.Flora ilustrada catarinense.F. Scatarin.1965.382-384 【6】 R.C.H.M.Oudejans.World catalogue of species names published in the tribe Euphorbieae (Euphorbiacea) with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1990. 【7】 李凌,李政等.2 种来源绿玉树夏季乳汁中碳氢化合物和甾醇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西南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2)102-105 【8】 李凌.绿玉树春季乳汁的碳氢化合物及甾醇的 GCMS 分析J.林业科学,2007,43(3)90- 95 【9】 尚海英,郑有良等.应用 ISSR 标记研究黑麦属植物遗传多样性J.西南农业学报, 2004,17(3):273-277 【10】 杜金昆,姚颖垠等.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密穗小麦和轮回选择后代品系 ISSR 分子标记 遗传差异研究J.遗传学报,2002,29(5):445-452 【11】 易霭琴, 蒋丽娟.绿玉树诱变品系的抗寒性比较J.中国麻业,2005,27(6)2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