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冲村七组建设规划说明书.doc_第1页
大冲村七组建设规划说明书.doc_第2页
大冲村七组建设规划说明书.doc_第3页
大冲村七组建设规划说明书.doc_第4页
大冲村七组建设规划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冲村建设规划说明书第一章 本次规划编制的背景“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旺,农村稳则社会安。胡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力建设,加快农村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裕劳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三是要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开展普法教育,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四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五是要坚持以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作力点,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活,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六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活力。村庄建设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尊重自然规律、乡风民俗、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注重规划格局,便于分步实施。第二章 大冲村概况1、地理位置:大冲村位于太平店镇以西7.5公里。东接李集村,南邻梁庄村,西西毗王堤村,北壤先进村。全村地势呈低山丘陵状态平均在10以上。2、气象条件:大冲村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常年气温为15.9。夏季最高温度为42.5,冬季最低温度为-13.1。年均降雨量为827.2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460毫米,年最小降雨量444.9(1966年)毫米。无霜期约232天。主要灾害天气有春季的低温阴雨,夏季的干旱涝灾,冬季的寒潮大风等。3、资源条件:全村的土地资源大多是水田,可供的建设用地不多;水资源主要靠姚河水库灌溉,居民饮水大多是地下水。4、交通条件: 大冲村主要有姚河水库防洪路穿村而过,村组道路基本形成,交通比较便利。5、行政区域:大冲村村落比较分散,全村一个中心村,22个小自然村。辖九个村民小组,562户,2286人,耕地面积3839亩。 其中水田1858亩。其中七组现有70户,256人,耕地面积430亩。 其中水田186亩。6、经济发展状况: 2010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515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250万元,农业总产值1400万元,其它收入1200万元,年人均收入5200元,村年积累可用资金20万元。工业以建筑建材、粮食加工为主多种经营并重;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其它作物间作。7、基础设施:村内的基础设施正在建设,目前主要改善生活用水、文化娱乐、电力线路、电视电信网络等环境建设。8、公共设施:当前公共设施还不够齐全,要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逐步完善。第三章 建设规划总纲一、本次建设规划期限总的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二、本次建设规划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3、湖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4、村镇示范小区规划技术规定;5、湖北省新农村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6、湖北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7、襄樊市村庄规划编制办法;8、大冲村委会设想与公众意见以及现状收集的基础资料。三、规划指导思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民俗、村镇统一、管理民主”发展思路,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家家户户发展经济为目标,以创建文明村镇和和谐社会前提,以集约、节约耕地为目的,以各业规划龙头,开展“富、靓、智、乐、和”农家活动,采用科技和法制手段,不断改造村镇面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大发展。(一)规划原则1、整体原则:从环境与城区空间的整体出发,统筹布局建筑、道路、绿化等空间,建设富有特色的农民新村整体形象。2、生态原则:以广义生态观为指导,协调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创造生态和谐的优良环境。3、人本原则:以人为本,处理好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创造宜人的商业活动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安居乐业的生活氛围。4、持续原则:力求经济、环境、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以良好的开发效益创造可持续建设的条件,以优美、超前的环境建设奠定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5、因借原则:因地制宜,借自然环境景观条件与景观要素,提升新农村开发的环境效益。6、弹性原则:规划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弹性发展的特点,在工商业与人居空间的组织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7、市场原则:充分利用社会契机、区位优势、环境品质与地缘条件,以优化农用土地资源利用,保障规划在市场条件下的顺利实施。(二)目标和任务 到2020年基本达到“生产机械化、生活现代化、村庄城市化、管理民主化”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呈显出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富裕安康,人民安居乐业,环境优雅和谐,民主法制规范,社会安定有序的繁荣景象。第四章 村庄现状存在的问题 1、功能不齐全:生产生活功能混杂,生活起居与生产工具关系混乱,缺乏功能分区和层次分明;道路等级不明主次衔接不上;缺乏文化娱乐场所。 2、住宅建设除姚河水库防洪路的村组外,其它村组建设无序,格局混乱,房屋高低不一、大小随意,面积大利用率低,土地浪费十分严重。3、环境质量差:离公路较远的村庄环境较差,绿化较少,垃圾任意堆放,村庄内仍有垃圾死点。 4、基础设施不完善:文化娱乐、职业教育、户户通道路、安全引水、电信网视等有待加强。 5、建筑缺乏风格、品位和地方特色。第五章 村域规划一、村庄建设:现状自然村逐步向姚河水库防洪路两边集中,引导分散村庄中心村集中。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新农村规划布局,实现“道路户户通,家家自来水,电力电信顺,文化娱乐全”的多重需要。三、公共设施建设:按照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要求配制。四、村域经济建设:依托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实施多种经营“名、优、特”发展战略。一是按照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要求,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养殖业,不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二是利用国道区位条件壮大建筑建材、粮食加工、商贸业,建立绿色蔬菜基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三是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加强劳务输出,提高农民收入。第六章 村庄主要职能与村庄规模确定一、 根据大冲村区位和产业结构,村庄职能为农贸型。二、 村庄规模确定1、 人口规模: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综合解析,目标年总人口为2462人,总户数为605户。2、 用地规模:根据国家村镇规划标准,大冲村人均用地指标为100平方米,村庄建设总规模为24.62公顷,本次中心村规模为2.28公顷,新增村庄用地0.94公顷。第七章 中心村庄用地发展方向及用地布局一、综合村庄区位、地理条件、樊城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规划等要素,本村发展的方向是以七组为主建设中心村。二、用地布局:填补村内空隙,适当发展新区,改造旧村结构,集约节约用地,改善村庄环境,和谐生态效益。第八章 中心村庄各项建筑用地的规划布置一、住宅建筑用地规划 旧村改造一是现状分析,现有住宅大都是两层,少数一层。突出问题:(1)、建筑形式单一造型单调;(2)、建筑群体布局混乱,日照、通风条件不良,建筑质量差;(3)、交通断头路多,户通路不通,导致不少户向外建房,造成外紧内松,村内空间大,村民宅基地面积严重不平衡;(4)、随意扩建、乱打乱建现象常见,交通堵塞、脏污乱扔时有发生;(5)、住宅设施不够完善,消防安全不符合要求。二是旧村改造 根据村庄布局规划,分为拆除建筑、改造建筑和保留建筑。(依据功能分区的要求,住宅用地整治要因地制宜,拆除危房、简易房、露天粪坑和简易厕所所及一些影响村容村貌的农村附属用房,对布局不合理或影响及道路畅通的建筑也予以拆除。拆除后的空间应按整体性和和谐性的要求重新安排的功能。(2)对于一些环境较差、质量一般的建筑予以整治,远期遵循住户意愿在规划指导下进行。整治的方法“穿衣戴帽”,屋顶以小斜坡为主,既考虑造型的需要,同时又照顾到村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建筑外墙没有贴面砖的一律用涂料进行粉刷,外墙色调以白色和灰色为主。(3)保留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质量较好的建筑。(4)宅基地的调整:现状超过200平方米的均调整为200平方米以内,200平方米以内的基本保持现有面积,主体建筑不变,对院落及辅助建筑进行整合。调整后空地根据空间总体布局折需要或布置新的建筑,或布置绿化用地,改善环境。(5)辅助建筑的调整:保留居民固有生活方式,按照“改厕、改圈、改灶、改圈栏”的原则合理调整,保持院落的居住形式,调整为以后院式为主,形成相对比较统一的格局。三是新农村建设规划 规划建筑以两层为主,建筑造型宜为坡屋顶。具体规划控制如下:(1)宅基地控制:新区每户均不超过200平方米。(2)建筑选型:可选用湖北省农村住宅设计参考图集和襄樊市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新户型考虑了农民居住生活生产方便。同时也安排有院落,以满足农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庭院经济。(3)建筑布局:通过不同的住宅造型,两户连体,面积统一,居住空间组合开闭有序、形成富于变化的院落空间,与宅间绿地结合创造浓郁的居住气氛。(4)新建住宅形式主要采用两户联建的独立小康型住宅,将本地民居建筑特色与现代建筑相融合。住宅间距:不小于1:1.2。(5)新建的住宅与旧村在空间和道路系统等方面良好衔接,在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有机协调。一、 公共建筑用地规划规划在中心村设幼儿园、村委会和卫生室各一处。同时配置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店等服务设施、增加文化、科技学习用地,加强村民职业技能教育和远程教育,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安排体育活动场所,便于村民健身强体。1、 村委会保持现状位置。2、 幼儿园布置在村小院内。3、 文娱活动中心、体育设施结合中心绿地布置,集娱乐、健身、休闲为一体,并与民主要出行方向一致,提高公用设施的使用效率。4、 卫生室:建设高标准卫生室。三、生产建筑用地规划 生产建筑用地主要布置在村南部,交通条件较好,位置比较集中。宜布染比较小的项目。第九章 道路规划1、道路现状:现有村庄内部道路只有一条硬化的主要道路,路网没有形成,通畅性较差。2、道路规划结构:根据现状道路特点,结合地形地貌,合理规划道路骨架。由于内部建筑布置零乱,道路宽度受了现有建筑的影响,拓宽有难度,所以只控制为4-6米,在村庄围设外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7米。道路规划其它技术要求,断面型式见道路规划图。3、道路建设:村内道路在规划期内全部硬化。配置绿化带,村内主要道路设置路灯。4、建筑后退道路红线控制:后退村级道路不小于2米。5、在村主要入口处设置两个停车场,社会车辆集中停放。第十章 绿化用地与景观规划1、规划原则:均衡分布、因地制宜、充分结合自然环境和地方性原则。2、规划布置:结合水体布置中心绿地,绿地内以草坪、花卉等观赏植物为主,辅以石桌、石凳、同时对地面进行精心铺装,可供居民和儿童游憩、散步、赏花、读书、对奕、练功、游戏等。重点搞好“四旁”绿化。3、树种配置:绿化配置中,少置草坪多栽树。选栽经济树种乡土树种,体现植物形态。4、庭院绿化尊重个人意愿,由村里无偿提供葡萄、柿子、香椿、石榴、月季、无花果、海棠等品种。第十一章 环保与环卫设施规划1、公厕:设1处水冲式公厕,建筑面积30-50平方米。公共厕所粪便需建三格式化粪池进行处理,污水管网形成后排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达标排放。2、废物箱:主干道设置间隔为80米,其它道路为100为。3、垃圾系统:实行垃圾袋装化,设置收集点4处,每处建筑面积50平方米,派专人定点定时收集袋装垃圾。推广垃圾的分类收集,除塑料包装物和无机废弃物外,其余生活垃圾投入蚯蚓处理垃圾池。建议引进中华蚯蚓,养殖蚯蚓为石蛙、鱼类作饲料,蚓粪又是最好的有机肥料。4、控制环境污染:一是改灶,逐步减少柴灶、燃煤灶的使用,逐步实现煤气、天然气。二是改圈:圈养家禽牲畜的村民统一治理,控制放养地点,禁入公共活动空间。5、建立环卫队,定点定时清扫。第十二章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一、电力工程规划1、用电负荷预测标准本村规划采用户均负荷法预测用电负荷指标取4kw/户。总户数605户,负荷为2420kw。2、供电设施:本村由区域电网供电,规划增加配电箱1处,位于村西北入口处。3、线路规划:电力不能满足需要,需要增容,同进电力线必须理顺,电力线应路布署,避免高压线穿越建筑物,高压线下应设置防护林带加以控制,远景应改架空线为地下电缆。二、电讯工程规划1、电讯线也必须理顺,电讯线应沿路布署,远景应改架空线为地下电缆。2、电话普及率:因现状移动电话比较普及所以不作要求。设公共电话2处。3、逐步安装有线电视和宽带网以满足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三、给水工程规划1、供水普及率:中心村居民点实现自来水统一供水,供水率达100%。2、用水标准:综合用水指标200L(人.d)。总用水量492.4吨/日3、水源:因大冲村周围无自来水可用,地下水也比较贫乏,所以规划太平店镇龚洲水厂引水。4、管网布署:沿道路布署,主干管形成环状。主干管环网管经为D150,其它支管为D100.四、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村庄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2、雨水利用地形就近排放,由雨水管收集后就近排村西边的龙爬沟。3、排污规划:污水量以总用水量的85%计,则日产污水量为418.54吨;本村排污规划分近远期实施,近期采用地理式无动力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经过处理净化达到标准后就近排入龙爬沟。远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置小型污水处理厂,统一净化处理。排污管道为DN300,就近排入简易水处理装置。五、防灾规划(一)、防洪规划1、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2、清淤泥、清垃圾,加大排水流量和排水速度,增加池塘、堰的蓄水能力。(二)消防规划1、应规划安排消防设施。2、村主要道路设置消防栓,间距不大于120米;消防用水共用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