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礼乐中学2013学年下初一级期中检测语文科试卷说明:1全卷共12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学校、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答题卡共4页,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一部分:基础(27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10分)(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1分)(2)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1分)(3)在孙权劝学中,鲁肃所言中体现吕蒙与以前不同的句子是 : , 。(2分)(4)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致的诗句是: , 。 (2分) (5)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1分)(6)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1分)(7)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分)2.根据拼音写字词(4分)(1)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 fn tin yng ( )。(2)而闻先生大无畏地站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kng ki ln l( )。(3)他已经是f r ji zh ( )的人物了。(4)j gng jn cu (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的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直面临着各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4.请选择以下三个词语,围绕“困难”的话题,写一段话,要求至少用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4分) 重荷 愁苦 锲而不舍 迥乎不同 踌躇 口语交际与综合练习(6分)5.请选择四个不同身份的人说的话(2分)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赶车的),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情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村里有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 ”,裁缝说:“ ”,赶车的接过话茬:“ ”,船夫最后说:“ ”。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C.咱们到哪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水推舟。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得过去才行。6.沟通是一片阳光,可以让彼此的心温暖如春。最近,小明认为父母不够关心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些叛逆,令父母很头疼。脾气暴躁的父亲还动手打过小明几次,一时家庭气氛有些紧张。一天,小明在自己书房里看到了这样一张纸条:“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爸爸留言”小明看完之后,不禁热泪盈眶,马上扑到爸爸怀里说道:“。”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说呢?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50字之内)。(4分) 第二部分:阅读(43分) (一)阅读孙权劝学回答问题(13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7.下列加方框字词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4分)A.但当涉猎 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 卿今当涂掌事8.翻译句子(4分):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9.本文题目是孙权劝学,你了解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从哪里可以看出吕蒙是学有所成的?从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二)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回答1113题。(10分)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11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2分) 1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请从所给的五个画线句中选出一句进行欣赏,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13.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本文从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者两方面介绍他的说和做。B.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本文的过渡段,起承上启下作用。C.作为学者方面,闻一多先生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D. 课文用“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例子来衬托闻一多先生对学术研究的专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回答下列(14-17题)(12分)父 亲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一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是一个黑暗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逐渐有所领悟。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颜色等等。但小群却对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11)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再陌生,反而美丽迷人,小群懂得了世界上有许多不用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12)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一个红色米老鼠书包,当父亲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很无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便哭了起来了。(13)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了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14)时光就这样慢慢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按摩与心理咨询,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15)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16)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奋斗和追求,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吸取了力量和勇气”(17)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祝祷,“ ” 14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两个“眼睛”的具体含义分别是什么? (3分) 15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二、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理解?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3分) 16联系全文,紧扣父亲心愿,补全小说结尾。(3分) 17对文章的分析与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父亲骤然去世,使小群受到了难以承受的打击,产生了轻生的念头。B(16)段的悼词中透露出“父亲”也是“一位失明的人”,从而大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文章的震撼力。C文章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父亲为小群重安“眼睛”。D第段写“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是为后文写父亲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预设伏笔。(四)阅读童年选段,回答1819题。(8分)小茨冈捋了捋逢乱的头发,拉了拉那件橘黄色衬衫,像踩着钉子似的小心翼翼地走到厨房中央,他那黑黑的面颊泛起红晕,不好意思地微笑着,请求道:“只是你的节拍要快一点,雅科夫瓦西里奇!” 于是雅科夫像发疯似的弹起吉他,小茨冈在厨房中央旋转着,仿佛浑身着了火,踏着小碎步,靴跟敲击地板,震得桌子上和橱柜里的餐具哗哗响,一会儿,他又张开双臂,恰如雄鹰展翅,两腿舞的飞快,简直看不出他在迈步;他忽然尖叫,或往下蹲,像一只金色的雨燕飞来飞去,他的丝绸衬衫金光闪闪,颤抖着,浮动着,映照着周围的一切。小茨冈忘情地跳着,毫无倦意。看来,如果现在打开门让他到外面去跳,他会沿着大街一直跳下去,跳遍全城“横穿一次!”雅科夫舅舅用脚打着拍子,喊道。接着他尖利地吹了一声口哨,用挑逗的声音喊了几句插科打诨的调皮话:“哎嗬哟!我这双破草鞋呀,扔了怪心疼,要是没有这双破草鞋呀,我早就把老婆孩子扔!”坐在桌子四周的人们全身颤动着,有时象被火烧着似的,尖声喊叫着。留大胡子的师傅不时拍打自己光秃秃的头,嘴里低声念叨着什么。有一次,他朝我俯下身来,柔软的大胡子盖住了我的肩头,像对大人似的凑近我的耳朵小声说:“列克赛马克西梅奇,要是你父亲还活着,请他到这里来,他会跳的更红火!他是个快乐开朗的人,喜欢逗人乐。你还记得他吗?” “记不得了。” “记不得了?他常常和你外婆跳舞,你等一下!” 老师傅说着站起身来,他个子很高,脸色像圣像似的,显得疲惫不堪。他向我外婆鞠一躬,用异常深沉的声音请求道:“阿库里娜伊凡诺夫娜,劳您的大驾,给大伙儿跳个舞吧!就像您过去跟马克西姆萨瓦杰耶维奇那样,跳个舞,让我们高兴高兴吧!” “你说什么,亲爱的,你说什么,格里戈里伊凡内奇先生?”外婆向后缩着身子,面带微笑地说:“我那里会跳舞呀!我就会逗人发笑” 可是大家不放过她,齐声请求她,这时她像年轻人似的“霍”地一声站起身来,整了整裙子,挺直身子,仰起他那笨大的头,在厨房里跳起舞来,边跳边喊:“好哇,你们尽情地笑吧!喂,雅沙,你给换一个曲子!” 雅科夫舅舅一跃而起,全身挺直,两眼微闭,缓缓地弹奏起来。小茨冈停了一下,跳到外婆跟前,半蹲着身子,围绕着外婆跳,而外婆舒展双臂,轻轻地跳着,她的两脚在地板上无声地滑动,仿佛在空中漂浮着,他扬着眉毛,那双乌黑的眼睛望着远方。我觉的,外婆的样子很滑稽,忍不住“噗哧”一笑。格里戈里师傅立刻伸出一个指头严厉地制止我,所有在场的大人也都用责备的目光扫了我一眼。 “别再跺脚了,伊凡!”格里戈里师傅讥笑地说,小茨冈很听话,立刻跳到旁边,在门槛上坐下来。这时保姆叶夫根尼娅提起嗓子唱起来,她的嗓音不高,但清脆悦耳:“绣花姑娘哟,真可怜,一个礼拜她要绣六天,累的她腰酸腿又疼哟,哎哟哟,忙的她整天不得闲!” 外婆不跳了,仿佛在低声讲述什么。这时她轻轻地走来走去,身子摇晃着,若有所思,有时手搭凉棚朝四下里瞧瞧,整个胖大的身躯在优柔地摇动,脚步迟缓,小心翼翼。她停下来,忽然被什么东西吓了一跳,脸哆嗦了一下,皱了皱眉,脸上立刻浮现出和蔼可亲的微笑。她朝旁边躲了躲,伸出一只手,恭恭敬敬地给人让路。然后她垂下头,屏息静气,脸上的笑容更加迷人,她仔细听了听乐曲,忽然间,她迈开舞步,像旋风似的旋转起来,整个身子显得更加匀称,身材也显得更高大了。此时此刻,她奇迹般地恢复了青春,变的漂亮、可爱,优美动人的舞姿紧紧地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叶夫根尼娅用深沉、洪亮的嗓音唱道:“好容易熬到礼拜天,做完午祷就去舞翩翩。她最后一个回家转呀,真可惜,美妙的节日实在短!” 外婆跳完之后,回到茶炉旁边,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大家都夸她的舞跳得好,而她理了理头发,说: “你们算了吧!真正会跳舞的女子你们还没见过呢。在我们巴拉罕纳城,曾经有一个姑娘,我不记得她是谁家的姑娘,叫什么名字了,看她跳舞,有些人会高兴得流泪!只要你看她一眼就够幸福的了,别的什么都不需要了!我非常羡慕她,真是惭愧!” 18.联系文中内容可以看出,小茨冈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9.“我”童年充满辛酸,不幸,但也有快乐的一面。请联系全书分析哪些人给“我”带来了快乐?(4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20根据下列要求写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作家李汉荣的抽屉里保存着童年时外婆送给他的一双鞋垫,它们曾经很精美,现在却如文物一样破旧。当时家境贫寒,正是外婆的精心劳作,使他在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里享受到仁慈、安祥和宁静的爱。三十年来,外婆朴素的生活情趣鼓舞着他诗意地生活。请以“抽屉里的”为题作文,要求:1、补齐题目;2、记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有真情实感;3、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500字。附加题:(10分)阅读下列短文年少有高仪,回答14题。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选自元史 许衡传 注释:怀之河内人也:怀即怀州,今河南沁阳;河内,地名。河阳:县名,今河南境内。1.解释下列加方框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师大奇之( )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3.文中划线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B.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C.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D.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4.少年许衡独坐树下“渴不争梨“的故事,表现他怎样的品质? 礼乐中学2013学年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1.略2.义愤填膺 慷慨淋漓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3.A4.省。用到三个词以上给1分、句子通顺给1分,用到修辞手法给1分。5.B D A C(对一个0.5分)6.例:爸爸,我终于理解了你们是深深爱我的。我以前的有些表现确实不好,相信我一定能够改正!爸爸我错了,我会改。二、阅读(43分)(一)孙权劝学(13分)7.D 8.省 9.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与蒙结友;后面第三问围绕学习的重要性来回答即可。10.B(正面)(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0分)11不是“不动”,而是在“动”,在废寝忘食地“动”,用灯火“漂白了四壁”动。这个“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2分)12略(4分)13.C(4分)(三)父亲(12分)14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父亲循循善诱地引导、帮助小群了解精彩的外部世界 。(2分,注意答出父亲、小群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父亲要让小群既具有感受、了解世界的能力,又有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信念。(3分,两点各1分,要注意这里的“眼睛”是安在心灵中的。)15第一种理解依据父亲的话“那天我买书包时说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第二种理解是因为这样竭力扶持儿子的父亲不可能用欺瞒的手段来应付孩子或因为父亲也是瞎子,买书包时他自己也受了售货员的欺瞒。(3分,两种理解皆可,答出依据即可得分。) 16联系全文,紧扣父亲心愿,补全小说结尾。原文的结尾是“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3分,只要结合父亲的心愿,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7A (3分,A项说小群有轻生的念头,不准确,父亲去世了,使小群痛不欲生,觉得生活没有了意义,但并不是说他就轻生想死。B项正确,这样更能表现父爱之深。C项正确,这里的“眼睛”应是感受、了解客观世界的能力和生活的勇气与信念。D项正确。)(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准施肥决策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比价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高密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直播脱口秀节目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现场急救知识专题培训课件
- 2025年老年健康管理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创新与护理服务质量提升路径
- 2025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报告
- 2025年物流行业物流信息化建设与运营报告
- 现场创新思维课件
- 现代财政学原理课件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人教PEP版(2024)新四年级上册 教材解读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2025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招聘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3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加气块砌筑知识培训课件
- 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课件
- 2025年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配电带电作业工考试试卷与答案
- 2025年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试(兽医防治员·高级技师/一级)(综合评审技能)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保密教育培训课件内容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