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长江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丰都县长江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丰都县长江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丰都县长江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丰都县长江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丰都县长江二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1.1 项目建设意义(1)修建丰都长江二桥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修建丰都长江二桥是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3)修建丰都长江二桥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4)修建丰都长江二桥是促进移民就业的需要(5)修建丰都长江二桥是加快城市发展的需要(6)修建丰都长江二桥是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1.2 “工可”推荐方案工程概况(1)桥梁工程“工可”推荐主桥采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方案,主跨跨径为680m,两岸边跨分别为(215.5+100.5)m和(70.5+215.5)m,全长1282m。桥塔采用钻石形塔,塔高219.10m。主梁采用扁平流线型钢箱梁,钢箱梁顶宽26.5m,中心线处梁高3.0m。钢箱梁段斜拉索间距为15m,边跨钢箱梁配重段斜拉索间距为9m。斜拉索采用直径7mm高强低松弛镀锌平行钢丝。主塔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均为深水基础施工。(2)引道及立交工程“工可”推荐方案南岸需修建117米挡墙路基;北岸与名山镇新城区文化街连接需修建497米引道及260米30米T梁引桥。两岸引桥,为了减少水中的基础施工,基本采用406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方案,箱梁高度3.5米。分幅式采用单箱单室,整幅式采用单箱双室。下部构造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整体式桥墩。桩基通过强风化层置于弱风化层基础上。1.3 预测交通量根据项目“工可”报告交通量预测结论,本项目未来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3-1。表1.3-1 交通量预测结果 标准小型车 辆/日年份路段2013年2019年2027年重庆丰都长江二桥80141389321253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根据“工可”报告,本项目的工程特性见表1.4-1。表1.4-1 项目工程特性表一、总体概况项目名称重庆市丰都长江二桥工程建设地点重庆市丰都县名山镇、三合镇工程总投资10.12亿元(含贷款利息)工程建设期3年(即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工程占地占地约21.58hm2,其中永久占地14.63 hm2,临时占地6.95hm2。建设规模推荐方案采用上桥位单跨680m钢箱梁斜拉桥方案,全长2360 m,其中主桥长1282m,引桥长464m,引道长614m;另长江北岸新建连接道978m。二、主要技术指标工程项目单位数量或特征备注主桥及引桥引道等行车速度km/h6043.5m车行道+2.0m中间带+21.5m硬路肩+20.5m防撞护栏+22m人行道+20.25m人行道栏杆桥面净宽m24.5匝道m12.0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通航净空高度18m通航等级/级最高通航水位m176.79设计洪水频率/1/300地震基本烈度/度江北岸连接道标准/城市主干级43.5m车行道+2.0m中间带+21.5m硬路肩+20.5m防撞护栏+22m人行道+20.25m人行道栏杆行车速度km/h40路面净宽m24.5三、主要工程数量土石方挖方万m343.75施工场地hm2/处3.16/2填方万m30.57弃渣场hm2/处2.77/1弃方万m343.181.5拆迁数量与占地项目推荐桥位需拆迁部分房屋,主要为砖房,集中在北岸引桥丝绸厂宿舍区部分,拆迁面积约为1.6万m2。项目“工可”拟建大桥占地21.58hm2。从工程区占地来看,桥梁工程占地4.47hm2,引道及引桥工程占地2.63hm2,连接道占地7.53hm2,施工场地3.16hm2,弃渣场占地2.77hm2,表土堆放场1.02hm2。从占地性质来分,永久占地14.63 hm2,临时占地6.95hm2。占地详细情况见表1.5-1。表1.5-1 占地面积估算表 (单位:hm2)项目区工程分区占地类型备注河滩林地老路荒地旱地水田水面宅基地合计主体工程桥梁0.3000.100.08003.9904.47永久占地引道引桥000.150.151.83000.502.63连接道000.201.176.10000.067.53小 计0.3000.451.407.9303.990.5614.63临时工程施工场地000.21.471.490003.16临时占地弃渣场00.3600.450.781.040.1402.77表土堆放场0000.790.090.14001.02小 计00.360.22.712.361.180.1406.95拟建大桥0.30.360.654.1110.291.184.130.5621.581.6 工期安排大桥全部工程工期为36个月, 2009年6月大桥正式开工,于2012年6月建成通车。大桥北岸连接道建设工期为1年,于2011年6月开工,2012年6月完成。1.7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丰都长江二桥工程总投资金额为10.12亿元(含贷款利息)。项目注册资本金为6.29亿元(占总投资的62.2%),其余3.83亿元申请银行贷款额。2、环境现状评价2.1 社会环境现状评价(1)丰都县2007年土地总面积2904.07km2,总人口81.78万人。拟建长江二桥所在的名山镇和三合镇的土地总面积为116.02 km2,总人口14.32万人,人口密度平均1128人/km2,基本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农业人均耕地仅0.053hm2,土地资源较紧张。(2)丰都县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9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7479元,产业结构中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健康发展趋势,说明,项目直接影响区的经济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3)丰都县旅游、文物资源丰富,开发价值较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旅游业的发展相当迅速。(4)丰都县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文化、教育与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5)丰都县交通运输主要以公路为主,公路的客货周转量占有重要的位置,交通运输条件较差,落后的交通设施也成为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尽快修建该长江二桥,以改善丰都县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对振兴区域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2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1)项目占地范围内陆生生态环境现状据现场调查,拟建丰都二桥位于城市建设区,项目引桥、引道及北岸连接道占用部分土地,主桥位于长江水域。占地范围内土壤主要为紫色土及黄壤土;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单一,大桥南岸为新县城,工程占地范围为荒地及部分菜地等;大桥北岸为丰都县新城片区,占地范围内主要为旱地及菜地;连接道占地区域目前主要为旱地及部分荒地;占地范围内植被较少,仅零星分布有少量灌木及荒草地。根据统计,占地范围内灌木约90株,多为直径5cm以下灌木。(2)项目区水生生物与鱼类资源现状水生藻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及特点在本次的调查中,江水较为浑浊,经初步鉴定3个采样点有藻类植物4门,23科,46属,156种(含变种)。其中蓝藻门4科、13属、26种,占调查中藻类种类总数的16.67%;黄藻门各1科、1属、1种,占总种数的0.64%; 硅藻门10科、24属、117种,占总种数的75.00%; 绿藻门8科、8属、12种、占总种数的7.69%。采集断面水体透明度较低,在这种水体中,硅藻门的种类较多,占绝对优势。绿藻门和蓝藻门的种类在露出水面的卵石或者有少量分布,其它门类的种类在洪水期没有分布。绿藻门的水绵属(Spirogyra)、刚毛藻属(Cladophora)、微孢藻属(Microspora)和鞘藻属(Oedogonium)的一些种类,以及蓝藻门的颤藻属(Oscillatoria)、鞘丝藻属(Lyngbya)和硅藻门的直链藻属(Melosira)、卵形藻属(Cocconeis)和异极藻属(Gomphonema)的一些种类,在兴义镇的渡船的船帮上分布较多。水生藻类植物种群密度和生物量采样时水体浑浊,除硅藻外,其它门类的藻类植物的种群密度均小。对3个采样点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硅藻门植物种群密度平均为16069.33个/L,占绝对优势;蓝藻门植物种群密度平均为 1528.67个/L;绿藻门植物种群密度平均为1096.67个/L。藻类植物的种群密度丰都长江大桥名山镇兴义镇。由于水体中藻类植物的个体微小,无法直接称量,因而藻类植物的生物量测定一般采用体积法。3个采样点占优势的种类均为硅藻,同时其生物量也比其它藻类大。虽然绿藻门和蓝藻门的某些种类的个体大于硅藻,但因其数量少,其生物量不能与硅藻相比。水生藻类植物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与水体的透明度有相当大的关系。河流的枯水期、平水期和洪水期藻类植物种群密度和生物量也有很大差异,而通过某一采样时间来计算河流、特别是水流湍急的河流中各采样点的藻类植物种群密度和生物量是不科学的。因为在自然河段中,水体总是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且向同一方向运动,并不断更新。其水体中的浮游藻类植物也不断发生变化。(3)项目区水生无脊椎动物资源组成及其特点浮游动物的区系组成及其特点2007年8月中旬对丰都长江二桥工程影响江段的原丰都长江大桥、名山镇(王家渡码头)和兴义镇(码头)3个断面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分析。浮游动物的区系由3门、4纲、10目、16科、26属、36种组成。其中原生动物有2纲、6目、9科、16属、24种,占总种数的66.67%;轮虫动物1纲、2目、5科、7属、8种,占总种数的22.22%;节肢动物1纲、2目、2科、3属、4种,占总种数的11.11%。通过调查丰都长江二桥工程及影响江段浮游动物各类群的种类分布没有明显差异,这是因为工程及影响江段所处的地理位置,河床结构、水流状态基本相似所致。种类最多的断面是桥址,有17种,原丰都长江大桥和名山镇断面各有15种。3个类群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原生动物。原生动物中根足纲最多,有13种,占总种数的36.11%;纤毛纲有11种,占总种数的30.56%。轮虫纲动物种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22.22%。甲壳纲就其种类比较而言,属最少的类群,仅4种,占总种数的11.11%。浮游动物密度及生物量(湿重)丰都长江二桥工程影响江段3个断面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为131.5个/L,密度最大的断面为名山镇,有313.5个/L,其次为兴义镇48个/L,密度最小的断面为丰都长江大桥,仅33个/L。3个断面的平均生物量为0.03584mg/L。生物量最多的断面为兴义镇,有0.04662mg/L,其次为丰都长江大桥0.03222 mg/L,最少的为名山镇,仅0.02868mg/L;不论从密度或生物量看,丰都长江二桥工程影响江段3个断面浮游动物均处于低等水平。(4)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区系组成及其特点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区系组成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调查与浮游动物调查同时进行。对丰都长江二桥工程影响江段调查共获得的定性底栖无脊椎动物样本,经室内鉴定、统计,3个断面的底栖无脊椎动物由4门,5纲,8目,11科,12属,12种组成。丰都长江二桥工程影响江段3个断面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组成以昆虫纲最多,有6种,占总种数的50.00%;其次为环节动物寡毛纲、节肢动物甲壳纲各有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6.67%;线形动物和软体动物仅为1种,占总种数的8.33%。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密度及生物量通过对丰都长江二桥工程影响江段3个断面底栖无脊椎动物定量样本的采集,各断面均未采到标本,故种类密度及生物量无法进行室内鉴定、统计。(5)鱼类资源鱼类组成本次调查颌近年在该江段收集的鱼类:鲤形目胭脂鱼科1属1种;鳅科4属5种;鲤科25属31种;巨脂鲤科1属1种;鲇形目鲇科1属2种;鲿科1属1种;合鳃鱼目合鳃科1属1种;颌针鱼目1属1种。鱼类区系评价区内水域鱼类有以下几种成份:亚洲东部平原区系、南亚(东南亚)区系、中印(西南)山地区系、青藏(中亚)高原鱼类区系和晚第三纪早期区系。特有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现状丰都长江二桥影响水域特有鱼类大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有较大经济价值的70种,常见种类5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约20多种。在丰都长江二桥影响水域的渔获物组成中有圆口铜鱼、铜鱼、光泽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切尾拟鲿、南方鲇、鲇、长吻鮠、鲤鱼、岩原鲤、长薄鳅、紫薄鳅、花斑副沙鳅、大鳞副泥鳅、泥鳅、草鱼、鲢鱼、鲫鱼、鳜鱼、中华倒刺鲃、大鳍鳠、蛇鮈、长鳍吻鮈、吻鮈、圆筒吻鮈、翘嘴红鲌、红鳍原鲌、银鮈、高体近红鲌、蒙古鲌、唇鱼骨、花鱼骨、大眼鳜、斑鳜、日本鳗鲡、淡水白鲳(外来种)、颌针鱼、泉水鱼、青鱼、半、张氏、贝氏、似鳊、后颌鲂、鰕鯱鱼、赤眼鳟、麦穗鱼等41种。鱼类产卵场、越冬场和索饵场情况根据长江鱼类、四川鱼类志近年来的调查、以及丰都县渔政局提供资料提供资料和实地考察访问,在三峡大坝156米水位蓄水前,丰都长江二桥影响水域的产卵场有:佛子溪、白沙沱、王庙河、丰稳坝、长沙坝、麻坝等6个产卵场以及分布于白沙沱、丰稳坝等区域的索饵场。三峡大坝156米水位蓄水后,丰都长江二桥影响水域原有的产卵场及索饵场基本消失,只留下丰稳坝一个主要为鲤鱼和鲫鱼的产卵场,索饵场也主要分布于丰稳坝两侧河道区域。2.3 水环境现状评价根据重庆市丰都县环境质量报告书(2007年度),丰都县环境监测站对丰都县城饮用水源长江(丰都县自来水二公司取水点)、包鸾河弹子台水库(斜南溪水厂取水点)均进行了常规监测,2007年丰都县城饮用水源水质状况良好,所测指标年均值能达到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水体中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氨氮和COD类。根据丰都县环境监测站提供的常规监测数据(其常规监测断面位于丰都长江大桥断面,位于拟建丰都长江二桥推荐桥位上游4.2km处)和本项目在长江南岸迎宾大道直对江北东作门街之间的江面(斜南溪)选取1个敏感目标进行水质现状监测断面的现状监测数据,表明:各水体监测断面水质满足相应地表水水质要求,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标准,未超标,且有较大的环境容量。2.4 环境空气现状评价丰都县环境监测站在丰都县新县城设置了大气环境常规监测点,常规监测点位于县环保局楼顶,距拟建丰都长江二桥斜南溪桥位约1500m,常规监测因子主要有NO2、SO2和PM10。根据丰都县环境监测站提供的资料及丰都县环境质量报告书(2007年)丰都县2007年、2008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2007年、2008年丰都县县城的NO2、SO2和PM10监测结果均满足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由此说明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不仅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而且还具有较大环境容量。2.5 声环境现状评价根据重庆市丰都县环境质量报告书(2007年度),2007年丰都县环境监测站分别对功能区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评价,监测结果表明丰都县城区域环境噪声的声源以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为主,分别占总网格数的35.14%、63.96%;从网格达标率看县城区域环境噪声总达标率为98.2%。结合丰都县20032007年声环境监测结果,县城区域环境噪声波动幅度较大,除2003年噪声值较高外(60.6dB),其余年度噪声均值在60dB以下,波动幅度在0.76.4dB,从超标情况看2004年较2003年下降12.1%,2005年有所回升,2006年大幅下降,较2005年下降49.93%。2007年丰都县区域环境噪声监测4类区达标率100%,2类区达标率97.9%,目前县城区域总体声环境质量较好。根据本项目的现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所布设的7个敏感点8个环境噪声中距离现有公路(迎宾大道、文化街、S203)较近,且交通量较大的居民点噪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他距现有公路较远的敏感点噪声能完全达到相应的评价标准。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与评述(1)丰都长江二桥建成后,将会在公路的走廊内形成一系列产业带,促进项目直接影响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2)丰都长江二桥建成后,将大力促进项目直接影响区旅游资源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改变三类产业中从业人员的构成比例。(3)丰都长江二桥的建设不会对当地矿产资源、文物古迹以及基础设施产生不良影响。(4)丰都长江二桥的建设符合重庆市丰都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对完善丰都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5)丰都长江二桥在实施过程中,对征迁居民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但只要按照相关政策进行妥善安置,不会因征地拆迁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受到较大影响。3.2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陆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拟建丰都长江二桥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和破坏的途径主要是主体工程占用和分割土地,改变土地利用性质,使沿线耕地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路基取土、开挖路堑,弃土破坏地形、地貌和植被,并破坏土壤结构和肥力;工程活动扰动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对沿线生物的生存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据现场调查,拟建丰都二桥位于城市建设区,项目引桥、引道及北岸连接道占用部分土地,主桥位于长江水域。占地范围内土壤主要为紫色土及黄壤土;占地范围内土地利用单一,大桥南岸为新县城,工程占地范围为荒地及部分菜地等;大桥北岸为丰都县新城片区,占地范围内主要为旱地及菜地;连接道占地区域目前主要为旱地及部分荒地;占地范围内植被较少,仅零星分布有少量灌木及荒草地。综上调查及分析,拟建丰都二桥永久占用了10.64hm2的土地,但拟建丰都长江二桥已纳入丰都县城市规划中,其工程占用的土地已规划为建设用地,虽目前占用部分耕地,但对丰都县土地利用及规划不会造成不利影响;项目占用少量零星灌木,但施工完成后引道及连接道区域绿化面积达3.79万m2,项目建设不会对沿线植被造成严重破坏。(2)水生生态影响分析对藻类植物的影响在丰都长江二桥桥址影响水域即丰都长江一桥和兴义镇的范围内,没有经济意义较大或者需要保护的藻类植物。大桥修建初期,由于环境的变化,工地附近的藻类植物会受到相应影响,一些物种,特别是一些附生藻类可能消失。但随着大桥修建的完工,原有的着生藻类,如刚毛藻属、丝藻属、微孢藻属、鞘藻属、水绵属等的种类将逐渐恢复,并逐渐趋于稳定。故丰都长江二桥的修建不会对藻类植物造成影响。另外,在丰都长江二桥桥址附近的河床上,没有发现国家级或者市级保护的高等植物。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影响丰都长江二桥建设前,影响水域浮游动物的种类不丰富,仅36种,较上游支流嘉陵江低;浮游动物的数量和生物量也不大。浮游动物的优势种在个别断面能发现一些但不特别明显。底栖无脊椎动物从种类来看,也不及嘉陵江、金沙江及岷江河段多,且底栖动物密度与底栖动物生物量极低。因此,工程影响江段不论从哪方面看,均属于浮游动物贫乏江段。施工中可使桥梁周边一定范围内部分底质遭到破坏,增加新的粘土和较多的有机质,在基础施工阶段水中的泥沙增多,透明度降低等不利于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生存的因素,将直接影响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与数量,随着水下基础施工的结束,其影响将减弱至消失。丰都长江二桥竣工后,随着三峡水库175m的蓄水完成,浮游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变化趋势是: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将逐渐增加,由于库边环境的多样性,周丛生物和轮虫有明显增加,真正浮游性的种类如原生动物中的砂壳虫,喜欢敞水区的象鼻溞,哲镖蚤的数量会逐渐增加,并成为优势种,为鱼类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变化趋势是:喜欢清洁水质的水螅可附着在水生高等植物上;扁形动物的涡虫可在石块下生活;寡毛纲中的水蚯蚓类可在局部环境中生长,蛭纲的种类和数量将有所增加;喜流水生活的蜉蝣、石蝇、毛翅目的石蚕等种类和数量将会减少,蜻蜒稚虫生活的环境改变不大,双翅目的蚊、蠓、摇蚊等幼虫可在沿岸浅水区生活;软体动物腹足纲的种类将有部分增加,如喜静水的扁卷螺科的扁卷螺,而瓣鳃纲的无齿蚌和蚬科的种类可在局部区域生长较好;节肢动物甲壳纲中的日本沼虾,中华米虾数量将会增多,穴居生活的蟹类由于水位较稳定,将有所发展,这些地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出现,同样可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对鱼类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的影响a 产卵场:丰都长江二桥影响水域在三峡水库175m蓄水后处于三峡库区,基本属于静水水库,水流流速较低。影响水域原存在的多处产卵场在水库蓄水后基本消失,向具备产卵条件的上游及部分支流区域转移。目前仅在丰稳坝长江下游端存在一个鲤、鲫鱼产卵场,根据丰都长江二桥施工期悬浮物影响预测,丰都长江二桥主桥墩施工含泥桨废水会使下游5000m范围内的悬浮物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在1000m范围以内悬浮物浓度增加较明显,水体悬浮物含量增高,感官指标变差。丰稳坝长江下游端产卵场距丰都长江二桥下游约4000m,所以其施工期间悬浮物对产卵场影响很小。而在长江上游及部分支流上因三峡蓄水而新形成的产卵场基本不会受到丰都长江二桥建设的影响.b索饵场:丰都长江二桥工程段水域存在多处鱼类的索饵场,位于桥位下游水域内主要分布有丰稳坝两侧水域的索饵场,由于大桥桥墩施工会使下游5000m范围内的悬浮物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在1000m范围以内悬浮物浓度增加较明显,对超过1000m的水域悬浮物浓度增加影响很小,丰稳坝两侧水域的索饵场距离丰都长江二桥下游约3000m,所以在施工期对该段水域的鱼类索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桥梁基础施工的完成其影响逐渐消失。c越冬场:在三峡大坝156m蓄水后,丰都长江二桥工程影响水域内鱼类的越冬场也移往上游及其他支流,经调查丰都长江二桥影响水域目前不涉及鱼类的越冬场,故丰都长江二桥的建设对鱼类的越冬场基本不会造成影响。对鱼类通道的影响丰都长江二桥工程不同于其他水利工程,不会阻断鱼类的通道,在施工期间,工程影响水域鱼类的正常活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丰都长江二桥建成后尽管在水域内建有桥墩,但其桥墩占用水域的面积与桥位断面水域的面积不足3%,通过论证其不会对桥位江段的水文情势及河床演变产生较大影响,对鱼类通道不会产生明显影响。3.3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施工期对水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工程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污染源主要有桥梁基础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钻渣及施工废水、施工场地产生的施工及冲洗废水、混凝土构件的养护废水、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等对地表水体水质的污染影响等。(2)公路营运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拟建大桥建成营运后,随着交通量逐年的增多,沉降在路面上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物、车辆油类以及散落在路面上的其他有害物质也会逐年增加。上述污染物一旦随降水径流进入水体,对水体的水质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收费站的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也会对局部的水体造成污染。拟建大桥桥面及两侧路面以沥青混凝土为主,属于不透水区域,有产流、汇流快的特点。在降雨初期到形成径流的40分钟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的浓度比较高,40分钟后,其浓度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较快,雨水中BOD5随降雨历时的延长下降速度稍慢,pH值相对较稳定。通过估算在降雨初期,桥面径流从桥面或桥两岸进入水体后,水中各污染物浓度增量BOD5增加小于0.05mg/L、石油类增加小于0.001mg/L、SS增加小于0.005mg/L。由此可见此增量对长江水质影响很小,不会改变现有水质类别。项目设置收费站工作人员约15人,排放生活污水量为1.35t/d。生活污水中富含悬浮物、油类、COD、BOD5等污染成分,因此污水需经过处理后达标方可排放。目前丰都县在长江北岸拟建丰都二桥K1+220左侧建成丰都北岸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10000t/d,距离丰都二桥设置的收费站距离约250m,收费站产生的生活污水可布设管线排至北岸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生活污水对长江水环境的影响。3.4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1)施工期环境空气预测评价项目施工期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扬尘、粉尘、沥青烟,还有少量苯并a芘。扬尘和粉尘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和灰土的拌和,以及材料运输撒落和运输产生的二次扬尘。由于本项目不设置沥青拌合站,桥面及路面沥青铺装采用直接从重庆购买商品沥青混凝土,因此,沥青烟和苯并a芘产生于沥青混凝土的路面铺装过程。(2)营运期环境空气预测评价根据预测结果可知,在营运初期主线的达标距离为10m;但在营运中期和营运远期主线各路段的NO2日均浓度及NO2高峰小时浓度分别在在距路肩30m和34.5米外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由于北岸连接道车流量相对较低,在运营期各个时段的NO2日均浓度及NO2高峰小时浓度在距离路肩10m外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在运营期,沿线各个敏感点中除了居民楼1(迎宾大道)和炭山湾有微量超标外,其它敏感点的NO2日均浓度和高峰小时浓度在运营期均满足评价标准要求。因此可以认为拟建公路的修建所引起的汽车尾气中的NO2对沿线环境空气质量及敏感点的影响轻微。拟建公路的建成营运可分流现有道路的交通量,减轻其运输负担。因此,从全局上看,建成拟建公路能缓解环境空气污染。在营运中、远期,随着汽车技术和排放标准的提高,汽车尾气污染可得到进一步控制。3.5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施工期噪声影响评价项目施工期为3年,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些设备会辐射出强烈的噪声,对附近的居民、学校产生影响。其中施工机械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2)营运期交通噪声预测及影响评价丰都长江二桥交通噪声预测评价根据预测结果可知:针对2类标准,在只考虑距离衰减的情况下,在营运近期(2013年)距离长江二桥中心线昼间26m以外、夜间34m以外满足2类标准的限值,在营运中期(2019年)距离长江二桥中心线昼间36m以外、夜间50m以外满足2类标准的限值,在营运远期(2027年)距离长江二桥中心线昼间47m以外、夜间68m以外满足2类标准的限值。针对4a类标准,在营运近期(2013年)距离长江二桥中心线昼间12m以外、夜间18m以外满足4a类标准的限值,在营运中期(2019年)距离长江二桥中心线昼间12m以外、夜间25m以外满足4a类标准的限值,在营运远期(2027年)距离长江二桥中心线昼间13m以外、夜间33m以外满足4a类标准的限值。在丰都长江二桥路段没有天然障碍物隔挡的情况下,路段噪声标准很难达到2类标准,夜间噪声更容易超标。以运营中期的达标距离为控制标准,建议距离丰都长江二桥路中心线50m范围内临路第一排不宜规划未采取降噪措施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声敏感建筑。连接线交通噪声预测评价针对2类标准,在只考虑距离衰减的情况下,在营运近期(2013年)距离道路中心线昼间12m以外、夜间14m以外满足2类标准的限值,在营运中期(2019年)距离道路中心线昼间15m以外、夜间19m以外满足2类标准的限值,在营运远期(2027年)距离道路中心线昼间19m以外、夜间26m以外满足2类标准的限值。针对4a类标准,在营运远期(2027年)距离道路中心线昼间12m以外、夜间15m以外满足4a类标准的限值。以运营中期的达标距离为控制标准,建议距离丰都长江二桥连接道路中心线19m范围内临路第一排不宜规划未采取降噪措施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声敏感建筑。敏感点交通噪声预测评价营运初、中、远期居民楼1、炭山湾2个敏感点均超标。营运初期,居民楼1临路侧第1、3、6、8层以及炭山湾昼间均不超标,夜间超标量均大于3dB。营运中期,居民楼1临路侧第1、3、6、8层以及炭山湾昼间不超标,夜间超标量均大于3dB,而居民楼1临江侧第1、3层夜间均超标,超标量分别为0.4、0.3dB。营运远期,居民楼1临路侧昼、夜间均超标,昼间第1、3、6层超标量均为0.10.3dB,夜间第1、3、6、8层超标量为4.85.3dB;居民楼1临江侧夜间超标,夜间第1、3、6、8层超标量为0.91.8dB;炭山湾昼间不超标,夜间超标量为5.1dB。评价范围内2所学校(新雨学校、名山中学教学楼、宿舍楼)由于路堑的遮挡、声影区的衰减、距离衰减,昼、夜间均不超标。3.6 景观总体评价根据丰都县城市总体规划,丰都县正在着力构建以名山为核心的北岸民俗文化旅游区、以新县城为中心的旅游综合服务区、以雪玉洞、南天湖为重点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三大旅游区,城区发展中应结合历史文化、立足长远,利用江城的自然景观,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努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本项目建设显然顺应了这一时代要求,长江二桥流光溢彩的夜景和整个路段别致的绿化将为丰都县城区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使城市显得更加充满生机。3.7 环境风险分析(1)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概率分析丰都长江二桥建成后,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过丰都长江二桥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2013年为0.157次/年,2019年为0.272次/年,2027年为0.416次/年。虽然危险品运输车辆在丰都长江二桥发生事故的概率极低,但事故一旦发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极大,因此,在跨江河桥梁路段应重点防范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减少造成环境污染的机率。根据国内目前的管理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均制定了严格的“三证”制度,桥梁设计种考虑了加固、加高放撞护坎(其高度大于1/3车轮直径),可基本杜绝桥上运输车辆坠江事故。(2)船舶撞击丰都长江二桥风险概率估算据调查,丰都长江二桥为内河级航道,2006年丰都港区全年完成货运量为141.86t,桥位所在江段目前属危险品的主要产品有原油、成品油及原油加工品等,每年来往船只数量约53000艘。 按照工程设计资料,丰都长江二桥设有1个670m宽主航道及2个190m宽副航道,为此,主航道和副航道的桥墩是船舶运输主要撞击对象,依据上述计算模式,两个副航道桥墩发生撞击的概率为0.000409次/年,主航道桥墩发生撞击的概率为0.000722次/年。为此,丰都长江二桥发生的船舶撞击桥墩概率为0.001131次/年。(3)船舶撞击桥墩事故污染影响预测事故溢液预测结果表明:在柴油从溢液开始到12分17秒以前为膜状的惯性扩展阶段,从12分17秒57分45秒为膜状的粘性扩展阶段,从57分45秒9小时16分为膜状的张力扩展阶段,超过9小时16分后,连续的膜状不复存在,此时膜状的临界厚度为0.02mm,临界厚度连续膜破碎时水中平均浓度将远小于0.05mg/l的石油类评价标准。长江上游重庆河段为非感潮河段,溢油事故不会对桥位上游取水口产生污染影响。一旦发生事故性溢油,将对长江下游一定范围内的水质产生污染影响,严重污染距离为103.2km,油膜破坏后,将在水力和风力作用下继续发生蒸发溶解分散乳化氧化生物降解等,即受环境因素影响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步消散。因此柴油溢出事故将对桥位下游60km、65k处的忠县白公祠水厂及苏家水厂取水口产生污染影响,预计到达取水口的时间分别为5.5小时、6.0小时。根据本报告制定的风险防范措施,控制发生溢液事故风险对水域产生的污染影响,将污染降低至最低限度。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溢油应急预案,立即通知应急指挥部门和下游取水口,采取相关措施,并决定是否停止取水。3.8 工程通航论证分析通过对比分析论证,上桥位桥型方案一主跨通航净宽670m,满足代表船队单孔双向通航净宽尺度的要求,且基本包络了三峡水库消落期、汛期船舶上、下水所有航线以及三峡水库保持高水位运行时(枯期)大型船舶及代表船队上、下水航线;且左、右边孔通航净宽分别为208m,满足代表船队单孔单向通航净宽尺度的要求;且该大桥方案布跨较合理,基本覆盖了桥址处可通航水域范围,配合进行桥区河段的航线规划并设置相应的航标,船舶在桥址处相会时有较大的安全余量,因此建议将上桥位(70.5+215.5+680+215.5+100.5)m双塔钢箱梁斜拉桥方案)作为拟建大桥的推荐桥型方案。4、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分析4.1 设计期环保措施(1)工程中已考虑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项目桥位方案选择时已充分考虑了与丰都县城城市规划的相符性,同时考虑了项目方案对名山风景区、丰都港区码头的影响,最终选择了与城市规划相符,且对名山风景区及丰都港区影响最小的斜南溪桥位;在桥型方案选择时也充分考虑了项目区的地形地貌以及桥位河段的通航要求,最终选择了“680m双塔钢箱梁斜拉桥”作为推荐方案。重视环境保护,项目水下桥墩施工选择了技术先进钢围堰施工工艺,尽量减少了水下基础施工对周围环境的扰动及影响;同时施工场地结合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临时租用已整平的荒地及桥下洼地,减少了施工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土壤耕作层保护设计工程在进行江北岸连接道路基开挖及弃渣场等进场前,应对上述场地的表层有肥力的耕作层土壤进行保护,以便于施工后期的场地绿化和植被恢复。在路基开挖和场地清理时应在地表植被清除的同时,对表层的熟土也进行剥离和临时的堆存。在设计文件中应按上述原则提出或细化表层土剥离、堆存和保护工作,对施工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在公路边坡绿化和临时场地复耕和恢复林地时,应充分利用剥离的有肥力的表层土壤,避免重新取土。恢复及节约耕地措施工程沿线设置的弃土场占用部分耕地,施工完成后采取复耕措施可以恢复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应在使用前做好表层土剥离和保存,待弃土作业完毕后进行生态恢复。对项目沿线边坡、弃渣场、施工便道及其它临时占地防治区进行绿化或复耕设计。(3)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大桥设计阶段应充分重视保护长江水质,桥梁下部结构设计中,应按有关规范明确规定钻渣等废弃物不得直接弃入长江,并对钻渣进行必要的处理,避免由于水土流失或导致水体污染。按重庆市和丰都县有关地表水质保护的规划,丰都长江二桥影响水域地表水执行国家类水质标准,沿线工程污水处理必须满足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因此污水处治及排放去向等敏感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桥梁收费站的污水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污水集中送往北岸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置后进行利用或排放。(4)景观影响减缓措施丰都县城是重庆市及长江三峡旅游线上著名的旅游城市,跨江大桥本身也将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型的景观。因此,在注重桥型方案的美学设计的同时,应重视桥梁引桥和接线工程等配套设施的景观设计。通过景观设计使桥梁景观及色彩与两岸城市建筑景观相协调,以免桥梁巨大的结构尺度对两岸景观造成破坏。妥善处理丰都长江二桥桥名标志牌的设置问题,增强其醒目和提示的作用。同时,应对大桥资源的综合规划和合理运用加强研究,确保大桥资源的多功能利用和交通安全。(5)风险事故减缓措施设置桥墩防撞设施为防止营运期路面及桥面径流初期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以及防止危险品运输事故发生,建议加强丰都长江二桥栏杆、防撞墩等结构的高度和强度设计,避免车辆翻入水体中(见图11.1-1)。对于小型船舶,目前国内常用的防撞设施有船舶护舷、钢漂防撞装置、浮式消能、固定套箱形式,既能保护桥墩,也可以减少船舶撞损程度设置桥区水上导助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的规定,大桥建设单位应会同海事部门、航道部门,对因大桥建设需重新配备的航标、桥涵标和桥柱灯等助航设施以及航道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和维护。在桥两侧设置警示标志(车辆、船舶)、船舶导航标志,设置24小时自动监控(车辆、船舶)和应急电话。在丰都长江二桥桥头设置 “减速行驶、安全驾驶”的警示牌,提示运输剧毒化学品的运输车辆谨慎驾驶。4.2 施工期环保措施(1)生态破坏防治措施土地资源保护措施a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不乱砍伐树木,弃土、弃渣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沿河路段路基施工时,应注意先建拦渣设施,以避免土石方落入水体中。b建设单位应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推在一边用于项目绿化以及临时占地的复耕、绿化使用。c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目前对项目部、施工营地等均考虑租用当地现有住房,施工便道、各种料场、拌和场要根据工程进度统筹考虑,对于目前已设置的施工场地、弃渣场要充分利用,不得随意增加临时工程占地。水生生物保护措施a施工单位应编印宣传环境保护、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材料,发放给施工人员,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的教育,以提高大桥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b进行水下作业时,尽可能不采用水下爆破工艺,即使在围堰内也不宜采用爆破工艺,以避免冲击波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伤害,也有利于水域中鱼类资源的保护。c应选用低噪音施工机械,如采用钻孔灌注桩机或静压打桩机替代冲击式打桩机。加强对施工队伍的教育,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尽量减少人为的噪声。d 24月为长江禁渔期,也是大多数鱼类的繁殖季节,大桥主桥墩涉水施工期,施工期安排尽量避免在长江禁渔期内施工。(2)水污染防治措施大桥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在跨水体桥梁的桥基施工中应严格按交通部有关规范处理弃渣,禁止将弃渣排入长江水体中,以保护水资源,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为保护长江水体质量,桥梁基础施工应选择在枯水季节,以避免桩基的水下施工;采用钢围堰施工时对桩基尽量采用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式,使泥浆循环使用,减少泥浆排放量。施工完毕后的泥浆经自然沉淀后送弃渣场填埋处理。在钻孔时为了回收泥浆和减少环境污染,应设置泥浆循环净化系统。钻机设在围堰上的工作平台,钻进过程中产生的钻渣,由循环的护壁泥浆将钻渣带到设在工作平台的倒流槽,经沉淀后将钻渣用船运到岸上,运送至弃渣场进行处置。b桥梁施工时应防止施工机械严重漏油,注意残油、废油的回收和处理。c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砂石料冲洗废水、混凝土拌和及冲洗拌合系统产生的废水,这些废水主要含SS,如果直接排放将会影响受纳水体水质,对长江水体产生直接影响。经统计,每处施工场地产生的废水总量约为80m3/d,建议采取沉淀池沉淀处理,在设计的2处混凝土拌合站各设置1座沉淀池,设计尺寸为753m。将砂石料冲洗废水及拌合系统冲洗废水沉淀后作为混凝土拌合使用,不外排,其沉淀时间需6h以上。d在施工场地运输车辆进出口出设置冲洗点,在冲洗点周围设排水沟及沉淀池,收集的废水用于施工场地及道路防尘洒水,不外排。在南岸、北岸施工场地运输车辆进出口各设置沉淀池1座,设计尺寸为322m。施工驻地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管理项目施工驻地、项目部等均采用租用当地现有住房,目前已具备较完善的环境卫生设施,其生活污水进入当地污水管网至污水处理厂处置后利用或排放,不会对长江水质造成影响;其生活垃圾收集后进入当地生活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3)声环境减缓措施a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固定强噪声源应考虑加装隔音罩(如发电车等),同时应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b为保护施工人员的健康,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该人员轮流操作辐射高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距辐射高强噪声源较近的施工人员,除采取戴保护耳塞或头盔等劳保措施外,还应适当缩短其劳动时间。c筑路机械施工的噪声具有突发、无规则、不连续、高强度等特点,据调查,施工现场噪声有时高达85dB(如打桩作业),一般可采取施工方法变动措施加以缓解。如噪声源强大的作业可放在昼间(06002200)进行或对各种施工机械操作时间作适当调整。为减少施工期间的材料运输、敲击、人的喊叫等施工活动声源,要求承包商通过文明施工、加强有效管理加以缓解。d施工噪声是短期行为,根据工程沿线敏感点分布情况,主要是夜间施工干扰沿线居民的休息。距离公路较近的迎宾大道(K0+250K0+330)、东作门街(K1+900K2+140)、丝绸厂宿舍(K2+140K2+240)、文化街(K2+360K2+460)、炭山湾(K3+480)等敏感点,强噪声的施工机械夜间(2200600)在这些路段及南岸施工场地混凝土拌和系统应停止施工作业,必须连续施工的工点,施工单位应视具体情况向当地环保部门申领夜间施工证,同时发布公告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e施工车辆在经过各敏感点路段时禁止鸣笛。在施工便道50m内有成片的居民区时,夜间禁止在该便道运输筑路材料。f在公路沿线新雨学校、名山中学等2所学校附近施工时,强噪声机械施工作业时间应和校方商定,尽量避开考试时间。g对距离施工场地较近的敏感点抽样监测,视监测结果采取移动式或临时声屏障等防噪措施。h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标明张布通告和投诉电话,建设单位在接到报案后应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各种环境纠纷。(4)环境空气污染减缓措施a大桥引道及连接道路基施工时,应及时分层压实,并注意洒水降尘,对施工便道及未铺装的道路必须经常洒水,以减少粉尘污染。建设单位进行招投标时明确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便道及未铺装的道路洒水,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抽查。b建议采用先进的混凝土拌和设备,即拌和机具有密封除尘装置,混凝土搅拌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作业。c苯并a芘为强致癌物,对操作施工设备的工人有较大的影响,要对工人采取劳动保护,发放保护装置,对操作人员进行轮换等措施。d对进出项目施工场地的道路应经常洒水,使路面保持湿润,以减少由于汽车经过和风吹引起的道路扬尘。e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的运输应采用罐状或袋状运输。其它土料、砂料的运输车辆应加盖篱席,避免抛撒。f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车辆驶出工地前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运输石灰、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上应覆盖蓬布。(5)社会环境保护措施a减少社会干扰影响的措施b加强对沿线文物古迹的保护,如施工中发现有未发掘到的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通知文物保护单位,待文物发掘和清理完毕后才能恢复施工。c在丰都长江二桥北岸引桥及引道施工过程中应不使用爆破进行土石方作业,以便减少对迁建古建筑及沿线居民房屋的影响,若必须进行爆破施工时需严格按照爆破安全规程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