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史知识).doc_第1页
2014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史知识).doc_第2页
2014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史知识).doc_第3页
2014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史知识).doc_第4页
2014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史知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史知识)第11题下列有关文史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诗经在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其内容分类风、雅、颂合称“六义”;B.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C.墨子倡导一种平等、简朴、和平、法治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庄子则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理想,为道家学派的源头;D.曹操诗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周公”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周文王姬昌。【答案】:A第12题“两高”产品指的是()。A.高资金、高技术B.高成本、高污染C.高人力、高成本D.高污染、高耗能【答案】:D第13题抗日战争持续八年,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下列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几项?()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出版法国诺曼底登陆【答案】:D第14题以下哪个选项中的作品全部出自亚洲作家之手?()A.源氏物语飞鸟集女神B.雪国阿诗玛永别了,武器C.静静的顿河红与黑宿夜的客人D.一千零一夜海底两万里戈拉【答案】:A第15题我国古代图书主要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应归入史部的一项是()。A.左传B.楚辞C.吕氏春秋D.山海经【答案】:D第16题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以及调离上述职位不满解密期的国家公务员不得()。A.申诉B.控告C.控诉D.辞职【答案】:D第17题下列叙述,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的是()。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可遗传的变异一代代积累会导致生物的彻底改变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是不好不坏的中性选择A.B.C.D.【答案】:D第18题下列有关医学的知识,说法有误的是()。A.疟疾的发生与蚊子有关B.中风主要是指脑血管阻塞C.人体的正常脉搏是60100次/分D.甲肝和乙肝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答案】:D第19题我国现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是()。A.高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B.低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C.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D.低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答案】:C第20题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于1984年首次参加冬奥会B.第一套广播体操于1951年11月24日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公布和推行C.陈镜开是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D.2009年夏天,NBA球星姚明成为上海东方男篮的老板,而“铁榔头”郎平则出任了广东恒大女排俱乐部的主教练【答案】:A第21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B.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唯一途径C.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D.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熟练技巧、基本职业素质第22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B.走共同富裕道路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第23题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B.乡试第一名称为“会元”C.“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D.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包括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第24题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A.被动发文B.主动发文C.是对报告的批件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第25题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界定的。A.个别和一般的关系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第26题批办是指()。A.对发文稿的审核批示B.对收文应如何办理所做的批示C.对公文正本的复核意见D.对请示报告的处理第27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无权代理行为中被代理人的沉默推定为拒绝追认B.限制行为能力人超越行为能力范围订立的合同,法定代理人的沉默视为同意签订C.继承人的沉默视为接受继承D.受遗赠人的沉默视为放弃受遗赠第28题某区政府在整顿市容时对某个农贸自由市场作出了关闭的决定,该行政行为属于()。A.行政确认行为B.行政征收行为C.具体行政行为D.抽象行政行为第29题坚持中国特色农业化道路的首要目标是()。A.保障国家粮食安全B.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C.增加农村居民收入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30题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下列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