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他巴唑、丙硫氧嘧啶选择1、 他巴唑的生物有效作用时间长,有研究表明,一次给药和分次给药的临床效果相同。2、 PTU的免疫调节作用较好。有直接抑制T4转化为T3,起效更快。有认为导致白细胞减少的副作用较少。3、 甲亢并妊娠,选择PTU,该药较他巴唑通过胎盘少。 除以上几点外,两药尚有以下不同之处:1. 一般认为,PTU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作用与其剂量无关,而有点类似过敏反应;他巴唑的此类副作用与剂量相关,主要出现在初治期较大剂量时。使用这两种药的患者一旦出现咽痛、发热都必须警惕粒细胞减少。2. 在病情较重的甲亢患者进行碘131治疗前的准备中,只能使用他巴唑,因为其抑制甲状腺组织摄取碘的作用持续时间短(24小时),而PTU则长达数周到数月。3 .抢救甲状腺危象时首选PTU。4. PTU还有引起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副作用。差异主要在以下几方面:1.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只能用PTU2. 抢救甲亢危象时,只能用大剂量PTU(至少600mg以上)3. PTU和他巴唑都可产生WBC下降和肝功能异常,但有些差别1)目前为止,几乎全部国外资料显示PTU引起粒缺的比率大于MMI、CMI,其中包括回顾性的和前瞻性的。这可能有历史的原因,因为在硫脲类药物(丙基硫氧嘧啶,甲基硫氧嘧啶)使用初期,其粒缺的发生率很高,达到23,当时因没有好的抗生素治疗而至病人死亡(McGavack,Chevalley,1954),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硫脲类药物没有被广泛的使用,只作为不能耐受MMI治疗的患者的后备用药。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医生对PTU 的临床使用经验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服用PTU的患者往往是MMI不能耐受的病人,所以和MMI之间的比较没有很好的可比性(Simon H.S.Pearce (2004)Spontaneous reporting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carbimazolde and propylthiouracil in the UK. Clinical Endocrinology)。根据个人经验,似乎PTU引起WBC下降少些。2)肝功能方面,PTU是“全或无”的副作用,MMI与剂量相关。且PTU多引起肝酶升高,MMI多引起瘀胆。另外,由于PTU引起的肝损多和自身免疫相关,可适当用小剂量激素治疗。3)MMI和PTU有交叉过敏性,这点务必要注意!凡粒缺、严重肝损、剥脱性皮炎千万不能尝试另一种药!即使没有到达那么严重的副作用程度,也要过了过敏期再换药。MMI过敏,如果是轻度的白细胞下降、常见皮炎、轻度肝损,是可以换药的。如果是只能用PTU 的孕妇或哺乳妇女,发生PTU轻度 过敏,甚至可以用脱敏方法,大约有一半的人可以脱敏。4)MMI的副作用为剂量依赖性;PTU的副作用无剂量依赖性!5) 对于妊娠期妇女的选择,最新进展认为他巴唑主要致畸作用为皮肤缺损,主要发生在妊娠早期。因此主张妊娠前三月选择PTU,妊娠中期和后期改为他巴唑。 他巴唑药源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潜伏期 药源性肝损害多有一定的潜伏期。用药2周内发病者占50%70%;8周内发病者达80%90%;3个月以上发病者很少。临床特点 根据本文所查阅的国内资料表明,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是甲巯咪唑的主要不良反应,占64.07%。而粒细胞减少又占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的83.45%,并占全部不良反应的53.46%。国内辛艳茹1995年报道以某医院自1982年12月28日1986年1月28日的130例甲亢患者病例中,服用甲巯咪唑共90例,其中出现不良反应有37例,占41.11%。1988年陆菊明2报道了1958年5月1986年8月期间530例Graves患者服用甲巯咪唑,有6例发生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为1.13%。其中2142岁5例,66岁1例,甲巯咪唑剂量为1530mg/d 5例,45mg/d 1例。该6例粒细胞减少,均伴有感染,尤以咽喉炎居多。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以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为本病特点。其次是血清胆红素、-谷氨酸转肽酶、乳酸脱氢酶和血清胆汁酸浓度增加,血浆白蛋白减少,尿三胆(+)等。末梢血象常有白细胞总数和嗜酸粒细胞总数增加,后者增加10%以上者约占15%30%。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甚少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易透过胎盘,脐血/血中的药物浓度比值为0.801.09,可引起胎儿皮肤发育不全,主要表现为头皮局部损害,常能自愈4,也可引起先天性甲状腺发育迟缓4,5。本品也能进入乳汁,哺乳期妇女单次口服本品40mg,8h内,乳汁/母血中的平均浓度比值为0.97,通过乳汁排出的总量为70g,若乳母每日口服本品1015mg,对乳儿甲状腺功能一般无影响。虽然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仍可继续哺乳,但应对乳儿每间隔12周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也有资料提示甲巯咪唑透过胎盘和进入乳汁的量均大于丙硫氧嘧啶,因而若病情需要时宜选用丙硫氧嘧啶,并应在婴儿哺乳后(即下次哺乳前34h)用药,避免在乳药峰浓度时哺乳,可使进入乳儿体内的药量大大减少。他巴唑动物实验观察到可抑制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降低血循环中甲状腺刺激性抗体的水平,使抑制性T细胞功能恢复正常。MM皮疹发生较PTU多,PTU肝损相对多一点。他巴唑对于血液系统的副作用稍大,(我们观察到多次赛治导致的严重低白细胞事件)。甲亢突眼在新版的教材中有一种治疗办法,就是给患者用云克治疗。云克是一种多价态高活性的鍀元素的无放射性同位素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自身抗体及自由基的左右,除了用于甲亢突眼的治疗外还良好的用于风湿类疾病的治疗。一般一个疗程在10-20天左右, 丙硫氧嘧啶 - 丙硫氧嘧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utoantibodies,ANCA)相关小血管炎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全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指韦格纳肉芽肿,显微镜下微型多血管炎及原发性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较高,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除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外,药物所致也屡有发生,有肼苯哒嗪、青霉胺、别嘌呤醇、丙基硫氧嘧啶等,其中丙基硫氧嘧啶是较常见的药物之一。目前认为ANCA在小血管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在小血管炎的诊断,指导治疗,判断复发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药物引起的血管炎中往往伴有ANCA滴度10倍以上升高1,然而,ANCA阳性并不一定伴随血管炎的发生,也可见于其它风湿免疫性疾病以及严重的感染如心内膜炎、HIV感染等2。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是硫脲类抗甲状腺药,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虽公认其副作用远小于他巴唑、甲基硫氧嘧啶等抗甲状腺药物,但仍有一定发生率1%5%3。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严重不良反应有ANCA相关小血管炎(药物性狼疮)、粒细胞缺乏症、中毒性肝炎等3。1953年Morrow等4报道PTU可引起药物性狼疮,1993年DolmanKM等5报道PTU可引起ANCA相关小血管炎,而后国内外陆续有类似报道。目前认为PTU引起的狼疮样综合征其实就是PTU引起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是一种药物诱导的多克隆自身免疫反应。此外,近来不断有报道提示PTU可诱导产生ANCA,并可导致自身免疫性血管炎,后者虽发生率低,但若不予以重视将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TU引起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研究综述如下。ANCA及其检测: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指标是ANCA。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虽然可作为靶抗原的中性粒细胞胞浆成分甚多,但普遍认为最有临床意义的还是其嗜天青颗粒中的蛋白酶3(proteinase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ANCA检测,最早的ANCA检测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应用酒精固定的中性粒细胞可产生两种荧光形态:一是胞浆型(cANCA),其主要靶抗原为PR3,PR3ANCA与韦格纳肉芽肿密切相关;二是环核型(pANCA),其主要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MPOANCA与显微镜下微型多血管炎和原发性局灶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密切相关6。以后又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根据应用的抗原不同,又分为总抗原ELISA和抗原特异性ELISA,蛋白酶3和髓过氧化物酶是两个最为重要的ANCA特异性抗原。现有7种已知的ANCA靶抗原:PR3,MPO,人白细胞弹力蛋白酶(HLE)、乳铁蛋白(LF)、组蛋白酶G(CG)、杀菌/通透性增高蛋白(BPI)和天青杀素(AZU)。徐旭东等7报道对4例患者进行7种抗原的检测,发现患者血清识别多种ANCA靶抗原,多数滴度较高,进一步证实PTU引起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是药物引起的多克隆自身免疫反应。对于怀疑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患者,可首先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或总抗原ELISA法进行筛选,阳性者则应进一步用ELISA法检测抗蛋白酶3和抗髓过氧化物酶等自身抗体,如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为阳性,而PR3ELISA和MPOELISA均为阴性,则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它已知ANCA的特异性抗原。研究结果显示,单独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诊断特异性为76%,如间接免疫荧光法加抗原特异性ELISA,则可使诊断的特异性提高至98%。3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发生机制:目前认为,PTU所致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可能存在遗传易感因素15(HLADR3与其密切相关)。PTU代谢产物与中性粒细胞的大分子结合,作为半抗原而诱导抗体产生16。在某种外因(如感染)的刺激下激活中性粒细胞,发生脱颗粒反应,释放髓过氧化物酶,将药物转为反应性氧族而直接造成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16。MPO与PTU发生相互作用,将PTU转化为毒性的代谢产物或半抗原,当其与中性粒细胞内多种胞质抗原和核抗原相结合时,具有免疫原性,作为抗原被T细胞识别,进一步活化B细胞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造成肾、肺及其它器官小血管的免疫损伤,引起血管炎。由于PTU所致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多有抗MPO抗体。ChoiHK1等认为,PTU诱发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是否与甲状腺本身有关,因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与髓过氧化物酶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同源性。4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诊断: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的患者,本身无肾、肺疾病或其它自身免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乐艺术培训机构
- 电气工程师10月工作总结
- 销售行业工作总结
- 高粱收割培训课件
- 膝关节护理流程图
- 人事行政主管月度工作汇报
- 小学数字教研组长工作汇报
- 化工外操工作总结
- 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
- 销售技能培训教学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 铜府字202322号铜鼓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稿)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